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葫芦用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3484发布日期:2018-10-13 01:26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葫芦,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葫芦用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传动装置用于将动力传递给主动车轮,主动车轮带动从动车轮,从而带动两个车架沿着主梁进行移动,但是现有传动装置的传动轴采用圆钢,需对圆钢进行车加工,同时还需要机加工出平键,加工繁琐,浪费大量的人力,工作效率低下;另外,两个车架之间通过螺杆进行连接,但是螺杆与车架之间的连接不稳固,导致螺杆与车架之间存在松动,从而使得两个车架之间的距离容易变化,这样就会使得传动轴传动不稳定,导致主动车轮和从动车轮与传动轴上的齿轮啮合不好,在运动的过程中会出现车轮悬空和运行打滑,主动车轮和从动车轮在主梁上的行走不顺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电动葫芦用传动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葫芦用传动装置,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第一车架和第二车架,所述第一车架与第二车架之间连接有螺杆组和支撑管组,所述第一车架包括前后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立柱、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立柱的第一横梁,所述第二车架包括前后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立柱、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立柱的第二横梁,位于前方的所述第一立柱的外侧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为六角钢,所述传动轴的一端穿过位于前方的所述第二立柱,所述传动轴上安装有两个齿轮和两个定位套。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电动葫芦用传动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联轴器包括左半联轴器、右半联轴器以及套在所述左半联轴器和右半联轴器外的齿圈,所述左半联轴器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右半联轴器与所述传动轴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电动葫芦用传动装置进一步包括每个所述定位套的周壁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紧定螺钉,所述紧定螺钉与所述传动轴抵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电动葫芦用传动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紧定螺钉为内六角锥端紧定螺钉。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电动葫芦用传动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螺杆组位于所述支撑管组的上方,所述螺杆组包括前后平行设置的两个螺杆,所述支撑管组包括前后平行设置的两个支撑管,每个所述螺杆伸出所述第二立柱的一端上套设有卡板,所述卡板与所述支撑管卡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电动葫芦用传动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卡板包括卡板本体、凸设在所述卡板本体底端的卡块,所述卡板本体套设在所述螺杆上,所述卡块卡入所述支撑管内。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电动葫芦用传动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卡板本体上设置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电动葫芦用传动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卡板本体的上部呈圆弧形、下部呈倒锥形。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电动葫芦用传动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卡板本体的底面呈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电动葫芦用传动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卡板本体与所述卡块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加工简单,降低劳动强度和人力物力成本,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安装效率高,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卡板的设置使得螺杆与第一车架、第二车架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确保传动轴的稳定传动,确保后续主动车轮和从动车轮在主梁上的顺畅和安全行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半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电动葫芦用传动装置,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第一车架10和第二车架12,第一车架10与第二车架12之间连接有螺杆组和支撑管组,第一车架10包括前后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立柱14、连接两个第一立柱14的第一横梁(图中未示出),第二车架12包括前后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立柱16、连接两个第二立柱16的第二横梁18,位于前方的第一立柱14的外侧固定有电机20,电机20的输出轴22连接有联轴器24,联轴器24连接有传动轴26,传动轴26为六角钢,传动轴26的一端穿过位于前方的第二立柱16,传动轴26上安装有两个齿轮28和两个定位套30。

本实用新型优选联轴器24包括左半联轴器32、右半联轴器34以及套在左半联轴器32和右半联轴器34外的齿圈36,左半联轴器32的外齿、右半联轴器34的外齿均与齿圈36的内齿相啮合,使得左半联轴器32和右半联轴器34连接成在一起,左半联轴器32与电机20的输出轴22相连接,左半联轴器32与电机20的输出轴22键配合,右半联轴器34与传动轴26相连接,右半联轴器34内设置六边形通孔38,传动轴26的另一端插入六边形通孔38,加工简单,提高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优选每个定位套30的周壁上设置有螺纹孔40,螺纹孔40内螺纹连接有紧定螺钉42,紧定螺钉42与传动轴26抵接,两个齿轮28的外轴端分别被第一轴承座44、第二轴承座46止挡住,两个齿轮28的内轴端分别被两个定位套30止挡住,两个齿轮28沿轴向设置有六边形孔(图中未示出),与传动轴26形配合,提高传动轴26和齿轮28连接的稳固性。进一步优选紧定螺钉42为内六角锥端紧定螺钉。

本实用新型优选螺杆组位于支撑管组的上方,螺杆组包括前后平行设置的两个螺杆48,支撑管组包括前后平行设置的两个支撑管50,每个螺杆48伸出第二立柱16的一端上套设有卡板52,卡板52与支撑管50卡接。

如图1、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卡板52包括卡板本体54、凸设在卡板本体54底端的卡块56,卡板本体54套设在螺杆48上,卡块56卡入支撑管50内。进一步优选卡板本体54上设置有通孔58,通孔58呈圆形,螺杆48穿过通孔58。卡板本体54的上部呈圆弧形、下部呈倒锥形。卡板本体54的底面呈圆弧形,便于与支撑管50外壁形配合,提高卡板52的稳固性。优选卡块56呈矩形。卡板本体54与卡块56一体成型,提高卡板52的强度。每个支撑管50上设置有卡孔59,卡块56穿过卡孔59。进一步优选卡孔59呈圆形。每个螺杆48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立柱14、第二立柱16,每个螺杆48通过多个第一螺母60、一个第二螺母62与第一立柱14、第二立柱16固定,第二螺母62与卡板本体54外侧面抵接。

由于螺杆48、支撑管50、第一立柱14均是前后对称设置的,被遮挡的未在图中显示。优选螺杆48位于支撑管50的斜上方。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