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开度电动叉车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3540发布日期:2018-10-13 01:27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叉车零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开度电动叉车罩。



背景技术:

现有叉车机罩往往采用单角度开启机构,即机罩一次开启到最大,开启到最大的机罩盖合时难度较大,主要体现为机罩开启角度过大可能造成对操作人员身高要求较高,或操作人员盖合机罩时比较费力等,因此该开启模式仅适用于维护工作量较少的内燃式叉车,而具备多开度的叉车机罩具有较大需求。对于电动叉车,由于其结构设计有别于传统内燃式叉车,其需要在保证车型小巧、车体紧凑的同时又具备较大的空间用于存放大体积的蓄电池,而蓄电池需定期加蒸馏水、维护、检测,上述操作过程中,并非每次都需要将机罩开启到最大,对于一些小型零配件的维护往往只要将机罩开启小角度即可,因此经常启闭上述盖合难度较大的机罩显然不合适,上述机罩将不再适用。另一方面,由于机罩质量较大,惯性大,现有机罩一次开启到最大,其开启闭合过程无缓冲作用,突然弹起或下压的机罩可能会对没做好准备的操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如击伤人员下巴或夹伤人员手指等。

林德叉车在其专利ZL201620295192.8中公开了一种叉车机罩的双定位开启机构,其通过两个转动构件和两个复位弹性件的设置实现机罩具备预设开启角度和最大开启角度两个开启角度,其预设开启角度可用于操作一些非大部件更换的维护,降低了开关机罩的难度。但上述技术方案仅能提供两个开启角度,而实际操作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维护,机罩不同的开度要求更多,另一方面,上述实用新型的结构较为复杂,装配过程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开度电动叉车车罩,该车罩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其所包含的机罩不仅能提供多个开启角度以满足不同维护需求,同时还能在打开或关闭过程中为操作人员提供助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多开度电动叉车罩,包括车罩本体、机罩本体和座椅,其中,机罩本体通过铰接机构铰接在叉车车架上,车架与机罩本体间设有两个气弹簧,气弹簧对称安装在机罩本体内部两侧,一个气弹簧为自由型气弹簧,另一个气弹簧为自锁型气弹簧,自锁型气弹簧包括气弹簧本体和控制气弹簧自锁的针阀,针阀连接一控制针阀启闭的开关按钮,开关按钮安装在机罩本体靠近铰接机构一侧的上表面。

更进一步,车罩本体设有前窗口和后窗口,后窗口上可拆卸安装有玻璃,前窗口一侧固定装有扶手,车罩本体在不影响操作实现前提下保障操作员安全。

更进一步,机罩本体设在车罩本体内部,机罩本体上表面安装有座椅,座椅和机罩本体间滑动连接,满足不同体型操作员空间需求,座椅一侧安装有操作机构。

更进一步,铰接机构为两个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的铰链,铰链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叉车车架上,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罩本体下表面。

更进一步,铰链包括第一铰接结构、第二铰接结构、连接块,第一铰接结构焊接在机罩本体,第二铰接结构包括连接在一起的固定板和铰接套,固定板固定在车架上,铰接套从连接块一侧插入连接块通孔中,一转轴依次穿过第一铰接结构、铰接套后在连接块另一侧被垫片和螺母锁紧,连接块与气弹簧下端关节轴承连接。

更进一步,关节轴承包括球头结构和匹配的外圈,球头结构通过一连接套固定在连接块上,外圈固定连接在气弹簧下端,采用关节轴承可使气弹簧实现360︒旋转。

更进一步,气弹簧上端设有双耳式U型叉,气弹簧上端通过上定位轴与机罩本体连接,上定位轴一端焊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下端焊接一防止上定位轴脱落的环套,采用双耳式U型叉连接不仅便于安装,同时能保持气弹簧上端具有移动转动空间,避免机罩本体启闭过程对气弹簧造成破坏。

更进一步,机罩本体上设有保护气弹簧的保护架。

更进一步,自锁型气弹簧采用弹性自锁型气弹簧,避免质量较大的机罩本体快速悬停过程造成对气弹簧冲击,影响气弹簧使用寿命。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机罩本体两侧对称分别设置有自由型气弹簧和自锁型气弹簧,使机罩本体后翻过程更加可控,不仅为操作人员提供助力作用,同时可让机罩本体在任意开度悬停,满足不同操作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是气弹簧与机罩本体连接效果图;

