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脂棉生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0905发布日期:2019-01-22 21:32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脱脂棉生产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纱布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脱脂棉生产机。



背景技术:

脱脂棉在生产出来之后需要打包盛装,现有技术中经常出现两种包装方式,一种是叠成片装的,另一种是卷成卷状的,片状的适合集中分布的伤口,卷装的适合长条形创口,或者臂膀的伤口。再目前的上产过程中,分卷通常会根据工人经验来决定纱布卷最终成卷的尺寸,误差较大,也有的利用复杂的传感器来控制砂布卷的大小,成本昂贵,不合算,并且成卷缠绕的不紧实,可能会出现松散。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脱脂棉生产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脱脂棉生产机,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脱脂棉纱布卷在生产过程中不易定量,设备成本高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前端为开口状的壳体,壳体的后侧板上贯穿有沿前后方向布置且能左右转动的第一转轴,壳体后侧板上有置于第一轴右侧且与第一轴平行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能左右转动,壳体上侧板上有贯穿壳体上侧板通槽,壳体后侧板上有与通槽对应的竖槽,竖槽内有竖直的刀柄,刀柄下端与竖槽经扭簧铰接且使得刀柄能在前后方向转动,刀柄前侧有竖直的刀刃;壳体上侧板上贯穿有能上下移动的竖杆,竖杆位于第二转轴的正上方,壳体上端面上有水平的横板,刀柄上端置于壳体上方且与横板左端固定,横板置于刀柄前侧,横板向上移动并与刀柄脱离时刀柄在扭簧的作用下向前转动。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有效的控制了脱脂棉纱布卷的粗细,保证了产品质量,缠绕方便,定量裁剪,结构巧妙,成本低廉,简单实用,适合各种生产场合,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图。

图2为图1 中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前端为开口状的壳体1,壳体1的后侧板上贯穿有沿前后方向布置且能左右转动的第一转轴2,壳体1后侧板上有置于第一轴右侧且与第一轴平行的第二转轴3,第二转轴3能左右转动,壳体1上侧板上有贯穿壳体1上侧板通槽4,壳体1后侧板上有与通槽4对应的竖槽5,竖槽5内有竖直的刀柄6,刀柄6下端与竖槽5经扭簧铰接且使得刀柄6能在前后方向转动,刀柄6前侧有竖直的刀刃;壳体1上侧板上贯穿有能上下移动的竖杆7,竖杆7位于第二转轴3的正上方,壳体1上端面上有水平的横板8,刀柄6上端置于壳体1上方且与横板8左端固定,横板8置于刀柄6前侧,横板8向上移动并与刀柄6脱离时刀柄6在扭簧的作用下向前转动。

为了使得纱布在缠绕到特定的量时,刀柄6在扭簧的作用下向前转动将纱布截断,所述的所述的竖杆7下端有水平的压板,竖杆7上套装有压簧,压簧上端与壳体1上侧板连接,压簧下端与压板连接。

为了使得纱布在分卷的过程中缠绕的紧实,所述的第一转轴2处于壳体1的部分上安装有旋转阻尼器。

为了实现方便裁断砂布卷,所述的刀柄6材质较重,所述的竖槽5两侧均有一个沿前后方向的长条板,刀刃能从长条板之间的间隔内经过。

为了节省人力,所述的第二转轴3上连接有电机9,电机9固定在壳体1后侧板上。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的表面为粗糙面,使得纱布在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上均不能打滑;为了防止横杆的阻挡不住刀柄6,所述的横杆左端置于到刀柄6的左侧,横杆左端下方固定有竖直贯穿壳体1上侧板的导杆,导杆能在壳体1上侧板上上下滑动。

使用时,将待分卷的砂布卷装在第一转轴2上,并将纱布的一头在第二转轴3上预先缠绕几圈,然后接通电机9电源,电机9使得纱布从第一转轴2上松下并在第二转轴3上缠绕,在缠绕的过程中,由于第一转轴2上的阻尼器的作用下,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之间的纱布处于张紧状态,一段时间后,随着第二转轴3上砂布卷的变粗,砂布卷将压板向上顶起,顶板经竖板向上抬起横板8,当横板8与刀柄6上端脱离时,刀柄6在扭簧的作用下向前转动,并将纱布裁断,第二转轴3不再缠绕纱布,卸下第二转轴3上的纱布,将刀柄6向上抬起并恢复原状,进行下一个循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