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人货电梯安全联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6177发布日期:2018-09-18 19:22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梯安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施工人货电梯安全联动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电梯一旦发生故障,通常是自身的曳引系统出现故障,电梯的轿厢会卡在电梯深井或直接下坠。而一般电梯自身都带有安全保护系统,安全保护系统能够在电梯发生故障时启动并将电梯紧急制动,防止电梯下坠,以保护轿厢内人员的安全。

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6266036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人货电梯安全联动装置,包括若干个铰接在轿厢两侧的第一支杆和若干个铰接在支架内侧的第二支杆,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平行且间隔布置,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张开后能相互卡接且均具有铁磁性;第一支杆与轿厢之间静连接有弹簧,轿厢与第一支杆贴合的部位设有与电源连通的电磁铁,轿厢面上连接第一支杆的部位固定连接有用于限定第一支杆转动角度的限位块;第二支杆与支架之间也静连接有弹簧,支架与第二支杆贴合的部位也设有与电源连通的电磁铁,支架上连接第二支杆的部位固定连接有用于限定第二支杆转动角度的限位块。

上述电梯安全联动装置在电梯发生停电的时候辅助电梯自身的安全保护系统对电梯进行紧急制动,保证电梯不会下坠过深。但是建筑施工人货电梯通常设在未建好的建筑的侧面,有的建筑楼层间距较大,若电梯正好卡在两个楼层之间时,轿厢内的人员难以从电梯门获得救援,使得营救变得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人货电梯安全联动装置,使轿厢在电梯停电的情况下能够缓缓落到电梯口位置处,让工作人员能够从电梯口脱离电梯。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建筑施工人货电梯安全联动装置,包括电梯井和滑动连接于电梯井内的轿厢,在轿厢上设置有安全保护系统,电梯井内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多组联动保护装置,所述联动保护装置包括多个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托板,所述托板能够伸出电梯井,所述托板伸出时抵接在轿厢底部并将轿厢托举住,每个联动保护装置的最上端的托板位于每层楼的电梯口位置处;托板上表面具有弧形面,弧形面由托板靠近轿厢一端向另一端向上延伸;所述联动保护装置还包括能够将托板由上至下依次收回电梯井内的回收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电梯发生停电事故的时候,安全保护系统对轿厢进行紧急制动,防止轿厢下坠,托板从电梯井中伸出,将轿厢托举住,然后安全保护系统暂时放松对轿厢的控制,托板由回收装置由上至下依次收回电梯井内,轿厢在托板回收的过程中沿弧形面不断缓缓下降,当轿厢落到电梯口时一组托板刚好回收完毕,将电梯门打开后即可救出轿厢内的人员,既能够顺利地救出轿厢内的人员,在轿厢下降的同时也不会使轿厢猛地下落导致轿厢内部人员受伤。

较佳的,所述托板成对设置,每对托板对称设置在电梯井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成对设置的托板能够在轿厢底部两侧同时托住轿厢,两个成对设置的托板一起缓缓撤回能够使轿厢更加稳定地下落,减少电梯二次失事的风险。

较佳的,电梯井设置有供托板伸出的弹出口,在电梯井对应每个弹出口位置处均转动连接有能够阻挡托板伸出的挡板,在电梯井上固设有能够吸合挡板的电磁铁;托板远离轿厢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弹簧自然状态下托板伸出弹出口。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托板由弹簧弹出弹出口,在电梯正常运行的时候,挡板能够挡住托板,当电梯停电时电磁铁也停电,挡板失去阻挡托板弹出的作用,使得所有托板被弹簧弹出,与轿厢不接触的托板弹出为后续托举轿厢和控制轿厢缓缓下落做准备,轿厢侧面的托板会抵接在轿厢侧面,辅助安全保护系统对轿厢进行紧急制动,加快安全保护系统对轿厢进行紧急制动的速度。

较佳的,回收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滑动板远离弹簧一侧的牵拉杆,牵拉杆远离滑动板一端固定连接有牵拉板,牵拉杆由上至下依次由短至长设置,牵拉杆水平设置;牵拉板与滑动板的距离由上到下依次增大;回收装置还包括可将牵拉板沿水平方向牵拉的回拉杆,回拉杆设置在滑动板和牵拉板之间,回拉杆回拉时可由上至下依次与牵拉板抵接,并将托板通过牵拉板拉回电梯井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回拉杆通过拉动牵拉板移动来拉动托板回到电梯井内,只需要控制回拉杆运动即可控制托板的伸缩,操作简单,易于实现。

