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立交桥的智能载车电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7884发布日期:2019-01-14 17:42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立交桥的智能载车电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立交桥的智能载车电梯装置,属于机械设计及交通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发展中的交通规划成为了城市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城市为更好的解决城市发展中的交通拥堵问题,在城市道路建设体系中设计了立交桥高速来减少城市道路的交通拥堵问题,立交桥高速的设置极大的提高了城市道路汽车的通行率,进而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然而,汽车在立交桥上行驶,尤其在较为复杂的立交桥上行驶很多时候却会因为车速过快等其它原因将立交桥高速的出口方向走错,另一方面,在高速公路上汽车又禁止掉头,因此汽车往往会在环形道路上寻找下一方向的正确出口上浪费大量的时间甚至绕整个城市进行了头疼的“一日游”,因此如果能在立交桥的设计基础上提供一种能使汽车在走错出口方向时通过一种辅助车道或者类似电梯的装置来使走错出口车道的汽车在车道层之间上下移动重新回到正确的车道上行驶,又不占用立交桥设计的占地面积的装置是十分有现实意义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旨在由辅助车道、摄像头、显示屏、轿厢系统、空腔水体抽运系统、曳引驱动系统、语音提醒器、控制系统设计的一种基于立交桥的智能载车电梯装置,车辆由电梯外设置的显示屏获取左右电梯可到达路层信息并通过辅助车道进入电梯的轿厢系统,由电梯外的摄像头采集车牌信息并通过控制系统获取车辆的导航信息进而控制电梯的门打开和控制轿厢系统的圆盘式底座轿厢进行旋转至车辆需到达路层的正确出口方向,由轿厢下方设置的空腔水体抽运系统来进行水体抽运进而配合曳引驱动系统共同工作来完成电梯的升降进而将车辆送至正确立环车道层的正确出口方向,由控制系统控制语音提醒器向驾驶者发出语音提示同时控制电梯的门打开,驾驶者由电梯门驶出通过辅助车道进入正确的车道行驶。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立交桥的智能载车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车道、显示屏、摄像头、轿厢系统、空腔水体抽运系统、曳引驱动系统、语音提示器、控制系统;辅助车道、显示屏、摄像头设置在电梯的外部,轿厢系统、空腔水体抽运系统、曳引驱动系统、语音提示器均设置在电梯内部,显示屏、摄像头、轿厢系统、空腔水体抽运系统、曳引驱动系统、语音提示器均与控制系统连接;车辆通过电梯外部的显示屏获得电梯可到达的车道层信息进而进入辅助车道进入电梯内的轿厢系统,由电梯外设置的摄像头采集车辆的车牌号信息并传输到控制系统进而来获取车辆的行驶导航数据信息,由控制系统控制轿厢系统进行旋转至车辆需到达的车道层的正确出口方向,由轿厢系统下方设置的空腔水体抽运系统通过水体抽运实现水位的升降并配合曳引驱动系统一起完成轿厢系统的升降工作,当电梯将车辆送至对应车道层后由语音提示器来提醒车主,进而车主将车辆驶出由辅助车道进入正确立环式车道进行行驶。

