一种集装箱装卸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5981发布日期:2018-07-11 00:52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运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集装箱装卸平台。



背景技术:

在物流运输领域,装货时需要将仓库的货物转移至集装箱内,由于集装箱车厢与仓库地面的高度不一致,常借助装卸平台进行货物的转移,提高工作效率。为便于叉车进入集装箱内装货和卸货,装卸平台与集装箱之间常通过搭板桥连。

在公开号为CN105712105A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内折叠式装卸平台,其安装在仓库内靠近仓库门口的一从地坪面向下的预留基坑中的安装框架上,包括:大致上平行设置的主面板和搭板、一台面总成油缸、一搭板油缸、一液压动力单元和电动控制箱,所述电动控制箱对所述液压动力单元发出指令控制所述台面总成油缸和/或搭板油缸进行作业,使所述装卸台面在内折叠状态和伸展状态之间转换,调节主面板和搭板的升降幅度。

上述专利通过电动控制实现了自动搭接集装箱与平台间的浮桥,提高了装卸货物的工作效率。但是,运输车在装货前需要倒车并抵紧装卸平台的一侧面,倒车时运输车尾部常常会撞到装卸平台的侧面,而装卸平台侧面是搭板同平台铰接的位置,容易被撞坏,因而导致装卸平台需要经常维修,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装箱装卸平台,通过在装卸平面的侧面设置防撞部,以解决上述问题,其具有保护装卸平台、延长装卸平台使用寿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装箱装卸平台,包括基台,所述基台的上端面与仓库地面平齐,所述基台的一侧壁设置有基坑,所述基坑在所述基台的上端面和侧面分别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基台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覆盖所述第一开口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边与所述基台铰接,所述连接板朝向所述第二开口的一侧边铰接设置有搭板,所述基坑内设置有驱动所述连接板和搭板转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基台位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撞部,所述防撞部凸出于所述基台侧壁所在平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基台的侧壁设置有防撞部,运输车在倒车时首先接触防撞部,运输车与装卸平台保持安全的距离,避免装卸平台的侧面受到撞击,保护搭板与基台铰接的位置不受损坏,延长装卸平台使用寿命;同时,防撞部还能起到预定位的作用,避免运输车位置偏移,搭板难以伸入运输车的集装箱内。

进一步的,所述防撞部包括底座和橡胶垫,所述底座与所述基台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垫位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基台一侧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降低基台侧壁受到的撞击力。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基台一侧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槽,所述橡胶垫内嵌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橡胶垫远离所述基台一侧凸出于所述凹槽;

所述底座和橡胶垫通过螺杆和螺母连接,所述螺杆轴线垂直于所述橡胶垫且依次贯穿所述底座和橡胶垫。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橡胶垫随着撞击次数的增加会老化,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方便橡胶垫老化时进行更换,橡胶垫凸出于凹槽是为了避免运输车直接撞到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垫呈片状,所述橡胶垫沿所述螺杆轴向设置为多个且紧密排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层叠设置的橡胶垫有利于将防撞部承受的撞击力分散,缓冲效果更好且橡胶垫的使用寿命更久;由于两侧和中部的橡胶垫老化速度不同,当橡胶垫部分损坏时,可以仅仅更换部分损坏的橡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垫中心设置有通孔,所述橡胶垫从所述通孔至所述橡胶垫的边缘开设有通道,所述通道的轴线平行于所述橡胶垫的边线,所述通道在所述橡胶垫的侧壁形成开口,所述通道的宽度小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可以先将螺杆安装在底座上,将橡胶垫的通道开口朝向螺杆,并将橡胶垫插入凹槽内,通道两侧受到螺杆的挤压而张开,当螺杆进入通孔时,橡胶垫卡在螺杆上;需要更换部分橡胶垫时,松开螺母,将橡胶垫拔出,再插入新的橡胶垫即可,拆装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朝向所述通道一侧设置有伸入所述通道内部的凸条,所述凸条朝向所述通孔一端与所述通孔之间设有间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橡胶垫上开设有通道,会降低橡胶垫的承载能力,凸条卡入通道后能够增加橡胶垫的承载能力;由于螺杆受到撞击会产生轻微变形,凸条与通孔之间留有间隙,避免变形的螺杆撞到凸条。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基台一侧的边缘向外凸出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一侧设置有多个呈片状且紧密排列的橡胶垫,所述橡胶垫远离所述挡板一侧设置有活动板;

