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自动化机械升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6571发布日期:2018-08-29 00:09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一种建筑自动化机械升降器,属于升降器材领域。



背景技术:

升降平台随着人们对垂直运送的需求而出现,与人类的文明一样久远。原始的升降平台使用基本的动力方式如人力、畜力和水力来提升重量。在工业革命之前,这些动力方式一直被升降装置所广泛使用,升降器是一种垂直运送人或物的起重机械。也指在建筑、工厂、自动仓库等物流系统中进行垂直输送的设备,升降台自由升降的特点已经广泛运用于市政维修,码头、物流中心货物运输,建筑装潢等,安装了汽车底盘、电瓶车底盘等能自由行走,工作高度空间也有所改变。

现有技术使用时,在高空作业时,易由于升降杆的支撑过于单薄,使设备在有风的环境下工作时,会造成设备的摇晃,使设备上的工作人员的安全受到威胁,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自动化机械升降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使用时,在高空作业时,易由于升降杆的支撑过于单薄,使设备在有风的环境下工作时,会造成设备的摇晃,使设备上的工作人员的安全受到威胁,实用性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自动化机械升降器,其结构包括防护栏、电机箱、基座、推拉把手、稳固装置、驱动轮、升降杆、可旋转固定杆,所述基座的左端设有推拉把手,与推拉把手的一端焊接,左端上方中部设于电机箱的底面下方,与电机箱的一端焊接,所述电机箱的侧面均设有稳固装置,均与稳固装置的一侧相配合,所述稳固装置设有两个,均设于升降杆的下方,均与升降杆的下方扣接,所述升降杆设于基座的顶面,与基座的顶面焊接,侧面均设有可旋转固定杆,所述可旋转固定杆设有两根,均与基座的顶面焊接,所述驱动轮设有四个,均设于基座的底面,均与基座的底面焊接,所述防护栏设于升降杆的顶面结构,与升降杆的顶面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稳固装置包括下压杆、支撑杆、缓冲弹簧、保护外壳、顶杆传动装置、一号稳固传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缓冲传动装置、抗压传动装置、二号稳固传动装置,所述支撑杆上方设于升降杆的下方,与升降杆的下方为一体化结构,下方与下压杆的一端焊接,下方设有缓冲弹簧,均与缓冲弹簧的一端焊接,所述保护外壳上方中部为凹槽,所述缓冲弹簧设有两个,另一端均设于保护外壳的凹槽上方,均与保护外壳凹槽的上方焊接,所述下压杆另一端贯穿保护外壳凹槽,与缓冲传动装置的上方中部焊接,所述缓冲传动装置的下方设于抗压传动装置的上方,与抗压传动装置的上焊接,左侧设有一号稳固传动装置,与一号稳固传动装置的一端焊接,右侧设有二号稳固传动装置,与二号稳固传动装置的一端焊接,所述一号稳固传动装置与二号稳固传动装置为对称且结构相同的装置,均设有顶杆传动装置、齿轮传动装置,所述顶杆传动装置的一端设于缓冲传动装置的侧面,与缓冲传动装置的侧面扣接,另一端设于齿轮传动装置的下方,与齿轮传动装置的下方扣接,所述齿轮传动装置上方贯穿保护外壳,与支撑杆侧面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传动装置包括滑动块、支撑板、滑动杆、一号弹簧、撬板、二号弹簧、支撑块、减压弹簧、下压板、一号传动杆,所述支撑板设于下压杆的下方,上方中部与下压杆的下方焊接,下方设于滑动杆的上方,与滑动杆的上方焊接,所述滑动块设有两个,均设于滑动杆的顶面,均与滑动杆的顶面相配合,一侧均设有一号传动杆的一端,均与一号传动杆的一端焊接,所述一号传动杆设有两根,另一端均与减压弹簧一端焊接,所述一号弹簧设有两个,上方与滑动杆的下方焊接,下方中部均与二号弹簧一端焊接,下方一侧均与撬板一端焊接,另一侧均与下压板的一端焊接,所述二号弹簧设有两个,下方均与支撑块的上方焊接,所述支撑块的侧面与减压弹簧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