进一步的,所述的辅助车道设置在立交车道的两边,且每一个电梯装置的外部均设置有多个出入口方向的辅助车道,不同方向的辅助车道的设置主要是满足不同车辆需到达车道层的出口行驶方向,给车辆提供该路层上最佳的出口行驶方向路径,该载车电梯可根据实际车道层的设计设置在上下层车道具有可垂直移动到达的地方,且该载车电梯可到达的立交桥车道层不低于三层,且每一车道层上设置有多个该载车电梯以满足车辆可在车道层之间进行更方便的车层移动互换和车层到达路径的选择,每一车道层的载车电梯为一上一下式电梯的组合形式,车辆可在进入辅助车道后进入对应的电梯进行车辆的上下载运,辅助车道至载车电梯相距一定距离处还设置有减速带提醒司机提前减速,当驾驶者在立交桥上走错出口时可直接行使至辅助车道到达载车电梯的轿厢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的显示屏设置在电梯的外部,且该载车电梯可到达的每一车道层的左右电梯的外部均设置有一块对应的显示屏,设置在左部的显示屏主要显示左边电梯的乘运情况,设置在右部的显示屏主要显示右边电梯的乘运情况,通过显示屏的乘运信息以方便车辆在进入辅助车道后可直接行驶到对应的上下运载的电梯内,同时显示屏可以告诉驾驶者该部分电梯可以到达的车道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摄像头设置在电梯外部一定距离位置处的杆体上,该杆体采用直角式设计且在路面上方的杆柱部分设置摄像头,每一个辅助车道均对应着该车道的单一式摄像头,当车辆进入到对应辅助车道,摄像头将采集到对应车辆的车牌信息,该车牌信息将直接提供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车主的手机导航之间建立了云数据端,控制器系统将获取对应的车牌信息通过内部云端数据连接获取对应车牌的车辆的行驶导航数据进而控制电梯门打开和控制轿厢系统的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的轿厢系统主要采用可旋转式圆盘底座轿厢来设计,在圆盘式轿厢的底部设置有旋转电机,电机受控制系统调控,当车辆进入到对应的电梯的轿厢系统的圆盘式底座轿厢上,控制系统会根据接收到来自摄像头采集到的对应车牌的车辆的导航信息数据获得对应车辆需到达的车道层方向数据来直接调控轿厢系统的电机转动来带动圆盘式底座轿厢进行对应方向的转动使得进入轿厢系统的车辆的车头出口方向与车辆需要到达的车道层对应的辅助车道的行驶出口方向一致。

进一步的,在一上一下式对应的电梯内部的轿厢系统的圆盘式底座轿厢的下部均设置有空腔水体抽运系统,该空腔水体抽运系统包括:左右空腔、右空腔、左水泵、右水泵、水体管道、水体顶柱活塞、电磁铁、水位传感器,左空腔设置有左水泵,右空腔设置有右水泵,左空腔和右空腔均与城市水体运输系统连接,可及时对水体进行供运,左空腔和右空腔的内部设置有水位传感器,左空腔和右空腔的上方设置有水体顶柱活塞,水体顶柱活塞采用铁质不锈钢设计且顶部通过电磁铁来和轿厢系统的圆盘轿厢底座连接,左空腔和右空腔内部的水体可通过左泵体和右泵体使水体进行抽运来实现腔内水位的上涨和下降来使对应的水体顶柱活塞支撑圆盘式底座轿厢上下移动,左水泵和右水泵通过水体管道进行了连接,左水泵、右水泵、电磁铁、水位传感器受控制系统调控。

进一步的,在左部上升式电梯上升右部下降式电梯需要下降时,控制系统将控制右水泵对右空腔进行抽水进而使水体通过水体管道由左水泵将水体管道的水再次抽运到左空腔内部,此时左空腔内部的水体上升,右空腔内部的水体下降,左空腔的水体顶柱活塞上升进而使圆盘式底座轿厢上升,右空腔的水体下降,右空腔的水体顶柱活塞下降进而使圆盘式底座轿厢下降,设计在活塞顶部的电磁铁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均处于通电状态进而将底座和活塞进行了牢固连接,电磁铁的设计实现了电梯设计的节断化,控制系统可控制电磁铁的通断电来更方便于该电梯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工作运行和工作抢修,由水位传感器检测左空腔和右空腔内部的水体的工作情况并实时传输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会控制城市水体运输系统向左空腔和右空腔运输水来时刻保证水体供应进而使电梯更好的工作,同理其它情况下的左右电梯升降工作控制系统能进行对应的指令调控水体抽运系统的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的曳引驱动系统设置在左右电梯的顶部,主要包括曳引绳和曳引电机,曳引绳一端连接左部电梯的轿厢系统,另一端连接右部电梯的轿厢系统,在左右电梯的上部分别设置曳引电机,曳引绳通过左右旋转轮来将左右电梯进行了连接,该曳引驱动装置为本电梯的动力工作系统,曳引驱动装置与和轿厢系统连接,曳引驱动装置通过曳引绳和曳引电机来拉动圆盘式底座轿厢,通过控制系统调控水体抽运系统工作和自身电机也同时转动进行动力配合来带动电梯升降,曳引驱动装置外还设置有安全保护系统来作为电梯的保障装置。

