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67918发布日期:2018-07-31 23:02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主张2016年8月2日申请的日本特愿2016-151869号的优先权,其内容通过引用被编入本申请说明书的记载。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层叠体剥离光学薄膜片的剥离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能够适用于图像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部的面板,已知有液晶显示面板、有机el显示面板等。作为这些面板,能够使用具有基板和偏振片(偏振薄膜片)这样的光学薄膜片的层叠体,该基板由硬质玻璃板等形成,该光学薄膜片借助粘合剂粘接于该基板的一个面或表背两面。

这种层叠体通过在基板粘接由光学薄膜被切断成矩形状而形成的光学薄膜片而制造出来,并在制造后对该层叠体进行检查。如此粘接在基板的光学薄膜片通常形成得比基板小。在上述检查中,存在发现所粘接的光学薄膜片污染、破损,空气、异物混入该光学薄膜片和基板之间等不良状况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通过将光学薄膜片自液晶显示面板等剥离,能够将得到的基板再利用于别的液晶显示面板等的制造中。通常将如此剥离光学薄膜片称为返工。

然而,在如此自层叠体剥离光学薄膜片时,存在剥离时光学薄膜片开裂(断裂),而光学薄膜片一部分残留在基板上的情况。在此,如通常所周知那样,对于粘接于基板的光学薄膜片而言,本来是没有剥离的打算的,且为了使其不易被剥离,以牢固的粘接力将其粘接于基板。因此,当欲使光学薄膜片自基板剥离时,会对光学薄膜片施加很大的力,由于该力的施加方法不同会导致光学薄膜片开裂。近年来,特别是光学薄膜片的薄型化逐渐发展,光学薄膜片更容易开裂。

因此,提案有在抑制薄膜断裂的同时自层叠体剥离该薄膜的方法。

例如,提出了一种从具有基板和粘接于该基板的易于断裂的薄膜的层叠体将该薄膜剥离的方法,其中,在该易于断裂的薄膜的整个面粘贴粘合片,将该薄膜与该粘合片一起剥离(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4-8825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剥离方法那样在光学薄膜片的整个面粘接粘合片是耗费工夫的。

另外,即使在光学薄膜片的整个面粘接粘合片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在剥离光学薄膜片时光学薄膜片发生断裂。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光学薄膜片断裂的同时将该光学薄膜片从基板简便地剥离的剥离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对于上述课题,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本发明人等发现了,根据在利用切断刀切断光学薄膜时切断刀同光学薄膜接触的部分处的、切断刀相对于光学薄膜的相对移动方向,存在剥离光学薄膜片时该光学薄膜片难以断裂那样的剥离方向。

具体而言,本发明人等将光学薄膜切断而制成具有4个端缘的矩形状的光学薄膜片,将得到的光学薄膜片粘贴于基板而形成层叠体,并研究了在自该层叠体剥离光学薄膜片时的光学薄膜片的开裂情况。

其结果,发现:在光学薄膜片的一个端缘,通过切断而形成有倾斜地向外突出的毛刺(小片部),由此,产生了锯齿边,并且当以产生逆着该锯齿边进行作用那样的张力的方式剥离光学薄膜片时,光学薄膜片容易开裂。

并且,查明了上述小片部以朝向切断时切断刀同光学薄膜接触的部分处的、切断刀的上述移动方向倾斜的方式突出。

并且,发现了,通过以使光学薄膜片的一个端缘处的光学薄膜片的剥离方向成为与切断时切断刀同光学薄膜接触的部分处的、切断刀的上述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的方式剥离光学薄膜片,从而剥离时施加于光学薄膜片的张力不会逆着上述锯齿边进行作用,其结果,能够抑制光学薄膜片以该锯齿边为起点开裂,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剥离方法,其是自具有基板和光学薄膜片的矩形状的层叠体剥离所述光学薄膜片的剥离方法,该光学薄膜片被粘接在该基板的一个面上,其中,

所述光学薄膜片是利用相对于光学薄膜相对行进的切断刀切断该光学薄膜而形成的,且所述光学薄膜片具有通过该切断而形成的4个端缘,

以使所述4个端缘中的至少1个端缘处的所述光学薄膜片的剥离方向成为与所述切断时所述切断刀同所述光学薄膜接触的部分处的、所述切断刀相对于所述光学薄膜的相对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的方式,自所述基板剥离所述光学薄膜片。

在上述方案的剥离方法中,优选的是,

所述光学薄膜片的4个端缘自一个角部起依次是第1端缘、第2端缘、第3端缘以及第4端缘,且夹着所述一个角部的两个端缘是所述第1端缘和所述第4端缘,

所述第1端缘和所述第4端缘以所述切断刀同所述光学薄膜接触的部分处的、所述切断刀的所述移动方向成为远离所述一个角部的方向的方式被切断而形成,

以使所述第1端缘和所述第4端缘处的所述光学薄膜片的剥离方向成为与所述切断时所述切断刀同所述光学薄膜接触的部分处的、所述切断刀的所述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的方式,以所述一个角部为剥离起点自所述基板剥离所述光学薄膜片。

