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将润滑油瓶卡紧的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0066发布日期:2018-09-11 23:1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品收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将润滑油瓶卡紧的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润滑油瓶目前主要用于油制的产品进行封装,之后在对润滑油瓶生产完成后需要逐一对油瓶进行贴标处理,从而在不同标签上的润滑油瓶内封装不同的油制产品。

在对每个润滑油瓶进行贴标处理时需分别对每个油瓶进行处理,之后需要将润滑油瓶收集起来一个个的收集起来,从而便于将润滑油瓶集中运输走,但是一般工厂都是依靠人工进行收集,这样对每一个润滑油瓶进行收集时比较慢,且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使工作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润滑油瓶卡紧的收集装置,其具有便于对润滑油瓶卡紧摆齐而进行收集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将润滑油瓶卡紧的收集装置,包括输送带、设置在输送带一侧上的平台、以及设置在输送带另一侧上的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设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上设有驱动推动板移动的气压缸,所述平台的两侧上设有滑轨,每个所述滑轨上设有竖向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设有滚轮,所述滚轮抵接在滑轨内,所述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固接有竖向的第三气压缸,所述第三气压缸的活塞杆上固接有承载杆,所述承载杆上设有隔板,所述连接杆上设有牵拉装置,所述牵拉装置拉动连接杆向输送带的一侧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利用推动片将润滑油瓶从输送带上输送到平台上时会使润滑油瓶卡接到隔板上,并且有由于油瓶的推力会使隔板移动,当油瓶移动落到平台上后通过牵拉装置的拉动会使隔板压紧到润滑油品上,从而将油瓶卡紧到平台上使润滑油瓶排列在平台上,便于将油瓶集中取走,当油瓶需要取走时控制第三气压缸带动隔板向上移动,取走油瓶后可将隔板放下,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快捷,便于对油瓶进行收集。

进一步的,所述牵拉装置包括吊接杆、牵引绳,所述吊接杆的两端分别固接在连接杆上,所述操作台的一侧上固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上设有定滑轮,所述牵引绳的一端固接在吊接杆上,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穿过定滑轮并固定连接有承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利用牵引绳上连接承重块,并通过定滑轮连接在吊接杆上,当停止对隔板进行推动时,由于承重块的重力会带动吊接杆移动,从而使隔板可不断的将润滑油瓶卡紧到平台上。

进一步的,所述吊接杆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第三气压缸的下端,所述第三气压缸的活塞杆贯穿支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板的设置,可对第三气压缸有一个支撑的作用,防止第三气压缸掉落下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位于第三气压缸的两侧上贯穿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承载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这样的方式,可进一步防止承载杆发生转动而对第三气压缸造成一定的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上固接有若干个插接杆,所述承载杆下端固接有若干个卡紧环,每个所述插接杆分别插接在卡紧环内,所述卡紧环上设有螺钉,所述螺钉穿过卡紧环并抵接在插接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将隔板稳定的固定在承载杆上,同时当隔板需要更换时便于对其进行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上固接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吊接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强杆的设置,使来接杆与吊接杆之间连接的更急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的两侧上设有滑槽,所述滚轮上的轴承插接在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这样的方式可避免滚轮从滑轨上掉落下去,从而影响装置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的,述平台上靠近输送带的一侧上设有收集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收集箱的设置,在将油瓶推动下传送带后掉落到收集箱内,便于对油瓶进行收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牵拉装置拉动隔板卡紧润滑油瓶,可使润滑油瓶整齐的排列在收集箱内;

2、通过第三气压缸带动隔板向上移动,从而便于将平台上的润滑油瓶移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上A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侧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上B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1、输送带;11、平台;12、收集箱;2、操作台;21、固定板;22、气压缸;23、承接板;24、推动片;25、连接管;26、支撑杆;27、挡杆;28、固定环;29、螺栓;3、定位板;32、第二气压缸;33、卡块;41、滑轨;42、连接杆;421、加强杆;43、滚轮;431、滑槽;44、安装杆;45、第三气压缸;46、承载杆;47、隔板;48、插接杆;49、卡紧环;491、螺钉;5、牵拉装置;51、吊接杆;53、牵引绳;54、支杆;55、定滑轮;56、承重块;61、支撑板;62、固定管;63、滑动杆;7、润滑油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将润滑油瓶卡紧的收集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输送带1、设置在输送带1端部一侧上的平台11,在输送带1位于平台11的另一侧上设有操作台2,在操作台2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1,在固定板21上固定连接有气压缸22,气压缸22的活塞杆穿过固定板21并固接有固定环28,固定环28抵接在承接板23,在固定环28上设有螺栓29,且螺栓29穿过固定环28并插接在承接板23上;在承接板23上固接有推动片24,且推动片24位于输送带1的一侧上,当利用气压缸22上的活塞杆移动就可带动推动片24在输送带1上来回移动而将输送带上的润滑油瓶7推动下去;另外推动片24的两端向操作台2的方向弯折,避免油瓶卡接到推动片24上而不能向前移动;在固定板21位于气压缸22的两侧上分别贯穿有连接管25,在连接管25滑动连接有支撑杆26,且支撑杆2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承接板23上,从而对承接板23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如图1、5所示,在固定板21的靠近输送带1端部的一端上设有挡杆27,从而阻挡润滑油瓶7停留在输送带1上;在固定板21远离挡杆27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定位板3,在定位板3上设有第二气压缸32,第二气压缸32的活塞杆上固接有卡块33,当有一定量的润滑油瓶7移动到输送带1端部的位置上,通过控制第二气压缸32上的活塞杆前移而使卡块33移动到输送带1上,从而可阻挡后续润滑油瓶7继续在输送带1上移动。

