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叉装机的驱动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9805发布日期:2018-09-14 23:50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致动或控制门架、平台或货叉的装置,尤其是一种叉装机的驱动臂。



背景技术:

叉装机具备较强的越野性能和灵活的转向行驶能力,其能够适应多种复杂工况,在矿山、物流、建筑等行业使用广泛。叉装机的货叉设置在货叉架上,货叉架通过驱动臂与叉装机主体相连接。现有叉装机的驱动臂通常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动臂和一横向连接在两动臂之间的连接梁,其中,两动臂的一端铰接在叉装机主体的前端两侧,另一端与货叉架相铰接,在连接梁上铰接有一摆杆,一液压缸的缸体铰接在叉装机主体的前端,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摆杆的一端相铰接,摆杆的另一端经一推杆与货叉架相铰接;在叉装机主体与动臂的中部之间铰接有举升油缸。这种结构的叉装机驱动臂只适合货物的垂直起运,在货叉进行旋转起运货物时,连接梁无法承受两动臂的扭力,易造成动臂与连接梁焊缝开裂及动臂扭曲变形。另外,液压缸通过摆杆、连杆驱动货叉架,其所用部件多、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叉装机驱动臂存在着连接强度低、结构复杂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接强度高的叉装机的驱动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叉装机的驱动臂,其包括一连接板和对称设置的两臂板,在所述的两臂板的一端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一枢接组件,在所述的两板臂的另一端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二枢接组件,在所述的两臂板的中间底端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一铰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包括一板体、位于板体两侧的连接部和位于两连接部两端上的延伸部,所述的连接板的板体经其两侧连接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的两臂板的中间部之间,所述的连接板的延伸部分别固定连接在两臂板上且延伸连接至所述的第一枢接组件、第二枢接组件上;在所述的连接板的板体上垂直对称固定连接有两固定板,两固定板的两端分别弯折对应固定连接在所述的两臂板上且延伸接近所述的第一枢接组件、第二枢接组件;在所述的两固定板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二铰接组件。

所述的第一枢接组件包括第一枢接孔和第一枢接套,所述的第一枢接孔分别对应开设在两臂板的一端上,所述的第一枢接套分别对应与第一枢接孔同轴心固定连接在两臂板一端的两侧面上。

所述的第二枢接组件包括第二枢接孔和第二枢接套,所述的第二枢接孔分别对应开设在两臂板的另一端上,所述的第二枢接套分别对应与第二枢接孔同轴心固定连接在两臂板另一端的两侧面上。

所述的第一铰接组件包括第一铰接孔和第一铰接套,所述的第一铰接孔分别对应开设在两臂板的中间底端上,所述的第一铰接套分别对应与第一铰接孔同轴心固定连接在两臂板的中间底端的两侧面上。

所述的第二铰接组件包括第二铰接孔和第二铰接套,所述的第二铰接孔分别对应开设在两固定板上,所述的第二铰接套分别对应与第二铰接孔同轴心固定连接在两固定板的内侧面上。

在所述的两固定板的外侧面与连接板之间分别固定连接设有外加强板,在所述的外加强板上分别对应第二铰接孔开设有通孔。

在所述的两固定板的内侧面及第二铰接套与连接板之间分别固定连接设有内加强板。

在所述的两臂板上分别对应第二铰接孔分别开有装配孔。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板的板体经其两侧连接部固定连接在两臂板的中间部之间,连接板的延伸部分别固定连接在两臂板上,并且延伸连接至第一枢接组件、第二枢接组件上,其结构简单,连接可靠;在连接板的板体上垂直对称固定连接有两固定板,两固定板的两端分别弯折对应固定连接在两臂板上且延伸接近第一枢接组件、第二枢接组件,在两固定板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二铰接组件,货叉液压缸经第二铰接组件铰接在两固定板之间,与现有叉装机的驱动臂相比,其两臂板可抵抗较大扭力,不易产生扭曲变形,臂板、连接板及固定板之间连接强度高,使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中标记:1.连接板,101.板体,102.连接部,103.延伸部,2.第一臂板,3.第二臂板,4.第一枢接组件,401.第一枢接孔,402.第一枢接套,5.第二枢接组件,501.第二枢接孔,502.第二枢接套,6.第一铰接组件,601.第一铰接孔,602.第一铰接套,7.第一固定板,8.第二固定板,9.第二铰接组件,901.第二铰接孔,902.第二铰接套,10.外加强板,1001.通孔,11.内加强板,12.装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图1中,一种叉装机的驱动臂,其包括一连接板1、一第一臂板2和一第二臂板3,其中,第一臂板2、第二臂板3对称设置在连接板1的两侧。

