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箱以及墨盒的包装形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21105发布日期:2018-10-09 22:08阅读:6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箱以及墨盒的包装形式。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包装箱为单独收纳产品的包装箱。此类包装箱具有遮盖产品(被包装物)侧面的筒状侧板,将筒状侧板一侧开口闭塞的一侧闭塞板以及将另一侧开口闭塞的另一侧闭塞板。



技术实现要素:

工作人员为了在从包装箱取出产品(被包装物)后顺利进行下一步工作(比如将产品组装入指定机器中),往往会将筒状侧板一侧的开口作为产品的取出口来包装产品。

可是,当工作人员将产品从预先指定的取出口相反一侧(另一侧)的开口取出产品时,之后的工作就无法顺利进行。这样会产生增加工作负担的问题。

本发明考虑了之前所存在的问题,其目的为防止从与包装箱指定的产品取出口相反一侧的开口取出被包装物。

本发明涉及的包装箱具有筒状侧板、一侧闭塞板以及另一侧闭塞板。筒状侧板遮盖被包装物周围。一侧闭塞板将该筒状侧板上构成被包装物取出口的一侧开口闭塞。另一侧闭塞板将相对一侧的开口闭塞。

在所述筒状侧板的所述另一侧的头部,设置了弯折片。弯折片具有可断裂线与折叠曲线。弯折片经按压沿着该可断裂线断裂,并向箱内方向弯折。弯折片在弯折的状态下,其头部位于所述被包装物的收纳区域向着所述另一侧的位置,其构成为能够阻碍该被包装物向该另一侧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包装箱相叠加并被收纳在一个集合箱中的状态的概略图。

图2为包装箱的外观斜视图。

图3为包装箱中被包装产品的外观斜视图。

图4为包装箱的展开图。

图5为包装箱长度方向一侧的扩大斜视图。

图6为包装箱长度方向的另一侧设置了弯折片部分的扩大斜视图。

图7为包装箱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盖部打开且弯折片处于弯折状态的斜视图。

图8为从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看的包装箱内部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以下实施方式。

图1为表示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包装箱1被收纳在集合箱100中的状态的概略图。包装箱1为单独包装被包装物(本实施方式中为墨盒20)的单独包装箱。包装箱1从外观来看为在指定方向上呈现为长条形的长方体形状(参照图2)。多个包装箱1相互无缝隙地紧贴并被收纳在集合箱100内。包装箱1和集合箱100都是指定形状的纸板箱折叠而成。

图3为包装箱1中被包装的墨盒20(被包装物的一例)。墨盒20被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是储存打印用色调剂的部件。墨盒20具有色调剂容器21以及驱动连接部22。色调剂容器21为在指定方向延伸的中空圆筒状的容器。色调剂容器21内设置有搅拌该容器内储存着的色调剂的搅拌螺旋片。在色调剂容器21长度方向的一侧头部具有比色调剂容器21直径更小的手持部21a。驱动连接部22被设置在色调剂容器21长度方向的另一侧头部。墨盒20以驱动连接部22一侧向长度方向滑动并装入图像形成装置中。色调剂容器21装入图像形成装置中后,驱动连接部22与作为驱动源的马达相连接,该马达的旋转驱动力传递到搅拌螺旋片上。

如图2及图4所示,包装箱1具有: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一侧板2a,2b及一对第二侧板3a,3b;通过折叠曲线分别与第一侧板2a,2b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边缘和另一侧边缘连接的盖板5a,5b以及盖板7a,7b;通过折叠曲线分别与第二侧板3a,3b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边缘和另一侧边缘连接的折翼4a,4b以及折翼6a,6b;以及,通过折叠曲线与一侧的第二侧板3b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边缘连接的黏合片3c。

在与第二侧板3a,3b的长度方向一侧的边缘连接的折翼4a,4b上,分别形成有细长裂缝状的结合孔8a和梯形状的结合片8b。在设置于长度方向一侧头部上的盖板5a,5b之中的一个(本实施方式为盖板5a)之上,形成有互相平行排列的可断裂线9。该一对可断裂线9中间的部分为开封用的带状部10。此外,在一对第一侧板2a,2b之中的一个(本实施方式为第一侧板2a)之上,形成有长方形的弯折片11。关于弯折片11,后文中有详述。

接下来对包装箱1的组装以及将墨盒20包装入包装箱1的工作一并进行说明。首先,将连接在第二侧板3b上的黏合片3c与一侧的第一侧板2a的内侧重叠并黏合。由此,第一侧板2a,2b以及第二侧板3a,3b形成筒状,并构成为包装箱1的侧面。第一侧板2a,2b以及第二侧板3a,3b相当于筒状侧板。