如图3、4所示,在平台11上设有收集箱12,当将润滑油瓶7推动下输送带1后会掉落到收集箱12内;在平台11的两端上设有滑轨41,在两个滑轨41上设有与滑轨41垂直的连接杆42,在每个连接杆42下端转动连接有滚轮43,且滚轮43插接在滑轨41内,在滑轨41的侧端设有滑槽431,滚轮43上的轴承插接在滑槽431内;在两个连接杆42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杆44,在安装杆44的一侧上固接有第三气压缸45,在第三气压缸45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与活塞杆垂直的承载杆46,在承载杆46上设有隔板47,在隔板47上固接有若干个插接杆48,在承载杆46下端固接有卡紧环49,插接杆48插接在卡紧环49内,在卡紧环49上设有螺钉491,且螺钉491穿过卡紧环49并抵接在插接杆48上,从而将隔板47固定在承载杆46上;当利用推动片24将润滑油瓶7推动到平台11上后会使润滑油瓶7推动隔板47并使沿着滑轨41移动,当润滑油瓶7铺满收集箱12后可利用第三气压缸45将隔板47抬升起来并移动到输送带1的位置上。

如图3所示,在连接杆42上设有牵拉装置5,牵拉装置5包括吊接杆51,其中吊接杆5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杆42上,且吊接杆51位于安装杆44下端,在吊接杆51上固定连接有牵引绳53,在操作台2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支杆54,在支杆54上设有定滑轮55,牵引绳53穿过定滑轮55并固定连接有承重块56,通过承重块56的拉力可带动吊接杆51向输送带1的一侧移动,从而使隔板47卡紧到润滑油瓶7上,便于将润滑油瓶7紧密的排列收集箱12内。

如图3、5所示,在吊接杆51的中间位置上固接有支撑板61,且支撑板61固接在第三气压缸45的下端,第三气压缸45的活塞杆穿过支撑板61连接在承载杆46上,从而利用支撑板61对第三气压缸45有一个支撑的作用;在每个连接杆42上固定连接有加强杆421,且加强杆421的另一端固接在吊接杆51上,从而使连接杆42与吊接杆51之间连接的更稳定。

如图3所示,在支撑板61位于第三气压缸45的两侧上贯穿有固定管62,在固定管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杆63,且滑动杆6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承载杆46上,通过这样的方式可防止承载杆46发生一定的偏移。

具体实施过程:如图5所示,在使用此装置时,首先将收集箱12放置到平台11上,接着控制第三气压缸45将隔板47移动到靠近收集箱12的位置上,并将隔板47移动输送带1的一侧;之后将润滑油瓶7放置到输送带1上,润滑油瓶7会沿着输送带1抬动到挡杆27的位置上并停留在此处。

如图1、2所示,当有一定量的润滑油瓶7移动到输送带1的端部时,控制第二气压缸32上活塞杆移动使卡块33移动到输送带1中部,从而将输送带1后续的润滑油瓶7阻挡住,接着控制气压缸22上活塞杆的移动使推动片24前移,从而将输送带1上位于推动片24一端上润滑油瓶7推动下输送带1掉落到收集箱12上;由于承重块56的下拉力会拉动承载杆向输送带1一侧的位置上移动,从而使隔板47将移动到收集箱12上的润滑油瓶7卡紧到收集箱12内,同时也防止润滑油瓶7掉落到收集箱12上时倾倒。

如图1、3、4所示,当将润滑油瓶7推动到收集箱12上后,控制第二气压缸32上的活塞杆时卡块33收回到输送带1的一侧,之后润滑油瓶7会被输送带1带动而移动并卡接在挡杆27上,接着在将润滑油瓶7推动到收集箱12上并如此循环下去,使收集箱12上收集满润滑油瓶7;然后控制第三气压缸45上的活塞杆使隔板47向上移动,将收集箱12移动走,并在平台11放置新的收集箱12上,再次利用第三气压缸45将隔板47下移并移动到输送带1的一侧,之后可继续对润滑油瓶7进行输送并利用收集箱12内进行收集。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