较佳的,托板远离轿厢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远离托板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动板上,弹簧自然状态下伸缩杆处于行程最长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伸缩杆即能够保证托板被弹簧弹出时的运动轨迹稳定,防止托板卡在电梯井内,也能够保证托板在被回拉杆拉动回收的时候回收速度稳定,使轿厢下降平稳。

较佳的,回拉杆连接有能够拉动回拉杆沿牵拉杆长度方向移动的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回拉杆上,液压缸的缸体固定连接于电梯井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液压缸来拉动回拉杆移动,液压缸的动力比较强,拉动速度方便控制,不会因为力量过大而拉动托板回收过快,也不会因为力量过小而拉不动托板。

较佳的,在电梯井对应滑动板位置处开设有滑道,滑道沿牵拉杆长度方向设置,滑动板滑动连接于滑道内。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滑动板能够沿滑道滑移,使托板在回拉杆的带动下移动更加平稳,减少托板卡死在电梯井内的可能。

较佳的,在轿厢底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底座,弧形底座能够卡接于两个对称设置的挡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弧形底座能够帮助轿厢更好地与托板上表面的弧形面贴合,使轿厢下落更加平稳。

较佳的,在轿厢内部底面固设有缓冲层,在缓冲层上固定连接有底板。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电梯停电的一瞬间,轿厢由于自重会向下下坠一段距离后,才会被安全保护装置进行紧急制动,缓冲层能够减少轿厢猛然下坠然后停止过程中对轿厢内部产生的冲击力,保护轿厢内部人员安全。

较佳的,所述缓冲层由硬质橡胶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硬质橡胶造价较低,并且缓冲性能良好,人员踩在硬质橡胶上硬质橡胶也难以变形,保证电梯日常使用时乘梯人员的体验。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电梯发生停电事故的时候,安全保护系统对轿厢进行紧急制动,防止轿厢下坠,托板从电梯井中伸出,将轿厢托举住,然后安全保护系统暂时放松对轿厢的控制,托板由回收装置由上至下依次收回电梯井内,轿厢在托板回收的过程中沿弧形面不断缓缓下降,当轿厢落到电梯口时一组托板刚好回收完毕,将电梯门打开后即可救出轿厢内的人员,既能够顺利地救出轿厢内的人员,在轿厢下降的同时也不会使轿厢猛地下落导致轿厢内部人员受伤;

2.成对设置的托板能够在轿厢底部两侧同时托住轿厢,两个成对设置的托板一起缓缓撤回能够使轿厢更加稳定地下落,减少电梯二次失事的风险,弧形底座能够帮助轿厢更好地与托板上表面的弧形面贴合,使轿厢下落更加平稳;

3.托板由弹簧弹出弹出口,在电梯正常运行的时候,挡板能够挡住托板,当电梯停电时电磁铁也停电,挡板失去阻挡托板弹出的作用,使得所有托板被弹簧弹出,与轿厢不接触的托板弹出为后续托举轿厢和控制轿厢缓缓下落做准备,轿厢侧面的托板会抵接在轿厢侧面,辅助安全保护系统对轿厢进行紧急制动,加快安全保护系统对轿厢进行紧急制动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突出轿厢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突出电梯井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突出电结构的剖视图;

图5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实施例中突出托板及回收装置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中突出托板、滑动板和牵拉板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图中,1、电梯井;11、弹出口;12、挡板;13、电磁铁;14、滑道;2、轿厢;21、电梯门;22、缓冲层;23、底板;24、安全保护系统;25、弧形底座;26、曳引装置;3、联动保护装置;31、弧形面;32、伸缩杆;33、弹簧;34、滑动板;35、托板;4、回收装置;41、牵拉杆;42、牵拉板;43、回拉杆;44、液压缸;441、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建筑施工人货电梯安全联动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电梯井1,电梯井1内滑动连接有轿厢2。在轿厢2上连接有曳引装置26(曳引装置26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曳引装置26固定连接于电梯井1顶端。曳引装置26能够带动轿厢2在电梯井1内上下滑移来运输人员或货物。在轿厢2的底部连接有安全保护系统24(安全保护系统24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安全保护系统24能够在电梯停电时对轿厢2进行紧急制动,阻止轿厢2下坠,保护轿厢2内人员安全。

如图1和图2所示,轿厢2上设有电梯门21,在轿厢2内部底面固设有缓冲层22,缓冲层22由硬质橡胶制成,在缓冲层22上固定连接有底板23。轿厢2内部人员站在底板23上,缓冲层22能够在轿厢2下坠又急停使减少轿厢2内部人员收到的冲击力,保护轿厢2内部人员的安全。硬质橡胶造价较低,并且缓冲性能良好,人员踩在硬质橡胶上硬质橡胶也难以变形,实用性高。