在上述方案的剥离方法中,优选的是,

所述第2端缘以所述切断刀同所述光学薄膜接触的部分处的、所述切断刀的所述移动方向成为远离所述第1端缘的方向的方式被切断而形成,且所述第3端缘以所述切断刀同所述光学薄膜接触的部分处的、所述切断刀的所述移动方向成为远离所述第4端缘的方向的方式被切断而形成,

与所述第1端缘和所述第4端缘的剥离连续地,再以使所述第2端缘和所述第3端缘处的所述光学薄膜片的剥离方向成为与所述切断时所述切断刀同所述光学薄膜接触的部分处的、所述切断刀的所述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的方式,以所述一个角部为剥离起点自所述基板剥离所述光学薄膜片。

在上述方案的剥离方法中,也可以是,

所述光学薄膜片是利用以如下方式进行旋转的所述切断刀进行切断而形成的,所述切断时所述切断刀同所述光学薄膜接触的部分处的、所述切断刀的所述移动方向成为与所述切断刀相对于所述光学薄膜的相对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

在上述方案的剥离方法中,也可以是,

所述光学薄膜片是利用以如下方式进行旋转的所述切断刀进行切断而形成的,所述切断时所述切断刀同所述光学薄膜接触的部分处的、所述切断刀的所述移动方向成为与所述切断刀相对于所述光学薄膜的相对行进方向相同的方向。

在上述方案的剥离方法中,也可以是,

所述光学薄膜片是通过利用不旋转的所述切断刀进行切断而形成的。

在上述方案的剥离方法中,也可以是,

所述光学薄膜是偏振板,所述光学薄膜片是偏振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适用本实施方式的剥离方法的层叠体的概略俯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层叠体的层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概略侧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层叠体中的光学薄膜片的层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概略侧视图。

图4是表示将光学薄膜切断的一个形态的概略立体图。

图5是表示将光学薄膜切断时的切断刀的旋转方向(正向旋转)和行进方向的一个形态的概略侧视图。

图6是示意性表示由于图5的切断而在光学薄膜片的端缘产生的锯齿边形状的概略俯视图

图7是表示在切断刀沿其他行进方向行进而将光学薄膜切断的形态中将光学薄膜切断时的切断刀的旋转方向(正向旋转)和行进方向的一个形态的概略侧视图。

图8是表示在切断刀沿其他行进方向行进而将光学薄膜切断的形态中将光学薄膜切断时的切断刀的旋转方向(正向旋转)和行进方向的一个形态的概略侧视图。

图9是表示将光学薄膜切断时的切断刀的旋转方向(反向旋转)和行进方向的一个形态的概略侧视图。

图10是示意性表示通过图9的切断而在光学薄膜片的端缘产生的锯齿边的形状的概略俯视图

图11是表示将光学薄膜切断时的切断刀(固定)的行进方向的一个形态的概略侧视图。

图12是示意性表示由于图11的切断而在光学薄膜片的端缘产生的锯齿边形状的概略俯视图。

图13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剥离方法所使用的剥离装置卷挂有自剥离起点剥离了的光学薄膜片的状态的概略俯视图。

图14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剥离方法所使用的剥离装置卷挂有自剥离起点剥离了的光学薄膜片的状态的概略侧视图。

图15是表示利用卷绕构件的旋转,使光学薄膜片进一步被剥离,且将被剥离了的光学薄膜片逐渐卷绕的状态的概略侧视图。

图16是表示利用卷绕构件的旋转使整个光学薄膜片剥离的状态的概略侧视图。

图17是表示在利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使用的切断刀来切断光学薄膜的形态中将光学薄膜切断时的切断刀的旋转方向(正向旋转)和行进方向的一个形态的概略侧视图。

图18是表示在实施例的光学薄膜片的剥离过程中将光学薄膜切断时的切断刀的旋转方向(正向旋转)和行进方向、以及剥离方向的概略侧视图。

图19是将在实施例的光学薄膜片的端缘产生的锯齿边自侧面方向局部放大表示的照片。

图20是将图19的产生了锯齿边的区域进一步局部放大表示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剥离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对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剥离方法来使光学薄膜片剥离的层叠体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层叠体30具有:矩形形状的基板31;以及矩形形状的光学薄膜片33,其粘接于该基板31的一个面31a上。

基板31形成得比光学薄膜片33大。

作为基板31,例如可举出硬质玻璃等。

光学薄膜片33利用第1粘接剂(未图示)粘接于基板31的一个面(上表面)31a。光学薄膜片33具有以端缘34a、端缘34b、端缘34c、端缘34d的顺序邻接的4个端缘34a、34b、34c、34d,这些端缘的交点构成4个角部35a、35b、35c、35d。具体而言,第1端缘34a与第4端缘34d之间的交点构成角部35a,第1端缘34a与第2端缘34b之间的交点构成角部35b,第2端缘34b与第3端缘34c之间的交点构成角部35c,第3端部34c与第4端缘34d之间的交点构成角部35d。

