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1268发布日期:2019-01-29 18:20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制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箱装置,尤其涉及具备利用胶带对输送中的瓦楞纸箱的盖进行封口的胶带贴附部的制箱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瓦楞纸的制箱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07243号公报)所记载的制箱装置中,当瓦楞纸箱被输送来时,引导粘结胶带的辊一边将胶带贴附于瓦楞纸箱的前面上部一边越过箱的上面,并将胶带贴附于上面,之后,一边从上面端下降一边将胶带贴附到背面上部,并切断胶带。为了确认胶带是否被适当地粘贴,作业者通过目视来确认从制箱装置排出的箱。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07243号公报从提高生产率的观点来看,进行了如下研究:通过用传感器确认胶带被拉伸那样的自动检查而废除了目视检查。

但是,当以胶带是透明的为前提设定传感器时,在使用含有颜色、图案的胶带的情况下,有可能误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可靠地检测胶带的贴附动作的制箱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的制箱装置具备胶带贴附部、检测部、输送部、以及控制部。胶带贴附部将从胶带卷放出的胶带粘贴于组装成箱状的瓦楞纸箱。检测部检来自测胶带卷的胶带的放出动作。输送部在胶带贴附时时输送瓦楞纸箱。控制部监视瓦楞纸箱的输送状态以及胶带的放出状态并判断胶带的贴附异常。

在该制箱装置中,虽然瓦楞纸箱正在胶带贴附区间被输送,但是当未检测到胶带的放出状态时,控制部即可判断为胶带的贴附异常,因此能够实现不经由目视检查的自动检查。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涉及的制箱装置,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控制部基于瓦楞纸箱通过预先设定的输送位置的定时、和开始或停止胶带的放出动作的定时,判断胶带的贴附异常。

在该制箱装置中,在瓦楞纸通过预先设定的输送位置的定时、与开始或停止胶带的放出动作的定时的偏差为规定量以上时,控制部能够判断为胶带的贴附异常。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涉及的制箱装置,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检测部根据胶带卷的旋转动作来检测胶带的放出动作。

在该制箱装置中,能够通过胶带卷的旋转动作有无来毫无疑义地检测是否正在进行向瓦楞纸箱的胶带贴附,因此误检测少。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涉及的制箱装置,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制箱装置还具备圆板。圆板在规定位置设有狭缝,且与胶带卷同步旋转。检测部检测狭缝并将检测信号向控制部发送。

在该制箱装置中,控制部不仅能够通过从检测部发送来的检测信号来判断胶带卷的旋转动作、即胶带放出动作的有无,还能够根据检测信号的连续性来判断正常的胶带切断的有无,进一步还能够根据旋转周期来推定胶带的消耗量。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涉及的制箱装置,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中,检测部是在检测到狭缝时发出开或关的信号的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涉及的制箱装置,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中,检测部是监视从胶带卷放出的胶带的光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涉及的制箱装置,在本发明的第七方面中,检测部是监视从胶带卷放出的胶带的照相机。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涉及的制箱装置是第一方面至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涉及的制箱装置,控制部在判断为存在胶带的贴附异常时使制箱装置停止在容易再起动的时期。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制箱装置中,虽然瓦楞纸箱正在胶带贴附区间被输送,但是,当未检测到控制部胶带的放出状态时,控制部即可判断为胶带的贴附异常,因此,能够实现不经由目视检查的自动检查。

附图说明

图1是装配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箱装置的装箱系统的框图。

图2是表示装箱系统中的瓦楞纸箱以及物品的流动的立体图。

图3是瓦楞纸箱的概略立体图。

图4是从图1的y的方向观察胶带贴附部的侧视图。

图5是胶带贴附部的概略立体图。

图6a是开始胶带相对于瓦楞纸箱的贴附之前的胶带贴附部的主视图。

图6b是将按压并贴附于被输送的瓦楞纸箱的大的顶部折翼的胶带贴附部的主视图。

图6c是胶带相对于瓦楞纸箱的贴附刚结束之后的胶带贴附部的主视图。

图7是由控制器进行的胶带贴附异常检测控制的流程图。

图8是具有致动器的胶带贴附部的示图,是开始胶带相对于瓦楞纸箱的贴附之前的该胶带贴附部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以下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具体例,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1)装箱系统1的结构