所述挡板、橡胶垫和活动板通过螺杆和螺母连接,所述螺杆轴线垂直于所述橡胶垫且依次贯穿所述挡板、橡胶垫和活动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层叠设置的橡胶垫之间有一定的缝隙,不能很好的分散撞击力,活动板能够将层叠设置的橡胶垫压紧,避免产生缝隙,更好的分散撞击力。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朝向所述活动板一侧沿所述螺杆轴向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设置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活动板的顶端和底端,所述活动板朝向所述底座一侧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螺杆长期受到活动板和橡胶垫的重力会产生变形,滑轨一方面起到支撑活动板,避免螺杆变形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引导活动板沿滑轨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防撞部,运输车在倒车时首先接触防撞部,运输车与装卸平台保持安全的距离,避免装卸平台的侧面受到撞击,保护搭板与基台铰接的位置不受损坏,延长装卸平台使用寿命,同时,防撞部还能起到预定位的作用,避免运输车位置偏移,搭板难以伸入运输车的集装箱内;

(2)通过设置紧密排列的片状橡胶垫,有利于将防撞部承受的撞击力分散,缓冲效果更好且橡胶垫的使用寿命更久,当橡胶垫部分损坏时,可以仅仅更换部分损坏的橡胶垫;

(3)通过在橡胶垫上开设通道,方便拆卸和安装橡胶垫;

(4)通过设置活动板和滑轨,活动板能够将层叠设置的橡胶垫压紧,避免产生缝隙,更好的分散撞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工作时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的防撞部的爆炸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的防撞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沿图4中B-B线的剖视图的爆炸图;

图6为实施例二中的防撞部的整体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中的防撞部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1、基台;2、基坑;3、第一开口;4、第二开口;5、连接板;6、搭板;7、驱动装置;71、第一液压缸;72、第二液压缸;8、防撞部;81、底座;82、橡胶垫;9、凹槽;10、螺杆;11、螺母;12、通孔;13、通道;14、凸条;15、挡板;16、活动板;17、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集装箱装卸平台,包括长方体状的基台1,基台1的上端面与仓库地面平齐,基台1的一侧壁设置有基坑2,基坑2在基台1的上端面和侧面分别形成第一开口3和第二开口4。基台1位于第一开口3处设置有覆盖第一开口3的连接板5,连接板5远离第二开口4的一侧边与基台1通过合页铰接,连接板5朝向第二开口4的一侧边通过合页铰接有与运输车的集装箱搭接的搭板6,基坑2内设置有驱动连接板5和搭板6转动的驱动装置7,基台1位于基坑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驱动装置7的电控箱。

基坑2的底部设置有框架,驱动装置7包括驱动连接板5转动的第一液压缸71和驱动搭板6转动的第二液压缸72,第一液压缸71的缸体朝向框架一端与框架通过销轴铰接,第一液压缸71的活塞杆朝向连接板5的一端与连接板5的中部通过销轴铰接。第二液压缸72位于连接板5朝向基坑2一侧,第二液压缸72的缸体与连接板5通过销轴铰接,第二液压缸72的活塞杆朝向搭板6的一端与搭板6通过销轴铰接。

为了避免搭板6与连接板5铰接的位置受到撞击,基台1位于第二开口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撞部8,防撞部8凸出于基台1侧壁所在平面。运输车在倒车时首先接触防撞部8,运输车与装卸平台保持安全的距离,避免装卸平台的侧面受到撞击,延长装卸平台使用寿命;同时,防撞部8还能起到预定位的作用,避免运输车位置偏移,搭板6难以伸入运输车的集装箱内。

当装卸平台处于折叠状态时,连接板5与基台1上端面平行,搭板6向下折叠且垂直于连接板5所在平面;需要进行搬运作业时,通过电控箱上的按钮控制第一液压缸71驱动连接板5绕连接板5和基台1铰接轴转动,同时控制第二液压缸72驱动搭板6绕连接板5和搭板6的铰接轴转动,使搭板6和连接板5处于同一平面内且呈倾斜状态,再控制第一液压缸71的活塞杆缩回,使连接板5和搭板6向下运动并使搭板6的前沿搭在运输车的集装箱的底板上,装卸平台使运输车与仓库之间实现连接,叉车可以通过装卸平台进行装卸作业。

为了降低基台1侧壁受到的撞击力,防撞部8包括底座81和橡胶垫82,底座81与基台1的侧壁固定连接,橡胶垫82位于底座81远离基台1一侧,橡胶垫82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

