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平衡重式叉车的车身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3539发布日期:2018-10-13 01:27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平衡重式叉车的车身总成。



背景技术:

叉车是现在人们常用的搬运车辆之一,是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重物搬运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广泛应用于港口、车站、机场、货场、工厂车间、仓库、流通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并可进入船舱、车厢和集装箱内进行托盘货物的装卸、搬运作业,是托盘运输、集装箱运输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车身总成是叉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的设计影响叉车整体的强度、稳定性、工作效率、使用寿命等,目前,常规的叉车结构不够合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运行平稳快速的蓄电池平衡重式叉车的车身总成,从而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蓄电池平衡重式叉车的车身总成,所述的车身总成包括车架、电气系统、动力装置、制动装置、转向系统、多路阀组件、行驶机构和配重总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车架包括护顶架、第一部件舱、第二部件舱和人员舱,所述的第一部件舱和人员舱通过电池盖板相分隔,所述电池盖板的上方设有座椅,座椅的侧部设有盖板把手,所述第一部件舱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舱门和右舱门,后侧设有后立板,所述的后立板上固定有电控铝板,所述人员舱的前方底部设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上均设有防滑板,所述的第二部件舱位于第一部件舱和人员舱的前方,所述的第二部件舱内设有仪表台垫板和仪表台,所述的仪表台上设有仪表座、仪表后罩和杯盒。

作为优选,所述护顶架的前部设有后视镜,所述护顶架的左支架上设有拉手。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气系统包括固定在第一部件舱内的电瓶组件和电控板组件,固定在仪表座上的仪表总成,固定在第二部件舱内的组合开关、喇叭、USB接口、钥匙开关和手制动,分别固定在护顶架前后的前大灯和后尾灯,以及固定在电池盖板顶部的急停开关和固定在第二部件舱后方的加速器,所述的加速器固定在加速踏板上,所述加速踏板的表面设有一层加速踏板皮,所述第一部件舱在电瓶组件的下方设置有油管防护板,所述油管防护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对电瓶防震垫,所述的电控板组件包括后立板、固定在后立板上的电控铝板,以及固定在电控铝板上的闪光器、主接触器、行走控制器、泵控制器、蜂鸣器、保险丝盒、滤波器和接地电阻,所述的行走控制器和泵控制器之间设有负极连接条和控制器B+连接条,所述的控制器B+连接条通过连接片与主接触器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多路阀组件固定在第二部件舱内的仪表台垫板上,多路阀组件包括多路阀、侧移操作杆、倾斜操作杆和起升操作杆,所述的侧移操作杆、倾斜操作杆和起升操作杆分别通过操作杆连接杆与多路阀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油箱、泵站电机、齿轮泵、起升油缸、侧移器和倾斜油缸,所述的齿轮泵固定在泵站电机的侧部,所述油箱的顶部设有油箱盖板,所述的齿轮泵通过泵吸油管与油箱相连,所述的油箱通过回油管与多路阀相连,所述的起升油缸通过高压胶管、三通接头、限速阀、防爆阀和起升油管与多路阀相连,所述的侧移器依次通过第一高压胶管、侧移油管座、第二高压胶管、侧移钢管和侧移油管与多路阀相连,所述的倾斜油缸通过倾斜油管与多路阀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制动装置包括制动油壶、制动板、制动总泵、制动支座和制动传感器,所述的制动油壶通过油壶抱箍固定在油壶抱箍座上,所述的制动油壶通过制动油管和油杯连接头与制动总泵相连,所述的制动总泵分别与左刹车油管和右刹车油管相连,所述的制动总泵、制动板和制动传感器均安装在制动支座上。