图1是装配有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制箱装置的装箱系统1的框图。另外,图2是表示装箱系统1中的瓦楞纸箱b以及物品的流动的立体图。在图1中,装箱系统1例如将点心糕点等装袋商品(袋g)以一定个数且排列状态多层填装于瓦楞纸箱b。

如图1所示,装箱系统1中,制箱工序p1、物品排列工序p2、装箱工序p3这三个工序协作。

制箱工序p1是将片材状的瓦楞纸箱材z向瓦楞纸箱b组装并输送至装箱位置的工序,由箱材搬入部11、箱组装部12、以及箱下方输送部13构成。

物品排列工序p2是将从上游侧工序供给的袋g向规定位置搬入并使一定数量的袋g排列成相邻的袋g之间彼此局部重叠,并输送至装箱位置的工序,由物品搬入部21、以及物品排列部22构成。

装箱工序p3是将在物品排列工序p2中排列完毕的一定数量的袋g向从制箱工序p1输送来的瓦楞纸箱b装箱,关闭箱并输送至排出位置的工序,由装箱部31、箱输送部32以及胶带贴附部33构成。

装箱系统1对瓦楞纸箱b进行袋g的多层填装,箱b内的袋g的姿势为“站立姿势”。即,当箱b的开口朝上时,是袋g的表面以及背面朝向侧方,袋g的上下的端部朝向上下,左右的侧部朝向侧方的姿势。

(1-1)制箱工序p1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制箱工序p1由将瓦楞纸箱材z导入到装箱系统1的箱材搬入部11、组装瓦楞纸箱b的箱组装部12、以及以瓦楞纸箱b的开口和大的顶部折翼zfa位于同一铅垂面上的方式转换姿势并向下方输送的箱下方输送部13构成。

(1-1-1)箱材搬入部11

如图2所示,在箱材搬入部11,将层叠在供给位置的瓦楞纸箱材z中的最前头的瓦楞纸箱材z逐个夹持向上方送出,使所送出的瓦楞纸箱材z绕铅垂轴旋转90°旋转并扩展成筒状。

瓦楞纸箱材z通过作业者而载置于供给位置。瓦楞纸箱材z的折翼zf、ze以打开的状态被折叠,该折翼zf、ze以位于铅垂方向的姿势层叠于水平方向。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将顶面侧的折翼zf、ze称为大的顶部折翼zfa、小的顶部折翼zea,将底面侧的折翼zf、ze称为大的底部折翼zfb、小的底部折翼zeb。

瓦楞纸箱材z向上方的送出由升降机构111进行,当供给位置的全部瓦楞纸箱材z消失时,将传感器(未图示)的检测信号向控制器40(参照图1)发送。

另外,瓦楞纸箱材z的绕铅垂轴的旋转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通过吸附旋转机构112用吸盘吸附瓦楞纸箱材z的侧面并保持,再通过马达(未图示)使吸附旋转机构112绕铅垂轴旋转90°。

(1-1-2)箱组装部12

箱组装部12一边使扩展成筒状的瓦楞纸箱材z向水平方向输送一边将瓦楞纸箱材z的底部折翼zfb折入并进行胶带粘贴,组装顶部折翼zfa打开的状态的瓦楞纸箱b。

(1-1-3)箱下方输送部13

箱下方输送部13使瓦楞纸箱b绕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水平轴旋转90°,并在以瓦楞纸箱b的开口、大的顶部折翼zfa以及小的顶部折翼zea位于同一铅垂面上的方式转换姿势之后向下方输送。即,在保持由箱组装部12形成的瓦楞纸箱b的立方体的形状不变的状态向下方移动。

