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输送带组件的磁密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96728发布日期:2019-03-02 01:25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用于输送带组件的磁密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业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输送物料的输送带组件。



背景技术:

输送机通常用于在工业、食品、散装物料处理应用(例如,采矿、工业加工等)中运输材料(例如,开采物料、加工物料等)。通常,物料在输送带的顶部从一个位置传送到另一个位置。但是,物料可能会在到达所需位置之前从输送带上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送机组件,所述输送机组件包括: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限定沿输送方向延伸的中心线;以及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沿所述中心线至少部分地与所述第一输送带重叠。所述输送机组件还包括磁耦合机构,所述磁耦合机构将所述第一输送带的边缘磁耦合至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边缘。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一种输送机组件,所述输送机组件包括输送带和磁性元件,所述输送带限定沿输送方向延伸的中心线并可操作以沿所述输送方向移动,所述磁性元件耦合至所述输送带并与所述中心线侧向隔开。所述磁性元件沿所述输送方向与所述输送带一起行进。

在一个其他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一种输送机组件,所述输送机组件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限定沿输送方向延伸的中心线。所述输送机组件还包括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所述第一磁性元件耦合至所述输送带并与所述中心线侧向隔开,所述第二磁性元件耦合至所述输送带并与所述中心线侧向隔开。

通过考虑详细描述和附图,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式输送机组件的透视图,其示出了部分截面。

图2是图1中带式输送机组件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输送机组件的前透视图,其中拆下部件以清楚显示。

图4是图1中输送机组件的输送带的部分俯视图。

图5是图4中输送带的截面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输送机组件的截面正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输送机组件的截面正视图。

在详细解释本发明的任何实施方式之前,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的或在以下附图中示出的构造的细节和部件的布置。本发明能够具有其他实施方式并且能够以各种方式来进行实践或实施。应理解,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内容而使其无法覆盖落入本公开内容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同物和替代物。而且,应理解,这里使用的措辞是为了描述的目的而不应被认为是限制性的。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5,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输送机组件10。输送机组件10包括框架14、第一输送带18和第二输送带22。框架14具有第一端(即上游端26)、第二端(即下游端30)、第一侧面34、第二侧面38、顶面42和底面46。物料流动方向50(即输送方向)通常限定为从框架14的上游端26到框架14的下游端30。参考图2,输送机组件10可操作,以相对于水平方向52的大角度将物料(例如,开采的或加工的物料)从上游端26输送到下游端30。这种输送机组件在本领域中通常称为“大角度输送机”。

参考图1,框架14还包括多个支撑构件(惰辊组件54),每个支撑构件从框架14的第一侧面34延伸到框架14的第二侧面38。惰辊组件54从框架14的底面46延伸并支撑第一输送带18。在从框架14的上游端26延伸到框架的下游端30的物料流动方向50上,惰辊组件54基本上彼此等距地隔开。另外,每个惰辊组件54包括多个辊(例如,惰辊58)。在所示实施方式中,每个惰辊组件54包括三个惰辊58。在替代实施方式中,惰辊58的数量在一至六的范围内。惰辊58形成u形支撑表面60,其中每个惰辊58相对于相邻的惰辊以钝角进行定向(图3)。

参考图1-3,第一输送带18围绕第一集成尾端构件62和第一集成前端构件66耦合至框架14的底面46。第一集成尾端构件62将第一输送带18耦合至上游端26的框架14的底面46,第一集成前端构件66则将第一输送带18耦合至下游端30的框架14的底面42。第一集成尾端构件62和第一集成前端构件66都支撑第一输送带18并可操作以使第一输送带18沿物料流动方向50移动。继续参考图1和图2,第二输送带22类似于第一输送带18。具体来讲,第二输送带22耦合至框架14的顶面42并包括第二集成尾端构件70和第二集成前端构件74。第二集成尾端构件70将第二输送带22耦合至上游端26的框架14的顶面42,第二集成前端构件74则将第二输送带22耦合至下游端30的框架14的顶面42。第二集成尾端构件70和第二集成前端构件74都支撑第二输送带22并可操作以使第二输送带22沿物料流动方向50移动。