作为优选,所述制动板的一端通过泵杆挂板、轴套和支板安装在制动支座上,另一端设置有制动踏板,所述制动踏板的表面设置有脚踏板皮。

作为优选,所述的转向系统包括方向盘、方向管柱、万向节、方向管柱连接轴、转向器、转向后桥、转向节和转向油缸,所述的方向管柱设置在方向盘的下方,所述的方向管柱通过万向节与转向器连接,所述的转向器与转向后桥相连,所述的转向后桥装在车架后部的尾架上,所述转向后桥的左右分别设有一个转向节,所述的转向节通过转向油缸推动转向节转向,所述的转向油缸依次通过转向胶管和转向油管与多路阀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行驶机构包括安装在车架前部的驱动桥前桥上的前大轮组件、安装在车架后部的转向后桥上的后大轮组件,所述的驱动桥前桥上设有牵引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的配重总成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后立板后方的配重,以及配重盖板,所述配重的底部固定有一牵引销。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稳定性高,能够提高叉车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车身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控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部件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一部件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护顶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电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前大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倾斜油缸的油路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起升油缸的油路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侧移器的油路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多路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转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转向系统的油路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链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门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外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内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托盘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21所示的一种蓄电池平衡重式叉车,包括车身总成A和门架总成B,所述的车身总成A包括车架、电气系统、动力装置、制动装置、转向系统、多路阀组件、行驶机构和配重总成。

所述的车架包括护顶架A1、第一部件舱A2、第二部件舱A3和人员舱A4,所述的第一部件舱A2和人员舱A4通过电池盖板A5相分隔,所述电池盖板A5的上方设有座椅A6,座椅A6的侧部设有盖板把手A7,所述第一部件舱A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舱门A8和右舱门A9,后侧设有后立板A10,所述的后立板A10上固定有电控铝板A13,所述人员舱A4的前方底部设有脚踏板A11,所述脚踏板A11上均设有防滑板A12,所述的第二部件舱A3位于第一部件舱A2和人员舱A4的前方,所述的第二部件舱A3内设有仪表台垫板A14和仪表台A15,所述的仪表台A15上设有仪表座A16、仪表后罩A17和杯盒A18。

所述护顶架A1的前部设有后视镜A19,所述护顶架A1的左支架上设有拉手A20。

所述的电气系统包括固定在第一部件舱A2内的电瓶组件A21和电控板组件A22,固定在仪表座A16上的仪表总成A23,固定在第二部件舱A3内的组合开关A24、喇叭A25、USB接口A26、钥匙开关A27和手制动A28,分别固定在护顶架A1前后的前大灯A29和后尾灯A30,以及固定在电池盖板A5顶部的急停开关A31和固定在第二部件舱A3后方的加速器A32,所述的加速器A32固定在加速踏板A33上,所述加速踏板A33的表面设有一层加速踏板皮A34,所述第一部件舱A2在电瓶组件A21的下方设置有油管防护板A35,所述油管防护板A35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对电瓶防震垫A36,所述的电控板组件A22包括后立板A10、固定在后立板A10上的电控铝板A13,以及固定在电控铝板A39上的闪光器A40、主接触器A41、行走控制器A42、泵控制器A43、蜂鸣器A44、保险丝盒A45、滤波器A46和接地电阻A47,所述的行走控制器A42和泵控制器A43之间设有负极连接条A48和控制器B+连接条A49,所述的控制器B+连接条A49通过连接片A50与主接触器A41相连。

所述的多路阀组件固定在第二部件舱A3内的仪表台垫板A14上,多路阀组件包括多路阀A51、侧移操作杆A52、倾斜操作杆A53和起升操作杆A54,所述的侧移操作杆A52、倾斜操作杆A53和起升操作杆A54分别通过操作杆连接杆A55与多路阀A51相连接。

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油箱A56、泵站电机A57、齿轮泵A58、起升油缸A59、侧移器A27和倾斜油缸A61,所述的齿轮泵A58固定在泵站电机A57的侧部,所述油箱A56的顶部设有油箱盖板A62,所述的齿轮泵A58通过泵吸油管A63与油箱A56相连,所述的油箱A56通过回油管A64与多路阀A51相连,所述的起升油缸A59通过高压胶管A65、三通接头A66、限速阀A67、防爆阀A103和起升油管A68与多路阀A51相连,所述的侧移器A27依次通过第一高压胶管A69、侧移油管座A70、第二高压胶管A71、侧移钢管A72和侧移油管A73与多路阀A51相连,所述的倾斜油缸A61通过倾斜油管A74与多路阀A51相连。