(1-2)物品排列工序

在装箱系统1的袋g的流动中的上游侧工序中,配置有未图示的计量装置、以及制袋包装机等。并且,仅仅是在上游侧工序中重量、密封性、异物混入检查等合格的袋g会被供给至装箱系统1。

物品排列工序p2由接收袋g并输送至规定位置的物品搬入部21、以及使从物品搬入部21供给的袋g排列的物品排列部22构成。

(1-2-1)物品搬入部21

物品搬入部21具有物品导入输送机211、以及搬入输送机212。物品导入输送机211在进行重量、密封性、异物混入检查等的工序的下游侧接收检查合格的袋g的供给,并将其向搬入输送机212引导。

搬入输送机212将从物品导入输送机211输送来的袋g向物品排列部22输送。此外,关于搬入输送机212,在后文中详细说明。

(1-2-2)物品排列部22

物品排列部22具有第一排列输送机221、第二排列输送机222、以及第三排列输送机223。第一排列输送机221为了接收从搬入输送机212落下的袋g,其一端设定在比搬入输送机212的顶端部的高度低的位置,另一端设定在第二排列输送机222的高度位置。

此外,优选搬入输送机212的顶端部位于第一排列输送机221的物品载置面的正上方空间。在此,物品载置面是指第一排列输送机221的输送面中的等待接收落下来的袋g的面。

另外,第一排列输送机221以及第二排列输送机222上的袋g以彼此相邻的袋g之间局部重叠的方式形成列。

在列的最末尾的袋g在第一排列输送机221着陆之后,第二排列输送机222和第三排列输送机223开始,第一排列输送机221、第二排列输送机222、以及第三排列输送机223在同一方向上进行输送动作。因此,在第一排列输送机221以及第二排列输送机222上排列成一列的n个袋g一起向第三排列输送机223移动,在第三排列输送机223上行进。

(1-3)装箱工序p3

装箱工序p3具有将袋g填装于瓦楞纸箱b的装箱部31、输送袋g的装箱完毕后的瓦楞纸箱b的箱输送部32、以及将瓦楞纸箱b的顶部折翼zfa折入而关闭开口面从而完成胶带粘贴的胶带贴附部33。

(1-3-1)装箱部31

装箱部31用第三排列输送机223夹持排列成一列的一组的袋g的最前头和最末尾并将一组的袋g完整地插入到瓦楞纸箱b内。如图2所示,装箱部31为了夹持所排列的一组的袋g而具有阻止板311、压靠板313、以及插入板315。

阻止板311设置于第三排列输送机223的下游端,阻止形成列而输送来的袋g的行进。阻止板311配置成平面部与始终袋g的输送方向正交。

压靠板313按压排列成一列的n个袋g的最末尾,与阻止板311夹持并使其起立。压靠板313设置于第三排列输送机223的上游端,在袋g的列从第二排列输送机222向第三排列输送机223移动的期间,以平面部与袋g的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式收容于第三排列输送机223的旁边。另外,在列的最末尾的袋g从第二排列输送机向第三排列输送机223完全转移时,压靠板313以平面部与袋g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式进行转动。进一步,压靠板313按压列的最末尾的袋g而使列整体向阻止板311侧靠近。

此时,阻止板311是被固定的,因此,列的最前头的袋g沿着阻止板311的平面部起立,下一个袋g沿着起立的最前头的袋起立。后续的袋g也以同样的动作连锁地起立,因此,n个袋g以起立状态排列。

另外,装箱部31经由插入板315将起立状态的n个袋g合并在一起而压入到瓦楞纸箱b内。插入板315隔着第三排列输送机223位于与瓦楞纸箱b的位置相反的一侧。在从第二排列输送机222侧观察时,瓦楞纸箱b的开口面位于第三排列输送机223的右侧,位于第三排列输送机223的左侧。