作为光学薄膜片33,例如可列举出偏振片、相位差薄膜片、增光薄膜等。

其中,例如在光学薄膜片33为偏振片33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偏振片33例如具体包括:起偏器41;粘接剂层43,其具有分别形成于起偏器41的两个面的第2粘接剂,以及保护薄膜45,其分别层叠于所述粘接剂层43。

此外,如此在图3中,示出了偏振片33具有起偏器41和层叠于该起偏器41的两个面的保护薄膜45的形态,除此以外,也可以采用偏振片33具有起偏器41和仅层叠于该起偏器41的一个面的保护薄膜45的形态。

对于该光学薄膜片33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当设定。不过,例如,存在光学薄膜片33的厚度越小、强度越低而光学薄膜片33越容易破裂的倾向,另一方面,存在厚度越大、强度越增加而光学薄膜片33越难以破裂的倾向。因而,例如,在光学薄膜片33的厚度是200μm以下、优选是9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是50μm以下的情况下,优选应用本实施方式的剥离方法。其理由在于,这样即使是在厚度比较小的情况下,在剥离时光学薄膜片33也难以破裂,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剥离方法变得更加有用。

另外,对于光学薄膜片33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不过,如后述那样,在光学薄膜片33为偏振片33且该偏振片33容易破裂、尤其是该偏振片33中的保护薄膜45的材质容易破裂的情况下,可优选应用本实施方式的剥离方法。

在光学薄膜片33为图3所示那样的偏振片33的情况下,作为起偏器41,可举出通过聚乙烯醇系薄膜被染色、延伸而形成的起偏器。

起偏器41的厚度通常是2μm~30μm左右。

作为第1粘接剂和第2粘接剂,可列举出以往公知的粘接剂。

作为保护薄膜45,可列举出由从三乙酰纤维素等纤维素树脂、聚酯树脂、聚醚砜树脂、聚砜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烯烃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环状聚烯烃树脂(降冰片烯树脂)、聚芳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形成的薄膜。

上述那样的保护薄膜45的厚度通常为20μm~60μm左右。

对于在本实施方式的剥离方法中所使用的层叠体30,如上述那样,光学薄膜片33被第1粘接剂粘接于基板31的上表面31a上,光学薄膜片33相对于基板31的粘接力(即第1粘接剂的粘接力)通常是5n/25mm~15n/25mm。只要粘接力处于该范围内,光学薄膜片33就可较牢固地粘接于基板31。另外,即使是在剥离如此牢固地粘接的光学薄膜片33时,也可抑制光学薄膜片33的开裂。因而,本实施方式的剥离方法适于具有上述范围的粘接力的层叠体30。

该粘接力是利用autograph(精密万能试验机、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将光学薄膜片33从基板31以拉伸速度300mm/min沿着90°方向剥下而测定的值。

如图4和图5所示,光学薄膜片33也可以通过利用切断刀60将带状的光学薄膜50切断而形成。另外,在光学薄膜片33为偏振片33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作为带状的光学薄膜50,如上述那样采用由起偏器41、粘接剂层43以及保护薄膜45层叠而成的带状的层叠薄膜(偏振板)50,通过利用切断刀60来切断该层叠薄膜,从而形成光学薄膜片33。

自上述层叠体30剥离光学薄膜片33的本实施方式的剥离方法是自具有基板31和光学薄膜片33的矩形状的层叠体30剥离所述光学薄膜片33的剥离方法,该光学薄膜片33粘接在该基板31的一个面(上表面)31a上,其中,

所述光学薄膜片33是利用相对于光学薄膜50相对行进的切断刀60将该光学薄膜50切断而形成的,且所述光学薄膜片33具有通过该切断而形成的4个端缘34a~34d,

以使所述光学薄膜片33在所述端缘34a~34d中的至少1个端缘处的剥离方向成为与在所述切断时所述切断刀60同所述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所述切断刀60相对于所述光学薄膜50的相对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的方式,自所述基板31剥离所述光学薄膜片33。

即,根据用于形成端缘34a~端缘34d的切断时的切断刀60的上述移动方向(在切断时切断刀60同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切断刀60相对于光学薄膜50的相对移动方向)而相应地决定剥离起点p,自该剥离起点p剥离光学薄膜片33。

在此,在上述切断时切断刀60同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切断刀60的上述移动方向是沿切断时的切断刀60相对于光学薄膜50的相对行进方向进行投影时的移动方向。即,上述移动方向可表示为朝向上述行进方向的上游侧的方向或者表示为朝向上述行进方向的下游侧的方向。

例如,光学薄膜片33通过以下方式而形成为矩形状且具有4个端缘34a~34d。即,对于带状的光学薄膜50,通过利用相对于该光学薄膜50相对地行进的切断刀60沿着该光学薄膜50的长边方向将该光学薄膜50切断,从而形成中间体,然后,对于该中间体,通过利用相对于该光学薄膜50相对地行进的切断刀60沿着光学薄膜50的宽度方向(与该光学薄膜50的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将该中间体切断,从而形成光学薄膜片33。

切断刀60相对于光学薄膜50的相对的行进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适当设定。例如,能够采用利用以往公知的手段,将光学薄膜50固定(未行进的状态)并仅使切断刀60行进的方法、或者将切断刀60固定(未行进的状态)并仅使光学薄膜50行进的方法、或使光学薄膜50和切断刀60这两者行进的方法。

