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钢丝绳收卷封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1713发布日期:2019-01-04 23:30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钢丝绳收卷封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丝绳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钢丝绳收卷封装装置。



背景技术:

钢丝绳在现代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具有结构牢固、强度大、承载力强、便于运输等多种优点,其主要应用于汽车轮胎、卷扬设备等场景中。

在钢丝绳自动化生产线中,涉及到收线的环节,成品钢丝绳通过多环节加工后需要进行成捆放置,经过校直的钢丝绳弹性非常大,不易将其缠绕在收线装置上收卷包装。现有的收线装置操作费力,很难将这些弹性很大的钢丝绳收卷包装,费时费力,极大的影响钢丝绳生产加工效率。

因此,实有必要设计一种钢丝绳收卷封装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钢丝绳收卷封装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全自动钢丝绳收卷封装装置,至少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以容置钢丝绳的上料组件以及用以对所述上料组件上的钢丝绳进行夹持的夹持组件,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用以将所述夹持组件与上料组件之间的钢丝绳按压至收卷组件上的压紧组件;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用以提供贴附纸的贴附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收卷组件一侧用以将所述贴附组件上的贴附纸按压于所述收卷组件上的按压组件。

优选的,所述上料组件包括固设在所述机架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设有可自转的第一传动辊;所述第一传动辊的下方设有一第二传动辊,所述第二传动辊可自转的设置在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上设有一组销孔,所述销孔可选择的插接至固设在所述支撑架上的销钉上,从而调节所述第二传动辊与所述支撑架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至少包括固设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滑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上可沿其轴向方向滑动的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上固设有用以夹持钢丝绳的夹持头和用以将钢丝绳切断的裁切头,所述裁切头位于所述夹持头的后方。

优选的,所述收卷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可自转的旋转件和电机,所述旋转件由所述电机驱动,且其上套设有与其同步转动的工字轮。

优选的,所述压紧组件至少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导轨以及设置在所述导轨上可上下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上固设有一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的气缸轴与压紧件固接,所述压紧件可按压于所述工字轮的表面;所述压紧件包括第一水平端、第二水平端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水平端和第二水平端之间的竖直端,所述竖直端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滑板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贴附组件至少包括固设在所述机架上的盒体,所述盒体内设有用以承载贴附纸且可自转的承载轮以及传动轮,所述承载轮上的贴附纸经所述传动轮后延伸置于所述盒体外在重力的作用力下自由下垂。

优选的,所述按压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上设有可在其上水平滑动的第二滑板,所述第二滑板上设有至少一个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气缸轴上固设有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有一可自转的滚筒,所述滚筒可推动自由下垂的贴附纸将其按压于所述工字轮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板上设有三个所述驱动气缸,设置在三个所述驱动气缸上的滚筒形成一圆弧面,且均可按压于所述工字轮的表面。

优选的,位于最上方的所述驱动气缸上还固设有一裁切气缸,所述裁切气缸的气缸轴上固设有一用以将所述贴附纸切断的刀片。

优选的,所述上料组件和夹持组件之间还设有张紧组件,所述张紧组件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可自转的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所述上料组件上的钢丝绳依次绕设所述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延伸置于所述夹持组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结构简单,实现了钢丝绳全自动封装,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便捷,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2、压紧组件的设置可实现将钢丝绳压紧在工字轮上,以保证封装过程中不会出现松动,提高良品率;

3、贴附组件和按压组件相互配合实现对钢丝绳的固定,避免在收卷过程中出现松弛等现象,提升良品率;

4、设计精巧,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第二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图2中A部分放大图;

图4:本实用新型第三方向结构示意图,此时,去除贴附组件;

图5:图4中B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全自动钢丝绳收卷封装装置,至少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用以容置钢丝绳的上料组件2,所述上料组件2包括固设在所述机架1上的支撑架21,所述支撑架21的顶部设有可自转的第一传动辊22,所述第一传动辊22可对所述钢丝绳起到引导作用,所述第一传动辊22的下方设有一第二传动辊23,所述第二传动辊23可自转的设置在支撑条24,所述支撑条24上设有一组销孔25,所述销孔25可选择的插接至固设在所述支撑架21上的销钉26上,从而调节所述第二传动辊23与所述支撑架21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所述支撑条24在所述销钉26上的位置,从而实现对所述钢丝绳的导向作用。