插入板315使平面部与瓦楞纸箱b的开口相对并待机,在n个袋g成为起立状态后,将它们朝向瓦楞纸箱b的开口面按压,将n个袋g从开口朝向底部一举插入到瓦楞纸箱b。插入板315在阻止板311与压靠板313之间横穿而行进至瓦楞纸箱b的开口面。

(1-3-2)箱输送部32

箱输送部32具有对填装有袋g的瓦楞纸箱b的姿势进行转换的姿势转换机构321、以及输送瓦楞纸箱b的排出输送机322。

姿势变换机构321将到此为止仍为铅垂的开口面设为水平,即使瓦楞纸箱b旋转以使开口面朝上。姿势变换机构321利用带有同时吸附瓦楞纸箱b的侧面以及底面的吸附盘的l字状部件进行保持,l字状部件旋转90°,由此瓦楞纸箱b旋转。

在姿势变换机构321使瓦楞纸箱b旋转了90°时,瓦楞纸箱b以使开口面朝上的状态放置于排出输送机322。排出输送机322将瓦楞纸箱b输送至规定位置,但在到达规定位置之前,将大的顶部折翼zfa以及小的顶部折翼zea折入而关闭开口面,并完成胶带粘贴。

(1-3-3)胶带贴附部33

在说明胶带贴附部33之前,需要使瓦楞纸箱b各部分的名称便于说明,因此,使用附图对瓦楞纸箱b各部分名称标注附图标记并进行说明。

图3是瓦楞纸箱b的概略立体图。在图3中,瓦楞纸箱b具有由四个侧面(第一侧面sf1、第二侧面sf2、第三侧面sf3以及第四侧面sf4)构成的方筒。作为上盖以及底盖的各折翼从方筒的两端延伸。

具体而言,在构成侧面部的各侧面sf1、sf2、sf3、sf4的两端分别各设有一个折翼。在瓦楞纸箱b被交接到排出输送机322的时间点,底盖侧的各折翼被折入而关闭,通过胶带t对底盖进行封口。

另一方面,上盖侧的小的顶部折翼zea1、zea2以及大的顶部折翼zfa1、zfa2在被交接到排出输送机322的时间点是向外侧打开的状态(参照图1)。

小的顶部折翼zea1、zea2是设置在侧面部的矩形状的开口的短边侧的折翼。大的顶部折翼zfa1、zfa2是设置在侧面部的矩形状的开口的长边侧的折翼。

小的顶部折翼zea1与第一侧面sf1相连地延伸。小的顶部折翼zea2与第二侧面sf2相连地延伸,第二侧面sf2与第一侧面sf1相对。大的顶部折翼zfa1与第三侧面sf3相连地延伸。大的顶部折翼zfa2与第四侧面sf4相连地延伸,第四侧面sf4与第三侧面sf3相对。

图4是从图1的y的方向观察胶带贴附部33的侧视图。在图4中,在预先通过未图示的部件将小的顶部折翼zea1、zea2(参照图3)以覆盖瓦楞纸箱b的开口的方式折入之后,驱动折入棒331按压大的顶部折翼zfa1、zfa2而将大的顶部折翼zfa1、zfa2关闭。折入棒331是与排出输送机322的输送方向d保持规定角度地延伸的棒。

胶带贴附部33将胶带t连续地贴附到由排出输送机322输送的瓦楞纸箱b的、排出输送机322的输送方向d的下游侧的第一侧面sf1的上部、被折入的大的顶部折翼zfa1、zfa2的边界部分、与第一侧面sf1相对的第二侧面sf2(排出输送机322的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的第二侧面sf2)的上部,对瓦楞纸箱b的上盖进行封口。

(2)胶带贴附部33的详细结构

图5是胶带贴附部33的概略立体图。图6a是开始胶带t相对于瓦楞纸箱b的贴附之前的胶带贴附部33的主视图。另外,图6b是将胶带按压于被输送的瓦楞纸箱b的大的顶部折翼zfa1、zfa2而进行着贴附的胶带贴附部33的主视图。进一步,图6c是胶带t相对于瓦楞纸箱b的贴附刚完毕之后的胶带贴附部33的主视图。