图4是气弹簧、机罩本体、车架间连接结构爆炸图;

图5是第二铰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连接套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是一种多开度电动叉车罩,如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电动叉车罩通过螺栓固定盖接在电动叉车车架上,以下涉及通过螺栓的固定连接还可以通过焊接等其他固定连接方式进行固定。电动叉车车架内安装有蓄电池、电机以及保证电动叉车稳定运行的其他结构,由于电动叉车车架内结构非本案保护重点,其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做累赘描述,以下重点说明多开度电动叉车罩结构。如图1-2所示,多开度电动叉车罩包括车罩本体1、机罩本体2、座椅3,其中,车罩本体1通过螺栓固定在车架上方起到保护操作人员的作用。车罩本体1包括前窗口11和后窗口12,两侧贯通,操作人员可以从车罩本体1两侧进入/离开车罩。进一步,也可以在车罩本体1两侧通过铰接机构安装车门,从两侧保护操作人员。电动叉车罩前窗口11可以盖接玻璃,不仅从前方保护操作人员,同时可以保证前方视野清晰,电动叉车罩本体1后窗口12上可拆卸安装有玻璃,玻璃通过螺栓安装在车罩本体1上,不仅从后方保护操作人员,同时保证操作人员可不时查看后方路况。车罩本体1前窗口11一侧可以固定焊接有扶手13,当操作人员操作电动叉车时可通过抓紧扶手13稳住身体。

机罩本体2设在车罩本体1内部,水平盖接在车架上用于容纳电机、蓄电池的空间上方,机罩本体2通过其后方的铰接机构铰接在电动叉车车架上,机罩本体2可绕铰接机构向后方翻起。机罩本体2上表面安装有上述座椅3,座椅3和机罩本体2间通过轨道31进行滑动连接,轨道3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罩本体2上表面,座椅3下表面焊接设有与轨道31相适应的滑块32,滑块32与轨道31配合使得座椅3可在机罩本体2上表面前后滑动,以满足不同体型操作人员的空间需求。滑块32与导轨31间还设有定位杆33,定位杆33从轨道31侧面插入座椅3底部的滑块32实现座椅3与机罩本体2间相对位置的固定。进一步,可以将操作机构4安装在座椅3一侧,放在座椅3扶手位置,则操作人员手下垂后自然放置在操作机构4上,提高操作体验。

上述设计当机罩本体2后翻时,往往会造成座椅3与后窗口12的接触,若采用现有单开度叉车机罩,则需要先将后窗口12的玻璃拆卸,而有时可能因忘记拆卸玻璃导致在机罩本体2后翻过程座椅3对玻璃产生破坏。为降低机罩本体2后翻难度,避免座椅3随机罩本体2快速后翻造成对后窗口12玻璃的破坏,车架与机罩本体2间通过设有气弹簧5来实现其后翻的缓冲与多开度控制。由于气弹簧5具备支撑、缓冲、制动、角度调节等多种功能,因此将其应用在机罩本体2上可实现机罩本体2后翻时具有缓慢的打开过程,并能在不同的开度进行定位悬停,以满足不同的操作需求。

如图2-3所示,机罩本体2上装设有两个不同类型的气弹簧5,气弹簧5包括气筒52和伸缩杆53,气弹簧的其他内部结构为业内公知,不再进行特别说明。气弹簧5对称安装在机罩本体2内部两侧,位于右侧的一个气弹簧5为自由型气弹簧,该气弹簧5主要功能是为电动叉车机罩本体2提供助力,并起支撑与缓冲作用。位于左侧另一个气弹簧5为自锁型气弹簧,其功能除了为电动叉车机罩本体2提供助力外,还可在工作行程中的任意位置锁定悬停,并产生足够大的自锁力。自锁型气弹簧与自由型气弹簧差别在于,自锁型气弹簧包括气弹簧本体和控制气弹簧自锁的针阀,针阀安装在气弹簧本体活塞杆端部,当针阀打开时,自锁型气弹簧像自由型气弹簧一样工作,不产生自锁力,而当针阀关闭时,自锁型气弹簧会立即自行锁定在当前位置,并通过足够大的自锁力将电动叉车机罩本体固定在当前位置。自锁型气弹簧又根据其自身形式不同分为刚性自锁气弹簧和弹性自锁气弹簧,刚性自锁型气弹簧在关闭针阀进行锁定时,锁定过程无缓冲直接立刻锁定。弹性自锁型气弹簧在关闭针阀锁定时,会有一个缓冲过程。由于电动叉车机罩本体2启闭过程精度要求不高,开度大小只要满足维护需求即可,开度允许一定误差,且机罩本体质量较大,不宜快速悬停,因此采用弹性自锁气弹簧较佳。针阀连接一控制针阀启闭的开关按钮51,为操作方便,可在机罩本体2上设置贯穿上下面的通孔21用于安装开关按钮51,开关按钮51从下到上穿过通孔21后安装在机罩本体2靠近铰接机构一侧的上表面。