下压板的下方中部与抗压传动装置的上方焊接,所述撬板的另一端与齿轮传动装置一端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抗压传动装置包括二号传动杆、下压块、三号传动杆、一号齿条、二号齿条、四号传动杆、一号顶杆、三号弹簧、四号弹簧、固定杆,所述二号传动杆一端与缓冲传动装置的上方焊接,所述缓冲传动装置的另一端与下压块的上方焊接,所述下压块的下方侧面均与三号传动杆一端扣接,所述三号传动杆设有两根,另一端均设于一号齿条的上方,均与一号齿条的上方扣接,所述一号齿条设有两个,一侧均与二号齿条一侧啮合,另一侧均与三号弹簧一端焊接,所述三号弹簧设有两个,另一端均与固定杆上方一侧焊接,所述二号齿条设有两个,另一侧均与四号传动杆的一端焊接,所述四号传动杆设有两个,另一端均与一号顶杆的一端焊接,所述一号顶杆设有两根,另一端均与四号弹簧的一侧,均与四号弹簧的两端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传动装置包括一号齿轮、二号齿轮、一号传动带、三号齿轮、四号齿轮、五号齿轮、六号齿轮、七号齿轮、二号传动带、三号齿条、八号齿轮,所述三号齿条上方设于缓冲传动装置的侧面,与缓冲传动装置的侧面焊接,左侧设有八号齿轮,与八号齿轮的右侧啮合,所述八号齿轮的顶面设有二号传动带,与二号传动带的一端扣接,所述二号传动带的另一端设于七号齿轮的顶面,与七号齿轮的顶面扣接,所述七号齿轮的底面左侧设于六号齿轮的右侧,与六号齿轮的右侧啮合,所述六号齿轮的左侧顶面设有五号齿轮,与五号齿轮的右侧下方啮合,所述五号齿轮的左侧设于四号齿轮的下方右侧,与四号齿轮的下方右侧啮合,所述四号齿轮的上方设于三号齿轮的顶面,与三号齿轮的顶面扣接,所述三号齿轮的顶面设有一号传动带,与一号传动带的一端扣接,所述一号传动带另一端与二号齿轮的顶面扣接,所述二号齿轮的上方与一号齿轮一端啮合,所述一号齿轮另一端与顶杆传动装置的下方扣接。

进一步的,所述顶杆传动装置包括二号顶杆、四号齿条、九号齿轮、五号传动杆、一号转轴、三号传动带、二号转轴、四号传动带、三号转轴、五号传动带,所述五号传动带的一端与齿轮传动装置的上方扣接,另一端与三号转轴底面扣接,所述四号传动带一端设于三号转轴顶面,与三号转轴的顶面扣接,另一端设于二号转轴的底面,与二号转轴的底面扣接,所述三号传动带一端与二号转轴顶面扣接,另一端与一号转轴顶面扣接,所述一号转轴的顶面与五号传动杆一端扣接,所述五号传动杆的另一端与九号齿轮的顶面扣接,所述九号齿轮设于四号齿条的下方,与四号齿条的下方啮合,所述二号顶杆的一端与四号齿条为一体化结构,另一端贯穿保护外壳的上方,与支撑杆侧面相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一种建筑自动化机械升降器,当设备的升降杆摇晃时,会带动支撑杆,使支撑杆下压,使支撑杆带动下压杆下压,带动缓冲传动装置的支撑板,使支撑板带动滑动杆,使滑动杆带动滑动块,使滑动块通过一号传动杆带动减压弹簧收缩,减少升降杆摇晃时带来的冲击力,通过滑动杆下压,使滑动杆带动一号弹簧,使一号弹簧,带动二号弹簧,使二号弹簧收缩,通过弹簧的收缩,有效的减少设备在摇晃时带来的冲击力,当缓冲传动装置工作时,会带动下压板,使下压板带动抗压传动装置的二号传动杆,使二号传动杆带动下压块,使下压块通过三号传动杆带动一号齿条,使一号齿条带动二号齿条,使二号齿条带动四号传动杆,使四号传动杆带动一号顶杆,使一号顶杆带动四号弹簧,使四号弹簧收缩,通过弹簧的收缩,进一步的减少设备在摇晃时带来的冲击力,当缓冲传动装置工作时,会带动齿轮传动装置的三号齿条,使三号齿条带动八号齿轮,使八号齿轮通过二号传动带带动七号齿轮,使七号齿轮带动六号齿轮,使六号齿轮带动五号齿轮,使五号齿轮带动四号齿轮,使四号齿轮带动三号齿轮,使三号齿轮通过一号传动带带动二号齿轮,使二号齿轮带动一号齿轮,使一号齿轮通过顶杆传动装置的五号传动带带动三号转轴,使三号转轴通过四号传动带带动二号转轴,使二号转轴通过三号传动带带动一号转轴,使一号转轴通过五号传动杆带动九号齿轮,使九号齿轮带动四号齿条,使四号齿条带动二号顶杆,使二号顶杆与支撑杆侧面贴合,使支撑杆稳固,通过齿轮与皮带的结合,使设备在升降杆摇晃时,迅速的稳固支撑杆,使设备上的工作人员放心工作,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使