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面料印花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62394发布日期:2018-08-24 21:59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方便面料印花的设备,属于面料加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方便面料印花的设备在对面料进行卷绕时,通常是进行人工手动卷绕,卷绕速度慢,整平效果低,现有的方便面料印花的设备在对染料进行添加时,通常需要对印花设备进行停机,从而加大了工作时间,降低了印花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面料印花的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方便面料印花的设备,包括支撑台、印花设备主体、涂料盛放机构以及卷绕机构,所述支撑台中部位置上安装有印花设备主体,所述印花设备主体上端面设置有涂料盛放机构,所述支撑台上端装配有卷绕机构,所述卷绕机构设置在印花设备主体右侧,所述涂料盛放机构包括中空丝杆、滚珠螺母座、l型支撑杆、空腔、密封浮板、盛放箱、搅拌杆、连接杆、盖板、气囊、夹持块、充气机、连接软管以及导流槽,所述卷绕机构包括前支撑板、弹簧、滑块、滑槽、盛放板、导向杆、滑动杆、后支撑板以及卷绕辊。

进一步地,在所述涂料盛放机构中,所述中空丝杆上安装有滚珠螺母座,所述滚珠螺母座装配在l型支撑杆上,所述l型支撑杆下端通过法兰盘与盛放箱相连接,所述盛放箱内部底端通过轴承与连接杆相连接,所述连接杆外端固定有搅拌杆,所述连接杆上端设置有中空丝杆,所述中空丝杆下端通过轴承与密封浮板相连接,所述密封浮板内部左右两壁均通过合页与盖板相连接,所述盖板内端设置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外端通过粘合剂与气囊相连接,所述气囊设置在盖板内部,所述盖板上端通过法兰盘与充气机相连接,所述充气机上端安装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外端装配有中空丝杆,所述中空丝杆外端设置有导流槽,且导流槽开设在中空丝杆内部,所述中空丝杆内部中间位置加工有空腔,且空腔内端设置有导流槽,所述搅拌杆安装在密封浮板下侧。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丝杆通过滚珠螺母副与滚珠螺母座相连接,所述中空丝杆环形侧面加工有刻度线,所述盛放箱下端加工有开口槽,且开口槽下端通过输送管道与印花设备主体相连接,所述密封浮板环形侧面通过环形密封圈与盛放箱内壁相连接,所述连接杆左右两端均通过滑轨与中空丝杆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盛放箱内部的燃料通过开口槽以及输送管道进入印花设备主体内部,随着盛放箱内部的燃料持续离开,从而导致密封浮板沿着盛放箱内壁向下移动,密封浮板向下移动带动中空丝杆向下移动,因为中空丝杆通过滚珠螺母副与滚珠螺母座相连接,所以中空丝杆向下移动并进行自转,中空丝杆自转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转动带动搅拌杆转动,搅拌杆转动从而对盛放箱内部的燃料进行搅拌,实现了自动搅拌的功能,提高了燃料的均匀度。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丝杆上装配有密封环,且密封环内端装配有连接软管,且密封环上下两端均通过轴承与中空丝杆相连接,所述充气机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所述夹持块内端面加工有防滑纹,所述盖板上端面装配有把手,所述连接杆上端通过活塞与空腔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在需要对盛放箱内部进行添加燃料时,启动充气机,充气机工作带动空气流动,进而导致外界空气通过充气机进入连接软管内部,然后空气离开连接软管,进入导流槽内部,进而进入空腔内部,随着空气持续进入空腔内部,进而带动中空丝杆向上移动,中空丝杆向上移动并在滚珠螺母座的作用下进行转动,即中空丝杆转动带动连接杆转动,进而带动搅拌杆转动,同时中空丝杆转动带动密封浮板向上移动,密封浮板向上移动带动盖板向上移动,盖板向上移动同时带动气囊、夹持块、充气机以及连接软管向上移动,在