继续参考图2,第一输送带18限定第一连续环78。换句话说,第一输送带18从第一集成尾端构件62开始、跨过惰辊组件54上方、围绕第一集成前端构件66、沿框架14的底面46、返回到第一集成尾端构件62的连续环。因此,第一输送带18在操作期间以由第一连续环78限定的连续路径行进(例如,连续输送机系统)。另外,第一连续环78限定第一输送带18的外圆周82。类似地,第二输送带22限定第二连续环86。换句话说,第二输送带22形成从第二集成尾端构件70开始、延伸至第二集成前端构件74、围绕第二集成前端构件74、沿框架14的顶面42、并返回到第二集成尾端构件70的连续环。因此,第二输送带22在操作期间以由第二连续环86限定的连续路径行进(即连续输送机系统)。另外,第二连续环86限定第二输送带22的外圆周90。

参考图3,中心线94在第一输送带18上基本限定第一输送带18的中心,并在框架14的上游端26和下游端30之间平行于物料流动方向50延伸。中心线94将第一输送带18分成两个基本相等的部分,其中第一部分98与中心线94侧向隔开,第二部分102与中心线94侧向隔开并与第一部分98相对。第一部分98和第二部分102都沿物料流动方向50(即沿输送方向)延伸,以形成第一连续环78的至少一部分。

参考图1、4和5,输送机组件10包括耦合至第一输送带18的第一磁性元件118和第二磁性元件122。在操作期间,第一磁性元件118和第二磁性元件122与第一输送带18一起沿输送方向50行进。具体来讲,在所示实施方式中,第一磁性元件118和第二磁性元件122嵌入第一输送带18内。第一磁性元件118在第一部分98上相对于中心线94侧向放置,第二磁性元件122与第一磁性元件118相对地放置在第二部分102上。

继续参考图4和5,第一磁性元件118和第二磁性元件122是永磁体。具体地,输送机组件10包括多个第一永磁体126(即多个第一磁性元件118)。在替代实施方式中,第一磁性元件118可以是围绕整个连续环78延伸的单个均匀永磁体。在其他替代方式中,例如,一个或多个磁性元件是铁磁元件,该铁磁元件磁耦合至由对应永磁体产生的磁场。

参考图5,第一输送带18和第二输送带22均包括顶盖106和耦合至顶盖106的底盖110。另外,第一输送带18和第二输送带22包括第一边缘111和与第一边缘111相对的第二边缘112。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永磁元件126嵌入第一输送带18的第一部分98上的网状介质130中。同样,输送机组件10包括嵌入第一输送带18的第二部分102上的网状介质130中的多个第二永磁体134(即多个第二磁性元件122)。换句话说,多个第一磁性元件126位于第一边缘111和中心线94之间,多个第二磁性元件134位于第二边缘112和中心线94之间。

继续参考图4,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多个永磁体126、134以菱形网格图案(即偏移柱)嵌入网状介质130中。偏移柱在具有带正电的磁体的正柱138和带有带负电的磁体的负柱142之间交替。因此,第一磁性元件118和第二磁性元件122被构造成磁耦合至铁磁材料或另一相反极性的永磁体。网状介质130中的带正电和带负电的磁体的偏移柱138、142确保形成强磁性密封,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另外,网状介质130延伸第一输送带18的整个第一连续环7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磁体偏移柱138、142的网状材料可在顶盖106和底盖110之间嵌入第一输送带18中。

继续参考图1和3-5,输送机组件10包括耦合至第二输送带22的第三磁性元件146和第四磁性元件150,耦合的方式与第一磁性元件118和第二磁性元件122耦合至第一输送带18的方式大致相同。第二输送带22的第三磁性元件146和第四磁性元件150彼此相对放置,并都包括磁性网状介质130和多个磁体偏移柱138、14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磁性网状介质130在顶盖106和底盖110之间嵌入第二输送带22中。

