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台料仓上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2570发布日期:2019-04-03 05:14阅读:7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台料仓上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砂石运输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后台料仓上料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混凝土建筑越来越普及,混凝土通常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骨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搅拌得到,现在国内砂原料主要通过采砂船采集,采的砂通过采砂船输送到料仓上料系统,再具体分配各个料仓。当前的料仓上料系统通常具有上料装置、提升机、分料带以及料仓,采砂船的砂从上料装置进入,经过提升机进入分料皮带中,分料带上有预先设置好的左右开口,砂从左右开口存入料仓;但这样设计也有较多不便,由于开口是定好的,无法增加也无法合理调整开口的位置,如果强行要变动还需要增加转运皮带,此外,砂的落点一直保持不变,易堆积成小山,造成料仓内高低不平,不利于合理利用存储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灵活调整落料点的后台料仓上料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后台料仓上料系统,包括上料装置、提升机、分料带、料仓、支撑框架以及蛇形分料机构;支撑框架包括顶架以及若干根用于支撑顶架的支撑杆,提升机与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料仓设置在顶架的两侧或者下方;上料装置与提升机的进口搭接用于上料,蛇形分料机构包括移动底盘、支架、第一辊筒、第二辊筒以及横向传送机构;移动底盘沿顶架的轴向移动,支架与移动底盘固定,第一辊筒设置在支架上,第二辊筒设置在移动底盘上,第一辊筒位于第二辊筒的斜上方,横向传送机构与移动底盘固定连接;分料带铺设在顶架上,分料带依次包括第一传送段、蛇形段、第二传送段以及回送段,第一传送段与提升机的出口搭接,第一辊筒以及第二辊筒分别在蛇形段的两侧,蛇形段卷绕第一辊筒形成前凸端,蛇形段卷绕第二辊筒形成后凹端,前凸端凸出至横向传送机构上方,横向传送机构延伸至料仓。

优选的,横向传送机构包括皮带、正反转电机、第三辊筒、第四辊筒以及固定架,皮带环绕在第三辊筒以及第四辊筒上,正反转电机传动连接第三辊筒或第四辊筒,固定架与移动底盘固定,第三辊筒以及第四辊筒分别架设在固定架上,前凸端凸出至皮带上方。

优选的,移动底盘包括行走马达以及配合顶架运动的车轮,行走马达与车轮传动连接,车轮内侧设置有挡片。

优选的,还包括电源以及沿顶架的轴向布置的线槽,线槽内设置有滑触线,行走马达以及正反转电机均通过滑触线连接电源。

优选的,横向传送机构还包括对称排列在皮带两侧若干个支辊,皮带横截面呈凵形。

优选的,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一轴承座以及导轨,第一轴承座设置有与导轨配合的滑槽,第三辊筒通过第一轴承架设在第一轴承座上。

优选的,导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挡板。

优选的,上料装置包括若干条传送带、辊轴以及传动马达,传动马达与辊轴传动连接,传送带铺设在辊轴上,传送带的一端与提升机的进口搭接。

优选的,蛇形分料机构设置有用于检测物料高度的声波雷达,声波雷达分别与移动底盘以及横向传送机构信号连接。

优选的,上料装置以及分料带的两侧均设置有网罩。

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后台料仓上料系统在分料带上设置蛇形分料机构;蛇形分料机构包括移动底盘、支架、第一辊筒、第二辊筒以及横向传送机构;分料带的蛇形段卷绕第一辊筒形成前凸端,前凸端凸出至横向传送机构上方,方便将分料带的物料从前凸端转移到横向传送机构上,蛇形分料机构的移动底盘可沿顶架的轴向移动,使得横向传送机构可以到达料仓各个不同的落料位置,方便且灵活。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后台料仓上料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后台料仓上料系统正视图;

图3为图1的a区域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后台料仓上料系统,包括上料装置1、提升机2、分料带4、料仓5、蛇形分料机构6以及支撑框架9;提升机2可为载重大的斗式提升机,适用于砂石运输;支撑框架9包括顶架91以及若干根用于支撑顶架91的支撑杆92,提升机2与支撑框架9固定连接,料仓5设置在顶架91的两侧或者下方;