密封浮板向上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停止充气机,然后使用人员握住把手,并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盖板绕着合页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气囊以及夹持块转动,实现打开密封浮板,然后使用人员将燃料倒入密封浮板与盛放箱所组成的空间内部,在燃料倒入完全后,再次转动盖板,从而对密封浮板进行关闭,同时在转动盖板的过程中,夹持块跟随盖板转动,并导致两个夹持块彼此接触,进而导致两个夹持块对气囊进行挤压,然后气囊恢复形变从而对夹持块进行向内挤压,从而实现了密封的功能。

进一步地,在所述卷绕机构中,所述前支撑板以及后支撑板内部均加工有滑槽,且滑槽内部顶端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下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通过轴承与卷绕辊前后两端相连接,所述滑块安装在滑槽内部,所述后支撑板左右两端均通过螺栓与导向杆相连接,所述后支撑板下端设置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下端通过法兰盘与盛放板上端面后部相连接,所述盛放板设置在支撑台内部顶端,所述导向杆安装在支撑台内部,所述前支撑板以及后支撑板均安装在支撑台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卷绕辊前端固定有电机,且电机后端通过滑轨与前支撑板相连接,所述卷绕辊上端加工有滑动槽,且滑动槽上安装有滑动块,且滑动块上端加工有凹槽,且凹槽内部底端通过弹性绳与l型夹持杆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使用人员将面料右端面放置在卷绕辊上端,然后使用人员握住l型夹持杆,并向上移动,l型夹持杆向上移动可对弹性绳进行拉伸,在l型夹持杆向上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停止移动l型夹持杆,然后使用人员向内移动l型夹持杆,l型夹持杆向内移动带动滑动块沿着滑动槽向内移动,在l型夹持杆向内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停止移动l型夹持杆,并对l型夹持杆进行松开,然后弹性绳恢复形变带动l型夹持杆向下移动,从而对面料进行夹紧,然后启动电机,电机工作带动卷绕辊转动,卷绕辊转动从而对印花完成后的面料进行卷绕,随着面料持续卷绕在卷绕辊上,从而对卷绕辊的体积进行扩大,进而带动卷绕辊向上移动,卷绕辊向上移动带动滑块沿着滑槽向上移动,同时滑块向上移动可对弹簧进行压缩,在面料卷绕完成后,停止电机,实现了快速卷绕的功能,而且也便于对面料进行整平。

进一步地,所述后支撑板下端加工有导向孔,且导向孔内部顶端通过弹性绳与滑动杆相连接,所述滑动杆左右两端均通过滑轨与后支撑板相连接,所述盛放板上端面开设有盛放槽,所述卷绕辊后端通过螺栓与滑块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使用人员转动螺栓,从而导致卷绕辊后端与滑块处于松弛状态,然后使用人员握住后支撑板,并向后移动,后支撑板向后移动同时带动导向杆、滑动杆以及盛放板向后移动,同时后支撑板向后移动带动滑块向后移动,进而导致滑块与卷绕辊后端相分离,在后支撑板向后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停止移动后支撑板,然后使用人员向外拉动滑动块,从而带动l型夹持杆向外移动,进而导致l型夹持杆与面料相分离,然后使用人员沿着卷绕辊向后移动面料,从而导致面料离开卷绕辊,并落在盛放板上,然后在面料的自身重力作用下带动盛放板向下移动,盛放板向下移动带动滑动杆向下移动,滑动杆向下移动可对弹性绳进行拉伸,实现了盛放的功能,而且也便于减震防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方便面料印花的设备,本发明通过添加中空丝杆、滚珠螺母座、l型支撑杆、空腔、密封浮板、盛放箱、搅拌杆、连接杆、盖板、气囊、夹持块、充气机、连接软管以及导流槽,便于人员对染料的含量进行观察,也便于对染料进行添加。