第二输送带22的第三磁性元件146磁耦合至第一输送带18的第一磁性元件118,以形成第一磁耦合机构114(即第一磁性闩锁)。同样,第二输送带22的第四磁性元件150磁耦合至第一输送带18的第二磁性元件122,以形成第二磁耦合机构116(即第二磁性闩锁)。因此,参考图1,两个磁耦合机构114、116形成在第一输送带18和第二输送带22之间。例如,来自第一输送带18的带正电的磁体138磁性吸引来自第二输送带22的带负电的磁体。同样,来自第一输送带18的带负电的磁体142磁性吸引来自第二输送带22的带正电的磁体。磁体118、122、146和150的吸引力在第一输送带18和第二输送带22之间形成强磁耦合机构114、116。

在操作中,电机(未示出)转动第一输送带18的第一尾端构件62和/或第一前端构件66,以及转动第二输送带22的第二尾端构件70和/或第二前端构件74。第一输送带18沿由第一连续环78限定的第一外周82的连续路径行进。第二输送带22沿由第二连续环86限定的第二外周90的连续路径行进。当第一输送带18行进时,它在物料流动方向50上从框架14的上游端26经过惰辊组件54到框架14的下游端30。一旦第一输送带18到达框架14的下游端30,它就越过第一集成前端构件66到达框架14的底面46并开始返回到框架14的上游端26。当第一输送带18到达框架14的下游端30时,它经过第一集成尾端构件62并在第一连续环78上开始另一循环。同时,第二输送带22在第二集成尾端构件70上行进并在物料流动方向50上前进到第二集成前端构件74。然后,第二输送带22越过第二集成前端构件74到达框架14的顶面42,并在框架14的上游端26处返回到第二集成尾端构件70。一旦第二输送带22到达框架14的上游端26时,它经过第二集成尾端构件70并在第二连续环86上开始另一循环。

经开采或加工的物料m从源头(例如,另一输送机系统、破碎机、分拣机、料斗、筒仓、装载-运输-倾倒车辆等)接收到第一输送带18上,以沿物料流动方向50从框架14的上游端26被传送到框架14的下游端30。当物料m被接收在第一输送带18上时,第二输送带22抵靠第一输送带18而与其部分重叠。出于本发明描述的目的,部分重叠的意思是第二输送带22的任何部分沿着物料输送方向50覆盖第一输送带18的任何部分。第二输送带22覆盖第一输送带18上的物料m,在它们之间形成空腔154,其中容纳物料m。因此,第一磁耦合机构114通过将第一输送带18的第一磁性元件118磁耦合至第二输送带22的第三磁性元件146而形成,以将第一输送带18耦合至第二输送带22。另外,第二磁耦合机构116由第一输送带18的第二磁性元件122与第二输送带22的第四磁性元件150耦合来形成。磁耦合机构114、116将开采的物料m密封在第一输送带18和第二输送带22之间形成的空腔154中,以防止开采的物料m从第一输送带18上减少。换句话说,磁耦合机构114磁性密封第一输送带18和第二输送带22的第一边缘111(通过磁性元件118、146)并磁性密封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第二边缘112(通过磁性元件122、150)。

具有磁耦合机构114、116的输送机组件10有利地最小化了开采物料在被传送时所经受的减损量。开采物料的减损可导致一些开采物料从输送机组件10侧向溢出。溢出的开采物料被认为是损失的,不能在工业中使用。通过提供将第一输送带18耦合至第二输送带22以将开采物料固定在空腔154中的磁耦合机构114、116,减少了损失的开采物料的量。另外,将开采物料密封并保持在适当位置的磁耦合机构114、116有利地使开采物料能够相对于水平方向52以高角度行进而不会损失开采物料。具有形成在第一输送带18和第二输送带22之间的磁耦合机构114、116的输送机组件可在没有机械压力装置的情况下使用。传统的机械压力装置施加机械压力以保持两个输送带之间的接触。换句话说,磁性边缘带可与或不与使用压力装置的带式输送机一起使用,或者可与或不与结合使用由固有皮带张力在曲线轮廓上产生的径向压力的带式输送机一起使用。