铰接机构为两个处于同一水平直线上的铰链6,铰链6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电动叉车车架上,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罩本体2下表面,同时,铰接机构不仅实现机罩本体2与车架间的铰接,也实现机罩本体2与气弹簧5间的铰接。具体的,如图4所示,铰链6包括第一铰接结构61和第二铰接结构62,第一铰接结构61为焊接在机罩本体2的块状结构,第一铰接结构61与机罩本体2间也可以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或在机罩本体2生产时与其一体成型得到。第一铰接结构61设有沿机罩本体翻转轴线的贯穿通孔611,如图5所示,第二铰接结构62包括固定板621和铰接套622,固定板621为碳素铸钢制得的折弯的钣金件,碳素铸钢耐热可焊接,弯曲的结构可保证机罩本体2后翻、前翻过程都有足够的支撑力,以加强固定板621与车架间连接。固定板621通过螺栓固定在车架上,铰接套622内部铰接套通孔623沿机罩本体2翻转轴方向,固定板621一侧凸起一连接段624,连接段624焊接在铰接套622外侧面的第一端,铰链6还包括一连接块64,连接块64上并列设有两个连接块通孔641,铰接套622的第二端从连接块64一侧插入其中靠近机罩本体2的一个连接块通孔641,一转轴63依次穿过第一铰接结构61的贯穿通孔611后再穿过铰接套622的铰链套通孔623,并在连接块64另一侧被垫片与螺母锁紧,要求用于锁紧的垫片的外径要大于铰链套通孔623及连接块通孔641。连接块64远离机罩本体2的另一个连接块通孔641内固定插接一连接套65,连接套65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连接块64上,如图6所示,连接套65内部空间包括同轴设置的两个半径不同的柱形腔,分别为大柱形腔651和小柱形腔652,两个柱形腔连通后贯穿连接套65。连接套65套接一关节轴承的球头结构,球头结构包括焊接在一起的柱体661和球体662,柱体661外径和连接套65内大柱形腔651适配,柱体661插接在大柱形腔651内。球头结构柱体661异于球体662的另一端设有球头孔663。一根下定位轴67穿过连接套65后,锁紧在球头结构柱体661的球头孔663内。关节轴承还包括与球头结构适应的外圈68,外圈68的内球面与球头结构的球体662匹配,外圈68上端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气弹簧伸缩杆53下端。上述连接结构使气弹簧5可实现360︒旋转,有利于气弹簧5在启闭机罩本体2时为操作人员提供助力。

如图4所示,气弹簧5的气筒52上端通过螺纹固定有双耳式U型叉54,气弹簧5上端通过上定位轴7与机罩本体2连接。具体的,机罩本体2下方固定一T型固定片8,T型固定片8上端焊接在机罩本体2下表面,下端的厚度与U型叉54的两耳片间距离相当并插入两耳片之间。T型固定片8下端和两耳片上均设有轴孔,上定位轴7依次穿过上述轴孔实现气弹簧5与机罩本体2间的连接。进一步,上定位轴7一端焊接有一连接板71,连接板71下端焊接一环套72,环套72正好套接在U型叉54下端与气筒52连接的部位。环套72具有一定弹性,其可以有效防止上定位轴7从轴孔中脱落。上述连接结构在气弹簧5下端没有连接固定时,其可上下自由移动,而当气弹簧5下端与车架连接后,依然能保持上端具有3-5︒转动空间,避免机罩本体2启闭过程对气弹簧5造成破坏。进一步,机罩本体2上还可焊接有保护架22,避免机罩本体2受外界冲击内凹对气弹簧5造成破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但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