作为切断刀60,可列举出在直线状的端缘具有刀刃部的平刀、在圆形状的周端缘具有刀刃部的圆刀等。

另外,切断刀60既可以是以刀刃部不旋转的状态行进的切断刀,也可以是刀刃部一边在驱动下旋转或自由旋转一边行进的切断刀。

作为利用这样的切断刀60进行的切断,例如,可列举出下述3个形态。

形态(1):可举出利用以使切断刀60同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切断刀60相对于光学薄膜50的相对移动方向成为与该切断刀60的上述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方式进行旋转的旋转刀来切断的形态。作为该旋转刀,可采用例如一边通过旋转驱动进行旋转一边相对于光学薄膜50相对地行进的圆刀、一边通过自由旋转进行旋转一边相对于光学薄膜50相对地行进的圆刀(这样的旋转例如表示在图5中,在此,图5所示那样的旋转被称作正向旋转)。

形态(2):可举出利用以使切断刀60同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切断刀60相对于光学薄膜50的相对移动方向成为与该切断刀60的上述行进方向相同的方向的方式进行旋转的旋转刀来切断的形态。作为该旋转刀,能够采用例如一边通过旋转驱动进行旋转一边相对于光学薄膜50相对地行进的圆刀(这样的旋转例如表示在图9中,在此,图9所示那样的旋转被称作反向旋转。)。

形态(3):可举出利用以不旋转的状态相对于光学薄膜50相对地行进的切断刀60来切断的形态(如此不旋转的刀例如表示在图11中,在此,图11所示那样的切断刀被称作固定刀。)。作为该切断刀,可列举出平刀、圆刀。

形态(1)的情况

如图5所示,在切断刀60一边相对于光学薄膜50相对地行进一边切断光学薄膜50时,在切断刀60的同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刀刃部以朝向与相对于光学薄膜50的相对行进方向(图5的虚线箭头,右方向)相反的方向(图5的实线箭头,左方向)相对于光学薄膜50相对移动的方式进行旋转(正向旋转)。

在该行进时,切断刀60朝向与上述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一边与光学薄膜50摩擦并将其切断一边进行移动,由此切开光学薄膜50。

在通过该切断而形成的端缘34a~端缘34d处,如图6所示,朝向与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切断时切断刀60同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切断刀60的上述移动方向,形成有向外突出的毛刺(小片部)71。由此,在端缘34a~端缘34d产生锯齿边。

在此,当自该小片部71的顶端侧朝向根部侧对该小片部71施加力时,该小片部71会卷曲,随着该卷曲,容易使光学薄膜片33发生开裂。即,当沿逆着锯齿边的方向剥离光学薄膜片33时,光学薄膜片33容易发生开裂。

例如,在图6中,当自角部35c剥离光学薄膜片33时,端缘34a~端缘34d的剥离方向成为与切断时切断刀60同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切断刀60的上述移动方向(实线箭头)相反的方向。因此,剥离时施加于光学薄膜片33的张力会逆着上述锯齿边进行作用,其结果,光学薄膜片33容易以该锯齿边为起点开裂。

与此相对,在图6中,当以角部35a为剥离起点p剥离光学薄膜片33时,端缘34a~端缘34d处的光学薄膜片33的剥离方向成为与切断时切断刀60同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切断刀60的上述移动方向(实线箭头)相同的方向。因此,在该情况下,剥离时施加于光学薄膜片33的张力没有逆着上述锯齿边进行作用,其结果,光学薄膜片33难以以该锯齿边为起点开裂。因而,通过如此剥离光学薄膜片33,能够抑制在剥离时光学薄膜片33断裂。

此外,即使在如图7、图8那样被切断的光学薄膜片33中,也与上述图6的情况相同,当在图7中以角部35a为剥离起点p来剥离光学薄膜片33时、在图8中以角部35a(或角部35c)为剥离起点p来剥离光学薄膜片33时,难以发生断裂。

形态(2)的情况

如图9所示,在切断刀60一边相对于光学薄膜50相对地行进一边切断光学薄膜50时,在切断刀60的同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刀刃部以朝向与相对于光学薄膜50的相对行进方向(图9的虚线箭头,右方向)相同的方向(图9的实线箭头,右方向)相对于光学薄膜50相对地移动的方式进行旋转(反向旋转)。

在该行进时,切断刀60一边与光学薄膜50摩擦并将其切断一边朝向上述行进方向移动,由此切开光学薄膜50。

在通过该切断而形成的端缘34a~端缘34d处,如图10所示,朝向行进方向、即切断时切断刀60同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切断刀60的上述移动方向,形成有向外突出的毛刺(小片部)71。由此,在端缘34a~端缘34d产生锯齿边。

在此,当如前述那样自该小片部71的顶端侧朝向根部侧对该小片部71施加力时,该小片部71会卷曲,随着该卷曲,容易使光学薄膜片33发生开裂。即,当沿逆着锯齿边的方向剥离光学薄膜片33时,光学薄膜片33容易发生开裂。