在图5、图6a、图6b以及图6c中,胶带贴附部33主要具有第一臂34、第二臂35、连杆部件36、弹性部件37、以及卷绕有胶带t的胶带卷39。

另外,如图5所示,在胶带卷39的侧面安装有与胶带卷39的旋转同步地旋转的圆板39a。在圆板39a设有在径向以及周向上分别具有规定长度的多个狭缝391。狭缝391贯通圆板39a。

在图4以及图5中,在圆板30a形成有多个狭缝391,但也可以仅形成有一个狭缝391。

在与圆板30a相对的位置配置有检测狭缝391的通过的检测传感器50。

(2-1)第一臂34

第一臂34能够绕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摆动轴34a摆动。在第一臂34的顶端设有贴附辊34b。贴附辊34b绕摆动轴34a摆动。

另外,贴附辊34b将胶带t按压于第一侧面sf1以及大的顶部折翼zfa1、zfa2。胶带卷39的胶带t被引导至贴附辊34b。

在胶带t相对于瓦楞纸箱b的贴附开始时,被从胶带卷39引导至贴附辊34b的胶带t的粘结面朝向排出输送机322的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图6a正面看为右方)。

另外,胶带t相对于瓦楞纸箱b的贴附开始时,被引导至贴附辊34b的胶带t的非粘结面(与粘结面相反的一侧的面)由贴附辊34b从输送方向d的下游侧(图6a正面看为左方)支撑。

(2-2)第二臂35

第二臂35能够绕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摆动轴35a摆动。在胶带t相对于瓦楞纸箱b的贴附开始前的状态(图6a的状态)下,第二臂35具有相对于摆动轴35a向下方侧延伸的第一部分351、以及相对于摆动轴35a向上方侧延伸的第二部分352。第二部分352向相对于摆动轴35a与第一部分351大致相反的一侧延伸。

在第一部分351的端部设有按压辊35b。按压辊35b将胶带t向大的顶部折翼zfa1、zfa2以及第二侧面sf2按压。

(2-3)连杆部件36

连杆部件36是将第一臂34和第二臂35连结的部件。第一臂34的摆动轴34a的附近和第二臂35的第一部分351的摆动轴35a的附近通过棒状的连杆部件36而连结。

连杆部件36将第一臂34和第二臂35连结,由此,第一臂34以及第二臂35联动,彼此向相反的朝向摆动。

当被输送至排出输送机322的瓦楞纸箱b从输送方向d的上游侧(图6a正面看为右侧)接触图6a的状态的第一臂34时,第一臂34从正面侧看绕摆动轴34a向顺时针方向摆动,贴附辊34b向上方侧移动(参照图6b)。

此时,由于通过连杆部件36而与第一臂34连结,所以在第二臂35作用有将第二部分352向左方按压的力。其结果是,第二臂35从正面面侧看绕摆动轴35a向逆时针方向摆动,按压辊35b向上方侧移动(参照图6b)。

另外,瓦楞纸箱b通过排出输送机322被输送,由此,当如图6b所示地将瓦楞纸箱b的大的顶部折翼zfa1、zfa2向下方按压的按压辊35b变得不再与大的顶部折翼zfa1、zfa2接触时,第二臂35从正面侧看绕摆动轴35a向顺时针方向摆动,按压辊35b向下方侧移动(参照图6c)。

此时,在通过连杆部件36与第二臂35连结的第一臂34作用有向右方按压的力。其结果是,第一臂34从正面侧看绕摆动轴34a向逆时针方向摆动,贴附辊34b向下方侧移动(参照图6c)。

