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纱成品的自动排料转向码箱装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6610发布日期:2019-01-22 20:5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纱成品的自动排料转向码箱装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生产线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管纱成品的自动排料转向码箱装箱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纺织生产为劳动密集形产业,需要大量劳动力,人工生产效率较低,且造成产品质量的不稳定,需要将产线往自动化方向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管纱成品的自动排料转向码箱装箱装置,将若干管纱成品进行排列整理,并通过压板的移动将整理排列好的管纱成品进行自动装箱,设备结构简单,转换稳定,节省了人员操作,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纱成品的自动排料转向码箱装箱装置,包括:

滑动轨道,滑动轨道的上端面开设有一贯穿的长孔;

吸气管,吸气管布置在滑动轨道的上方;

连接轴,连接轴为中空设置,连接轴的上端面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与吸气管连接,连接轴的下端面设置有进气口,且连接轴的上端能沿长孔长度方向或沿连接轴长度方向移动地穿设在长孔内;

压板,压板内部布置有气道,压板能绕连接轴轴心旋转180°地布置在滑动轨道的下方,且连接轴的下端与压板的上端面连接,压板的下端面还设置有吸附层,吸附层的下端面开设有若干吸附孔,若干吸附孔通过气道与进气口连接;

支座,压板可移动地布置在支座的上方,且支座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推杆和若干夹板,且推杆和夹板均可移动地连接有气缸,支座的上端面设置有移动链条和若干放置架,若干放置架可移动地布置在移动链条上,推杆布置在移动链条的一侧,移动链条的另一侧设置有吸附区,夹板布置在吸附区的边缘。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纱成品的自动排料转向码箱装箱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压板和吸附层呈矩形设置,吸附孔呈矩形阵列均匀布置在吸附层的下端面。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纱成品的自动排料转向码箱装箱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放置架设置有六个,放置架呈“L”状设置,推杆设置有五个,五个推杆与其中连续的五个放置架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纱成品的自动排料转向码箱装箱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夹板设置有三个。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纱成品的自动排料转向码箱装箱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吸附区呈矩形设置,吸附区的一边靠近移动链条,吸附区的另三边均设置有一夹板。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纱成品的自动排料转向码箱装箱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支座的一侧设置有码箱。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纱成品的自动排料转向码箱装箱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支座与码箱的间距小于等于长孔的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纱成品的自动排料转向码箱装箱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夹板靠近吸附区的一侧且靠近放置架的一端为弧形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纱成品的自动排料转向码箱装箱装置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夹板靠近吸附区的一侧且背离放置架的一端为矩形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纱成品的自动排料转向码箱装箱装置在管纱自动输送的过程中,将若干管纱成品进行排列整理,并通过压板的移动将整理排列好的管纱成品进行自动装箱,设备结构简单,转换稳定,节省了人员操作,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纱成品的自动排料转向码箱装箱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滑动轨道;2、吸气管;3、连接轴;31、出气口;32、进气口;4、压板;41、吸附层;42、吸附孔;5、支座;51、推杆;52、夹板;53、气缸;54、移动链条;55、放置架;6、码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纱成品的自动排料转向码箱装箱装置作具体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纱成品的自动排料转向码箱装箱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管纱成品的自动排料转向码箱装箱装置主要包括滑动轨道1、吸气管2、连接轴3、出气口31、进气口32、压板4、吸附层41、吸附孔42、支座5、推杆51、夹板52、气缸53、移动链条54、放置架55、码箱6。

滑动轨道1的上端面开设有一贯穿的长孔,吸气管2布置在滑动轨道1的上方。

连接轴3为中空设置,连接轴3的上端面设置有出气口31,出气口31与吸气管2连接,连接轴3的下端面设置有进气口32,且连接轴3的上端能沿长孔长度方向或沿连接轴3长度方向移动地穿设在长孔内。

压板4内部布置有气道,压板4能绕连接轴3轴心旋转180°地布置在滑动轨道1的下方,且连接轴3的下端与压板4的上端面连接,压板4的下端面还设置有吸附层41,吸附层41的下端面开设有若干吸附孔42,若干吸附孔42通过气道与进气口32连接。

压板4可移动地布置在支座5的上方,且支座5的上端面设置有若干推杆51和若干夹板52,且推杆51和夹板52均可移动地连接有气缸53,支座5的上端面设置有移动链条54和若干放置架55,若干放置架55可移动地布置在移动链条54上,推杆51布置在移动链条54的一侧,移动链条54的另一侧设置有吸附区,夹板52布置在吸附区的边缘。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压板4和吸附层41呈矩形设置,吸附孔42呈矩形阵列均匀布置在吸附层41的下端面。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放置架55设置有六个,推杆51设置有五个,五个推杆51与其中连续的五个放置架55相对应。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夹板52设置有三个。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吸附区呈矩形设置,吸附区的一边靠近移动链条54,吸附区的另三边均设置有一夹板52。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支座5的一侧设置有码箱6。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支座5与码箱6的间距小于等于长孔的长度。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左右两侧夹板52靠近吸附区的一侧且靠近放置架55的一端为弧形设置。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左右两侧夹板52靠近吸附区的一侧且背离放置架55的一端为矩形设置。

以下,以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描述之结构、工艺、选材仅用以说明实施方式的可行性,并无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纱成品的自动排料转向码箱装箱装置,滑动轨道1的上端面开设有一贯穿的长孔,吸气管2布置在滑动轨道1的上方。连接轴3为中空设置,连接轴3的上端面设置有出气口31,出气口31与吸气管2连接,连接轴3的下端面设置有进气口32,且连接轴3的上端能沿长孔长度方向或沿连接轴3长度方向移动地穿设在长孔内。压板4内部布置有气道,压板4能绕连接轴3轴心旋转180°地布置在滑动轨道1的下方,且连接轴3的下端与压板4的上端面连接,压板4的下端面还设置有吸附层41,吸附层41的下端面开设有若干吸附孔42,若干吸附孔42呈矩形阵列排布,若干吸附孔42通过气道与进气口32连接。压板4可移动地布置在支座5的上方,且支座5的上端面设置有五个推杆51和三个夹板52,且推杆51和夹板52均可移动地连接有气缸53,支座5的上端面设置有移动链条54和六个放置架55,六个放置架55可移动地布置在移动链条54上,五个推杆51布置在移动链条54的一侧,五个管纱成品放置在其中五个放置架内,且五个推杆分别与五个放置架正对,五个推板51移动链条54的另一侧设置有吸附区,夹板52布置在吸附区的边缘。支架5的一侧设置有码箱6,支架5与码箱6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长孔的长度。

该管纱输送带的自动扶正装置的工作原理:六个放置架携带五个管纱成品通过移动链条移动到固定位置,五个推杆将五个管纱成品从放置架推到吸附区,当管纱成品在吸附区排列成三行时,夹板通过气缸将管纱成品夹紧,压板通过吸附层进行抽气产生负压,将三行管纱成品吸附起,压板移动将管纱成品放置到码箱,随后压板进行第二次放置时,压板通过吸附层将三行管纱成品吸起,再绕连接轴轴心旋转180°后,压板移动将管纱成品放置到码箱。

该管纱成品的自动排料转向码箱装箱装置在管纱自动输送的过程中,将若干管纱成品进行排列整理,并通过压板的移动将整理排列好的管纱成品进行自动装箱,设备结构简单,转换稳定,节省了人员操作,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