在本形态中,例如,在图10中,当自角部35c剥离光学薄膜片33时,端缘34a~端缘34d的剥离方向成为与切断时切断刀60同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切断刀60的上述移动方向(实线箭头)相反的方向。因此,剥离时施加于光学薄膜片33的张力会逆着上述锯齿边进行作用,其结果,光学薄膜片33容易以该锯齿边为起点开裂。

与此相对,在图10中,当以角部35a为剥离起点p剥离光学薄膜片33时,端缘34a~端缘34d处的光学薄膜片33的剥离方向成为与切断时切断刀60同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切断刀60的上述移动方向(实线箭头)相同的方向。因此,在该情况下,剥离时施加于光学薄膜片33的张力没有逆着上述锯齿边进行作用,其结果,光学薄膜片33难以以该锯齿边为起点开裂。因而,通过如此剥离光学薄膜片33,能够抑制在剥离时光学薄膜片33断裂。

形态(3)的情况

如图11所示,在不旋转的切断刀60(固定)相对于光学薄膜50相对地行进时,在切断刀60的同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刀刃部朝向与相对于光学薄膜50的相对行进方向(图11的虚线箭头,右方向)相同的方向(图11的实线箭头,右方向)相对于光学薄膜50相对移动。

在该行进时,切断刀60朝向上述行进方向一边与光学薄膜50摩擦并将其切断一边进行移动,由此切开光学薄膜50。

在通过该切断而形成的端缘34a~端缘34d处,如图12所示,朝向行进方向、即切断时切断刀60同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切断刀60的上述移动方向,形成有向外突出的毛刺(小片部)71。由此,在端缘34a~端缘34d产生锯齿边。

在此,如前所述那样,当自该小片部71的顶端侧朝向根部侧对该小片部71施加力时,该小片部71会卷曲,随着该卷曲,光学薄膜片33容易发生开裂。即,当沿逆着锯齿边的方向剥离光学薄膜片33时,光学薄膜片33容易发生开裂。

在本形态中,例如,在图12中,当自角部35c剥离光学薄膜片33时,端缘34a~端缘34d的剥离方向成为与切断时切断刀60同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切断刀60的上述移动方向(实线箭头)相反的方向。因此,剥离时施加于光学薄膜片33的张力会逆着上述锯齿边进行作用,其结果,光学薄膜片33容易以该锯齿边为起点开裂。

与此相对,在图12中,当以角部35a为剥离起点p剥离光学薄膜片33时,端缘34a~端缘34d处的光学薄膜片33的剥离方向成为与切断时切断刀60同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切断刀60的上述移动方向(实线箭头)相同的方向。因此,在该情况下,剥离时施加于光学薄膜片33的张力没有逆着上述锯齿边进行作用,其结果,光学薄膜片33难以以该锯齿边为起点开裂。因而,通过如此剥离光学薄膜片33,能够抑制在剥离时光学薄膜片33断裂。

另外,如上述形态(1)~形态(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剥离方法中,优选的是,

光学薄膜片33的至少第1端缘34a和第4端缘34d以切断刀60同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切断刀60的上述移动方向成为远离该一个角部35a的方向的方式被切断而形成,

以使第1端缘34a和第4端缘34d处的光学薄膜片33的剥离方向朝向与切断时同光学薄膜50接触的切断刀60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的方式,以角部35a为剥离起点p自基板31剥离光学薄膜片33。

此外,远离上述角部35a的方向相当于朝向与角部35a所在侧相反的一侧的方向。更具体而言,在第1端缘34a,远离上述角部35a的方向相当于朝向与角部35a所在侧相反的一侧即角部35b所在侧的方向,在第4端缘34d,远离上述角部35a的方向相当于朝向与角部35a所在侧相反的一侧即角部35d所在侧的方向。

如此,当以角部35a为剥离起点p来剥离光学薄膜片33时,能够至少在剥离刚开始后的第1端缘34a和第4端缘34d处,以使光学薄膜片33的剥离方向朝向与切断刀60同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切断刀60的上述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的方式剥离光学薄膜片33,由此,能够抑制在剥离时光学薄膜片33开裂。

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在抑制光学薄膜片33断裂的同时剥离光学薄膜片33。

并且,如上述形态(1)~形态(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剥离方法中,更优选的是,

光学薄膜片33的第2端缘34b以切断刀60同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切断刀60的上述移动方向成为远离第1端缘34a的方向的方式被切断而形成,且第3端缘34c以与光学薄膜50接触的切断刀60的上述移动方向成为远离第4端缘34d的方向的方式被切断而形成,

以与第1端缘34a和第4端缘34d的剥离连续地,再以使第2端缘34b和第3端缘34c处的光学薄膜片33的剥离方向成为与切断时切断刀60同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切断刀60的上述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的方式,以角部35a为剥离起点p自基板31剥离光学薄膜片33。

在该情况下,能够是,不仅在剥离刚开始后的第1端缘34a和第4端缘34d处朝向与切断时切断刀60同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切断刀60的上述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剥离光学薄膜片33,还在分别与所述第1端缘34a和所述第4端缘34d相连的第2端缘34b和第3端缘34c处朝向与切断时切断刀60同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切断刀60的上述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剥离光学薄膜片33。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在剥离时光学薄膜片33开裂。