弹性部件37的一端固定于胶带贴附部33的框架部分(不动的部分),另一端连结于第二臂35的第二部分352。弹性部件37例如是弹簧,但不限定于此。

弹性部件37通过弹性力使向有方拉伸的力作用于第二臂35的第二部分352。通过使向右方拉伸的力作用于第二臂35的第二部分352,第二臂35从正面侧看绕摆动轴35a向顺时针方向摆动。

通过弹性部件37的弹性力对第二臂35施力,以使得第二臂35从正面侧看绕摆动轴35a向顺时针方向摆动,由此,在按压辊35b产生将胶带t向被输送的瓦楞纸箱b的大的顶部折翼zfa1、zfa2以及第二侧面sf2按压的按压力。

另外,如上所述,第一臂34和第二臂35通过连杆部件36而连结,因此,通过弹性部件37的弹性力,第一臂34从正面侧看绕摆动轴34a向逆时针方向摆动。

通过弹性部件37的弹性力,第一臂34从正面侧看绕摆动轴34a向逆时针方向摆动,由此,在贴附辊34b产生将胶带t向被输送的瓦楞纸箱b的第一侧面sf1以及大的顶部折翼zfa1、zfa2按压的按压力。

(2-4)检测传感器50

在图4以及图5中,检测传感器50是在检测狭缝391的期间输出的信号与在未检测的期间输出的信号不同的传感器即可。

本实施方式中的检测传感器50是使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配置于与圆板39a相对的一平面上并通过光的反射/非反射而产生信号的所谓反射型编码器。

检测传感器50连接于控制器40。在反复进行来自检测传感器50的信号变化的期间,胶带卷39旋转,控制器40判断为正在进行胶带放出动作。

此外,检测传感器50是在检测到狭缝391时发出开(on)或关(off)的信号的传感器即可,因此,也可以向圆板39a照射激光,基于因狭缝391通过时的距离变动而产生的传感器输出的变化,来检测狭缝391的通过。当然,也可以利用接近开关、光子式传感器。

另外,也可以将监视从胶带卷39放出的胶带t的照相机替换检测传感器。

(3)胶带贴附异常的判断

虽然在排出输送机322上输送的瓦楞纸箱b已到达检测部位pd(参照图4),但是,在根据检测传感器50判断为不存在表示胶带卷39正在旋转的“信号变化的反复”的情况下,控制器40也会推定胶带t已消失或胶带t未粘贴到瓦楞纸箱b,并判断为胶带贴附异常。

另外,虽然在排出输送机322上输送的瓦楞纸箱b正在通过检测部位pd,但是,在根据检测传感器50判断为表示胶带卷39正在旋转的“信号变化的反复”继续的情况下,控制器40也会推定胶带t未瓦楞纸箱b正常被切断,并判断为胶带贴附异常。

图7是由控制器40进行的胶带贴附异常检测控制的流程图。以下,一边参照图7一边说明其动作。

(步骤s1)

在图7的步骤s1中,控制器40判定瓦楞纸箱b是否到达了检测部位pd。虽未图示,但在排出输送机322的检测部位pd的侧方安装有检测瓦楞纸箱b的通过的通过传感器335。

通过传感器335例如由隔着排出输送机322相对配置的投光器335a和受光器335b。瓦楞纸箱b在该投光器335a与受光器335b之间通过时投射光被遮断,由光量减少而引起的受光器的电气特性的变化成为检测信号。

控制器40判断为瓦楞纸箱b已到达检测部位pd时,进入步骤s2。

(步骤s2)

接下来,控制器40在步骤s2中判定胶带卷39是否正在旋转。在胶带卷39的侧面同轴地安装有圆板39a,沿着圆板39a的径向形成有狭缝391。

在圆板39a的前方配置检测传感器50,检测传感器50以信号来输出检测传感器50与圆板39a的距离。圆板39a中的仅狭缝391的区间远离检测传感器50,因此输出与其他区间不同的信号。