如图3所示,为了在橡胶垫82老化时方便更换,底座81远离基台1一侧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凹槽9,橡胶垫82内嵌于凹槽9内,橡胶垫82远离基台1一侧凸出于凹槽9,底座81和橡胶垫82通过螺杆10和螺母11连接,螺杆10轴线垂直于橡胶垫82且依次贯穿底座81和橡胶垫82,螺杆10优选设置为两根且相互平行。橡胶垫82凸出于凹槽9是为了避免运输车直接撞到底座81。

如图4所示,为了增强橡胶垫82的缓冲效果,橡胶垫82呈片状,橡胶垫82沿螺杆10轴向设置为多个且紧密排列。层叠设置的橡胶垫82有利于将防撞部8承受的撞击力分散,橡胶垫82的使用寿命更久;由于两侧和中部的橡胶垫82老化速度不同,当橡胶垫82部分损坏时,可以仅仅更换部分损坏的橡胶垫82。

如图5所示,为了方便拆装橡胶垫82,橡胶垫82中心设置有与螺杆10配合的通孔12,橡胶垫82从通孔12至橡胶垫82的边缘开设有通道13,通道13的轴线平行于橡胶垫82的边线,通道13在橡胶垫82的侧壁形成开口,通道13的宽度小于通孔12的直径。

安装时,可以先将螺杆10安装在底座81上,将橡胶垫82的通道13开口朝向螺杆10,并将橡胶垫82插入凹槽9内,通道13两侧受到螺杆10的挤压而张开,当螺杆10进入通孔12时,橡胶垫82卡在螺杆10上;需要更换部分橡胶垫82时,松开螺母11,将橡胶垫82拔出,再插入新的橡胶垫82即可。

由于橡胶垫82上开设有通道13,会降低橡胶垫82的承载能力,因此,底座81朝向通道13一侧设置有伸入通道13内部的凸条14,凸条14卡入通道13后能够增加橡胶垫82的承载能力。由于螺杆10受到撞击会产生轻微变形,凸条14朝向通孔12一端与通孔12之间设有间隙,避免变形的螺杆10撞到凸条14。

实施例一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

需要进行搬运作业时,将运输车倒车至搭板6的一侧,使运输车的尾部抵紧防撞部8,防撞部8避免装卸平台的侧面受到撞击,延长装卸平台使用寿命;同时,防撞部8还能起到预定位的作用,避免运输车位置偏移。层叠设置的橡胶垫82有利于将防撞部8承受的撞击力分散,橡胶垫82的使用寿命更久;当橡胶垫82部分损坏时,可以仅仅更换部分损坏的橡胶垫82,通道13有利于拆装橡胶垫82。

通过电控箱上的按钮控制第一液压缸71驱动连接板5绕连接板5和基台1铰接轴转动,同时控制第二液压缸72驱动搭板6绕连接板5和搭板6的铰接轴转动,使搭板6和连接板5处于同一平面内且呈倾斜状态,再控制第一液压缸71的活塞杆缩回,使连接板5和搭板6向下运动并使搭板6的前沿搭在运输车的集装箱的底板上,装卸平台使运输车与仓库之间实现连接,叉车可以通过装卸平台进行装卸作业。

实施例二

如图6和图7所示,一种集装箱装卸平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底座81远离基台1一侧的边缘向外凸出设置有挡板15,挡板15一侧设置有多个呈片状且紧密排列的橡胶垫82,橡胶垫82远离挡板15一侧设置有活动板16。挡板15、橡胶垫82和活动板16通过螺杆10和螺母11连接,螺杆10轴线垂直于橡胶垫82且依次贯穿挡板15、橡胶垫82和活动板16。由于层叠设置的橡胶垫82之间有一定的缝隙,不能很好的分散撞击力,活动板16能够将层叠设置的橡胶垫82压紧,避免产生缝隙,更好的分散撞击力。

由于螺杆10长期受到活动板16和橡胶垫82的重力会产生变形,因此,底座81朝向活动板16一侧沿螺杆10轴向设置有滑轨17,滑轨17的横截面整体上呈凹形,滑轨17设置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活动板16的顶端和底端,活动板16朝向底座81一侧与滑轨17滑动连接。滑轨17一方面起到支撑活动板16,避免螺杆10变形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引导活动板16沿滑轨17运动。

实施例二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

需要进行搬运作业时,将运输车倒车至搭板6的一侧,使运输车的尾部抵紧防撞部8,防撞部8避免装卸平台的侧面受到撞击,延长装卸平台使用寿命;同时,防撞部8还能起到预定位的作用,避免运输车位置偏移,活动板16能够将层叠设置的橡胶垫82压紧,避免产生缝隙,更好的分散撞击力。

驱动装置7的工作过程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