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垃圾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8849发布日期:2019-01-22 21:14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智能垃圾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收集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垃圾机器人。



背景技术:

传统垃圾桶是指一种可以被放置在固定地点,便于用户投放垃圾的工具。现有的垃圾桶的底部为平底结构,使用时放置的某个位置不动,这就需要使用人员每次在投放垃圾的时候先走到垃圾桶附近,然后再将垃圾投入至垃圾桶。有时使用人员不方便移动位置,这使得垃圾投放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垃圾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垃圾桶无法自动行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垃圾机器人,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垃圾投放口,壳体具有容纳空间,垃圾投放口与容纳空间相连通;内桶,内桶可拆卸地设置在容纳空间;行走组件,行走组件设置在壳体上;控制组件,行走组件与控制组件电连接,以控制行走组件。

进一步地,行走组件包括驱动件、车轮和连接架,车轮设置在连接架上,连接架设置在壳体上,驱动件与车轮相连接以驱动车轮转动。

进一步地,车轮包括多个,多个车轮中的至少一个车轮与连接架通过万向轮固定,以使车轮可360°周向转动。

进一步地,行走组件还包括刹车机构,控制组件与刹车机构相连接以控制刹车机构。

进一步地,刹车机构的第一端与连接架可枢转地连接,刹车机构的第二端具有与车轮相抵接的刹车状态和与车轮相分离的自由状态。

进一步地,壳体包括底座、壳身和上盖,行走组件设置在底座的底部,壳身设置在底座的上方,上盖设置在壳身上。

进一步地,控制组件包括多个雷达发射器和多个雷达接收器,多个雷达发射器和多个雷达接收器沿设置在底座上。

进一步地,底座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侧板,侧板上设置有凹槽,多个雷达发射器和多个雷达接收器均设置在凹槽内。

进一步地,控制组件还包括显示屏,显示屏设置在壳身的前侧面上。

进一步地,上盖包括盖体主体和设置在盖体主体上的开关门,控制组件包括红外探测器,红外探测器设置在盖体主体上,红外探测器与开关门电连接,以控制开关门的开闭。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需要投放垃圾的时候,使用人员控制智能垃圾机器人,智能垃圾机器人的行走组件移动至适当的位置,这样可以非常方便的投放垃圾。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垃圾桶无法自动行走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垃圾机器人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智能垃圾机器人背面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示出了图1的智能垃圾机器人的行走组件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11、底座;12、壳身;13、上盖;14、卡位按钮;20、行走组件;30、控制组件;31、雷达发射器;32、雷达接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智能垃圾机器人包括:壳体10、内桶、行走组件20和控制组件30。壳体10上设置有垃圾投放口,壳体10具有容纳空间,垃圾投放口与容纳空间相连通。内桶可拆卸地设置在容纳空间。行走组件20设置在壳体10上。行走组件20与控制组件30电连接,以控制行走组件20。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需要投放垃圾的时候,使用人员控制智能垃圾机器人,智能垃圾机器人的行走组件20移动至适当的位置,这样可以非常方便的投放垃圾。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垃圾桶无法自动行走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智能垃圾机器人还包括内桶固定架,内桶固定架为与内桶相适配的金属桶状结构,内桶放置在内桶固定架内,内桶固定架固定设置在容纳空间内,控制线路设置在内桶固定架和壳体10之间,垃圾投放口设置在壳体10的上部且与内桶的入口相对应地设置。壳体10为由下至上的类似锥台状结构,且壳体10具有一定的由后至前的弯曲。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行走组件20包括驱动件、车轮和连接架,车轮设置在连接架上,连接架设置在壳体10上,驱动件与车轮相连接以驱动车轮转动。驱动件驱动车轮转动移动至使用人员的位置,上述结构加工成本较低,使用方便。具体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车轮和连接架之间设置有弹性减震结构,这样使得智能垃圾机器人行走比较平稳。车轮包括金属部分和设置在金属上的橡胶部分,橡胶部分具有缓冲减震的作用。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车轮包括多个,多个车轮中的至少一个车轮与连接架通过万向轮固定,以使车轮可360°周向转动。多个车轮使得智能垃圾机器人的行走更加平稳,车轮能够360°的周向转动,使得智能垃圾机器人的行走比较灵活。具体地,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车轮为三个,其中一个可以360°周向转动,且该车轮为主动轮,其余两个车轮为从动轮。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行走组件20还包括刹车机构,控制组件30与刹车机构相连接以控制刹车机构。这样使得智能垃圾机器人可以通过刹车机构减速、甚至停止行走。刹车机构的设置有效地控制了智能垃圾机器人的停止运动。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刹车机构的第一端与连接架可枢转地连接,刹车机构的第二端具有与车轮相抵接的刹车状态和与车轮相分离的自由状态。上述结构加工成本较低。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壳体10包括底座11、壳身12和上盖13,行走组件20设置在底座11的底部,壳身12设置在底座11的上方,上盖13设置在壳身12上。底座11、壳身12和上盖13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这样方便智能垃圾机器人的安装、检维修工作。上盖13和壳身12之间具有卡位按钮14,按下卡位按钮14后,壳身12可上盖13的卡位解除,然后向下推上盖13,上盖13移动一段距离后,就可以取下上盖13了。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控制组件30包括多个雷达发射器31和多个雷达接收器32,多个雷达发射器31和多个雷达接收器32沿设置在底座11上。雷达发射器31和雷达接收器32设置在底座11上使得智能垃圾机器人的外观比较美观,而且方便探测障碍物。多个雷达发射器31和多个雷达接收器32的设置使得智能垃圾机器人的行走比较准确。具体地,雷达发射器31和雷达接收器32的个数是一一对应地设置的,雷达发射器31和雷达接收器32成对出现。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底座11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侧板,侧板上设置有凹槽,多个雷达发射器和多个雷达接收器均设置在凹槽内。雷达发射器和雷达接收器设置在凹槽内,不容易碰触到外界物体,这样有利于包括雷达发射器和雷达接收器不易损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控制组件30还包括显示屏,显示屏设置在壳身12的前侧面上。显示屏可以放映宣传环保的知识,智能垃圾机器人还设置有存储器接入口,宣传环保的内容可以通过存储器接入口拷入至智能垃圾机器人。壳身12的背面还设置有显示灯,例如当智能垃圾机器人工作的时候显示灯打开,显示灯像脊柱一样设置在壳身12上。

如图1和图2所示,上盖13包括盖体主体和设置在盖体主体上的开关门,控制组件30包括红外探测器,红外探测器设置在盖体主体上,红外探测器与开关门电连接,以控制开关门的开闭。当红外探测器检测到需要投放垃圾时,控制开关门打开,垃圾投入,当红外探测器检测到人手离开后,控制开关门关闭。开关门可枢转地设置在盖体主体上,这样的结构开关方便,制作成本较低。盖体主体上设置驱动电机、枢转轴和扭簧,开关门穿设在枢转轴上通过扭簧的弹力关闭开关门,当需要打开时驱动电机转动使得开关门打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