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状皮带新型托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6749发布日期:2018-09-25 20:43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状皮带新型托辊。



背景技术:

管状皮带输送机是靠摩擦驱动,并利用一定间距布置的正多边形托辊组,强制输送带卷成圆管状。其工作过程是:物料从尾部漏斗处进入加料段,输送带由平形变成U形,再经过过渡段逐渐变成O形,将物料包裹密闭运行,输送到头部过渡段时,圆管状输送带由U形渐渐展成平形,将物料卸掉。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的管状皮带输送机在运行时,托辊转动速度快,噪音大,会对临近居民的生活休息造成影响,而被环保部门认定为环保事故。由于现有的管状皮带输送机的托辊承受载荷大,其采用铆钉的连接方式,导致托辊故障率高,需要频繁地进行维修更换才能保证正常生产,而托辊总成结构复杂,拆装十分不方便,维修保养成本很高,并且导致职工劳动强度大,因此对该种托辊的改造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管状皮带新型托辊,可以有效地解决托辊更换不便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解决托辊故障率高需要频繁地更换,托辊转动速度快,运行噪音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状皮带新型托辊,包括托辊架、托辊和拉板;

所述托辊架包括平行设置且相对固定的两块支承板,两块支承板上均设置有贯通两个侧面的U型缺口,两块支承板上的U型缺口的位置对应;

所述托辊包括滚筒部以及同轴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滚筒部两端的两个转轴端部,所述转轴端部包括与所述U型缺口的弧形部分形状配合的安装段以及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安装段的限位段,所述托辊的两个转轴端部的安装段分别可拆安装于所述托辊架的两块支承板的U型缺口内;

所述拉板为分别与所述托辊架的两个支承板对应的两个,两个拉板与所述托辊架可拆卸连接,所述拉板上设置有与所述U型缺口配合对所述转轴端部的安装段进行固定的卡装孔。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段和所述限位段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作为优选:每个转轴端部上的限位段为分别同轴设置在其安装段的两端的两个。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段的圆周壁上沿径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卡槽,两个卡槽的槽底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卡装孔由圆形的穿过孔以及一端与所述穿过孔连通的长孔组成,所述穿过孔的直径大于所述限位段的直径,所述长孔的宽度大于所述安装段的两个卡槽的槽底之间的距离且小于所述安装段的直径,所述长孔的另一端具有与所述安装段的圆周壁形状配合的圆弧壁。

作为优选:所述拉板与所述托辊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托辊架的每块支承板在远离另一支承板的侧面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支承板垂直,所述拉板上固定设置有与其垂直的连接部,所述拉板的连接部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孔,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板上的第一连接孔的数量及位置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螺栓依次穿过位置对应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后旋上螺母即形成所述拉板与所述托辊架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托辊架还包括与两块支承板固定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两块支承板垂直,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孔。

作为优选:所述托辊的滚筒部的直径为133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托辊的两个转轴端部安装在U型缺口内,再用两块拉板分别通过卡装孔与U型缺口配合固定住托辊的两个转轴端部,拉板与托辊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在托辊损坏的情况下,可以快速地实现更换。本实用新型通过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具有以下效果:

1.通过将托辊的滚筒部的直径增大,这样滚筒部的周长变成,从而可以降低托辊的转速,既可提高托辊的使用寿命,又能降低托辊转动噪音,从实际使用上考虑,托辊长度保持原长度不变,整体安装位置不变。

2.对托辊固定方式进行改造,由远离的铆钉连接改为防松双孔拉板螺纹连接,既方便更换,又能防止托辊的松动产生噪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托辊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托辊架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托辊架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托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处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托辊的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拉板的俯视图。

图中1、托辊架;11、支承板;111、U型缺口;112、连接板;1121、第一连接孔;12、安装板;121、安装孔;2、托辊;21、滚筒部;22、转轴端部;221、安装段;2211、卡槽;222、限位段;3、拉板;31、卡装孔;311、穿过孔;312、长孔;313、圆弧壁;32、连接部;321、第二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托辊,包括托辊架1、托辊2和拉板3。