因此,能够进一步可靠地在抑制光学薄膜片33断裂的同时剥离光学薄膜片33。

此外,可以不像这样在全部4个端缘34a~34d处使光学薄膜片33的剥离方向均为与切断时切断刀60同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切断刀60的上述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只要在4个端缘34a~34d中的至少1个端缘处使光学薄膜片33的剥离方向为与切断时切断刀60同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切断刀60的上述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即可。另外,若在4个端缘34a~34d中的更多端缘处使光学薄膜片33的剥离方向为与切断时同光学薄膜50接触的切断刀60的上述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则能够进一步抑制在剥离时光学薄膜片33开裂。

参照图13~图16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剥离方法中使用的优选的剥离装置1。此外,在图13~图16中,示出以角部35a为剥离起点p自基板31剥离光学薄膜片33的形态。

如图13、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剥离装置1具有:台构件3,其供层叠体30载置;辊状的剥离辅助构件7;以及剥离构件5,其对光学薄膜片33的自层叠体30剥离且被剥离辅助构件7剥离下来的角部35a进行保持,进而逐渐剥离该光学薄膜片33。

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剥离装置1中,作为剥离构件5而包括如下剥离构件5,在该剥离构件5上卷挂有光学薄膜片33的自层叠体30剥离且在剥离辅助构件7的作用下弯曲了的角部35a,该剥离构件5通过旋转而进一步剥离并逐渐卷绕光学薄膜片33。

台构件3是在光学薄膜片33的所有部分自层叠体30剥离为止的期间内供层叠体30载置的台。

剥离辅助构件7一边将光学薄膜片33自基板31剥离并使剥离下来的光学薄膜片33弯曲,一边向后端侧引导光学薄膜片33。作为该剥离辅助构件7,可举出辊体。

剥离构件5供光学薄膜片33的被剥离下来的角部35a卷挂,通过使剥离构件5在该状态下旋转,从而进一步剥离并逐渐卷绕光学薄膜片33。

作为这样的剥离构件5,例如,可举出受马达等驱动装置17的驱动而旋转的辊等。

而且,光学薄膜片33的上述被剥离下来的角部35a借助粘接带(未图示)等固定于剥离构件5。

另外,在图13中,光学薄膜片33与上述第1粘接剂(未图示)一起自基板31剥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上述剥离装置1,自层叠体30将光学薄膜片33的角部35a剥离,利用剥离辅助构件7一边使该剥离了的部分弯曲一边将其向后端侧引导,并卷挂于剥离构件5。在该状态下,通过使剥离构件5旋转,从而自基板31逐渐剥离并卷绕光学薄膜片33。

自层叠体30剥离光学薄膜片33的角部35a通过例如以下方式进行。即,作业者通过利用手指抓住顶端具有刀刃部的剥离用刀(未图示)等,并将上述剥离用刀插入层叠体30的基板31和光学薄膜片33的角部35a之间,从而剥离光学薄膜片33的角部35a。更具体地说,作业者将上述剥离用刀插入粘接于光学薄膜片33的靠基板31侧的面33b的上述第1粘接剂(未图示)和基板31之间,将光学薄膜片33与上述第1粘接剂一起剥离。

而且,作业者例如能够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将光学薄膜片33的被剥离下来的角部35a卷挂于剥离构件5。即,通过将光学薄膜片33的被剥离下来的角部35a以卷挂在剥离构件5的周面的方式利用粘接带(未图示)等固定于该周面,从而进行上述卷挂。

并且,当自图14所示的状态,利用剥离构件5使光学薄膜片33进一步剥离并且将光学薄膜片33逐渐卷绕时,光学薄膜片33的剥离进一步进行,随着该剥离的进行,如图15、图16所示,层叠体30向与剥离方向x相反的一侧(参照图15、图16的空心箭头)逐渐移动。即,层叠体30相对于台构件3相对移动。更具体地说,层叠体30在台构件3上滑动。如图16所示,当最终使整个光学薄膜片33剥离而使基板31完全暴露时,层叠体30停止移动。

像这样,光学薄膜片33自层叠体30剥离。

如此,图13~图16示出自角部35a剥离光学薄膜片33的形态,但在自其它角部35b~35d进行剥离的情况下,也能够同样地自基板31剥离光学薄膜片33。

在本实施方式的剥离工序中,如前述那样,也可以是,

通过如上述那样利用切断刀切断带状的光学薄膜50,从而形成光学薄膜片33,

通过将所形成的光学薄膜片33粘接在基板31的一个面31a上而形成层叠体30,

自所形成的层叠体30如前述那样剥离光学薄膜片33。

另外,也可以是,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剥离工序来实施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该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通过如上述那样利用切断刀切断带状的光学薄膜50,从而形成光学薄膜片33;

通过将所形成的光学薄膜片33粘接在基板31的一个面31a上而形成层叠体30;以及

自所形成的层叠体30如前述那样剥离光学薄膜片33。

此外,该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将新的另外的光学薄膜片33粘接在剥离了光学薄膜33后的基板31的所述一个面31a上的工序。