进一步的,在轿厢系统的内部还设置有语音提醒器,当车辆到达对应的车道层时,控制系统控制电梯门打开,控制系统还能控制语音提醒器直接发出到达信息指令来提醒驾驶者,驾驶者将车辆由电梯的门系统驶出,再通过辅助车道直接到达对应车道进行行驶。

进一步的,本发明装置的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无线通讯模块、pc数据云端,无线通讯模块采用的是现有无线通信串口来实现,在单片机处设置有通信串口,通信串口与pc数据云端连接,单片机主要作为本发明装置的初始数据接收端和装置控制端,装置的数据处理主要通过单片机的数据接收并通过串口通信传输到pc数据云端进而提高了本装置数据处理的效率,由单片机可接收来自摄像头采集的车牌信息、水体抽运系统的水位传感器的水位监测信号数据,单片机可将这些数据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输到pc数据云端,pc数据云端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指令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发送到单片机,由单片机控制本装置的显示屏可自动显示左右电梯的乘运情况,控制轿厢系统的圆盘式轿厢底座的电机转动进而使底座旋转至下一道路层汽车的出梯方向,控制本装置的水体抽运系统工作与曳引驱动系统配合来完成电梯的升降工作进而将车辆运送到对应车层,此外,单片机还将控制与水体抽运系统相连的的地下水体运输系统实时向水体空腔内注水来满足本电梯装置的实时工作运行。

一种基于立交桥的智能载车电梯装置,其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汽车在城市立交桥道路上行驶由于出口方向走错进入错误的环形车道,此时汽车驾驶者可通过立交桥的载车电梯外部的显示屏获取该载车电梯的左右电梯的乘运情况,车辆通过道路两旁设置的辅助车道可进入到该载车电梯装置的轿厢系统内部。

步骤2:车辆在进入载车电梯内的轿厢系统前,由电梯外部设置的摄像头来自动采集到进入车辆的车牌号信息,该车牌号信息将直接传输到该装置的控制系统。

步骤3:控制系统接收到来自摄像头的车牌信息,控制系统通过pc数据云端自动对车牌号的车辆的导航信息进行匹配,获得车辆的导航信息后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电梯门打开,车辆直接进入对应的电梯的轿厢系统,控制系统将控制轿厢系统的圆盘式轿厢底座进行旋转至车辆将要到达的对应的车道层的正确出口方向。

步骤4:由控制系统控制电梯装置的水体抽运系统进行工作,当左部电梯上升右部电梯需下降时,控制系统控制右水泵向右空腔进行抽水进入水体管道,由左水泵向水体管道进行抽水将水运输到左空腔内,由左空腔的水位上升促使活塞上升使左电梯上升,由由空腔的水位下降促使活塞下降使右电梯下降。

步骤5:由控制系统控制电梯的曳引驱动装置工作,当左部电梯上升右部电梯下降时,控制系统可控制左部电梯和右部电梯的曳引电机转动,左部电梯的曳引绳上升,右部电梯的曳引绳下降,通过曳引驱动装置的工作与水体抽运系统的工作共同来完成电梯的升降。

步骤6:当载车电梯将车辆运输到对应的车道层时,控制系统将控制电梯的曳引驱动装置和水体抽运系统停止工作,控制电梯内部设置的语音提醒器向驾驶者发出语音提示,提示驾驶者已到达车道层,此时控制系统控制电梯门打开,驾驶者直接将车开出电梯,驶出电梯的车辆将由该电梯外部设置的辅助车道进入到对应的车道层的车道上行驶。

步骤7:若驶出该电梯层的车辆并没有到达需对应的车道层,而该电梯的设置并不能到达对应的车道层时,驾驶者可将车辆由辅助车道驶出,由对应辅助车道进入该立交车道层的下一处设置的电梯装置来完成需到达的车道层的车辆运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汽车能通过该装置设计的辅助车道进入载车电梯来使自己重新回到正确车道,避免了由于出口错误而导致的大量时间的浪费;2、通过设计可旋转式的轿厢底座来使进入电梯的车辆自动旋转方向至下一车道层的出口方向一致,整个车辆运输过程中采用全自动设计,避免了繁琐的运输体系操作,智能有效,比一般的车辆载运装置效果更好;3、采用水体抽运系统通过水体抽运来与曳引驱动装置共同完成电梯的升降工作,两者的配合使得整个电梯工作的升降驱动效应更强,节约能源,比一般的电能式驱动更好;4、在电梯装置的设计上,很好的结合了现有立交桥道路的设计理念,在一个车道层的不同地方设置了多个这样的电梯装置,且每一个电梯装置的运载车层均不同,这样的设计使得车辆在电梯选择上和车道层的移动上有了更大的空间,运载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的电梯上部分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装置的电梯下部分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装置的单层车道上的整体电梯结构设置图;

