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侧配重升降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9408发布日期:2018-09-14 23:46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侧配重升降电梯。



背景技术:

如今电梯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人们的出行、工作等都离不开电梯。目前的升降电梯,大多为垂直升降电梯,使用钢丝绳牵引实现电梯的升降,而钢丝绳牵引,需要牵引机承受很大的扭矩,使得电梯经常需要维护,增加了使用成本。目前也有一些电梯,采用螺旋滑道导轨和与该螺旋滑道导轨相配合的滑动螺栓推进盘构成垂直升降装置,电机通过链轮传动机构与滑动螺栓推进盘相连接,从而驱动滑动螺栓推进盘上下运动,进而带动电梯的厢体升降。但其结构比较复杂,占用空间较大,且电机的负载较高,电梯的运行不够平稳,传动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侧配重升降电梯,其结构紧凑,减少了占用空间,提高了电梯的空间利用率,减轻了制造及安装难度,且减轻了电机的负载,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单侧配重升降电梯,包括井道以及设置于所述井道内的轿厢,所述轿厢的一侧与所述井道之间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井道内侧的轨道螺母管、固定于所述轿厢外侧且与所述轨道螺母管相配合的螺旋升降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螺旋升降组件沿所述轨道螺母管的轴向运动的电机,所述电机嵌设于所述轨道螺母管内,所述轿厢与所述井道之间还设置有配重装置,所述配重装置与所述升降装置位于所述轿厢的同侧。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装置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配重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升降装置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井道的上部设置有配重架,所述配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配重架上的滑轮、设置于所述配重架下方的配重块、以及与所述滑轮滑动配合的绳体,所述绳体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配重块上,所述绳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滑轮后固定在所述轿厢上。

进一步地,所述轿厢与所述井道之间还设置有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井道内侧的第一导轨、以及固定于所述轿厢外侧且与所述第一导轨相配合的第一导靴。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的数量为一组,所述导向组件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导向组件和一组所述升降装置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井道的横截面和所述轿厢的横截面均为方形,所述升降装置设置于所述轿厢的一侧面,两组所述导向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轿厢上与所述升降装置相对的另一侧面的两个端角处。

进一步地,所述井道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轨道螺母管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轿厢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轨相配合的第二导靴。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升降组件包括嵌设于所述轨道螺母管内且与所述轨道螺母管相配合的滑动螺栓、以及套设于所述滑动螺栓的两端且与所述轿厢固定连接的支架组件,所述滑动螺栓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机与所述螺旋升降组件之间的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与所述滑动螺栓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减速器设置于所述滑动螺栓的上方,所述滑动螺栓的下方连接有离心制动器,所述离心制动器、所述减速器均嵌设于所述轨道螺母管内。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在轿厢的一侧与井道之间设置升降装置,以实现轿厢的升降,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电梯的空间利用率,减轻了制造及安装难度,而且使得电梯的运行更加平稳;升降装置包括固定于井道内侧的轨道螺母管、固定于轿厢外侧且与轨道螺母管相配合的螺旋升降组件、以及用于驱动螺旋升降组件沿轨道螺母管的轴向运动的电机,电机嵌设于轨道螺母管内,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减少了占用空间,提高了传动效率和传动精度;通过在升降装置的同侧设置配重装置,使得升降装置的负载力与配重的重力相平衡,从而减轻了电机的负载,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侧配重升降电梯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单侧配重升降电梯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的单侧配重升降电梯去掉井道后的立体图;

图5为图4中的单侧配重升降电梯去掉轿厢后的立体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5中的单侧配重升降电梯另一个方向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配重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升降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中:10、井道;11、配重架;12、安装架;13、第二导轨;20、轿厢;21、第二导靴;30、升降装置;31、轨道螺母管;311、开口;32、滑动螺栓;33、支架组件;331、盖板;332、支架板;333、连接板;34、电机;35、减速器;36、离心制动器;40、配重装置;41、滑轮;42、配重块;43、架体;44、空心导轨;45、导靴滑块;46、防护罩;50、导向组件;51、第一导轨;52、第一导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10所示的单侧配重升降电梯,包括井道10以及设置于井道10内的轿厢20,轿厢20的一侧与井道10之间设置有升降装置30,升降装置30包括固定于井道10内侧的轨道螺母管31、固定于轿厢20外侧且与轨道螺母管31相配合的螺旋升降组件(未图示)、以及用于驱动螺旋升降组件沿轨道螺母管31的轴向运动的电机34,电机34嵌设于轨道螺母管31内,轿厢20与井道10之间还设置有配重装置40,配重装置40与升降装置30位于轿厢20的同侧。

