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刮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5330发布日期:2019-04-05 21:46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升降刮板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升降刮板机。



背景技术:

刮板机主要应用于矿山机械或港口,用于输送大块矿石,具有功率大、拉力大等优点,可以运输更多的物料。而升降刮板机一般应用于港口的装卸船环境。

公开于2017年12月5日的中国专利文献CN206705091U记载了一种重晶石矿用箱式刮板机,包括机头传动部、机身部、机尾传动部和辅助装置,所述机头传动部和机尾传动部分别与机身部的两端连接,所述机头传动部包括机头架和安装在机头架上的链轮组件I、联轴器I、减速器I、盲轴I和电动机I,所述机头架的两侧对称设置且由厚钢板焊接设置,所述链轮组件I包括链轮轴、套设在链轮轴上的链轮和位于链轮轴两侧的轴套,所述减速器I为平行布置式减速器,所述减速器I与电动机I电性连接,所述联轴器I位于电机I和减速器I之间;所述机身部包括中部槽、刮板、刮板链和铲料板组,所述机身部的外部设有壳体,所述刮板设于中部槽内,所述刮板倾斜设置,所述刮板靠近机头传动部一侧水平高于靠近机尾传动部一侧,所述刮板倾斜角度为10°—20°,所述刮板两侧设有挡料板,所述刮板外侧焊接设有用于固定挡料板的支座,所述铲料板固设于支座上,所述刮板链设于刮板底部,所述刮板链前后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有除尘装置;所述机尾传动部包括机尾架、链轮组件II、联轴器II、减速器II、盲轴II和电动机II,所述机尾架包括活动部分和固定部分,所述活动部分设于机尾架的底板上,所述活动部分可通过油缸的伸缩沿底板的导轨移动,所述链轮组件II设于活动部分上,所述联轴器II、减速器II、盲轴II和电动机II设于固定部分,所述刮板链环绕链轮组件I和链轮组件II形成环形;所述辅助装置包括紧链装置、推移装置、固定装置和监控装置,所述紧链装置位于机头传动部上,且与刮板链连接,所述紧链装置为拉紧链条,所述推移装置分别设于机头传动部、中部槽和机尾传动部上,所述固定装置由单体液压支柱和锚固架组成,所述锚固架与机头架和机尾架连接,所述联轴器I、联轴器II、电机I和电机II上分别设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与监控装置电性连接。

刮板运输机在工作中存在卡死、漂链、跳链、偏转等情形。其中,卡死的形成原因是小块物料卡在沟槽上沿与刮板之间,由于物料较硬,导致卡死。漂链的形成原因有两方面,第一是给料不均匀,第二是链条松,无法微调;第三是。跳链的形成可能因素是,第一,在刮板机的两端传动部夹渣;第二,刮板漂链时,链条夹渣在链轮处形成跳链;第三,上运坡度大于28°时,物料下滑导致跳链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刮板机,以解决现有的刮板输送机故障率较高导致的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升降刮板机,包括挂架、支柱和机尾端铰接在支柱上且通过绳索吊装在挂架上的刮板机主体,所述刮板机主体包括架体、倒梯形溜槽、中双链型输送组件、张紧装置、集料装置和滚筒,中双链型输送组件包括带刮板的中双链、设置在刮板机主体的机尾端的第一中双链轮和设置在刮板机主体的机头端的第二中双链轮;所述第一中双链轮安装在所述张紧装置上,并通过张紧装置与所述刮板机主体连接,第一中双链轮的轴线距所述倒梯形溜槽的槽底的距离≥第一中双链轮的有效半径;所述滚筒设置在所述刮板机主体的机头端,并与所述架体枢轴连接,且滚筒与所述倒梯形溜槽的槽底的距离>滚筒的半径,倒梯形溜槽在滚筒的上方延伸有弧形的输送导引面;所述集料装置枢接在所述架体的机头端,并与滚筒的表面设有容物料通过的间隙;所述第二中双链轮设置在所述架体的下方、滚筒的内侧,并枢接于架体上;使用时,以刮板机主体的机尾枢接轴为角点,在所述刮板机主体上仰状态,其输送面的上仰角≤18°,在所述刮板机主体下俯状态,其输送面的下俯角≥-25°。

进一步的,还包括中转料仓,所述中转料仓设置在所述刮板机主体的机尾端上方,以使刮板机主体能够承接从中转料仓落下的物料;或者,所述中转料仓与所述刮板机主体之间通过中转输送机连接,中转料仓设置在中转输送机的机尾端上方,中转输送机的机头端设置在刮板机主体的机尾端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集料装置为底端带缩口的长方形集料钢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滚筒,升降刮板机的第二中双链轮受机架、滚筒的遮蔽,解决了其机尾端跳链的问题。采用张紧装置,升降刮板机能够调整中双链型输送组件的张紧度,能够一定限度的解决漂链的问题。采用倒梯形溜槽,与长方形溜槽相比,升降刮板机在输送物料时,能够降低物料夹在中双链与溜槽的槽壁之间的出现频率,减少卡死频率。采用双中链型输送组件,结合张紧装置,能够避免链条偏转后拧成麻花现象的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升降刮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升降刮板机的刮板机主体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升降刮板机的输送工作面剖视图。