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增加了减压弹簧、下压板等等机构,使设备在支撑杆摇晃时,会迅速固定住支撑杆,使支撑杆稳固,使设备上的工作人员放心工作,实用性较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建筑自动化机械升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稳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稳固装置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a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b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c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防护栏-1、电机箱-2、基座-3、推拉把手-4、稳固装置-5、驱动轮-6、升降杆-7、可旋转固定杆-8、下压杆-501、支撑杆-502、缓冲弹簧-503、保护外壳-504、顶杆传动装置-505、一号稳固传动装置-506、齿轮传动装置-507、缓冲传动装置-508、抗压传动装置-509、二号稳固传动装置-510、滑动块-50801、支撑板-50802、滑动杆-50803、一号弹簧-50804、撬板-50805、二号弹簧-50806、支撑块-50807、减压弹簧-50808、下压板-50809、一号传动杆-50810、二号传动杆-50901、下压块-50902、三号传动杆-50903、一号齿条-50904、二号齿条-50905、四号传动杆-50906、一号顶杆-50907、三号弹簧-50908、四号弹簧-50909、固定杆-50910、一号齿轮-50701、二号齿轮-50702、一号传动带-50703、三号齿轮-50704、四号齿轮-50705、五号齿轮-50706、六号齿轮-50707、七号齿轮-50708、二号传动带-50709、三号齿条-50710、八号齿轮-50711、二号顶杆-50501、四号齿条-50502、九号齿轮-50503、五号传动杆-50504、一号转轴-50505、三号传动带-50506、二号转轴-50507、四号传动带-50508、三号转轴-50809、五号传动带-505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6,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自动化机械升降器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防护栏1、电机箱2、基座3、推拉把手4、稳固装置5、驱动轮6、升降杆7、可旋转固定杆8,所述基座3的左端设有推拉把手4,与推拉把手4的一端焊接,左端上方中部设于电机箱2的底面下方,与电机箱2的一端焊接,所述电机箱2的侧面均设有稳固装置5,均与稳固装置5的一侧相配合,所述稳固装置5设有两个,均设于升降杆7的下方,均与升降杆7的下方扣接,所述升降杆7设于基座3的顶面,与基座3的顶面焊接,侧面均设有可旋转固定杆8,所述可旋转固定杆8设有两根,均与基座3的顶面焊接,所述驱动轮6设有四个,均设于基座3的底面,均与基座3的底面焊接,所述防护栏1设于升降杆7的顶面结构,与升降杆7的顶面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稳固装置5包括下压杆501、支撑杆502、缓冲弹簧503、保护外壳504、顶杆传动装置505、一号稳固传动装置506、齿轮传动装置507、缓冲传动装置508、抗压传动装置509、二号稳固传动装置510,所述支撑杆502上方设于升降杆7的下方,与升降杆7的下方为一体化结构,下方与下压杆501的一端焊接,下方设有缓冲弹簧503,均与缓冲弹簧503的一端焊接,所述保护外壳504上方中部为凹槽,所述缓冲弹簧503设有两个,另一端均设于保护外壳504的凹槽上方,均与保护外壳504凹槽的上方焊接,所述下压杆501另一端贯穿保护外壳504凹槽,与缓冲传动装置508的上方中部焊接,所述缓冲传动装置508的下方设于抗压传动装置509的上方,与抗压传动装置