图5为本发明装置的系统电路单片机工作流程设计图;

图6为本发明装置的系统电路图;

图中各标号为:1-辅助车道;2-显示屏;3-摄像头;4-轿厢系统;5-空腔水体抽运系统;6-曳引驱动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实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请参阅图1-4,一种基于立交桥的智能载车电梯装置包括:辅助车道1、显示屏2、摄像头3、轿厢系统4、空腔水体抽运系统5、曳引驱动系统6、语音提示器、控制系统;辅助车道1、显示屏2、摄像头3设置在电梯的外部,轿厢系统4、空腔水体抽运系统5、曳引驱动系统6、语音提示器均设置在电梯内部,显示屏2、摄像头3、轿厢系统4、空腔水体抽运系统5、曳引驱动系统6、语音提示器均与控制系统连接;车辆通过电梯外部的显示屏2获得电梯可到达的车道层信息进而进入辅助车道1进入电梯内的轿厢系统4,由电梯外设置的摄像头3采集车辆的车牌号信息并传输到控制系统进而来获取车辆的行驶导航数据信息,由控制系统控制轿厢系统4进行旋转至车辆需到达的车道层的正确出口方向,由轿厢系统4下方设置的空腔水体抽运系统5通过水体抽运实现水位的升降并配合曳引驱动系统6一起完成轿厢系统4的升降工作,当电梯将车辆送至对应车道层后由语音提示器来提醒车主,进而车主将车辆驶出由辅助车道进入正确立环式车道进行行驶。

所述的辅助车道1设置在立交车道的两边,且每一个电梯装置的外部均设置有多个出入口方向的辅助车道1,不同方向的辅助车道1的设置主要是满足不同车辆需到达车道层的出口行驶方向,给车辆提供该路层上最佳的出口行驶方向路径,该载车电梯可根据实际车道层的设计设置在上下层车道具有可垂直移动到达的地方,且该载车电梯可到达的立交桥车道层不低于三层,且每一车道层上设置有多个该载车电梯以满足车辆可在车道层之间进行更方便的车层移动互换和车层到达路径的选择,每一车道层的载车电梯为一上一下式电梯的组合形式,车辆可在进入辅助车道1后进入对应的电梯进行车辆的上下载运,辅助车道1至载车电梯相距一定距离处还设置有减速带提醒司机提前减速,当驾驶者在立交桥上走错出口时可直接行使至辅助车道1到达载车电梯的轿厢系统4。

所述的显示屏2设置在电梯的外部,且该载车电梯可到达的每一车道层的左右电梯的外部均设置有一块对应的显示屏2,设置在左部的显示屏2主要显示左边电梯的乘运情况,设置在右部的显示屏2主要显示右边电梯的乘运情况,通过显示屏2的乘运信息以方便车辆在进入辅助车道1后可直接行驶到对应的上下运载的电梯内,同时显示屏2可以告诉驾驶者该部分电梯可以到达的车道层。

所述的摄像头3设置在电梯外部一定距离位置处的杆体上,该杆体采用直角式设计且在路面上方的杆柱部分设置摄像头3,每一个辅助车道1均对应着该车道的单一式摄像头3,当车辆进入到对应辅助车道1,摄像头3将采集到对应车辆的车牌信息,该车牌信息将直接提供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车主的手机导航之间建立了云数据端,控制器系统将获取对应的车牌信息通过内部云端数据连接获取对应车牌的车辆的行驶导航数据进而控制电梯门打开和控制轿厢系统4的工作。