图中,1-挂架,11-滑轮吊拉组件,2-支柱,3-刮板机主体,31-架体,32-斜拉柱,33-倒梯形溜槽,34-中双链型输送组件,341-带刮板的中双链,3411-左环链,3142-右环链,3413-刮板,342-第一中双链轮,343-第二中双链轮,35-集料装置,36-张紧装置,37-滚筒,4-中转料仓,5-中转输送机,91-船仓,92-船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升降刮板机,参见图1-3,包括挂架1、支柱2和机尾端铰接在支柱2上且通过绳索吊装在挂架1上的刮板机主体3,在图1中,显示了刮板机主体3根据船仓91或92的不同位置的两个工作状态,在码头,由于水位的不同,船仓可能处于船仓91或船仓92的高度,因此需要刮板机主体能够升降。在图1中,挂架1为门形柱,支柱2作为铰接支点,刮板机主体3与挂架1通过滑轮吊拉组件11连接,滑轮吊拉组件11包括上滑轮、下滑轮、钢丝绳,上滑轮安装在挂架1上,在刮板机主体3上设有斜拉柱32,这些斜拉柱32的交叉点连接有下滑轮,钢丝绳一端固定在挂架上,并绕经下滑轮、下滑轮,另一端固定在卷扬机上。通过卷扬机收放钢丝绳,以控制钢丝绳的长度。

参见图1-3,刮板机主体3包括架体31、倒梯形溜槽33、中双链型输送组件34、集料装置35、张紧装置36和滚筒37。

张紧装置36包括安装在刮板机主体3机尾端的固定座和安装在固定座上的定长板,沿定长板的长度方向,在定长板上上开设多个螺纹孔,在固定座上同样开设有螺纹孔,在调整定长板与固定座的相对位置后,通过螺栓将固定座与定长板固定即可实现调节刮板机主体3长度的效果。

中双链型输送组件34包括带刮板的中双链341、设置在刮板机主体3的机尾端的第一中双链轮342和设置在刮板机主体3的机头端的第二中双链轮343;第一中双链轮342枢轴连接在张紧装置36的定长板的端部,并通过张紧装置36与刮板机主体3固定连接,第一中双链轮342的轴线距倒梯形溜槽33的槽底的距离≥第一中双链轮342的有效半径;滚筒37设置在刮板机主体3的机头端,并枢接在架体31上,且滚筒37与倒梯形溜槽33的槽底的距离>滚筒37的半径,倒梯形溜槽33在滚筒37的上方延伸有弧形的输送导引面;第二中双链轮343设置在架体31的下方、滚筒37的内侧,并枢接于架体31上,第二中双链轮343与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如图3,带刮板的中双链341包括左环链3411、右环链3412、刮板3413,左环链3411和右环链3412等长,并套装在第一中双链轮342、第二中双链轮343和滚筒37、倒梯形溜槽33形成的环面上,刮板3413与左环链3411和右环链3413绳结固定,多个刮板3413等间距的设置在左环链3411上。输送导引面的作用是避免带刮板的中双链341在脱离倒梯形溜槽33后搭接在滚筒37上,原因在于,在刮板机主体3上仰时,若没有输送导引面,则物料可能从滚筒与倒梯形溜槽33之间的缝隙溜下,从而造成机头部卡死。

集料装置35枢接在架体31的机头端,并与滚筒37的表面设有容物料通过的间隙;集料装置选择为底端带缩口的长方形集料钢管,在集料钢管的一侧开有用于容置机架的开口。选择枢接的长方形集料钢管,在刮板机主体3上仰或下俯过程中,由于重力,集料装置35能够调整与架体31的角度,使物料的落位更精准。

使用时,以刮板机主体3的机尾枢接轴(即刮板机主体3与立柱1的铰接轴)为角点,在刮板机主体3的上仰状态,其输送面的上仰角≤18°,在刮板机主体3的下俯状态,其输送面的下俯角≥-25°。

根据需要,还可以附设中转料仓4,中转料仓4设置在刮板机主体3的机尾端上方,以使刮板机主体3能够承接从中转料仓4落下的物料;在图1中,中转料仓4与刮板机主体3之间通过中转输送机5连接,中转料仓4设置在中转输送机5的机尾端上方,中转输送机5的机头端设置在刮板机主体3的机尾端上方。中转料仓4和中转输送机5均与放置在地面上的固定架螺栓连接。

参见图1,工作过程是:根据船仓的位置,通过控制卷扬机收放钢丝绳,以调整上滑轮与下滑轮的距离,在调整上滑轮与下滑轮的距离过程中,由于刮板机主体3的一端铰接在支柱2上,完成对刮板机主体3的仰角的调整,在刮板机主体3仰角调整过程中,集料装置35因重力自行调整与架体31的夹角,保持其与筒心与垂线的重合,刮板机主体3调整到位后,将物料卸于中转料仓4内,这样能够保证物料的持续装卸,通过中转输送机5将料输送到刮板机主体3上。在刮板机主体3上,若在船仓92的位置,此时物料输送作业时符合力学规律,若在船仓91的位置,此时,主要造刮板3413带动物料上行,由于输送面为倒梯形溜槽,物料并不会卡在环链与溜槽侧壁之间。在机头处,输送导引面阻隔了倒梯形溜槽与滚筒之间的垂直间隙,物料不会从倒梯形溜槽与滚筒之间落下,造成机器卡死的情况。而滚筒的表面为光面,物料也不会卡在环链与滚筒之间。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