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1441发布日期:2018-12-07 22:5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吊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可自动排绳的吊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演艺场所应用的卷扬设备大部分采用L型结构,其原理是通过电机驱动卷筒转动从而带动钢丝绳缠绕以达到吊挂件升降的目的。但该结构复杂笨重,不便施工安装。其设备自身不带导向滑轮,钢丝绳导向需要一定的入绳角度,容易出现乱绳现象,且不能实现钢丝绳的自动排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自动排绳,且可避免出现乱绳的吊挂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吊挂装置,包括:卷筒、钢丝绳、丝杆副、驱动装置、第一端板、第二端板、支架组件、防松绳组件、滑轮组件;

卷筒表面沿轴向设有多段旋转结构的绳槽,绳槽间距与丝杆副的丝杆螺距相同;卷筒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转轴穿过第一端板上的通孔与固定于第一端板的驱动装置连接;第二端板上的通孔设有轴承,第二转轴套接于轴承内且与丝杆副的螺母固定连接;第一端板、第二端板通过直线导轨副与支架组件滑动连接;丝杆固定于支架组件上;驱动装置工作时,其驱动动力通过第一转轴传递至卷筒,卷筒由于丝杆副的约束,进行旋转及轴向移动;

所述防松绳组件将缠绕于卷筒的钢丝绳的出绳端抵压于卷筒上;所述滑轮组件固定于支架组件上,用于引导钢丝绳的出绳方向。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松绳组件包括压绳轮、压臂、拉力弹簧;压臂的约束端可旋转地安装于支架组件上,压绳轮可旋转地安装于压臂的自由端;拉力弹簧向压臂提供使压绳轮将缠绕于卷筒的钢丝绳的出绳端抵压于卷筒上的抵压力。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底板、两侧板、连接板、丝杆固定架;底板及两侧板形成一槽形底架;连接板两端、丝杆固定架两端均固定于两侧板上;所述滑轮组件安装于连接板上;所述压臂的约束端可旋转地安装于连接板上,所述拉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压臂、连接板相连。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之间设有固定两者相对位置的固定板。

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吊挂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卷筒绳槽间距与丝杆副的丝杆螺距相同,卷筒自转一周时其轴向移动的位置大小与卷筒绳槽间距相等,实现绳槽间距补偿,从而确保钢丝绳自动排绳。

2、通过防松绳组件将缠绕于卷筒的钢丝绳的出绳端抵压于卷筒上,以及滑轮组件引导钢丝绳的出绳方向,可以避免出现乱绳。

3、可实现多方向安装,如水平安装、立式安装等。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吊挂装置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吊挂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防松绳组件安装于连接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卷筒;2、钢丝绳;3、驱动装置;4、第一端板;5、第二端板;6、支架组件;7、防松绳组件;8、滑轮组件;9、丝杆;10、第一转轴;11、第二转轴;12、轴承;13、螺母;14、直线导轨副;15、固定板;16、拉力弹簧;17、压绳轮;18、压臂;19、限位开关;20、控制系统;21、底板;22、侧板;23、连接板;24、丝杆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吊挂装置,其结构包括卷筒1、钢丝绳2、丝杆副、驱动装置3、第一端板4、第二端板5、支架组件6、防松绳组件7、滑轮组件8。

所述卷筒1表面沿轴向设有多段旋转结构的绳槽,绳槽用于容纳收卷的钢丝绳2,绳槽间距与丝杆副的丝杆9螺距相同。所述卷筒1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转轴10、第二转轴11,第一转轴10穿过第一端板4上的通孔与固定于第一端板4的驱动装置3通过键(图中未画出)连接,第二端板5上的通孔设有轴承12,第二转轴11套接于轴承12内且与丝杆副的螺母13通过法兰固定连接。第一端板4、第二端板5通过直线导轨副14与支架组件6滑动连接;丝杆9固定于支架组件6上。

驱动装置3工作时,其驱动动力通过第一转轴10传递至卷筒1,卷筒1由于丝杆副的约束,进行旋转及轴向移动,并且带动驱动装置3、第一端板4、第二端板5沿卷筒1的轴向进行同步移动。由于卷筒1绳槽间距与丝杆副的丝杆9螺距相同,卷筒1自转一周时其轴向移动的位置大小与卷筒1绳槽间距相等,实现绳槽间距补偿,从而确保钢丝绳2自动排绳。

所述防松绳组件7将缠绕于卷筒1的钢丝绳2的出绳端抵压于卷筒1上。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松绳组件7包括压绳轮17、压臂18、拉力弹簧16。压臂18的约束端可旋转地安装于支架组件6上,压绳轮17可旋转地安装于压臂18的自由端;拉力弹簧16向压臂18提供使压绳轮17将缠绕于卷筒1的钢丝绳2的出绳端抵压于卷筒1上的抵压力。

参见图1、图2,所述滑轮组件8固定于支架组件6上,用于引导钢丝绳2的出绳方向。本实施例中,所述滑轮组件8的数量为四,其引导四条缠绕于卷筒1的钢丝绳2的出绳方向。相应的,所述防松绳组件7的数量也为四。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将所述所述滑轮组件8的数量、钢丝绳2的数量、防松绳组件7的数量设定为其它数值,如一、二、三、五等等。

参见图2,所述支架组件6包括底板21、两侧板22、连接板23、丝杆固定架24。底板21及两侧板22形成一槽形底架;连接板23两端、丝杆固定架24两端均固定于两侧板22上。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23的数量与滑轮组件8的数量对应,即连接板23的数量为四,所述滑轮组件8安装于连接板23上;参见图3,所述压臂18的约束端可旋转地安装于连接板23上,所述拉力弹簧16的两端分别与压臂18、连接板23相连。参见图2,所述直线导轨副14的数量为四,直线导轨副14的其中两条导轨固定安装于其一侧板22内侧,另两条导轨相对地固定安装于另一侧板22内侧;直线导轨副14的其中两滑块固定安装于第一端板4底部,另两滑块固定安装于第二端板5底部。

参见图1、图2,所述第一端板4与第二端板5之间设有固定两者相对位置的固定板15,固定板15的数量为二,其两端部分别与第一端板4、第二端板5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参见图2,所述吊挂装置还包括限位开关19,限位开关19固定于支架组件6上,用于限制卷筒1的轴向移动距离,从而确保吊挂装置的运行安全。

参见图1、图2,所述吊挂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20,所述控制系统20固定于支架组件6上。所述控制系统20用于接收限位开关19的电信号,以及控制驱动装置3的启动、停止、以及输出转速。吊挂装置自带控制系统20,可实现独立运行及维护。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