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9971发布日期:2018-10-23 17:04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工业自动化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在汽车电子领域中,载带盘、PCB等物料跨产线、跨区域转运频繁,且转运量大。物料由于单件体积小,通常放置在周转箱、料盘盒等标准载具内,然后通过运送载具,实现物料在不同产线间转运。

目前对于物料的转运主要通过人力推车和人控牵引车两种方式完成,但上述方式在不同生产时段,会造成人力浪费和人工响应不及时的生产矛盾。上述两种方式在完成物料人工运送的同时,还要负责物料在产线前后的上下料搬运工作,造成人工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效率低,自动化水平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运输装置,其能够实现物料的自动化搬运,且能够实现物料的自动上下料,响应及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化运输装置,包括全自主激光导航机器人、设置在所述全自主激光导航机器人上的载物平台单元,所述载物平台单元包括前端设置有开口的的罩壳、水平层叠设置在所述罩壳内并一端延伸出所述开口的传送组件、设置在所述罩壳顶部用于无线传输信号的通讯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左右两侧用于传送物料的传送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主动轴和从动轴、驱动连接所述主动轴的驱动电机,所述传送带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主动轴连接位于所述底板后端的两所述传送带的主动轮,所述从动轴连接位于所述底板前端的两所述传送带的从动轮,所述驱动电机信号连接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前后端。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带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限位条的高度高于所述传送带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条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条高度一致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厚度在从前至后逐渐变宽,所述导向块的内侧壁与所述限位条的内侧壁在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前端设置有用于调整传送带张紧度的调整块,所述调整块沿前后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后端设置有高于所述传送带的限位支架,所述限位支架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抵触所述物料的缓冲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罩壳的后侧壁与所述罩壳之间采用卡扣或磁吸方式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全自主激光导航机器人上设置有激光检测组件和超声波检测组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通讯组件信号连接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中心、定位模块、距离传感模块、设置在所述罩壳上的控制面板及显示屏。

结合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有全自主激光导航机器人,其在运行的过程中,车间内无需铺设导航地标;全自主激光导航机器人柔性高,可以根据实际的工厂环境,自主规划路径,自主避障,路径可以根据车间布局灵活调整;且全自主激光导航机器人可以原地实现零半径转弯,转弯占用空间小,提高车间利用率,自动化程度高;

2、通过设置有传送组件,包括层叠设置的传送带、主动轴、从动轴、驱动电机等,每层所述的两条传送带同步运行,各层传送带可相互独立运行,互不干扰,能够同时对多件物料进行传送,结构优化;通过设置有光电传感器,能够实时有效地监控物料是否上料到位或者下料到位,自动化程度高;

3、通过设置有通讯组件,能够无线对接需要传输物料的自动化设备,全自主激光导航机器人通过接受的讯号,带动载物平台运动至指定位置,精准有效地对物料进行传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角度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整体机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传送组件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全自主激光导航机器人;2、开口;3、罩壳;4、通讯组件;5、底板;6、传送带;7、主动轴;8、从动轴;9、光电传感器;10、导向块;11、调整块;12、限位支架;13、缓冲限位块;14、后侧壁;15、控制单元;16、控制面板;17、显示屏;18、限位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运输装置,包括全自主激光导航机器人1、设置在所述全自主激光导航机器人1上的载物平台单元。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全自主激光导航机器人1上设置有激光检测组件和超声波检测组件。通过设置有全自主激光导航机器人1,其在运行的过程中,车间内无需铺设导航地标;全自主激光导航机器人1柔性高,可以根据实际的工厂环境,自主规划路径,自主避障,路径可以根据车间布局灵活调整;且全自主激光导航机器人1可以原地实现零半径转弯,转弯占用空间小,提高车间利用率,自动化程度高。

所述载物平台单元包括前端设置有开口2的的罩壳3、水平层叠设置在所述罩壳3内并一端延伸出所述开口2的传送组件、设置在所述罩壳3顶部用于无线传输信号的通讯组件4。本实用新型中,自动化运输装置还包括与所述通讯组件4信号连接的控制单元15,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中心、定位模块、距离传感模块、设置在所述罩壳3上的控制面板16及显示屏17。通过设置有通讯组件4和控制单元15,能够无线对接需要传输物料的自动化设备,全自主激光导航机器人1通过接收的讯号,带动载物平台运动至指定位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运输装置与自动化设备进行握手通讯,通讯完成后开始进行自动传送对接,精准有效地对物料进行传输。且通过显示屏17能够有效地显示对接物料的信息,智能化程度高。

所述传送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底板5、设置在所述底板5左右两侧用于传送物料的传送带6、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主动轴7和从动轴8、驱动连接所述主动轴8的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所述传送带6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主动轴7连接位于所述底板5后端的两所述传送带6的主动轮,所述从动轴8连接位于所述底板5前端的两所述传送带6的从动轮。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底板5的后端,驱动主动轴7正反转以带动两传送带6同步转动,保证传送带6能够有效地传输物料。所述驱动电机信号连接有光电传感器9,所述光电传感器9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5的前后端。通过设置有光电传感器9,在物料进入传送组件时,当后置的光电传感器9检测到物料,此时物料已到达上料的指定位置,驱动电机停止转动;在物料驶离传送组件时,当前置的光电传感器9检测到物料时,此时物料已经到达下料的指定位置,驱动电机停止转动,结构优化。

所述传送带6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条18,所述限位条18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限位条18的高度高于所述传送带6的高度。通过上述的设置方式,在传输物料时,能够限定物料运行的方向,保证物料运行的精准性。所述限位条18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条18高度一致的导向块10,所述导向块10的厚度在从前至后逐渐变宽,所述导向块10的内侧壁与所述限位条18的内侧壁在同一平面上。通过上述的设置方式,当物料在上料的过程中,能够对位置偏移的物料进行导向,保证物料运行轨迹的准确性。

所述底板5的前端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传送带6张紧度的调整块11,所述调整块11沿前后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底板5上。通过上述的设置方式,能够有效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传送带6的张紧度以支撑和传输物料。所述底板5的后端设置有高于所述传送带6的限位支架12,所述限位支架12上设置有多个用于抵触所述物料的缓冲限位块13。通过上述的设置方式,当所述物料上料到位时,限位支架12限制物料继续传送,同时为了避免物料与限位支架12的硬性碰撞,通过设置的缓冲限位块13,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的问题,结构优化。所述罩壳3的后侧壁与所述罩壳3之间采用卡扣或磁吸方式可拆卸连接,且在后侧壁上安装有旋转把手,一方面保证了外形的美观,另一方面便面现场拆换操作,结构优化。

本实用新型是基于全自主激光导航机器人1的自动化运输的应用,通过集成自动双层传送组件,实现物料的运送和自动上下料。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完全取代现有人工运送的方式,实现自动运送,自动对接,全天24小时作业,随叫随到,操作简便。本实用新型中传送组件不局限于双层传输,传送方式也不局限于传送带传输。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