如上述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剥离方法是自具有基板31和光学薄膜片33的矩形状的层叠体30剥离所述光学薄膜片33的剥离方法,该光学薄膜片33粘接在该基板31的一个面31a上,其中,

所述光学薄膜片33是通过利用相对于光学薄膜50相对行进的切断刀60切断该光学薄膜50而形成的,且所述光学薄膜片33具有通过该切断而形成的4个端缘34a~34d,

以使该4个端缘34a~34d中的至少1个端缘处的所述光学薄膜片33的剥离方向成为与所述切断时所述切断刀60同所述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所述切断刀60相对于所述光学薄膜50的相对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的方式,自所述基板31剥离所述光学薄膜片33。

采用该结构,在4个端缘34a~34d中的至少1个端缘处,能够在光学薄膜片33被剥离时施加的张力不逆着在切断光学薄膜50时产生的锯齿边地进行作用的情况下剥离光学薄膜片33。由此,能够抑制光学薄膜片33以锯齿边为起点开裂。

因此,能够在抑制光学薄膜片33断裂的同时剥离光学薄膜片33。另外,由于即使不在光学薄膜片33上贴合粘合片也能够抑制断裂,因此剥离简便。

因而,能够在抑制光学薄膜片33开裂的同时自基板31简便地剥离该光学薄膜片3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剥离方法中,优选的是,

所述光学薄膜片33的4个端缘34a~34d自一个角部35a起依次是第1端缘34a、第2端缘34b、第3端缘34c以及第4端缘34d,且夹着所述一个角部35a的两个端缘是所述第1端缘34a和所述第4端缘34d,

所述第1端缘34a和所述第4端缘34d以所述切断刀60同所述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所述切断刀60的所述移动方向成为远离所述一个角部35a的方向的方式被切断而形成,

以使所述第1端缘34a和所述第4端缘34d处的所述光学薄膜片33的剥离方向成为与所述切断时所述切断刀60同所述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所述切断刀60的所述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的方式,以所述一个角部35a为剥离起点p自所述基板31剥离所述光学薄膜片33。

采用该结构,当以上述一个角部35a为剥离起点p来剥离光学薄膜片33时,能够至少在剥离刚开始后的第1端缘34a和第4端缘34d处以使光学薄膜片33的剥离方向朝向与切断时切断刀60同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切断刀60的上述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的方式剥离光学薄膜片33。由此,能够抑制在剥离时光学薄膜片33开裂。

因此,能够更可靠地在抑制光学薄膜片33断裂的同时剥离光学薄膜片3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剥离方法中,

所述第2端缘34b以所述切断刀60同所述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所述切断刀60的所述移动方向成为远离所述第1端缘34a的方向的方式被切断而形成,且所述第3端缘34c以所述切断刀60同所述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所述切断刀60的所述移动方向成为远离所述第4端缘34d的方向的方式被切断而形成,

以与所述第1端缘34a和所述第4端缘34d的剥离连续地,再以使所述第2端缘34b和第3端缘34c处的所述光学薄膜片33的剥离方向成为与所述切断时所述切断刀60同所述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所述切断刀60的所述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的方式,以所述一个角部35a为剥离起点p自所述基板31剥离所述光学薄膜片33。

采用该结构,当以上述一个角部35a为剥离起点来剥离光学薄膜片时,能够是,不仅在剥离刚开始后的第1端缘34a和第4端缘34d处朝向与切断时切断刀60同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切断刀60的上述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剥离光学薄膜片33,还在分别与所述第1端缘34a和所述第4端缘34d相连的第2端缘34b和第3端缘34c处朝向与切断时切断刀60同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切断刀60的上述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剥离光学薄膜片33。由此,能够抑制在剥离时光学薄膜片33开裂。

因此,能够进一步可靠地在抑制光学薄膜片33断裂的同时剥离光学薄膜片33。

在本实施方式的剥离方法中,也可以是,

所述光学薄膜片33是利用以如下方式进行旋转的所述切断刀60进行切断而形成的,所述切断时所述切断刀60同所述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所述切断刀60的所述移动方向成为与所述切断刀60相对于所述光学薄膜50的相对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剥离方法中,也可以是,

所述光学薄膜片33是利用以如下方式进行旋转的所述切断刀60进行切断而形成的,所述切断时所述切断刀60同所述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所述切断刀60的所述移动方向成为与所述切断刀60相对于所述光学薄膜50的相对行进方向相同的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的剥离方法中,也可以是,

所述光学薄膜片33是通过利用不旋转的所述切断刀60进行切断而形成的。

在本实施方式的剥离方法中,也可以是,

所述光学薄膜50是偏振板50,

所述光学薄膜片33是偏振片33。

采用该结构,在尤其要求薄型化且存在剥离时容易断裂的倾向的偏振片33被剥离时,能够在抑制其断裂的同时自基板31简便地剥离该偏振片33,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剥离方法更为有用。