其次,将设置在包装箱1长度方向一侧的折翼4a,4b分别按先后顺序弯折,同时,将盖板5b,5a按先后顺序弯折。再将盖板5a上比带状部10更靠外面一侧的部分用粘合剂固定在盖板5b上。这样,包装箱1一侧的开口(取出口)被闭塞,折翼4a,4b和盖板5a,5b相当于一侧闭塞板。

接着,在此状态下,将墨盒20插入包装箱1内。此时,墨盒20的朝向为:墨盒20的驱动连接部22一侧位于包装箱1的另一侧;墨盒20的手持部21a一侧位于包装箱1的一侧。

在墨盒20被插入包装箱1之后,从包装箱1另一侧的开口将气泡缓冲材料14(参照图7)填充入包装箱1内。气泡缓冲材料14填充入包装箱1内相对于墨盒20收纳区域的另一侧的空间。气泡缓冲材料14填充完了后,将设置在包装箱1长度方向另一侧的折翼6a,6b以及盖板7a,7b按先后顺序弯折并用粘合剂固定。这样,包装箱1另一侧的开口被闭塞,包装箱1的组装及墨盒20的包装工作完成。折翼6a,6b以及盖板7a,7b相当于另一侧闭塞板。在墨盒20包装完成的状态下,墨盒20的手持部21面对折翼4a,4b及盖板5a,5b;墨盒20的驱动连接部22面对气泡缓冲材料14。

接着,工作人员将形成于包装箱1第一侧板2a的弯折片11朝上,并将包装箱1收纳入集合箱100中(参照图1)。

当要将包装箱1内的墨盒20取出时,应打开闭塞包装箱1长度方向一侧的盖板5a,5b。具体来说,将设置在盖板5a中央部位的带状部10(参照图5)沿一对可断裂线9向横向方向剥开,从而使盖板5a与5b分离。接着,将分离的盖板5a,5b向包装箱1外侧弯折,之后,再将折翼4b,4a(参照图4)向包装箱1外侧弯折。这样,墨盒20的手持部21a从作为包装箱1产品取出口的一侧开口露出。工作人员用手抓起该手持部21a,将墨盒20从包装箱1中取出。如要将包装箱1已打开的一侧再度闭塞,需将折翼4a及4b按先后顺序弯折,并将结合片8b插入结合孔8a中。

如上所述,当工作人员将墨盒20从包装箱1中取出时,手抓住手持部21a,这样就能继续顺利地进行将墨盒20装入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工作。

但是,如果工作人员想要从与作为指定的产品取出口的一侧开口相反的另一侧开口中取出墨盒20,必须要用手抓住墨盒20的驱动连接部22并取出。这样,如要继续进行将墨盒20装入图像形成装置的工作,就必须将墨盒20的手持部位从驱动连接部22换为手持部21a。如此,工作的顺畅性会受到影响。

因此,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在包装箱1的第一侧板2a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头部形成有弯折片11。弯折片11是由与包装箱1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折叠曲线12以及长度方向的另一侧上打开的u字状可断裂线13围绕的部分。

弯折片11凭借箱外侧的按压,以折叠曲线12为支点,向箱内侧弯折。弯折片11被设置在包装箱1中相对于墨盒20的收纳区域的另一侧,即缓冲材料填充区域。由于缓冲材料填充区域填满了气泡缓冲材料14,如图7所示,一旦弯折片11弯折后,即使在包装箱1外侧也能通过矩形开口15(开口部)看到气泡缓冲材料14。

如图8所示,当弯折片11向箱内侧弯折时,其头部位于墨盒20收纳区域的外侧(包装箱1的另一侧)。

根据上述构造的包装箱1,当工作人员按压弯折片11使其向箱内侧弯折时,如其欲从包装箱1另一侧开口(与产品取出口相反一侧的开口)要取出墨盒20,弯折片11的头部会卡住墨盒20的底部(参照图8),这样,弯折片11便会阻止墨盒20移动。由此,工作人员便能够意识到墨盒20的取出方向是错误的。

此外,工作人员可以从弯折片11弯折后形成的矩形开口15(参照图7和图8)中看到气泡缓冲材料14。因此,工作人员能够将不可燃的气泡缓冲材料14与可燃的包装箱1分别丢弃。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包装箱1相互无缝隙地紧贴并被收纳在集合箱100内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凭借用手指插入按压弯折片11后形成的矩形开口15,而简单地从集合箱100中取出包装箱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