参考图6,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输送机组件610。输送机组件610与输送机组件10的不同之处在于,输送机组件610不包括第二输送带22,而是磁耦合至其自身以形成空腔614,在空腔614中可输送开采物料m。输送机组件610包括框架618和输送带6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输送带622与第一输送带18相同。当输送带622在被定义为输送方向的物料流动方向626上移动(例如,从图6上看是进入页面)时,框架618支撑输送带622。输送带622限定沿输送方向626延伸的中心线630。中心线630基本上位于输送带622的中心,并将输送带622分成两个基本相等的部分,其中第一部分634与中心线630侧向隔开,第二部分638与中心线630侧向隔开并在展开时与第一部分634相对。

参考图6,第一部分634围绕中心线630折叠在第二部分638上,以与第一部分634重叠。此外,输送机组件610包括磁耦合机构642,磁耦合机构642包括第一磁性元件646和第二磁性元件650,第一磁性元件646耦合至输送带622并在第一部分634上与中心线630侧向隔开,第二磁性元件650在第二部分638上与中心线630侧向隔开。磁耦合机构642将第一部分634耦合至第二部分638。第一磁性元件646和第二磁性元件650都被构造成与输送带622一起在输送方向626上移动。

继续参考图6,当第一磁性元件646和第二磁性元件650彼此接近从而存在作用于第一磁性元件646和第二磁性元件650上的吸引磁力时,形成磁耦合机构642。在输送带622的第一分634和第二部分638磁耦合在一起的情况下,输送带622形成泪滴形状的空腔614。换句话说,当输送带622围绕中心线630折叠时,使第一磁性元件646和第二磁性元件650能够形成磁耦合机构642,并形成泪滴形状的空腔614。然后,在空腔614内输送开采物料m,且磁耦合机构642确保在输送带622移动时没有开采物料m从空腔614中减损。在替代实施方式中,泪滴形空腔614可竖直定向,使得磁耦合机构能够直接形成在中心线630上方。

参考图7,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的输送机组件710。输送机组件710与输送机组件610类似,但不同之处在于,输送机组件710其自身卷起以磁耦合并形成空腔714,在该空腔中可输送被开采物料m。输送机组件710包括框架718和输送带7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输送带722与第一输送带18相同。当输送带722在被定义为输送方向的物料流动方向726上移动(例如,从图7上看是进入页面)时,框架718支撑输送带722。输送带722限定沿输送方向726延伸的中心线730。中心线730基本上位于输送带722的中心,并将输送带722分成两个基本相等的部分,其中第一部分734与中心线730侧向隔开,第二部分738与中心线730侧向隔开并在未卷起时与第一部分734相对。

参考图7,输送机组件710包括磁耦合机构742,磁耦合机构742包括第一磁性元件746和第二磁性元件750,第一磁性元件746耦合至输送带722并在第一部分734上与中心线730侧向隔开,第二磁性元件750在第二部分738上与中心线730侧向隔开。在所示实施方式中,磁耦合机构742位于中心线730上方。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磁耦合机构可位于中心线730下方。

继续参考图7,当第一磁性元件746和第二磁性元件750彼此接近使得存在作用在第一磁性元件746和第二磁性元件750上的吸引磁力时,形成磁耦合机构742。在输送带722的第一部分734和第二部分738磁耦合在一起的情况下,输送带722形成空腔714。换句话说,为了形成空腔714,开采物料被放置在输送带722上,然后第一部分734逆时针卷起,而第二部分738顺时针卷起,直到第一磁性元件746与第二磁性元件750重叠,从而使第一磁性元件746和第二磁性元件750能够形成磁耦合机构742。然后,在空腔714内输送开采物料m,且磁耦合机构742确保在输送带722移动时没有开采物料m从空腔714中减损。

本发明的各种特征和优势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阐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