所述上料组件2的下方设有用以对所述上料组件2上的钢丝绳进行夹持的夹持组件3,所述夹持组件3至少包括固设在所述机架1上的第一滑轨3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轨31上可沿其轴向方向滑动的第一滑板32,所述第一滑板32上固设有用以夹持钢丝绳的夹持头33和用以将钢丝绳切断的裁切头34,所述裁切头34位于所述夹持头33的后方。所述夹持组件3和上料组件2之间还设有张紧组件8,所述张紧组件8至少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1可自转的第一张紧轮81和第二张紧轮82,所述上料组件2上的钢丝绳依次绕设所述第一张紧轮81和第二张紧轮82延伸置于所述夹持组件3上,所述第一张紧轮81和第二张紧轮82相互配合将所述钢丝绳绷紧,避免松弛现象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夹持组件3的下方还设有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收卷组件4,所述收卷组件4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可自转的旋转件41和电机,所述旋转件41由所述电机驱动,且其上套设有与其同步转动的工字轮42。所述机架1上设有用以将钢丝绳按压在所述工字轮42上的压紧组件5,所述压紧组件5至少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导轨51以及设置在所述导轨51上可上下滑动的滑块52,所述滑块52上固设有一旋转气缸53,所述旋转气缸53的气缸轴与压紧件54固接,所述压紧件54可按压于所述工字轮42的表面。所述压紧件54包括第一水平端541、第二水平端54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水平端541和第二水平端542之间的竖直端543,所述竖直端543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滑板32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用以贴附纸的贴附组件6,所述贴附组件6至少包括固设在所述机架1上的盒体61,所述盒体61内设有用以承载贴附纸且可自转的承载轮62,所述盒体61还设有传动轮63,所述承载轮62上的贴附纸经所述传动轮63后延伸置于所述盒体61外在重力的作用力下自由下垂。进一步的,在所述收卷组件4一侧还设有用以将所述贴附组件6上的贴附纸按压于所述收卷组件4上的按压组件7,具体的,所述按压组件7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第二滑轨71,所述第二滑轨71上设有可在其上水平滑动的第二滑板72,所述第二滑板72上设有三个驱动气缸73,每一所述驱动气缸73的气缸轴上固设有一固定件74,所述固定件74上设有一可自转的滚筒75,三个所述滚筒75形成一圆弧面,可推动自由下垂的贴附纸将其按压于所述工字轮42的表面。进一步的,位于最上方的所述驱动气缸73上还固设有一裁切气缸76,所述裁切气缸76的气缸轴上固设有一用以将所述贴附纸切断的刀片77。所述收卷组件4的另一侧可设有推送气缸,所述推送气缸的气缸轴上固设有压线爪,所述压线爪用以将钢丝绳按压在所述工字轮42的表面,避免其松动,提升良品率。

下面简单阐述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钢丝绳穿过用以对其起引导作用的所述第一传动辊22和第二传动辊23后,依次绕设在所述第一张紧轮81和第二张紧轮82上,所述夹持头33将所述钢丝绳夹紧后,所述第一滑板32在所述第一滑轨31上滑动至相应位置后,所述旋转气缸53驱动位于其上的压紧件54旋转,将所述钢丝绳按压在所述工字轮42表面上。同时,所述第二滑板72以及位于其上的驱动气缸73等在所述第二滑轨71上滑动,将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垂的贴附纸推送至所述工字轮42表面,将所述钢丝绳固定在所述工字轮42上,此时,所述裁切气缸76驱动所述刀片77将贴附纸切断。待上述工序完成后,所述电机通过旋转件41驱动所述工字轮42转动,开始进行收卷工序。同时,所述第二滑板72以及位于其上的驱动气缸73等在所述第二滑轨71上滑动至原位。

待收卷工序完成后,所述第二滑板72以及位于其上的驱动气缸73等再次在所述第二滑轨71上滑动,将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垂的贴附纸推送至所述工字轮42表面,将所述钢丝绳固定在所述工字轮42上,所述裁切气缸76驱动所述刀片77将贴附纸切断,封装工序完成,所有工序复位,等待下次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结构简单,实现了钢丝绳全自动封装,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便捷,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2、压紧组件的设置可实现将钢丝绳压紧在工字轮上,以保证封装过程中不会出现松动,提高良品率;

3、贴附组件和按压组件相互配合实现对钢丝绳的固定,避免在收卷过程中出现松弛等现象,提升良品率;

4、设计精巧,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