所述的轿厢系统4主要采用可旋转式圆盘底座轿厢来设计,在圆盘式轿厢的底部设置有旋转电机,电机受控制系统调控,当车辆进入到对应的电梯的轿厢系统4的圆盘式底座轿厢上,控制系统会根据接收到来自摄像头采集到的对应车牌的车辆的导航信息数据获得对应车辆需到达的车道层方向数据来直接调控轿厢系统4的电机转动来带动圆盘式底座轿厢进行对应方向的转动使得进入轿厢系统4的车辆的车头出口方向与车辆需要到达的车道层对应的辅助车道1的行驶出口方向一致。

在一上一下式对应的电梯内部的轿厢系统4的圆盘式底座轿厢的下部均设置有空腔水体抽运系统5,该空腔水体抽运系统5包括:左右空腔501、右空腔502、左水泵503、右水泵504、水体管道505、水体顶柱活塞506、电磁铁、水位传感器,左空腔501设置有左水泵503,右空腔502设置有右水泵504,左空腔501和右空腔502均与城市水体运输系统连接,可及时对水体进行供运,左空腔501和右空腔502的内部设置有水位传感器,左空腔501和右空腔502的上方设置有水体顶柱活塞506,水体顶柱活塞采用铁质不锈钢设计且顶部通过电磁铁来和轿厢系统4的圆盘轿厢底座连接,左空腔501和右空腔502内部的水体可通过左泵体503和右泵体504使水体进行抽运来实现腔内水位的上涨和下降来使对应的水体顶柱活塞506支撑圆盘式底座轿厢上下移动,左水泵503和右水泵504通过水体管道505进行了连接,左水泵503、右水泵504、电磁铁、水位传感器受控制系统调控。

在左部上升式电梯上升右部下降式电梯需要下降时,控制系统将控制右水泵504对右空腔502进行抽水进而使水体通过水体管道505由左水泵503将水体管道505的水再次抽运到左空腔501内部,此时左空腔501内部的水体上升,右空腔502内部的水体下降,左空腔501的水体顶柱活塞505上升进而使圆盘式底座轿厢上升,右空腔502的水体下降,右空腔502的水体顶柱活塞505下降进而使圆盘式底座轿厢下降,设计在活塞505顶部的电磁铁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均处于通电状态进而将底座和活塞505进行了牢固连接,电磁铁的设计实现了电梯设计的节断化,控制系统可控制电磁铁的通断电来更方便于该电梯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工作运行和工作抢修,由水位传感器检测左空腔501和右空腔502内部的水体的工作情况并实时传输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会控制城市水体运输系统向左空腔501和右空腔502运输水来时刻保证水体供应进而使电梯更好的工作,同理其它情况下的左右电梯升降工作控制系统能进行对应的指令调控水体抽运系统5的工作。

所述的曳引驱动系统6设置在左右电梯的顶部,主要包括曳引绳和曳引电机,曳引绳一端连接左部电梯的轿厢系统,另一端连接右部电梯的轿厢系统,在左右电梯的上部分别设置曳引电机,曳引绳通过左右旋转轮来将左右电梯进行了连接,该曳引驱动装置6为本电梯的动力工作系统,曳引驱动装置6与和轿厢系统4连接,曳引驱动装置6通过曳引绳和曳引电机来拉动圆盘式底座轿厢,通过控制系统调控水体抽运系统5工作和自身电机也同时转动进行动力配合来带动电梯升降,曳引驱动装置6外还设置有安全保护系统来作为电梯的保障装置。

在轿厢系统4的内部还设置有语音提醒器,当车辆到达对应的车道层时,控制系统控制电梯门打开,控制系统还能控制语音提醒器直接发出到达信息指令来提醒驾驶者,驾驶者将车辆由电梯的门系统驶出,再通过辅助车道直接到达对应车道进行行驶。

本发明装置的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无线通讯模块、pc数据云端,无线通讯模块采用的是现有无线通信串口来实现,在单片机处设置有通信串口,通信串口与pc数据云端连接,单片机主要作为本发明装置的初始数据接收端和装置控制端,装置的数据处理主要通过单片机的数据接收并通过串口通信传输到pc数据云端进而提高了本装置数据处理的效率,由单片机可接收来自摄像头3采集的车牌信息、水体抽运系统5的水位传感器的水位监测信号数据,单片机可将这些数据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输到pc数据云端,pc数据云端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指令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发送到单片机,由单片机控制本装置的显示屏2可自动显示左右电梯的乘运情况,控制轿厢系统4的圆盘式轿厢底座的电机转动进而使底座旋转至下一道路层汽车的出梯方向,控制本装置的水体抽运系统5工作与曳引驱动系统6配合来完成电梯的升降工作进而将车辆运送到对应车层,此外,单片机还将控制与水体抽运系统5相连的的地下水体运输系统实时向水体空腔内注水来满足本电梯装置的实时工作运行。

