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条及链式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6889发布日期:2019-07-17 05:23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链条及链式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链条及链式输送机。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搬送被搬送物的链式输送机所使用的链条,已知例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链条。这样的链条形成为环状,具有2列由内链板及外链板构成的链板列。这2列链板列成为分别利用销交替地连结有内链板及外链板的能够折弯的构成。

在2列链板列的内侧能旋转地设置有辊。辊构成为与驱动链轮及从动链轮的齿啮合。在2列链板列的两外侧,导辊能旋转地支承于销。在链条的移动路径的两侧方以沿着链条的移动路径延伸的方式设置有环状的导轨。导辊构成为在导轨上转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5697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述的链条在施加例如被搬送物的载荷的情况下,由导辊承受该载荷。因此,为了使得链条能够承受更大的载荷,需要使导辊的外径更大。但是,当使导辊的外径过大时,有相邻的导辊彼此的间隔变得狭窄从而链条的制造变得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确保耐负荷性并且能够容易地制造的链条及链式输送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链条具备:一对内链板,其相互对置地分开配置;筒状的套筒,其两个端部分别接合于所述一对内链板;销,其能旋转地插入到所述套筒;筒状的第1辊,其能绕所述套筒旋转地配置,且能够与链轮卡合;一对外链板,其以从外侧夹着所述一对内链板的方式配置,所述销的两个端部分别接合于一对外链板;以及筒状的第2辊,其能以所述销的轴线为中心旋转地设置于所述一对外链板的外侧。所述第2辊的外径设定成为链条间距的70%以上且90%以下。

根据该构成,因为第2辊的外径设定成为链条间距的70%以上且90%以下,所以能够确保在链条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第2辊彼此的间隔,并且使第2辊的外径更大。因此,能够确保链条的耐负荷性,并且能够容易地制造链条。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方式,链式输送机具备:环状路径,其具有直线状的第1路径部、配置于所述第1路径部的下侧的直线状的第2路径部以及将所述第1路径部的端部和所述第2路径部的端部彼此分别连接的弯曲状的第3路径部;沿着所述环状路径循环移动的环状的一对上述构成的链条;一对导轨,其支承一对所述链条的所述第2辊,并且沿着所述环状路径引导一对所述链条;多个平面部件,其形成供被搬送物载置的载置面,且与一对所述链条连结,与该链条一起沿着所述环状路径循环移动;两对链轮,其在所述第3路径部处被缠绕一对所述链条;以及驱动部,其使两对所述链轮中的一方旋转驱动。

根据该构成,能够得到与上述链条同样的作用效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制造耐负荷性优良的链条。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链式输送机的概要侧视示意图。

图2是示出链式输送机的局部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示出链式输送机的链条的局部的局部剖视俯视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链式输送机中的导轨和其周边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按照附图对链式输送机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链式输送机11设置于地面f上,与被搬送物h的搬送方向a(在图1中为左方)平行地延伸。链式输送机11具备环状路径15和沿着环状路径15循环移动的环状的搬送单元16,环状路径15具有:直线状的第1路径部12;配置于第1路径部12的下侧的直线状的第2路径部13;以及弯曲状的两个第3路径部14a、14b,其将第1路径部12及第2路径部13的端部彼此分别连接。

搬送单元16具备环状的一对链条20和各自将一对链条20彼此连结的多个平面部件22。平面部件22为矩形板状,形成有供被搬送物h载置的载置面21。两个第3路径部14a、14b中的一方第3路径部14a位于链式输送机11的搬送方向a的前方的端部,另一方第3路径部14b位于链式输送机11的搬送方向a的后方的端部。

链式输送机11具备:一对链轮23a,其在第3路径部14a中缠绕有一对链条20;一对链轮23b,其在第3路径部14b中缠绕有一对链条20;以及驱动部24,其使作为两对链轮23a、23b中的一方的一对链轮23a旋转驱动。驱动部24由例如电动机及减速器等构成。链轮23a、23b由例如渐开线链轮构成。