如以上那样,采用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光学薄膜片33断裂的同时自基板31简便地剥离该光学薄膜片33的剥离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剥离方法如上所述,但本发明的剥离方法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使用具有1片刀的切断刀60的形态。但是,除此之外,在本发明中,如图17所示,也可以采用将纵切剪机(日文:スリッター)用作切断刀60的形态,该纵切剪机构成为,在使圆形的上刀60a和下刀60b的彼此相对的面在上刀60a和下刀60b的外周缘相接触的同时使上刀60a和下刀60b旋转,切断被插入到所述上刀60a与下刀60b之间的光学薄膜50。在使用该纵切剪机的情况下,在切断时两片刀与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两片刀沿相同的方向移动,因此,只要根据其移动方向而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决定剥离起点即可。此外,在图17中,示出纵切剪机进行正向旋转的形态,但也可以采用纵切剪机的上刀60a和下刀60b沿与图17相反的方向进行旋转(反向旋转)的形态,另外,还可以采用纵切剪机的上刀60a和下刀60b不旋转的形态。

接下来,示出实施例并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作为光学薄膜片33,使用了在起偏器41的两个面借助具有第2粘接剂的粘接剂层43来层叠保护薄膜45而形成的偏振片33(厚度:约100μm)。作为层叠体30,使用了在该偏振片33的一个保护薄膜45上借助第1粘接剂来层叠基板31而形成的层叠体30。

更具体而言,从市售品(teg1465du、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将隔离膜剥离而层叠于基板31,之后,将表面保护薄膜与第3粘接剂一起剥离,从而形成了层叠体30,该市售品通过在起偏器41的两个面借助具有第2粘接剂的粘接剂层43而层叠保护薄膜45、在该保护薄膜45中的一个保护薄膜45上借助第1粘接剂而层叠隔离膜(未图示)、在另一个保护薄膜45上借助第3粘接剂而层叠表面保护薄膜(未图示)而形成。

另外,偏振片33是如以下那样形成的。即,使用具有相互交叉的两片圆形刀的纵切剪机即切断刀60,在该切断刀60如图17所示那样被驱动而正向旋转、且被固定而未行进的状态下,使带状的偏振板50行进而切断该偏振板50,由此,形成了中间体。通过该切断而形成的两个端缘相当于沿着偏振片33的长边方向延伸的端缘34a、34c。通过该切断,如图18所示,在端缘34a、34c形成有朝向图18的右方向倾斜并突出那样的小片部71,由此,形成了锯齿边。

接着,通过将具有1片圆形刀的切断刀用作切断刀60,且该切断刀60如图9所示那样一边被驱动而正向旋转一边行进,从而将被固定而不行进的状态(静止)的上述中间体切断,由此,形成了偏振片33。通过该切断而形成的两个端缘相当于沿着偏振片33的短边方向延伸的端缘34b、34d。通过该切断,在端缘34b、34d形成有朝向图18的上方向倾斜并突出那样的锯齿边。将此时的偏振片33的一端缘的照片表示在图19中,将图19的局部放大图表示在图20中。

使用图13、图14所示的剥离装置1,将各角部35a~35d分别作为剥离起点pa~pd,朝向位于各角部各自的对角位置的角部自层叠体30剥离了偏振片33。通过目测观察此时的偏振片33的开裂的状况。

并且,在各1次的剥离中,将偏振片33未开裂的情况视作良好地剥离,将其表示为“好”,将偏振片33开裂的情况视作未良好地剥离,将其表示为“差”。重复10次上述操作(实验例1~实验例10),计算出10次中良好地剥离的实验例的数量的百分率,并将其作为剥离成功率。将结果表示在表1中。

此外,将角部35a作为剥离起点pa,并将自该角部35a起朝向位于其对角位置的角部35c的剥离方向作为剥离方向a。

将角部35b作为剥离起点pb,并将自该角部35b起朝向位于其对角位置的角部35d的剥离方向作为剥离方向b。

将角部35c作为剥离起点pc,并将自该角部35c起朝向位于其对角位置的角部35a的剥离方向作为剥离方向c。

将角部35d作为剥离起点pd,并将自该角部35d起朝向位于其对角位置的角部35b的剥离方向作为剥离方向d。

[表1]

如表1所示,可知,在4个端缘34a~34d之中,偏振片33的剥离方向成为与切断时切断刀60同偏振板50接触的部分处的、切断刀60相对于偏振板50的相对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的端缘的数量越多,越能够抑制在剥离时偏振片33的断裂。

即,可知,光学薄膜片33的剥离方向成为与切断时切断刀60同光学薄膜50接触的部分处的、切断刀60相对于光学薄膜50的相对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的端缘的数量越多,越能够抑制在剥离时光学薄膜片33的断裂。

虽然如上述那样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最初也预想了能够将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的特征适当地组合。而且,应当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所有的点上均为例示而不是制限性的内容。意图在于,本发明的范围不由上述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所表示,而是由权利要求的范围来表示,且包含与权利要求的范围等同的意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剥离装置;3、台构件;5、剥离构件;7、剥离辅助构件;30、层叠体;31、基板;31a、一个面;33、光学薄膜片;33a、上表面;34a~34d、端缘;35a~35d、角部;50、光学薄膜;60、切断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