如图3和图4所示,电梯井1的侧壁内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多组联动保护装置3,联动保护装置3包括多个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托板35,托板35成对设置在轿厢2两侧。每个联动保护装置3的最上端的托板35位于每层楼的电梯口位置处。托板35上表面开设有弧形面31,弧形面31由托板35靠近轿厢2一端向另一端向上延伸。托板35能够从电梯井1侧壁内伸出并且托举住轿厢2。在轿厢2底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底座25,当托板35伸出时,弧形底座25能够卡接于两个对称设置的挡板12上。弧形底座25能够使轿厢2与托板35的接触更加稳定。

如图4和图5所示,在电梯井1对应托板35位置处开设有供托板35伸出的弹出口11,在电梯井1对应每个弹出口11位置处均转动连接有能够阻挡托板35伸出的挡板12,在电梯井1上固设有能够吸合挡板12的电磁铁13。在电梯正常运行的时候,电磁铁13能够吸合住挡板12,挡板12阻挡托板35伸出,避免托板35妨碍电梯正常运行。

如图6和图7所示,托板35远离轿厢2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33,弹簧3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板34,托板35远离轿厢2一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32,伸缩杆32远离托板35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动板34上。弹簧33自然状态下托板35伸出弹出口11,同时伸缩杆32处于行程最长状态。弹簧33能够在电磁铁13失电的情况下将托板35弹出弹出口11,使位于轿厢2下方的托板35托举住轿厢2,位于轿厢2侧面的托板35抵接住轿厢2,辅助安全保护系统24对轿厢2进行紧急制动。

如图6和图7所示,联动保护装置3还包括能够将托板35由上至下依次收回电梯井1内的回收装置4,回收装置4包括固定连接于滑动板34远离弹簧33一侧的牵拉杆41,牵拉杆41远离滑动板34一端固定连接有牵拉板42。在电梯井1侧壁对应滑动板34和牵拉板42位置处开设有供滑动板34和牵拉板42滑动的滑道14,滑动板34和牵拉板42滑动连接于滑道14内(参见图4)。牵拉杆41水平设置,并且牵拉杆41由上至下依次由短至长设置,使得牵拉板42与滑动板34的距离由上到下依次增大。回收装置4还包括固定连接于电梯井1侧壁内的四个液压缸44,每个液压缸44的活塞杆上均固定连接有传动杆441,传动杆441水平设置。在滑动板34与牵拉板42之间设有两根回拉杆43,回拉杆43垂直于地面设置,回拉杆4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传动杆441远离液压缸44一端。液压缸44通过传动杆441带动回拉杆43在滑动板34与牵拉板42之间水平运动,当电梯停电,托板35伸出弹出口11并且托举住轿厢2后,工作人员可以控制液压缸44拉动回拉杆43向牵拉板42方向移动,将牵拉板42由上至下依次拉到靠近液压缸44缸体位置处,使托板35由上至下依次收回弹出口11内,轿厢2沿托板35上表面的弧形面31缓缓下降,最终落到电梯口位置处,方便施救。

使用方式:当电梯停电时,安全保护系统24将轿厢2进行紧急制动,阻止轿厢2下坠,所有电磁铁13均失电,所有弹簧33将所有托板35从弹出口11弹出,轿厢2下方的托板35将轿厢2托举住。如果此时轿厢2位于两层楼之间,工作人员可以控制对应轿厢2位置处的液压缸44收回活塞杆,液压缸44通过传动杆441控制回拉杆43向靠近液压缸44方向移动,回拉杆43由上至下依次与牵拉板42接触,将牵拉板42回拉,牵拉板42通过牵拉杆41拉动滑动板34向靠近牵拉板42方向滑移,滑动板34通过伸缩杆32带动托板35收回弹出口11内。轿厢2在托板35由上至下依次收回的过程中依靠弧形底座25沿弧形面31缓缓下降,当一组联动保护装置3的托板35均收回后,轿厢2落到下一组联动保护装置3最上方的托板35上,此时电梯门21正好位于当层楼的电梯口处,方便进行人员施救。

在电梯维修完毕后,电磁铁13重新通电吸合住挡板12,液压缸44推动回拉杆43向远离液压缸44方向移动,回拉杆43推动滑动板34向靠近轿厢2方向滑移,使联动保护装置3完成复位,等待下一次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