蛇形分料机构6包括移动底盘61、支架62、第一辊筒63、第二辊筒64以及横向传送机构65;移动底盘61沿顶架91的轴向移动,支架62与移动底盘61固定,第一辊筒63设置在支架62上,第二辊筒64设置在移动底盘61上,第一辊筒63位于第二辊筒64的斜上方,横向传送机构65与移动底盘61固定连接;

分料带4铺设在顶架91上,分料带4依次包括第一传送段41、蛇形段42、第二传送段43以及回送段44,第一辊筒63以及第二辊筒64分别在蛇形段42的两侧,使得蛇形段42卷绕第一辊筒63形成前凸端421,蛇形段42卷绕第二辊筒64形成后凹端422,确保蛇形段42呈z形,后凹端422一方面可以给横向传送机构65让出空间,另一方面,从前凸端421到后凹端422,传送角度发生了超180度的转折,上侧的砂石物料能直接落入横向传送机构65上,而不会继续随着蛇形段42进入第二传送段43传送。

工作时,砂石物料通过上料装置1进入提升机2的进口,提升机2提升砂石物料到顶架91相应的,第一传送段41与提升机2的出口搭接,砂石物料落入第一传送段41,进而传送蛇形段42,前凸端421的物料转移到横向传送机构65上,横向传送机构65向两侧延伸至料仓5完成卸料;当需要改变横向传送机构65落料点的位置时,启动移动底盘61沿顶架91的轴向移动,进而带动与之固定的横向传送机构65移动,从而方便的改变落料点,适应有多个处于不同位置的料仓5的情况,并且也可有效的防止料仓5内的物料形成山包,充分利用料仓5存储空间。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横向传送机构65包括皮带651、正反转电机652、第三辊筒653、第四辊筒654以及固定架66,皮带651环绕在第三辊筒653以及第四辊筒654上,固定架66与移动底盘61固定,第三辊筒653以及第四辊筒654分别架设在固定架66上,前凸端421凸出至皮带651上方,方便分料带4的砂石物料落入皮带651上,正反转电机652传动连接第三辊筒653或第四辊筒654,进而带动皮带651正向或者反向,从而根据需要将砂石物料传递到左侧的料仓5或者右侧的料仓5中,实现两侧分料功能。

移动底盘61可以是采用螺旋推杆的形式在顶架91上推动前进后退,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移动底盘61包括行走马达(图中未标注)以及车轮611,行走马达与车轮611传动连接,车轮611在顶架91的杆上滚动,为了防止掉落,车轮611的内侧设置有挡片612;此外,这类机构都设置有用于驱动各个运动部件的电源(图中未标注),如图3所示,沿顶架91的轴向布置有线槽7,线槽7内设置有滑触线(图中未标出),行走马达以及正反转电机652均通过滑触线连接电源,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长电缆连接电源时可能出现的打结情况。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横向传送机构65还包括对称排列在皮带651两侧若干个支辊655,支辊655使得皮带651两侧向上弯曲一定角度,使得横截面呈凵形,防止砂石物料洒落。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3所示,固定架66上设置有第一轴承座661以及导轨662,第一轴承座661设置有与导轨662配合的滑槽664,第三辊筒653通过第一轴承663架设在第一轴承座661上,第一轴承座661可相对于固定架66进行一定程度的滑动,使得第三辊筒653以及第四辊筒654的距离调整,使得皮带651张紧;当然,为了防止第三辊筒653脱离固定架66,应该在导轨66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作用在第一轴承座661上的限位挡板665。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3所示,上料装置1包括若干条传送带11、辊轴(图中未标注)以及传动马达(图中未标注),传送带11铺设在辊轴上,传动马达与辊轴传动连接进而带动传送带11传送物料,传送带11的一端与提升机2的进口搭接,传送带11的另一端延伸至外部,例如,传送带11可以连接提升机2的进口与外部沙船进行,完成将沙船物料存储的工作过程,传送带11也可以连接提升机2的进口与料仓5的底部卸料口(图中未标注),完成将砂石物料从一个料仓5转移到另一个料仓5的工作过程。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蛇形分料机构6设置有用于检测物料高度的声波雷达67,声波雷达67分别与移动底盘61以及横向传送机构65信号连接,当检测到料仓5内的物料凸出时,启动移动底盘61,进而改变横向传送机构65的落料点。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上料装置1以及分料带4的两侧均设置有网罩3,防护隔离,确保安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