如图3及图4所示,各链条20具备利用销32交替地连结的一对内链板30及一对外链板34。一对外链板34以从外侧夹着一对内链板30的方式配置,销32的两个端部不能旋转地接合于外链板。一对内链板30在与搬送方向a正交的宽度方向x上相互对置地分开配置。在一对内链板30之间设置有两个筒状的套筒31,各套筒31的两个端部不能旋转地接合于内链板30。销32能旋转地插入到套筒31。各链条20进一步具备筒状的第1辊33,第1辊33能绕套筒31旋转地配置。第1辊33能够与链轮23a、23b卡合(啮合)。

销32从一对外链板34中的一方向宽度方向x的外侧突出。在该销32的突出部分能以销32的轴线为中心旋转地设置有筒状的第2辊35。具体地讲,在销32经由轴承36能旋转地支承有第2辊35。在形成于销32的顶端部的未图示的螺纹部螺合有螺母37,以使得第2辊35不从销32脱落。

在一对外链板34及一对内链板30中的位于宽度方向x的外侧的外链板34及内链板30以向宽度方向x的内侧突出的方式一体形成有矩形板状的安装部38。并且,一对内链板30和一对外链板34经由套筒31及销32能旋转地交替地串联且呈环状连结而形成链条20。各第2辊35位于搬送单元16的宽度方向x上的两个端部。

各第2辊35具有辊主体部35a和以从辊主体部35a的基端部(外链板34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的圆环状的凸缘部35b。因此,凸缘部35b的外径比辊主体部35a的外径稍大。

第2辊35的辊主体部35a的外径d优选设定成为链条间距p(在链条20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销32的中心彼此的距离)的70%以上且90%以下,更优选设定成为链条间距p的75%以上且85%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辊35的辊主体部35a的外径d设定成为链条间距p的约80%。

在第2辊35的辊主体部35a的外径d小于链条间距p的70%的情况下,有可能第2辊35的耐负荷性不足。另一方面,在第2辊35的辊主体部35a的外径d超过链条间距p的90%的情况下,在搬送方向a上相邻的第2辊35的凸缘部35b彼此的间隔过窄。因此,必须以高尺寸精度制造第2辊35,所以链条20的制造变得困难。另一方面,优选第1辊33的外径设定成为第2辊35的辊主体部35a的外径d的50%以下。

如图2所示,在一对链条20中在宽度方向x上对置的所有的安装部38彼此分别利用未图示的螺栓和螺母以架设的状态安装有平面部件22。各平面部件22以沿着搬送方向a以等间隔排列的状态将一对链条20连结,与一对链条20一起沿着环状路径15(参照图1)循环移动。

如图2及图5所示,链式输送机11具备一对导轨39。一对导轨39沿着环状路径15引导搬送单元16的一对链条20的多个第2辊35。即,一对导轨39支承一对链条20的第2辊35,并且沿着环状路径15引导一对链条20。各导轨39具备:在第1路径部12中一边支承各第2辊35一边引导的上侧部分39a;和在第2路径部13中一边支承各第2辊35一边引导的下侧部分39b。

上侧部分39a的两个端部从宽度方向x观看,分别位于链轮23a、23b的中心部的正上方。在图5中,链轮23a的节圆设为pca,链轮23b的节圆设为pcb。第3路径部14a、14b各自设置有未配置导轨39的导轨非配置区域np。因此,在第3路径部14a、14b中,各第2辊35不被导轨39引导。

搬送单元16通过在驱动部24的驱动力经由链轮23a传递到一对链条20时一对链条20的各第2辊35被一对导轨39引导,从而沿着环状路径15循环移动。各导轨39由例如带状的板材构成。

接着,对链式输送机11的作用进行说明。

被搬送物h按如下被向搬送方向a搬送。在被搬送物h载置于第1路径部12中的搬送单元16的载置面21上的状态下,当使链轮23a向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时,链轮23a的各齿一边与链条20的多个第1辊33依次啮合一边旋转。

于是,驱动力从链轮23a传递到搬送单元16,搬送单元16沿着环状路径15以向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环绕的方式循环移动。由此,载置面21上的被搬送物h被向搬送方向a搬送。此时,搬送单元16的链条20在导轨39的上侧部分39a上由各第2辊35的辊主体部35a承受被搬送物h的载荷。

