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转移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0987发布日期:2018-08-14 19:51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璃转移架。



背景技术:

钢化后的玻璃通常需要转运到均质炉中做做均质处理,均质过程中相邻两块玻璃之间要有间隙而不能紧贴在一起。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玻璃转移架90,玻璃91从钢化下片台转移到现有的玻璃转移架上后,玻璃91之间相互贴紧;需要用叉车将玻璃转移架叉到均质炉处,再通过人工将物流玻璃转移架上的玻璃一块块搬运到均质炉的车架上;均质完成之后,需要将玻璃一块块地再转移到现有的玻璃转移架上。整个过程步骤繁琐,工人劳动强度大。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转移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玻璃转移架上玻璃之间相互贴紧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转移架,包括底架,倾斜地设置在底架一侧的靠背,底架顶部设置有两根定位杆,每根支撑杆上等距地设置有多个定位块;底架上每根定位杆对应地设置有一根辅助定位杆,每根辅助定位杆上等距地开设有多个盲孔;所述玻璃转移架还包括多根用于分别插入盲孔中的直杆。

所述的玻璃转移架中,所述两根定位杆分别设置在底架顶部的两端,两根辅助定位杆分别设置在底架顶部的两端。

所述的玻璃转移架中,所述每根定位杆和每根辅助定位杆均倾斜地设置;每根定位杆与靠背垂直,每根辅助定位杆与靠背垂直。

所述的玻璃转移架中,所述各个盲孔为圆孔或者方孔。

所述的玻璃转移架中,靠背外侧铰接有至少一个支脚;靠背上对应每个支脚的铰接点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凸耳,靠背上对应每个支脚的铰接点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凸耳;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分别开设有一个通孔;支脚中部开设有一个通孔。

所述的玻璃转移架中,所述靠背外侧共铰接有两个支脚。

所述的玻璃转移架中,底架顶部设置有两根辅助支撑杆,各个辅助支撑杆的上表面与所述两根定位杆的上表面平齐。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转移架,通过设置定位杆和定位块,方便了转移玻璃时将玻璃插入到定位块之间的间隙中,通过设置辅助定位杆和多根直杆,使得相邻两块玻璃之间留有间隙而会彼此贴紧;从而使得玻璃装载到玻璃转移架上后可以整体地吊至均质炉的炉架上,使得玻璃从钢化下片台转移至均质炉更加快速和方便,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中的玻璃转移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玻璃转移架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玻璃转移架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S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玻璃转移架装载玻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转移架,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2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转移架。为了便于观察,图2至图4中均未画出直杆;图5中实心填充部分示意为玻璃。附图与实物不成比例。

所述玻璃转移架包括底架1,倾斜地设置在底架一侧的靠背2,底架顶部设置有两根定位杆31,每根支撑杆上等距地设置有多个定位块32;底架上每根定位杆对应地设置有一根辅助定位杆41,每根辅助定位杆上等距地开设有多个盲孔42;所述玻璃转移架还包括多根用于分别插入盲孔中的直杆。如图3所示,每根辅助定位杆的盲孔42与邻近的那根定位杆上的定位块31数量相对且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两根定位杆31分别设置在底架1顶部的两端(图3的视角为前后两端),两根辅助定位杆41分别设置在底架1顶部的两端(图3的视角为前后两端)。当玻璃较大时,需要两个工人配合,两个工人分别站在底架的两端,从而更方便插入直杆以及确认玻璃底端是否插入了两个定位块之间的间隙中。

进一步地,所述每根定位杆31和每根辅助定位杆41均倾斜地设置;每根定位杆31与靠背2垂直,每根辅助定位杆41与靠背2垂直。该设置使得玻璃可以倾斜地靠在靠背上,同时玻璃的底端还能完全与定位杆杆的上表面接触。可以理解的是,将定位杆31或辅助定位杆41与靠背2的夹角设置在90°左右,如88°,93°等,并没有本质区别,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进一步地,所述各个盲孔42为圆孔或者方孔。实际应用时,直杆则相应地选择圆杆(当然也可以是圆管)或者方杆(当然也可以是方管)。该设置便于盲孔的加工,同时也便于对应直杆的加工。

为了防止玻璃转移架装在过多玻璃时发生倾倒,进一步地,玻璃转移架的靠背2外侧(图2中的左侧)铰接有至少一个支脚5;靠背上对应每个支脚的铰接点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凸耳21,靠背上对应每个支脚的铰接点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凸耳22;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分别开设有一个通孔;支脚中部开设有一个通孔。使用时,将各个支脚向下转动,使得支脚上的通孔与对应的那个第二凸耳的通孔对齐,然后插入一根销轴。当需要转移到调质炉时,取出销轴,将各个支脚向上转动,使得支脚上的通孔与对应的那个第一凸耳的通孔对齐,然后插入销轴,使得玻璃转移架所占空间更小。

优选地,所述靠背2外侧共铰接有两个支脚5。

为了提高底架的支撑能力,通常在底架1顶部设置有两根辅助支撑杆6,各个辅助支撑杆6的上表面与所述两根定位杆31的上表面平齐。

请参阅图2和图5,具体使用时,将玻璃从钢化下片台一块块转移到所述的玻璃转移架上。首先将每根辅助定位杆邻近靠板的那个盲孔中插入一根直杆(当然也可以是直管),再将一块玻璃的底端插入相邻两块定位块之间的间隙中,玻璃可以靠在两根直杆上;以此类推,每插入两根直杆后再插入一块玻璃,这样使得玻璃之间留有间隙而不会相互贴紧。因此,当玻璃装在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玻璃转移架上之后,可以将整个玻璃转移架直接吊到均质炉的炉架上,然后对玻璃进行均质处理,而均质处理完成之后,可以再将玻璃转移架再吊下。由此可见,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玻璃转移架实现了玻璃之前留有间隙,因此可以将玻璃转移架直接吊至均质炉的炉架上,使得玻璃转到均质炉和从均质炉吊下的流程更加简单,节约了转运时间,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此外,由于插入直杆方便快速,基本不增加玻璃从钢化下片台转移到玻璃转移架上的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直杆的具体数量,因为实际插入到盲孔中的直杆的数量有实际装载的玻璃的数量决定。附图中示意性画出了若干个定位块和盲孔,但并不用于限定定位块和盲孔的具体数量。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