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8451发布日期:2019-01-08 21:50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缠绕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膜卷绕于卷包外周的缠绕机,更详细来说,涉及一种能够检测膜卷筒是否用尽的缠绕机。



背景技术:

通常,在将膜卷绕于卷包上时会使用缠绕机。

该缠绕机包括:在载置有卷包的状态下使卷包沿纵轴方向及横轴方向旋转的转台及对在该转台上旋转的卷包抽出膜的膜保持部,通过改变膜所通过的一对拉伸辊的转速,一边向抽出方向对膜进行拉伸一边将膜卷绕在卷包上(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在将这样的膜卷绕在卷包上的过程中有时膜会用尽。因此,以往设有膜用尽检测机构。

如图11所示,该膜用尽检测机构在构成拉伸部的拉伸辊101、102的旋转轴上安装金属片103,并与金属片103相邻地安装检测金属片103的检测传感器104,通过检测到由于膜卷筒7的膜71用尽而产生的拉伸辊101、102的非旋转状态,能够检测到膜71已用尽。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26515号公报

但是,在通过这种方法检测膜是否用尽的情况下,会产生如下的问题。

即,例如,在高度不同地配置宽度为50cm的膜卷筒并以交叠的状态将各个膜抽出的情况下,无论在哪一方的膜用尽的情况下,都会从剩余一方的膜卷筒抽出膜。因此,拉伸辊会继续旋转,无法检测单方的膜是否用尽。

另外,在使用宽度较大的一个膜卷筒来卷绕膜的情况下,若膜局部地破损,则拉伸辊也会继续旋转,因此,也无法检测膜的异常。



技术实现要素:

于是,本实用新型着眼于上述课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论是膜用尽的情况还是局部破损的情况都能够检测到的缠绕机。

即,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缠绕机,具备:转台,载置卷包;膜保持部,保持卷绕有膜的膜卷筒,所述膜被向载置于该转台上的卷包进行卷绕;及拉伸部,对从该膜保持部抽出的膜向抽出方向进行拉伸,使所述转台或膜保持部旋转而将膜卷绕在卷包上,缠绕机设有检测传感器,所述检测传感器检测是否存在从所述膜保持部抽出的膜。

若这样构成,则会检测出抽出后的膜的有无,因此,例如,在从两个膜卷筒抽出膜的情况下,能够检测单方的膜卷筒的膜是否用尽。另外,在使用一个膜卷筒卷绕膜的情况下,也能够检测检测传感器的所处部分是否破损等。

另外,在这样的实用新型中,将所述检测传感器设于构成拉伸部的一对拉伸辊之间。

若设于这种位置,则膜不会在一对拉伸辊之间摆动,能够可靠地检测是否存在膜。

进而,所述膜保持部构成为对多个膜卷筒以相互交叠的方式进行保持,另外,将所述检测传感器分别设于从膜保持部所抽出的膜的非交叠位置。

若设于这种位置,则在从一对膜辊抽出膜的情况下,能够检测单方的膜是否用尽等。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缠绕机具备:转台,载置卷包;膜保持部,保持卷绕有膜的膜卷筒,所述膜被向载置于该转台上的卷包进行卷绕;及拉伸部,对从该膜保持部抽出的膜向抽出方向进行拉伸,使所述转台或膜保持部旋转而将膜卷绕在卷包上,缠绕机设有检测是否存在从所述膜保持部抽出的膜的检测传感器,因此,在从两个膜卷筒抽出膜的情况下,能够检测单方的膜卷筒的膜是否用尽。另外,在使用一个膜卷筒卷绕膜的情况下,也能够检测检测传感器的所处部分是否破损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缠绕机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在该实施方式中的膜单元保持有宽度为75cm的膜卷筒的状态的图。

图3是表示在该实施方式中的膜单元高度不同地保持有宽度为50cm的膜卷筒的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膜保持部的上部框架的图。

图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膜保持部的旋转保持部、下部框架的示意图。

图6是从下方观察该实施方式中的膜保持部的图。

图7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拉伸部的原理的图。

图8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检测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的图。

图9是表示该实施方式中的检测传感器与膜的接触状态的图。

图10是使该实施方式中的卷包支撑台倾斜而放出卷包时的状态图。

图11是表示现有例中的检测传感器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缠绕机

2 转台

21 辊

22 带

23 卷包支撑台

24 液压缸

3 膜单元

31 支柱

4 膜保持部

40 旋转保持部

41 槽部

41a 铰接部

42 下部框架

43 销

44 凹部

45 上部框架

46 槽

47 退避部

48 钩

48a 爪

48b 弹簧

49 止动片

5 插入杆

51 孔部

52 销

53 轴芯保持部

54 按压部

6 拉伸部

61 第一拉伸辊

62 第二拉伸辊

63 弹簧

7 膜卷筒

71 膜

72 检测传感器

73 接触辊

74 传感器

8 切断保持部

9 卷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该实施方式中的缠绕机1构成为具备:载置卷包9的转台2;保持向载置于该转台2上的卷包9进行卷绕的膜71的膜保持部4;及从该膜保持部4拉伸并抽出膜71的拉伸部6等,其特征在于,在构成该拉伸部6的一对第一拉伸辊61、第二拉伸辊62之间设有与膜71接触而直接检测出是否存在膜71的检测传感器72。以下,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缠绕机1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