请参阅图5-6,本发明的系统电路图包括: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单片机、模拟摄像头3、语音提醒器、无线发射装置、无线接收装置、显示屏2电路、水位传感器电路、电磁铁电路、水泵电路;该系统所用单片机型号为at89c51,摄像头3型号为ov6620,无线通讯模块分为发射部分和接受部分,水位传感器由压力传感器和数模转换电路构成,语音警报系统由包含放大电路的蜂鸣器构成,水泵由可正反转电动机构成,电磁铁由通电线圈构成,显示屏2型号为ampire128x64。摄像头ov6620由八个开关分别与p1.0—p1.7相连,来模拟摄像头的八位输入。水位传感器由压力传感器和数模转换电路构成。压力传感器采用得是电阻应变压力传感器,由弹性元件和电阻应变片组成。当弹性元件受到压力时,其表面发生应变,粘贴在弹性元件表面得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将随着弹性元件的应变面而相应变化,通过测量电阻应变片的阻值变化,可以用来检测变面是否存在垃圾。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放大电路可以将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放大。a/d转换电路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传送给单片机。adc0809芯片是该电路的核心元件,可事先根据水位传感器的容量设置对应的阻值大小实现水位的检测。语音警报系统由配置有共集放大电路的蜂鸣器构成,与单片机的一个输出管脚相连,受单片机控制来进行报警。水泵由正反转电机构成。水泵与单片机相连,单片机通过发送高低不同的电频来控制电机的正反转,从而实现水泵的抽水和放水。电磁铁由通电螺线圈构成。电磁铁与单片机相连,单片机通过输出高电平使电磁铁反复磁化。显示屏2的型号为ampire128x64,与单片机相连。单片机通过不同的管脚输出不同的信号来实现显示屏2的显示内容。下面对本发明电路的时钟电路、复位电路、无线发射电路、无线接收电路作进一步说明:

时钟电路:晶振的作用是为系统提供基本的时钟信号,通常一个系统公用一个晶振,以使各部分保持同步;两个谐振电容大小取决于晶振的负载电容值,作用是滤除干扰。

复位电路:为了保障单片机运行,给单片机增加复位电路。复位电路有以下功能:上电复位可以对内部存储器进行复位;同步内外的时钟信号;电压波动或不稳定时,复位电路给电路延时直到电路稳定;当程序出错时通过复位电路使单片机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无线发射电路:为常见的发射机电路,由于使用了声表器件,电路工作非常稳定,即使手抓天线、声表或电路其他部位,发射频率均不会漂移。所以显然,发射采用使用声表器件的电路。

无线接收电路:无线接收电路的的接收机可使用超再生电路或超外差电路,超再生电路成本低,功耗小可达100ua左右,调整良好的超再生电路灵敏度和一级高放、一级振荡、一级混频以及两级中放的超外差接收机差不多。

本系统电路的工作原理是:由单片机接收摄像头3采集的车辆的车牌号信息和水位传感器传递的水位信息,单片机将这些信息通过串口通信传送到pc数据端,由pc数据端来处理信息并发送控制指令到达单片机,单片机将通过接收到的控制指令控制电梯的轿厢系统4的旋转工作和控制水体抽运系统5的水泵进行水体抽运以及控制曳引驱动装置6的驱动工作来完成电梯的升降工作,当电梯到达对应的车道层时,单片机控制输出高电平来控制语音提醒器发出语音提示驾驶者到达了车层;当水位传感器检测到空腔水位变化需要抽水时,单片机控制输出高电平控制城市道路水体运输系统向空腔中运输水来满足电梯的工作,由单片机控制输出到通电螺线管的电流使螺线管磁化;显示屏2上的信息由单片机不同管脚输出的电平决定进而可向显示屏上显示不同情况的电梯乘运信息来向驾驶者提供显示信息。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