即,在从检测传感器50交替输出不同的信号时,意味着圆板39a正在旋转,即胶带卷39正在进行放出动作。

控制器40判定位“胶带卷39正在旋转”时,进入步骤s3。

另一方面,在控制器40判定为“胶带卷39未旋转”时,进入步骤s6,停止装箱系统1的运转。这是因为,即使瓦楞纸箱b到达检测部位pd,由于胶带卷39未旋转,所以推定为胶带t未被用尽。

(步骤s3)

接下来,控制器40在步骤s3中判定瓦楞纸箱b是否通过了检测部位pd。瓦楞纸箱b通过检测部位pd,由此,通过传感器335的输出信号向“瓦楞纸箱b到达检测部位pd之前”的信号值稳定,因此,能够基于此进行判定。

在控制器40判定为“瓦楞纸箱b已通过检测部位pd”时进入步骤s4,在判定为“瓦楞纸箱b未通过检测部位pd”时返回步骤s2。

(步骤s4)

接下来,控制器40在步骤s4中判定胶带卷39是否处于停止。当瓦楞纸箱b经过检测部位pd时,胶带t被切断而从瓦楞纸箱b分离,因此,胶带卷39的旋转停止。

即,圆板39a的停止,因此能够基于“从检测传感器50不再交替输出不同的信号”来进行判定。

在控制器40判定为胶带卷39处于停止时进入步骤s5。

另一方面,在控制器40判定为“胶带卷39未停止”时进入步骤s6,停止装箱系统1的运转。这是因为,即使瓦楞纸箱b通过检测部位pd,由于胶带卷39正在旋转,所以胶带t未被适当地剪断,因此推定为保持附着于瓦楞纸箱b的状态并被拉伸。

(步骤s5)

控制器40在步骤s5中判定运转停止信号的有无。在控制器40判定为“有运转停止信号”时结束胶带贴附异常检测控制,在判定为“没有运转停止信号”时返回步骤s1。

(步骤s6)

控制器40在步骤s6中停止装箱系统1的运转。在此,除了基于生产计划的标准的停止指令之外,虽然在上述步骤s2中胶带卷39处于进行胶带放出动作的时期,但是,当判定为胶带卷39未旋转时,也会判断为胶带贴附异常,并停止装箱系统1、或者虽然在上述步骤s4中胶带卷39处于停止胶带放出动作的时期,但是,当判定为胶带卷39正在旋转时,也会判断为胶带贴附异常,并停止装箱系统1。

此外,装箱系统1的运转停止时,不需要在异常判定后立刻停止运转,例如,也可以在排出输送机322上的瓦楞纸箱b被排出之后等,在容易再起动的时期停止。

如上述那样,控制器40能够经由检测传感器50判断胶带t的贴附异常的有无,因此能够实现不经由目视检查的自动检查。

(4)特征

(4-1)

在构成于装箱系统1的制箱装置中,控制器40基于瓦楞纸箱b通过检测部位pd的定时和胶带卷39开始或停止胶带t的放出动作的定时来判断胶带t的贴附异常。

例如,虽然瓦楞纸箱b被输送至检测部位pd,但是,当未检测到由胶带卷39引起的胶带t的放出状态时,控制器40也能够判断为胶带的贴附异常,因此能够实现不经由目视检查的自动检查。

(4-2)

控制器40在瓦楞纸箱b通过检测部位pd的定时与胶带卷39开始或停止胶带t的放出动作的定时的偏差为规定量以上时也判断为胶带t的贴附异常。

(4-3)

控制器40经由检测传感器50监视设于与胶带卷39同步旋转的圆板39a的狭缝391的通过,因此,控制器40不仅能够判断胶带卷39的旋转动作、即胶带放出动作的有无,还能够根据检测信号的连续性判断正常的胶带切断的有无,进一步还能够根据旋转周期推定胶带t的消耗量。

(4-4)