首先,在载置卷包9的状态下使卷包9旋转的转台2支撑在卷包支撑台23上,如图1所示,转台2构成为具备:前后隔开一定间隔且平行地设置的一对辊21;及架设在这一对辊21之间的带22。而且,通过使辊21沿其水平的轴芯旋转,使卷包9以水平轴为中心旋转,并使用设于转台2的下方的未图示的马达使转台2以铅垂轴为中心旋转。

在该转台2的侧方设有膜单元3。该膜单元3一边向抽出方向对薄膜71进行拉伸一边将薄膜71抽出到载置于该转台2的卷包9,该膜单元3设于从主体的框架立起的支柱31上。

该膜单元3构成为具有:以位置可变的方式保持多个膜卷筒7的膜保持部4;及对由该膜保持部4保持的膜卷筒7的膜71一边进行拉伸一边抽出的拉伸部6。

其中,如图2等所示,膜保持部4构成为具备:在支柱31的下方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的板状的旋转保持部40;及设于该旋转保持部40的圆周上的多个平行的插入杆5等,将膜卷筒7插入并保持于这些插入杆5上。如图5、图6所示,该插入杆5通过设于从板状的旋转保持部40的外缘向内侧切入的槽部41的内部的铰接部41a而进行安装,以该铰接部41a为中心而进行倾斜移动。然后,通过这样使插入杆5倾斜移动,从上端插入膜卷筒7,另一方面,在使插入了该膜卷筒7的插入杆5返回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将插入杆5的上端侧插入到与旋转保持部40平行地设置的板状的上部框架45的槽部46,并在此状态下通过钩48而卡定。该钩48通过弹簧48b通常施加使插入杆5卡定的力,在解除该卡定状态的情况下,通过反向施力,能够解除卡定状态。

但是,在使该插入杆5倾倒的情况下,若插入杆5在意外的位置倾倒,则有可能使膜卷筒7与缠绕机1的主体接触、或与拖拉机接触而破损。因此,该插入杆5设为仅在膜卷筒7位于缠绕机1的最外侧的位置(图1中的纸面近前侧)的情况下能够解除作为固定部的钩48等。如图4所示,在解除该钩48的情况下,在安装于支柱31的中心侧的圆板47a设有使钩48的爪48a退避的退避部47,仅在膜卷筒7位于缠绕机1的最外侧的情况下,使钩48绕支点进行转动。由此,由于在钩48转动时爪48a进入到退避部47的内侧,因此容许钩48的转动。另一方面,由于在除此以外的位置上,钩48部的爪48a与圆板的外周抵接,因此不能转动。由此,仅在膜卷筒7位于外侧的情况下能够解除钩48。

另外,在这样使插入杆5在膜卷筒7位于最外侧的状态下倾倒的情况下,在解除钩48的同时,如图5和图6所示,也解除设于插入杆5的下侧的止动片49而使插入杆5倾倒。该止动片49以在旋转保持部40的下方通过弹簧向下方倾斜移动的方式设置,使其前端部分与插入杆5抵接。由此,止动片49的前端与插入杆5的下方部分抵接,防止插入杆5的倾倒。另一方面,在使该插入杆5倾倒的情况下,通过使该止动片49向下方倾倒,而使插入杆5倾倒。

支撑该插入杆5的旋转保持部40在以支柱31为中心的同心圆上保持膜卷筒7,在特定位置固定以该支柱为中心的旋转状态。在使该旋转保持部40固定的情况下,如图5、图6所示,将销43从设于旋转保持部40的下方的下部框架42向上方插入,并且使销43的前端部分与设于旋转保持部40的下方的凹部44嵌合,由此,使旋转保持部40的旋转状态固定。由此,固定膜卷筒7的位置,能够稳定地将膜71供给到拉伸部6。