在图1中,在第一臂板2、第二臂板3的一端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一枢接组件4,该第一枢接组件4可将第一臂板2、第二臂板3分别与叉装机主体的前端相连接。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枢接组件4包括第一枢接孔401和第一枢接套402。其中,第一枢接孔401分别对应开设在第一臂板2、第二臂板3的一端上,第一枢接套402分别对应与第一枢接孔401同轴心固定连接在第一臂板2、第二臂板3一端的两侧面上。

在图1中,在第一臂板2、第二臂板3的另一端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二枢接组件5,该第二枢接组件5可将第一臂板2、第二臂板3分别与货叉组件相连接。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枢接组件5包括第二枢接孔501和第二枢接套502。其中,第二枢接孔501分别对应开设在第一臂板2、第二臂板3的另一端上,第二枢接套502分别对应与第二枢接孔501同轴心固定连接在第一臂板2、第二臂板3另一端的两侧面上。

在图1中,在第一臂板2、第二臂板3的中间底端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一铰接组件6。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铰接组件6包括第一铰接孔601和第一铰接套602。其中,第一铰接孔601分别对应开设在第一臂板2、第二臂板3的中间底端上,第一铰接套602分别对应与第一铰接孔601同轴心固定连接在第一臂板2、第二臂板3的中间底端的两侧面上(第二臂板3上的第一铰接组件6图中未视出)。应用时,在第一铰接组件6与叉装机主体之间对应设有举升液压缸,该举升液压缸驱动第一臂板2、第二臂板3分别绕对应的第一枢接组件4摆动,实现驱动臂的抬升或落下。

在图1中,连接板1包括一板体101、位于板体101两侧的连接部102和位于两连接部102两端上的延伸部103。如图1所示,连接板1的板体101经其两侧连接部102焊接固定在第一臂板2、第二臂板3的中间部之间,连接板1的延伸部103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臂板2、第二臂板3上,并且分别对应延伸连接至第一枢接组件4的第一枢接套402、第二枢接组件5的第二枢接套502上。

在图1中,在连接板1的板体101上垂直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7和第二固定板8。如图1所示,第一固定板7的两端向第一臂板2的方向弯折且固定连接在第一臂板2上,并延伸接近第一枢接组件4、第二枢接组件5;第二固定板8的两端向第二臂板3的方向弯折且固定连接在第二臂板3上,并延伸接近第一枢接组件4、第二枢接组件5。

在图1中,在第一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8上分别对应设有第二铰接组件9。如图1所示,第二铰接组件9包括第二铰接孔901和第二铰接套902。其中,第二铰接孔901分别对应开设在第一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8上,第二铰接套902分别对应与第二铰接孔901同轴心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8的内侧面上(第一固定板7上的第二铰接套902、第二固定板8上的第二铰接孔901图中未视出)。应用时,在第二铰接组件9与货叉组件之间对应设有货叉液压缸,该货叉液压缸驱动货叉组件绕第二枢接组件5摆动,实现货叉组件的抬升或落下。

为了加强第一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8的刚性,如图1所示,在第一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8的外侧面与连接板1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外加强板10(第二固定板8上的外加强板10图中未视出),在外加强板10上对应第二铰接孔901开设有通孔1001。在第一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8的内侧面上设有内加强板11(第一固定板7上的内加强板11图中未视出),并且该内加强板11连接在第二铰接套902与连接板1之间。

为了便于部件的装卸,如图1所示,在第一臂板2、第二臂板3上分别对应第二铰接孔901开有装配孔12,该装配孔12为货叉液压缸的铰装提供方便。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其两臂板可抵抗较大扭力,不易产生扭曲变形,使用可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