509的上焊接,左侧设有一号稳固传动装置506,与一号稳固传动装置506的一端焊接,右侧设有二号稳固传动装置510,与二号稳固传动装置510的一端焊接,所述一号稳固传动装置506与二号稳固传动装置510为对称且结构相同的装置,均设有顶杆传动装置505、齿轮传动装置507,所述顶杆传动装置505的一端设于缓冲传动装置508的侧面,与缓冲传动装置508的侧面扣接,另一端设于齿轮传动装置507的下方,与齿轮传动装置507的下方扣接,所述齿轮传动装置507上方贯穿保护外壳504,与支撑杆502侧面相配合,所述缓冲传动装置508包括滑动块50801、支撑板50802、滑动杆50803、一号弹簧50804、撬板50805、二号弹簧50806、支撑块50807、减压弹簧50808、下压板50809、一号传动杆50810,所述支撑板50802设于下压杆501的下方,上方中部与下压杆501的下方焊接,下方设于滑动杆50803的上方,与滑动杆50803的上方焊接,所述滑动块50801设有两个,均设于滑动杆50803的顶面,均与滑动杆50803的顶面相配合,一侧均设有一号传动杆50810的一端,均与一号传动杆50810的一端焊接,所述一号传动杆50810设有两根,另一端均与减压弹簧50808一端焊接,所述一号弹簧50804设有两个,上方与滑动杆50803的下方焊接,下方中部均与二号弹簧50806一端焊接,下方一侧均与撬板50805一端焊接,另一侧均与下压板50809的一端焊接,所述二号弹簧50806设有两个,下方均与支撑块50807的上方焊接,所述支撑块50807的侧面与减压弹簧50808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下压板50809的下方中部与抗压传动装置509的上方焊接,所述撬板50805的另一端与齿轮传动装置507一端焊接,所述抗压传动装置509包括二号传动杆50901、下压块50902、三号传动杆50903、一号齿条50904、二号齿条50905、四号传动杆50906、一号顶杆50907、三号弹簧50908、四号弹簧50909、固定杆50910,所述二号传动杆50901一端与缓冲传动装置508的上方焊接,所述缓冲传动装置508的另一端与下压块50902的上方焊接,所述下压块50902的下方侧面均与三号传动杆50903一端扣接,所述三号传动杆50903设有两根,另一端均设于一号齿条50904的上方,均与一号齿条50904的上方扣接,所述一号齿条50904设有两个,一侧均与二号齿条50905一侧啮合,另一侧均与三号弹簧50908一端焊接,所述三号弹簧50908设有两个,另一端均与固定杆50910上方一侧焊接,所述二号齿条50905设有两个,另一侧均与四号传动杆50906的一端焊接,所述四号传动杆50906设有两个,另一端均与一号顶杆50907的一端焊接,所述一号顶杆50907设有两根,另一端均与四号弹簧50909的一侧,均与四号弹簧50909的两端焊接,所述齿轮传动装置507包括一号齿轮50701、二号齿轮50702、一号传动带50703、三号齿轮50704、四号齿轮50705、五号齿轮50706、六号齿轮50707、七号齿轮50708、二号传动带50709、三号齿条50710、八号齿轮50711,所述三号齿条50710上方设于缓冲传动装置508的侧面,与缓冲传动装置508的侧面焊接,左侧设有八号齿轮50711,与八号齿轮50711的右侧啮合,所述八号齿轮50711的顶面设有二号传动带50709,与二号传动带50709的一端扣接,所述二号传动带50709的另一端设于七号齿轮50708的顶面,与七号齿轮50708的顶面扣接,所述七号齿轮50708的底面左侧设于六号齿轮50707的右侧,与六号齿轮50707的右侧啮合,所述六号齿轮50707的左侧顶面设有五号齿轮50706,与五号齿轮50706的右侧下方啮合,所述五号齿轮50706的左侧设于四号齿轮50705的下方右侧,与四号齿轮50705的下方右侧啮合,所述四号齿轮50705的上方设于三号齿轮50704的顶面,与三号齿轮50704的顶面扣接,所述三号齿轮50704的顶面设有一号传动带50703,与一号传动带50703的一端扣接,所述一号传动带50703另一端与二号齿轮50702的顶面扣接,所述二号齿轮50702的上方与一号齿轮50701一端啮合,所述一号齿轮50701另一端与顶杆传动装置505的下方扣接,所述顶杆传动装置505包括二号顶杆50501、四号齿条50502、九号齿轮50503