本发明通过添加前支撑板、弹簧、滑块、滑槽、盛放板、导向杆、滑动杆、后支撑板以及卷绕辊,实现了自动卷绕的功能,而且也便于对面料进行整平以及盛放。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方便面料印花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方便面料印花的设备中涂料盛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方便面料印花的设备中卷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台、2-印花设备主体、3-涂料盛放机构、4-卷绕机构、41-前支撑板、42-弹簧、43-滑块、44-滑槽、45-盛放板、46-导向杆、47-滑动杆、48-后支撑板、49-卷绕辊、301-中空丝杆、302-滚珠螺母座、303-l型支撑杆、304-空腔、305-密封浮板、306-盛放箱、307-搅拌杆、308-连接杆、309-盖板、310-气囊、311-夹持块、312-充气机、313-连接软管、314-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面料印花的设备,包括支撑台1、印花设备主体2、涂料盛放机构3以及卷绕机构4,支撑台1中部位置上安装有印花设备主体2,印花设备主体2上端面设置有涂料盛放机构3,支撑台1上端装配有卷绕机构4,卷绕机构4设置在印花设备主体2右侧,涂料盛放机构3包括中空丝杆301、滚珠螺母座302、l型支撑杆303、空腔304、密封浮板305、盛放箱306、搅拌杆307、连接杆308、盖板309、气囊310、夹持块311、充气机312、连接软管313以及导流槽314,卷绕机构4包括前支撑板41、弹簧42、滑块43、滑槽44、盛放板45、导向杆46、滑动杆47、后支撑板48以及卷绕辊49。

在涂料盛放机构3中,中空丝杆301上安装有滚珠螺母座302,滚珠螺母座302装配在l型支撑杆303上,l型支撑杆303下端通过法兰盘与盛放箱306相连接,盛放箱306内部底端通过轴承与连接杆308相连接,连接杆308外端固定有搅拌杆307,连接杆308上端设置有中空丝杆301,中空丝杆301下端通过轴承与密封浮板305相连接,密封浮板305内部左右两壁均通过合页与盖板309相连接,盖板309内端设置有夹持块311,夹持块311外端通过粘合剂与气囊310相连接,气囊310设置在盖板309内部,盖板309上端通过法兰盘与充气机312相连接,充气机312上端安装有连接软管313,连接软管313外端装配有中空丝杆301,中空丝杆301外端设置有导流槽314,且导流槽314开设在中空丝杆301内部,中空丝杆301内部中间位置加工有空腔304,且空腔304内端设置有导流槽314,搅拌杆307安装在密封浮板305下侧。

在卷绕机构4中,前支撑板41以及后支撑板48内部均加工有滑槽44,且滑槽44内部顶端连接有弹簧42,弹簧42下端设置有滑块43,滑块43通过轴承与卷绕辊49前后两端相连接,滑块43安装在滑槽44内部,后支撑板48左右两端均通过螺栓与导向杆46相连接,后支撑板48下端设置有滑动杆47,滑动杆47下端通过法兰盘与盛放板45上端面后部相连接,盛放板45设置在支撑台1内部顶端,导向杆46安装在支撑台1内部,前支撑板41以及后支撑板48均安装在支撑台1上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空丝杆301通过滚珠螺母副与滚珠螺母座302相连接,中空丝杆301环形侧面加工有刻度线,盛放箱306下端加工有开口槽,且开口槽下端通过输送管道与印花设备主体2相连接,密封浮板305环形侧面通过环形密封圈与盛放箱306内壁相连接,连接杆308左右两端均通过滑轨与中空丝杆301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盛放箱306内部的燃料通过开口槽以及输送管道进入印花设备主体2内部,随着盛放箱306内部的燃料持续离开,从而导致密封浮板305沿着盛放箱306内壁向下移动,密封浮板305向下移动带动中空丝杆301向下移动,因为中空丝杆301通过滚珠螺母副与滚珠螺母座302相连接,所以中空丝杆301向下移动并进行自转,中空丝杆301自转带动连接杆308转动,连接杆308转动带动搅拌杆307转动,搅拌杆307转动从而对盛放箱306内部的燃料进行搅拌,实现了自动搅拌的功能,提高了燃料的均匀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空丝杆301上装配有密封环,且密封环内端装配有连接软管313,且密封环上下两端均通过轴承与中空丝杆301相连接,充气机312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相连接,夹