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便捷的自行车存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1266发布日期:2018-12-11 19:52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送便捷的自行车存车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自行车存放装置领域,涉及自行车存放架,特别涉及一种输送便捷的自行车存车架。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人们日常出行用到的最为普及的交通工具,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共享单车迅速发展壮大,也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方便。但是,在方便出行的同时,也出现了停车杂乱无章、随意停放占用行车专用道等问题,严重影响城市交通及城市整洁度。

现有的自行车存放大多数为停车棚,停车数量较小,且占地面积较大。因此,人们开始研究地下自行车库,包括圆柱体的筒体及位于筒体侧壁上的转台及自行车存放架,通过机械转台可实现自行车的取放、旋转及升降,从而将自行车放置到筒体侧壁上安装的自行车存放架上。

现有的自行车存放架为槽型结构,该槽型存放架的底面为平面,在将自行车从转台输送到存放架上的过程中需要转台上的机械手臂用力,输送过程中比较费力,且自行车车轮与槽型自行车存放架的底面摩擦力较大,长时间操作会减小自行车轮胎的防滑,影响自行车轮胎的使用寿命。

通过对公开专利文献的检索,并未发现与本专利申请相同的公开专利文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轻巧、运输省力便捷,且能够减少自行车轮胎摩擦,延长自行车轮胎使用寿命的自行车存车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输送便捷的自行车存车架,包括槽型的输送架及保持架,所述输送架由输送架底面及固定安装在输送架底面两端的两输送架侧面构成,所述保持架由保持架底面及固定安装在保持架底面两端的两保持架侧面构成,所述输送架端部为敞口,所述保持架端部固定安装有与车库柱形筒体固定的固定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输送架侧面之间均匀转动安装有若干转轮,在所述两保持架侧面之间均匀转动安装有若干转轮。

而且,所述转轮包括转轴部及位于转轴部两端并与转轴部一体制成的限位转动部,所述限位转动部的高度大于所述转轴部。

而且,所述输送架底面略高于保持架底面,且输送架底面与保持架底面之间设置有缓冲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存车架,在两输送架侧面之间均匀转动安装有若干转轮,在两保持架侧面之间均匀转动安装有若干转轮,当将自行车通过转台输送至存车架敞口时,自行车在进入存车架存放到位的过程中,自行车车轮与存放架底面及保持架底面之间的摩擦减小,通过转轮的助力输送使得自行车输送省力,减少自行车轮胎磨损,提高自行车的轮胎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存车架,转轮包括转轴部及位于转轴部两端并与转轴部一体制成的限位转动部,限位转动部的高度大于转轴部,在自行车输送过程中能够对自行车车轮进行限位,防止其在输送过程中发生偏移,保证输送的平稳性及精确度。

3、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存车架,输送架底面略高于保持架底面,且输送架底面与保持架底面之间设置有缓冲架,在输送完成转台机械手臂收回后可保证自行车在存放架上的稳定性,防止其倒退而滑脱造成危险。

4、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合理,结构轻巧、运输省力便捷,且能够减少自行车轮胎摩擦,延长自行车轮胎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1的B-B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敞口、2-输送架、3-缓冲架、4-保持架、5-固定板、6-输送架底面、7-输送架侧面、8-转轮、9-保持架侧面、10-保持架底面、11-限位转动部、12-转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输送便捷的自行车存车架,包括槽型的输送架2及保持架4,输送架由输送架底面6及固定安装在输送架底面两端的两输送架侧面7构成,保持架由保持架底面10及固定安装在保持架底面两端的两保持架侧面9构成,输送架端部为敞口1,保持架端部固定安装有与车库柱形筒体固定的固定板5,其创新之处在于:在两输送架侧面之间均匀转动安装有若干转轮8,在两保持架侧面之间均匀转动安装有若干转轮,自行车在进入存车架存放到位的过程中,自行车车轮与存放架底面及保持架底面之间的摩擦减小,通过转轮的助力输送使得自行车输送省力便捷,减少自行车轮胎磨损,提高自行车的轮胎的使用寿命。

转轮包括转轴部12及位于转轴部两端并与转轴部一体制成的限位转动部11,限位转动部的高度大于转轴部,在自行车输送过程中能够对自行车车轮进行限位,防止其在输送过程中发生偏移,保证输送的平稳性及精确度。

输送架底面略高于保持架底面,且输送架底面与保持架底面之间设置有缓冲架3,在输送完成转台机械手臂收回后可保证自行车在存放架上的稳定性,防止其倒退而滑脱造成危险。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