、五号传动杆50504、一号转轴50505、三号传动带50506、二号转轴50507、四号传动带50508、三号转轴50809、五号传动带50510,所述五号传动带50510的一端与齿轮传动装置507的上方扣接,另一端与三号转轴50809底面扣接,所述四号传动带50508一端设于三号转轴50809顶面,与三号转轴50809的顶面扣接,另一端设于二号转轴50507的底面,与二号转轴50507的底面扣接,所述三号传动带50506一端与二号转轴50507顶面扣接,另一端与一号转轴50505顶面扣接,所述一号转轴50505的顶面与五号传动杆50504一端扣接,所述五号传动杆50504的另一端与九号齿轮50503的顶面扣接,所述九号齿轮50503设于四号齿条50502的下方,与四号齿条50502的下方啮合,所述二号顶杆50501的一端与四号齿条50502为一体化结构,另一端贯穿保护外壳504的上方,与支撑杆502侧面相配合。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是:当设备的升降杆7摇晃时,会带动支撑杆502,使支撑杆502下压,使支撑杆502带动下压杆501下压,带动缓冲传动装置508的支撑板50802,使支撑板50802带动滑动杆50803,使滑动杆50803带动滑动块50801,使滑动块50801通过一号传动杆50810带动减压弹簧50808收缩,减少升降杆摇晃时带来的冲击力,通过滑动杆50803下压,使滑动杆50803带动一号弹簧50804,使一号弹簧50804,带动二号弹簧50806,使二号弹簧50806收缩,通过弹簧的收缩,有效的减少设备在摇晃时带来的冲击力。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是:当缓冲传动装置508工作时,会带动下压板50809,使下压板50809带动抗压传动装置509的二号传动杆50901,使二号传动杆50901带动下压块50902,使下压块50902通过三号传动杆50903带动一号齿条50904,使一号齿条50904带动二号齿条50905,使二号齿条50905带动四号传动杆50906,使四号传动杆50906带动一号顶杆50907,使一号顶杆50907带动四号弹簧50909,使四号弹簧50909收缩,通过弹簧的收缩,进一步的减少设备在摇晃时带来的冲击力。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是:当缓冲传动装置508工作时,会带动齿轮传动装置507的三号齿条50710,使三号齿条50710带动八号齿轮50711,使八号齿轮50711通过二号传动带50709带动七号齿轮50708,使七号齿轮50708带动六号齿轮50707,使六号齿轮50707带动五号齿轮50706,使五号齿轮50706带动四号齿轮50705,使四号齿轮50705带动三号齿轮50704,使三号齿轮50704通过一号传动带50703带动二号齿轮50702,使二号齿轮50702带动一号齿轮50701,使一号齿轮50701通过顶杆传动装置505的五号传动带50510带动三号转轴50809,使三号转轴50809通过四号传动带50508带动二号转轴50507,使二号转轴50507通过三号传动带50506带动一号转轴50505,使一号转轴50505通过五号传动杆50504带动九号齿轮50503,使九号齿轮50503带动四号齿条50502,使四号齿条50502带动二号顶杆50501,使二号顶杆50501与支撑杆502侧面贴合,使支撑杆502稳固,通过齿轮与皮带的结合,使设备在升降杆摇晃时,迅速的稳固支撑杆,使设备上的工作人员放心工作。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使用时,在高空作业时,易由于升降杆的支撑过于单薄,使设备在有风的环境下工作时,会造成设备的摇晃,使设备上的工作人员的安全受到威胁,实用性较低,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使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增加了减压弹簧、下压板等等机构,使设备在支撑杆摇晃时,会迅速固定住支撑杆,使支撑杆稳固,使设备上的工作人员放心工作,实用性较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