在本实施方式的链条20中,第2辊35的辊主体部35a的外径d设定成为链条间距p的约80%。因此,能够充分确保第2辊35的辊主体部35a的耐负荷性。在此基础上,能够充分确保在链条20的搬送方向a上相邻的第2辊35的凸缘部35b彼此的间隔,所以能够将第2辊35的尺寸精度降低。因此,能够确保链条20的耐负荷性,并且能够容易制造链条20。

另外,在弯曲状的第3路径部14a、14b不存在引导链条20的各第2辊35的导轨39,因此第3路径部14a、14b中的链条20的移动不被导轨39妨碍。因此,链条20沿着环状路径15顺利地循环移动,所以搬送单元16的载置面21上的被搬送物h被向搬送方向a稳定地搬送。

上侧部分39a从宽度方向x观看延伸到链轮23a的中心部的正上方的位置,因此链条20的各第1辊33在其中心来到节圆pca上时与链轮23a啮合。因此,可抑制链条20的上下移动,所以可抑制链条20移动时的速度变动。其结果是,被搬送物h被朝向搬送方向a更加稳定地搬送。

根据以上详述的实施方式,可发挥如下效果。

(1)在链条20中,第2辊35的辊主体部35a的外径d设定成为链条间距p的70%以上且90%以下。因此,能够确保在搬送方向a(链条20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第2辊35的凸缘部35b彼此的间隔,并且能够增大第2辊35的辊主体部35a的外径d。因此,能够确保链条20的耐负荷性,并且能够容易地制造链条20。

(2)在链式输送机11中,第3路径部14a、14b各自设置有导轨非配置区域np。因此,链条20在第3路径部14a、14b上的移动不被导轨39妨碍,所以能够使链条20沿着环状路径15顺利地循环移动。另一方面,在弯曲状的第3路径部14a、14b各自配置有导轨39的情况下,需要使导轨39以高尺寸精度与链条20被链轮23a、23b引导时的第2辊35的移动路径一致。因此,根据导轨39、链轮23a、23b等的组装精度、尺寸精度,有可能第2辊35变得不沿着导轨39顺利地转动,从而链条20在第3路径部14a、14b中的移动被导轨39妨碍。

(3)链式输送机11不是由各第1辊33承受被搬送物h的载荷,而是在导轨39的上侧部分39a上由各第2辊35的辊主体部35a承受。因此,即使为了提高链式输送机11的耐负荷性而增大各第2辊35的辊主体部35a的外径d,相邻的第1辊33彼此的间隔及链条间距p也不变化,所以链轮23a、23b的外径、齿数均不必改变。因此,链式输送机11即使提高耐负荷性也能够将链轮23a、23b的外径抑制得小,所以能够适当地作为低底盘类型(例如用户能够以一步(onestep)上下的高度(约300mm)以下)的链式输送机使用。

即使想要在链式输送机11中将第2辊35省略,并且由导轨支承各第1辊33,在该导轨上由各第1辊33承受被搬送物h的载荷,但提高链式输送机11的耐负荷性需要增大各第1辊33的外径。并且,当增大各第1辊33的外径时,则需要增大链条间距p,因此如果不变更链轮23a、23b的齿数,则需要增大链轮23a、23b的外径。但是当增大链轮23a、23b的外径时,则链式输送机11的高度变高,所以有不能将链式输送机11作为低底盘类型的链式输送机使用的问题。

另外,如果增大各第1辊33的外径及链条间距p、且不变更链轮23a、23b的外径的话,则需要减少链轮23a、23b的齿数。但是,当减少链轮23a、23b的齿数时,在链条20与链轮23a、23b啮合时更容易引起被称为弦线作用(chordalaction)的多边形运动。因此,即使能够将链式输送机11作为低底盘类型的链式输送机使用,链条20的速度变动也变大,所以有不能稳定地搬送被搬送物h的问题。

附图标记说明

11:链式输送机;12:第1路径部;13:第2路径部;14a、14b:第3路径部;15:环状路径;20:链条;21:载置面;22:平面部件;23a、23b:链轮;24:驱动部;30:内链板;31:套筒;32:销;33:第1辊;34:外链板;35:第2辊;39:导轨;d:外径;h:被搬送物;np:导轨非配置区域;p:链条间距。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