另一方面,在这些插入杆5设有用于保持例如宽度为75cm、宽度为50cm等膜宽度不同的膜卷筒7的多个孔部51,通过将销插入到孔部51,能够改变轴芯保持部53的高度而保持膜卷筒7。此时,如图2所示,在安装宽度为75cm的膜卷筒7的情况下,使销52插入到最下部的孔部51而保持膜卷筒7,利用按压部54按压该膜卷筒7的上端部,防止其上浮。另一方面,在安装宽度为50cm的膜卷筒7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将销52插入到下数第二个孔部51而安装膜卷筒7,或者,将销52插入到最下部的孔部51和第二个孔部51而以高度不同的方式安装相邻的膜卷筒7。在这样高度不同地安装膜卷筒7时,能够在相互交叠的状态下从两个膜卷筒7抽出膜71,能够以扩大宽度的方式将膜71卷绕于卷包9。另外,在任一方的膜卷筒7用尽的情况下,通过使旋转保持部40旋转,也能够使用相邻的高度不同的膜卷筒7将膜71抽出并使用。

拉伸部6将从膜卷筒7抽出的膜71向抽出方向拉伸150%~180%并抽出,如图7的原理图所示,通过使齿轮比不同的齿轮啮合,能够改变各个拉伸辊61、62的转速。在进行该拉伸的情况下,使设于膜卷筒7侧的第一拉伸辊61相比设于出口侧(卷包9侧)的第二拉伸辊62的旋转相对缓慢地旋转。由此,能够一边对膜71进行拉伸一边抽出并卷绕于卷包9。该拉伸部6的第一拉伸辊61通过弹簧63按压膜卷筒7的外周,由此,能够抑制因膜卷筒7的惯性引起的自由旋转,防止膜71白白地抽出。

这样抽出的膜71卷绕于在转台2上旋转的卷包9,之后,如图10所示,通过液压缸24使卷包支撑台23向后方倾倒,并利用切断保持部8切断膜。该切断保持部8设置在卷包支撑台23的端部,通过使卷包支撑台23倾倒,能够以从下方捆绑膜71的状态进行保持并利用切刀切断膜71。然后,在这样切断了膜71的状态下,将卷包9向后方放出。此时,在切断保持部8中,为了将膜71向下一卷包9卷绕,成为保持有膜71的端部的状态。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能够直接检测出膜71是否用尽的检测传感器72。

如图8所示,该检测传感器72能够直接检测出从上下高度不同地设置的膜卷筒7所抽出的各个膜71中的、非交叠部分的膜71的有无,在此,构成为具备与膜71接触并旋转的接触辊73和检测埋入到该接触辊73中的金属的旋转的传感器74。在设置这种检测传感器72的情况下,能够设于从膜卷筒7至第一拉伸辊61之间、第一拉伸辊61与第二拉伸辊62之间、第二拉伸辊62与卷包之间等,但在设于从膜卷筒7至第一拉伸辊61之间的情况下,没有安装检测传感器72的间隙,而且如图9的虚线所示,可能由于膜卷筒7的直径改变而无法准确地检测出膜71的有无。另一方面,在设于第二拉伸辊62与卷包之间的情况下,如图9的虚线所示,由于因卷包的旋转会使膜71向左右方向摆动,因此难以使接触辊73始终与膜71接触。于是,在该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拉伸辊61与第二拉伸辊62之间设置检测传感器72。这样,能够在第一拉伸辊61与第二拉伸辊62的间隙内安装检测传感器72,且由于膜71始终处于在固定位置被拉伸的状态,因此,能够可靠地与膜71接触并检测膜71的存在。此外,在此,作为检测传感器72,使用检测与膜71接触的接触辊73的旋转的装置而构成,但也可以使用光学传感器、非接触式传感器等。

接下来,对这样构成的缠绕机1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在要将膜71卷绕于卷包9的情况下,将成为该膜71的卷绕对象的卷包9载置在转台2上,并且对膜保持部4插入多个膜卷筒7并保持。

在保持该膜卷筒7的情况下,使旋转保持部40旋转,以使插入杆5位于最外侧,在该状态下,插入固定部的销43并固定旋转状态。于是,在该状态下,设于上部框架45侧的钩48的爪48a成为能够退避到退避部47的状态,能够解除钩48对插入杆5的卡定状态。另外,与此同时,使设于下部框架42侧的止动片49倒向下方,由此使插入杆5向车身的侧方倾倒。然后,使膜卷筒7从上方插入到该插入杆5。此时,在插入宽度为75cm的膜卷筒7的情况下,将销52插入到设于插入杆5的最下部的孔部51并利用轴芯保持部53保持膜卷筒7,另一方面,在插入宽度为50cm的膜卷筒7的情况下,将销52插入到插入杆5的最下部或下数第二个孔部51并利用轴芯保持部53保持膜卷筒7。然后,在这样保持了膜卷筒7的状态下使插入杆5立起,收容于上部框架45的槽部46并利用钩48卡定。

