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疗机器人搬运支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8653发布日期:2018-11-07 08:10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中医诊疗机器人搬运支撑设备。



背景技术: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传统技术中,中医诊疗机器人即中医诊疗机体积较大,不易搬运,费事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搬运方便,省时省力的中医诊疗机器人搬运支撑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中医诊疗机器人搬运支撑设备,具有:

托板;

支撑座,设置在所述托板侧面;

连杆,其包括两段,第一段为支撑段,第二段为推动段,所述支撑段第一端设有连接座;

转轴,所述连接座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

支撑杆,其中部附近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段的底部;

万向轮,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两侧底部;

支脚,共有两个,两个支脚分别于所述托板的两端铰接;

前轮,设置在所述支脚的底部。

所述托板的横截面为“l”形。

所述支撑座位于所述托板的长度方向的中部附近。

所述支撑段和推动段的夹角为120°。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搬运方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中医诊疗机器人搬运支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托板,2、支撑座,3、连接座,4、转轴,5、连杆,6、支撑杆,7、万向轮,8、支脚,9、前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中医诊疗机器人搬运支撑设备,具有:

托板;

支撑座,设置在托板侧面;

连杆,其包括两段,第一段为支撑段,第二段为推动段,支撑段第一端设有连接座;

转轴,连接座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座上;支撑座和连杆能够相互转动,从而适应不同角度、位置的使用需求。

支撑杆,其中部附近固定安装在支撑段的底部;

万向轮,安装在支撑杆的两侧底部;

支脚,共有两个,两个支脚分别于托板的两端铰接;

前轮,设置在支脚的底部,前轮为万向轮。

托板的横截面为“l”形。

支撑座位于托板的长度方向的中部附近。

支撑段和推动段的夹角为120°。

使用时,将托板插入中医诊疗机底部,利用杠杆原理下紧推动段,以万向轮为支点将中医诊疗机第一端抬起,移动支脚,将托板支撑起来,移动中医诊疗机的第一端,之后采用同样的方法移动中医诊疗机的第二端,将中医诊疗机移动到所需位置。

采用上述的结构后,搬运方便,省时省力。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医诊疗机器人搬运支撑设备,具有:托板;支撑座,设置在托板侧面;连杆,其包括两段,第一段为支撑段,第二段为推动段,支撑段第一端设有连接座;转轴,连接座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撑座上;支撑杆,其中部附近固定安装在支撑段的底部;万向轮,安装在支撑杆的两侧底部,支脚,共有两个,两个支脚分别于托板的两端铰接;前轮,设置在支脚的底部,搬运方便,省时省力。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伟;凌中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健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8.20
技术公布日:2018.11.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