通过在轿厢20的一侧与井道10之间设置升降装置30,以实现轿厢20的升降,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电梯的空间利用率,减轻了制造及安装难度,而且使得电梯的运行更加平稳;升降装置30包括固定于井道10内侧的轨道螺母管31、固定于轿厢20外侧且与轨道螺母管31相配合的螺旋升降组件、以及用于驱动螺旋升降组件沿轨道螺母管31的轴向运动的电机34,电机34嵌设于轨道螺母管31内,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减少了占用空间,提高了传动效率和传动精度;通过在升降装置30的同侧设置配重装置40,使得升降装置30的负载力与配重的重力相平衡,从而减轻了电机34的负载,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

具体地,如图2所示,配重装置40的数量为两组,两组配重装置40分别设置于升降装置30的两侧,充分利用了升降装置30两侧的空间,提升了空间利用率,简化了结构,减轻了生产难度,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6所示,井道10的上部设置有配重架11,配重装置40包括设置于配重架11上的滑轮41、设置于配重架11下方的配重块42、以及与滑轮41滑动配合的绳体(未图示),绳体的一端固定在配重块42上,绳体的另一端穿过滑轮41后固定在轿厢20上。具体地,绳体为钢丝绳。优选地,如图9所示,配重架11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安装配重块42的架体43,架体43的内侧设置有空心导轨44,配重块42上设置有与空心导轨44相配合的导靴滑块45。空心导轨44与导靴滑块45相配合,使得配重块42的升降更加平稳,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进一步优选地,配重架11在滑轮41的上方设置有防护罩46,对滑轮41起到保护作用,提高了配重装置40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轿厢20与井道10之间还设置有导向组件50,导向组件50包括设置于井道10内侧的第一导轨51、以及固定于轿厢20外侧且与第一导轨51相配合的第一导靴52。第一导轨51和第一导靴52相配合,使得轿厢20的升降更加平稳,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

具体地,如图2所示,升降装置30的数量为一组,导向组件50的数量为两组,两组导向组件50和一组升降装置30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井道10的横截面和轿厢20的横截面均为方形,升降装置30设置于轿厢20的一侧面,两组导向组件50分别设置于轿厢20上与升降装置30相对的另一侧面的两个端角处。井道10的横截面和轿厢20的横截面均为方形,升降装置30设置于轿厢20的一侧面,两组导向组件50分别设置于轿厢20上与升降装置30相对的另一侧面的两个端角处,使得电梯可以三侧开门,提高了电梯的实用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井道10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安装轨道螺母管31的安装架12。具体地,安装架12为槽钢。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他型材。如图7所示,安装架12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导轨13,轿厢20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二导轨13相配合的第二导靴21,第二导轨13和第二导靴21相配合,使得轿厢20的升降更加平稳。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8和图10所示,螺旋升降组件包括嵌设于轨道螺母管31内且与轨道螺母管31相配合的滑动螺栓32、以及套设于滑动螺栓32的两端且与轿厢20固定连接的支架组件33,滑动螺栓32与电机34的输出轴同轴设置。通过将与轨道螺母管31相配合的滑动螺栓32嵌设于轨道螺母管31内,且将滑动螺栓32与电机34的输出轴同轴设置的技术手段,不仅提高了传动效率和传动精度,同时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8和图10所示,轨道螺母管31的管壁沿其轴向设置有开口311,支架组件33包括设置于开口311处的盖板331、设置于盖板331两端的支架板332以及设置于盖板331两侧的连接板333,两个支架板332分别套设于滑动螺栓32的两端,两个连接板333均与轿厢20固定连接。优选地,支架板332设置有与滑动螺栓32相配合的安装孔(未图示),安装孔内设置有与滑动螺栓32相配合的轴承(未图示)。滑动螺栓32在相对轨道螺母管31运动的同时,相对支架板332做旋转运动,轴承的设置,提高了滑动螺栓32的转动效率,减少了支架板332的磨损,提高了螺旋升降组件的结构可靠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8和图10所示,升降装置30还包括设置于电机34与螺旋升降组件之间的减速器35,减速器35的输入轴与电机34的输出轴相连接,减速器35的输出轴与滑动螺栓32相连接。电机34可以给螺旋升降组件提供动力,其输出轴与滑动螺栓32连接,通过减速器35将电机34的力矩放大,足以驱动与螺旋升降组件相连接的轿厢20进行升降。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8和图10所示,减速器35设置于滑动螺栓32的上方,滑动螺栓32的下方连接有离心制动器36,离心制动器36、减速器35均嵌设于轨道螺母管31内。离心制动器36可以减小瞬间刹车对轿厢20和传动部件的影响和损坏,避免电梯内乘客的不适感。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