在构成于装箱系统1的制箱装置中,即使在控制器40判断为存在胶带t的贴附异常时,也可以停止在容易再起动的时期。

(5)变形例

(5-1)第一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通过传感器335来进行在排出输送机322上被输送的瓦楞纸箱b已到达检测部位pd、以及瓦楞纸箱b已通过检测部位pd,但不限定于此。

例如,进一步设置与通过传感器335同种类的传感器,在瓦楞纸箱b被一方的通过传感器检测之后直至被另一方的通过传感器检测的期间,在检测传感器50到圆板39a正在旋转的情况下,判断为进行胶带卷39的正常的胶带放出动作,胶带t被适当地贴附。

相反,在瓦楞纸箱b被一方的通过传感器检测之后直至被另一方的通过传感器检测的期间,在检测传感器50无法检测到圆板39a的旋转的情况下,判断为未进行由胶带卷39进行的正常的胶带放出动作,胶带贴附已失败或胶带t已消失。

另外,即使在检测传感器50检测到圆板39a正在旋转的情况下,即使另一方的通过传感器检测到瓦楞纸箱b的通过并经过规定时间,此外在检测传感器50检测到圆板39a的旋转的情况下,也判断为胶带t的切断未正常进行,胶带t正在被拉伸。

(5-2)第二变形例

另外,也有不使用通过传感器的方法。具体而言,预先知晓在瓦楞纸箱b被载置于排出输送机322之后,[到达向瓦楞纸箱b的胶带贴附开始的部位为止的排出输送机322的进给量],以及[到达向瓦楞纸箱b的胶带贴附完毕的部位为止的排出输送机322的进给量]。

因此,胶带贴附工序的通过时间能够根据瓦楞纸箱b的尺寸、以及输送速度来算出。

因此,在来自检测传感器50的开/关信号比该通过时间早一定时间地停止的情况下,可识别为胶带t已被用尽。

另外,相反,在即使超过该通过时间而来自检测传感器50的开/关信号也继续的情况下,可识别为胶带t未切断而被瓦楞纸箱b的输送所拉伸且胶带t正在被拉出。

(6)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臂35和第一臂34彼此联动地动作,但关于规定的动作,第二臂35也可以通过其他的致动器来驱动。

图8是具有致动器38的胶带贴附部33的视图,是开始胶带t相对于瓦楞纸箱b的贴附之前的该胶带贴附部33的主视图。在图8中,致动器38以外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图6a)相同,因此省略致动器38以外的零件/部件的详细说明。

如图8所示那样,第二臂35的第一部分351与致动器38连结。致动器38例如是气缸,但不限定于此。

致动器38的动作通过控制器40来控制。致动器38将第二臂35的第二部分352向左方按压。

其结果是,在第二臂35的第二部分352作用有与弹性部件37作用于第二部分352的弹性力相反朝向的力。因此,当致动器38动作时,为了使第二臂35从正面侧看绕摆动轴35a向顺时针方向摆动而对第二臂35施加的力被削弱。

即,当致动器38动作时,按压辊35b将胶带t向被输送的瓦楞纸箱b的大的顶部折翼zfa1、zfa2以及第二侧面sf2按压的按压力被削弱(变小)。

另外,第一臂34和第二臂35通过连杆部件36而连结,因此,通过由弹性部件37赋予弹性力而在贴附辊34b产生的、将胶带t向被输送的瓦楞纸箱b的第一侧面sf1以及大的顶部折翼zfa1、zfa2按压的按压力,由于致动器38动作而变弱(变小)。

即,致动器38经由第二臂35、连杆部件36、以及第一臂34而作用于贴附辊34b,以使得贴附辊34b的按压力变小。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因按压力导致的瓦楞纸箱b的变形等。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制箱装置能够以目视检查以外的方法来检测胶带向瓦楞纸箱的贴附异常,因此对于装箱系统整体都有用。

附图标记说明

33胶带贴附部;39胶带卷;39a圆板;40控制器(控制部);50检测传感器(检测部);322排出输送机(输送部);391狭缝;b瓦楞纸箱;t胶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