所述的制动装置包括制动油壶A75、制动板A76、制动总泵A77、制动支座A78和制动传感器A79,所述的制动油壶A75通过油壶抱箍A80固定在油壶抱箍座A81上,所述的制动油壶A75通过制动油管A82和油杯连接头A83与制动总泵A77相连,所述的制动总泵A77分别与左刹车油管A84和右刹车油管A85相连,所述的制动总泵A77、制动板A76和制动传感器A79均安装在制动支座A78上。

所述制动板A76的一端通过泵杆挂板A86、轴套A87和支板A88安装在制动支座A78上,另一端设置有制动踏板A89,所述制动踏板A89的表面设置有脚踏板皮A90。

所述的转向系统包括方向盘A91、方向管柱A92、万向节A93、方向管柱连接轴A94、转向器、转向后桥A96、转向节A97和转向油缸,所述的方向管柱A92设置在方向盘A91的下方,所述的方向管柱A92通过万向节A93与转向器连接,所述的转向器与转向后桥A96相连,所述的转向后桥A96装在车架后部的尾架上,所述转向后桥A96的左右分别设有一个转向节A97,所述的转向节A97通过转向油缸推动转向节A97转向,所述的转向油缸依次通过转向胶管A95和转向油管A98与多路阀A51相连。

所述的行驶机构包括安装在车架前部的驱动桥前桥A99上的前大轮组件A100、安装在车架后部的转向后桥A96上的后大轮组件A101,所述的驱动桥前桥A99上设有牵引电机A102。

所述的配重总成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后立板A10后方的配重A37,以及配重盖板A38,所述配重A37的底部固定有一牵引销A39。

所述的门架总成B包括外门架B1、内门架B2和托盘架组件B3。

所述外门架B1的后方底部通过一对前桥抱箍B4将外门架B1铰接在车架的前部,所述外门架B1的两侧在前桥抱箍B4的上方设有一对倾斜油缸B5,所述倾斜油缸B5的前端与外门架B1铰接,后端与车架的前部铰接,所述外门架B1的底部固定有起升油缸B6,所述起升油缸B6与外门架B1的侧壁之间通过油缸支撑块B7和弯板B8进行固定,所述外门架B1的上方两侧设有一对上固定横板B9,所述外门架B1在上固定横板B9的下方由上往下依次设有中固定横板B10、下固定横板B11和底部固定横板B12,所述的中固定横板B10上设有油管固定块B13和油管固定压板B14,所述的下固定横板B11上设有回油管固定夹B15,所述底部固定横板B12的前部设有外门架挡板B16,所述外门架B1的内侧侧壁上设有纵向导轨B17,所述纵向导轨B17的上方设有一门架滚轮B18。

所述内门架B2沿门架侧壁纵向设有内导轨B19和外导轨B20,所述外导轨B20的底部设有内门架主滚轮B21,所述内门架B2的上方固定有上连接板B22,下方固定有下连接板B23,所述的上连接板B22内设有门架链轮B24和油管链轮B25,所述下连接板B23的下方后侧固定有内门架挡板B26。

所述托盘架组件B3包括侧移器B27、护栏B28和货叉B29,所述的侧移器B27包括相互滑动连接的支持架B30和侧移架B31,所述的护栏B28设置在侧移架B31的前部上方,所述的货叉B29设置在侧移架B31的前部下方,所述支持架B30的后部两侧由下往上设有多个托盘架主滚轮B32,所述托盘架主滚轮B32的上方设置有托盘架滚轮B33,所述的托盘架滚轮B33通过螺栓穿过托盘架滚轮B33上的托盘架滚轮固定轴B34固定在支持架B30上,所述的螺栓与支持架B30之间设置有轴套B35和垫圈B36。

所述的内门架B2通过内门架主滚轮B21嵌入外门架B1的纵向导轨B17中,外门架B1的门架滚轮B18嵌入内门架B2的外导轨B20中,所述起升油缸B6的顶部与内门架B2的上连接板B22相固定,所述的托盘架组件B3通过支持架B30两侧的托盘架主滚轮B32嵌入内门架B2的内导轨B19中,所述托盘架组件B3与外门架B1之间通过链条B10相连接,所述链条B10的两端均设有链条拉杆B13,链条B10一端的链条拉杆B13与外门架B1的上固定横板B9相固定,另一端的链条拉杆B13与支持架B30相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