接下来,在这样保持了膜卷筒7后,拔出旋转保持部40的下方的销43并使旋转保持部40旋转,在未装填的插入杆5位于最外侧的状态下再次插入下侧的销43并固定旋转保持部40。然后,同样地,解除钩48、止动片49,并且选择插入杆5的孔部51并从横向插入销52,利用轴芯保持部53保持膜卷筒7。此时,在保持宽度为75cm的膜卷筒7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将销52插入到设于插入杆5的最下部的孔部51并利用轴芯保持部53保持膜卷筒7,另一方面,在保持宽度为50cm的膜卷筒7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将销52插入到与刚才的膜卷筒7的高度不同的位置并利用轴芯保持部53保持膜卷筒7。

以下,同样地,一边依次使旋转保持部40旋转一边持续保持膜卷筒7。然后,在保持膜卷筒7的同时,利用按压部54按压膜卷筒7的上端部而防止上浮。

然后,在这样保持了膜卷筒7的状态下,使用弹簧63将拉伸部6的第一拉伸辊61按压于内侧的膜卷筒7,在此状态下,将膜71经由第一拉伸辊61、第二拉伸辊62抽出至切断保持部8。然后,利用该切断保持部8保持膜71的端部。此时,从各膜卷筒7抽出的膜71成为与设于第一拉伸辊61与第二拉伸辊62之间的上下接触辊73接触的状态,由此,能够检测出从各个膜卷筒7所抽出的膜71的有无。

在这样设置膜71、卷包9的状态下,通过转台2使卷包9旋转。这样,通过转台2的旋转不断将保持于转台2的切断保持部8的膜71卷绕于卷包9的外周。此时,由于卷包9绕水平轴和铅垂轴旋转,因此,能够通过卷包9的旋转将膜71卷绕于卷包9整体。

然后,在使膜71卷绕预定次数并使转台2停止在预定的位置后,如图10所示,使卷包支撑台23向后方倾斜,将卷包9向后方放出。此时,在使卷包支撑台23倾斜时,通过设于转台2的切断保持部8保持膜71的端部,之后,切断卷包9侧的膜71。由此,能够放出卷包9。

以下,同样地进行卷包9的载置、膜71的卷绕,而在对膜71进行卷绕的过程中膜71用尽的情况下,从膜卷筒7无法再抽出膜71,上下一方或双方的检测传感器72的接触辊74不再旋转。由此,能够检测出对应侧的膜卷筒7已用尽,能够通过警报声等敦促更换膜卷筒7。

在更换该膜卷筒7时,拔出旋转保持部40的下方的销43,将旋转保持部40向任一方旋转,将新的膜卷筒7移动至最接近第一拉伸辊61的位置。然后,再次插入下方的销43并固定旋转状态。然后,从该膜卷筒7抽出膜71,使膜71通过拉伸部6,利用切断保持部8保持该膜71的端部。此时,在高度不同地使用宽度为50cm的膜卷筒7的情况下,直接使用剩余一方的膜卷筒7,从与剩余一方的膜卷筒7相邻的膜卷筒7抽出膜71并使其交叠地通过拉伸部6。然后,同样,将这些膜71的端部保持于切断保持部8。

以下,同样,使转台2旋转而将膜71卷绕于卷包9,使卷包支撑台23倾斜移动,将卷包9放出。

这样,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缠绕机1具备:卷包支撑台23,载置卷包9;膜保持部4,保持卷绕有膜71的膜卷筒7,膜71被向载置于该卷包支撑台23上的卷包9进行卷绕;及拉伸部6,对从该膜保持部4抽出的膜71向抽出方向进行拉伸,使上述卷包支撑台23旋转而将膜71卷绕在卷包9上,缠绕机1设有检测是否存在从上述膜保持部4所抽出的膜71的检测传感器72,因此,在从两个膜卷筒7抽出膜71的情况下,能够检测出单方的膜卷筒7的膜71是否用尽。另外,在使用一个膜卷筒7卷绕膜71的情况下,也能够检测出检测传感器72的所处部分的破损等。

另外,由于将检测传感器72设于构成拉伸部6的一对第一拉伸辊61与第二拉伸辊62之间,因此,膜71不会摆动,能够可靠地检测出是否存在膜71。

而且,上述膜保持部4构成为对多个膜卷筒7以相互交叠的方式进行保持,另外,将上述检测传感器72分别设于从膜卷筒7所抽出的膜71的非交叠位置,因此,在从一对膜卷筒7抽出膜71的情况下,能够检测出单方的膜71是否用尽等。

此外,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以各种方式实施。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卷包支撑台23旋转而卷绕膜71,但也可以使膜保持部4绕卷包9旋转而将膜71卷绕在卷包9上。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拉伸辊61与第二拉伸辊62之间设置检测传感器72,但也可以检测是否存在卷绕在膜卷筒7上的膜71。在该情况下,例如,也可以通过光学传感器基于膜71与芯的颜色的不同而检测出反射率的差异,从而判断为“没有膜”。或者,也可以使用光学传感器等检测第二拉伸辊62与卷包之间有无膜7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