如图3至图5所示,托辊架1包括平行设置且相对固定的两块支承板11。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托辊架1还包括与两块支承板11固定的安装板12,安装板12与两块支承板11垂直。本实施例中,安装板12为长方形结构,安装板12在两端分别与两块支承板11连接固定。具体地,安装板12与两块支承板11为一体成型,其加工方式可选择铸造、冲压弯折等现有加工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安装板12的其中一长边与两块支承板11在一侧边沿齐平,两块支承板11的另一相对侧边沿伸出安装部的另一长边。

安装板1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孔121。本实施例中,安装孔1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安装孔121分别设置在安装板12的两端靠近两块支承板11的位置,以便平衡地分布载荷。

两块支承板11上均设置有贯通两个侧面的U型缺口111,两块支承板11上的U型缺口111的位置对应。具体地两块支承板11上的U型缺口111的开口侧位于伸出安装部的另一长边的侧边沿。

如图6至图8所示,托辊2包括滚筒部21以及同轴且对称设置在滚筒部21两端的两个转轴端部22。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托辊2的滚筒部21的直径为133mm。通过将托辊2的滚筒部21的直径增大,这样滚筒部21的周长变成,从而可以降低托辊2的转速,既可提高托辊2的使用寿命,又能降低托辊2转动噪音,从实际使用上考虑,托辊2长度与现有托辊2的长度相同,整体安装位置不变。

转轴端部22包括与U型缺口111的弧形部分形状配合的安装段221以及横截面积大于安装段221的限位段222。托辊2的两个转轴端部22的安装段221分别可拆安装于托辊架1的两块支承板11的U型缺口111内。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安装段221和限位段222的横截面均为圆形。安装段221的直径略小于U型缺口111的弧形部分的直径。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每个转轴端部22上的限位段222为分别同轴设置在其安装段221的两端的两个。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安装段221的圆周壁上沿径向对称设置有两个卡槽2211,两个卡槽2211的槽底平行。本实施例中,两个卡槽2211位于安装段221靠近最外侧的一个限位部的一端,即两个卡槽2211位于安装段221远离滚筒部21的一端。

如图1所示,拉板3为分别与托辊架1的两个支承板11对应的两个。两个拉板3与托辊架1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两个拉板3分别位于两个支承板11的外侧(即两个支承板11相互远离的一侧)。

如图9至图10所示,拉板3上设置有与U型缺口111配合对转轴端部22的安装段221进行固定的卡装孔31。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卡装孔31由圆形的穿过孔311以及一端与穿过孔311连通的长孔312组成。穿过孔311的直径大于限位段222的直径,以限位段222能够穿过穿过孔311。

长孔312的宽度大于安装段221的两个卡槽2211的槽底之间的距离且小于安装段221的直径。这样在限位段222穿过穿过孔311后安装段221的两个卡槽2211的槽底在长孔312内进行滑动。

长孔312的另一端具有与安装段221的圆周壁形状配合的圆弧壁313。这样在安装段221远离U型槽口的弧形部分的圆周壁部分能够与长孔312的圆弧壁313配合,从而良好地实现对托辊2的固定。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拉板3与托辊架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具体地,托辊架1的每块支承板11在远离另一支承板11的侧面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板112,连接板112与支承板11垂直,拉板3上固定设置有与其垂直的连接部32,拉板3的连接部32通过螺栓与连接板112连接。

连接板11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孔1121。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二连接孔1121的数量为两个。如图10所示,连接部32上设置有与连接板112上的第一连接孔1121的数量及位置对应的第二连接孔321,螺栓依次穿过位置对应的第一连接孔1121和第二连接孔321后旋上螺母即形成拉板3与托辊架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状皮带新型托辊的工作情况是,经试用和测试,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状皮带新型托辊有效地解决因托辊转速快导致的噪音大,影响临近居民休息的问题,经专业仪器现场测试,现场噪音由改造前的90分贝左右降低到现在的40分贝左右,降低力度可达50%以上;改造后由于托辊转速变慢以及防松双孔拉板螺纹连接方式的原因,使得托辊使用寿命延长,由原先每月更换近100个托辊到目前运行8个月才更换10个左右,带来的每年材料费用节约近5.2万元,并且大大降低了职工更换托辊、维修设备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管状皮带因托辊磨损撕裂的风险,使原料车间管状皮带运行逐步处于良性循环,是管状皮带托辊上的创新,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