持块311内端面加工有防滑纹,盖板309上端面装配有把手,连接杆308上端通过活塞与空腔304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在需要对盛放箱306内部进行添加燃料时,启动充气机312,充气机312工作带动空气流动,进而导致外界空气通过充气机312进入连接软管313内部,然后空气离开连接软管313,进入导流槽314内部,进而进入空腔304内部,随着空气持续进入空腔304内部,进而带动中空丝杆301向上移动,中空丝杆301向上移动并在滚珠螺母座302的作用下进行转动,即中空丝杆301转动带动连接杆308转动,进而带动搅拌杆307转动,同时中空丝杆301转动带动密封浮板305向上移动,密封浮板305向上移动带动盖板309向上移动,盖板309向上移动同时带动气囊310、夹持块311、充气机312以及连接软管313向上移动,在密封浮板305向上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停止充气机312,然后使用人员握住把手,并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盖板309绕着合页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气囊310以及夹持块311转动,实现打开密封浮板305,然后使用人员将燃料倒入密封浮板305与盛放箱306所组成的空间内部,在燃料倒入完全后,再次转动盖板309,从而对密封浮板305进行关闭,同时在转动盖板309的过程中,夹持块311跟随盖板309转动,并导致两个夹持块311彼此接触,进而导致两个夹持块311对气囊310进行挤压,然后气囊310恢复形变从而对夹持块311进行向内挤压,从而实现了密封的功能。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卷绕辊49前端固定有电机,且电机后端通过滑轨与前支撑板41相连接,卷绕辊49上端加工有滑动槽,且滑动槽上安装有滑动块,且滑动块上端加工有凹槽,且凹槽内部底端通过弹性绳与l型夹持杆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使用人员将面料右端面放置在卷绕辊49上端,然后使用人员握住l型夹持杆,并向上移动,l型夹持杆向上移动可对弹性绳进行拉伸,在l型夹持杆向上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停止移动l型夹持杆,然后使用人员向内移动l型夹持杆,l型夹持杆向内移动带动滑动块沿着滑动槽向内移动,在l型夹持杆向内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停止移动l型夹持杆,并对l型夹持杆进行松开,然后弹性绳恢复形变带动l型夹持杆向下移动,从而对面料进行夹紧,然后启动电机,电机工作带动卷绕辊49转动,卷绕辊49转动从而对印花完成后的面料进行卷绕,随着面料持续卷绕在卷绕辊49上,从而对卷绕辊49的体积进行扩大,进而带动卷绕辊49向上移动,卷绕辊49向上移动带动滑块43沿着滑槽44向上移动,同时滑块43向上移动可对弹簧42进行压缩,在面料卷绕完成后,停止电机,实现了快速卷绕的功能,而且也便于对面料进行整平。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后支撑板48下端加工有导向孔,且导向孔内部顶端通过弹性绳与滑动杆47相连接,滑动杆47左右两端均通过滑轨与后支撑板48相连接,盛放板45上端面开设有盛放槽,卷绕辊49后端通过螺栓与滑块43相连接,在实际使用时,使用人员转动螺栓,从而导致卷绕辊49后端与滑块43处于松弛状态,然后使用人员握住后支撑板48,并向后移动,后支撑板48向后移动同时带动导向杆46、滑动杆47以及盛放板45向后移动,同时后支撑板48向后移动带动滑块43向后移动,进而导致滑块43与卷绕辊49后端相分离,在后支撑板48向后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停止移动后支撑板48,然后使用人员向外拉动滑动块,从而带动l型夹持杆向外移动,进而导致l型夹持杆与面料相分离,然后使用人员沿着卷绕辊49向后移动面料,从而导致面料离开卷绕辊49,并落在盛放板45上,然后在面料的自身重力作用下带动盛放板45向下移动,盛放板45向下移动带动滑动杆47向下移动,滑动杆47向下移动可对弹性绳进行拉伸,实现了盛放的功能,而且也便于减震防护。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