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静电多面式吸盘塑料袋分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6440发布日期:2019-04-29 12:57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静电多面式吸盘塑料袋分口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塑料袋分口器,尤其针对于一种除静电多面式吸盘塑料袋分口器。



背景技术:

塑料袋分口器就是用于塑料袋的袋口开合的设备,便于人们对塑料袋进行使用,进行承装物品,但是在物流车间的输送设备上,塑料袋与传送带摩擦以及塑料袋之间互相摩擦会产生静电,因为塑料袋是不导电的,所以会产生一个问题;在对塑料袋进行分口时,由于塑料袋带静电,会使塑料袋的袋口紧紧贴合在一起,产生褶皱,使吸盘在吸附塑料袋时,吸盘与塑料袋表面产生间隙,产生的负压较小,吸盘容易与塑料袋分离,塑料袋无法开口,就无法进行包装单元的包装,设备检测到包装失败就会自动报警,使包装流水线暂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除静电多面式吸盘塑料袋分口器,以解决在对塑料袋进行分口时,由于塑料袋带静电,会使塑料袋的袋口紧紧贴合在一起,产生褶皱,使吸盘在吸附塑料袋时,吸盘与塑料袋表面产生间隙,产生的负压较小,吸盘容易与塑料袋分离,塑料袋无法开口,就无法进行包装单元的包装,设备检测到包装失败就会自动报警,使包装流水线暂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除静电多面式吸盘塑料袋分口器,其结构包括立板、轴承、上顶板、防脱落式分口装置、支撑板、螺纹杆、控制面板、底座、减速电机、接地线、传输导线、同步带,所述立板的下端与底座相焊接,所述立板的上端与上顶板相焊接,所述轴承嵌在上顶板的内部,所述轴承的内圈与螺纹杆的上端过盈配合,所述支撑板间隙配合在立板的左端,所述防脱落式分口装置焊接于支撑板的左端,所述螺纹杆贯穿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同步带的左端环绕连接于螺纹杆的下端,所述减速电机通过同步带与螺纹杆的下端传动连接,所述接地线胶连接于底座的右端,所述控制面板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座上表面的左端,所述减速电机焊接于底座上表面的中段,所述传输导线的右端与减速电机胶连接,所述控制面板通过传输导线与减速电机电连接。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防脱落式分口装置由单向通道结构、钢柱、装置主体、复合式吸附结构组成,所述钢柱过盈配合在装置主体内部的右端,所述单向通道结构焊接于装置主体内部的左端,所述复合式吸附结构螺纹连接在单向通道结构的上端。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复合式吸附结构由外吸盘、半圆槽、内吸盘、钢制连接头组成,所述半圆槽共设有两个以上且形状大小相同,所述半圆槽分别嵌在外吸盘上端的外圈,所述内吸盘设于外吸盘的内圈且高度略低外吸盘,所述内吸盘的下端与外吸盘胶连接,所述钢制连接头焊接在外吸盘的下端。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单向通道结构由右压缩弹簧、管壁、第一半圆板、第二半圆板、左压缩弹簧组成,所述右压缩弹簧与左压缩弹簧互相对称,所述第一半圆板与第二半圆板形状大小相同,所述右压缩弹簧的上端与第一半圆板胶连接,所述第一半圆板活动连接在管壁内圈的右端,所述第二半圆板机械连接在管壁内圈的左端,所述左压缩弹簧的上端与第二半圆板胶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除静电多面式吸盘塑料袋分口器,在使用时,将塑料袋放置在防脱落式分口装置的上表面,然后通过控制面板使减速电机转动,然后减速电机通过同步带带动螺纹杆使防脱落式分口装置向上移动,在上顶板的下表面也有一个吸盘,与外吸盘的位置相对应,在防脱落式分口装置与上顶板接触后,钢柱将塑料袋的静电导走,复合式吸附结构受到挤压,第一半圆板与第二半圆板打开,使复合式吸附结构内的空气从单向通道结构排出,形成负压,然后吸盘吸住塑料袋分口的上表面,外吸盘与内吸盘吸住塑料袋分口的下表面,且此时复合式吸附结构内形成两个独立的负压腔室,将塑料袋吸住,然后控制减速电机反转,防脱落式分口装置下降,将塑料袋的分口打开。

本实用新型一种除静电多面式吸盘塑料袋分口器,通过设有防脱落式分口装置,在将塑料袋夹紧时,钢柱导走静电,复合式吸附结构内的空气从单向通道结构排走,单向通道结构只能单向通气,出气不进气,使复合式吸附结构与单向通道结构内部形成负压区域,且有两个独立的腔室,可以更好地吸住塑料袋,不易脱落,然后防脱落式分口装置下降,将塑料袋分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的附图作详细地介绍,以此让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除静电多面式吸盘塑料袋分口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防脱落式分口装置结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结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复合式吸附结构结构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结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立板1、轴承2、上顶板3、防脱落式分口装置4、支撑板5、螺纹杆6、控制面板7、底座8、减速电机9、接地线10、传输导线11、同步带12、单向通道结构41、钢柱42、装置主体43、复合式吸附结构44、外吸盘441、半圆槽442、内吸盘443、钢制连接头444、右压缩弹簧411、管壁412、第一半圆板413、第二半圆板414、左压缩弹簧415组成,所述右压缩弹簧411与左压缩弹簧4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静电多面式吸盘塑料袋分口器:其结构包括立板1、轴承2、上顶板3、防脱落式分口装置4、支撑板5、螺纹杆6、控制面板7、底座8、减速电机9、接地线10、传输导线11、同步带12,所述立板1的下端与底座8相焊接,所述立板1的上端与上顶板3相焊接,所述轴承2嵌在上顶板3的内部,所述轴承2的内圈与螺纹杆6的上端过盈配合,所述支撑板5间隙配合在立板1的左端,所述防脱落式分口装置4焊接于支撑板5的左端,所述螺纹杆6贯穿支撑板5的上表面,所述同步带12的左端环绕连接于螺纹杆6的下端,所述减速电机9通过同步带12与螺纹杆6的下端传动连接,所述接地线10胶连接于底座8的右端,所述控制面板7通过螺丝固定在底座8上表面的左端,所述减速电机9焊接于底座8上表面的中段,所述传输导线11的右端与减速电机9胶连接,所述控制面板7通过传输导线11与减速电机9电连接。

请参阅图2,所述防脱落式分口装置4由单向通道结构41、钢柱42、装置主体43、复合式吸附结构44组成,所述钢柱42过盈配合在装置主体43内部的右端,钢柱42贯穿整个装置主体43,便于将塑料袋表面的静电倒出,所述单向通道结构41焊接于装置主体43内部的左端,单向通道结构41可以使复合式吸附结构44挤压吸附塑料袋时内部形状负压,便于将塑料袋吸住,防止脱落,所述复合式吸附结构44螺纹连接在单向通道结构41的上端,便于复合式吸附结构44的固定与后期的更换。

请参阅图3-图4,所述复合式吸附结构44由外吸盘441、半圆槽442、内吸盘443、钢制连接头444组成,所述半圆槽442共设有两个以上且形状大小相同,所述半圆槽442分别嵌在外吸盘441上端的外圈,所述内吸盘443设于外吸盘441的内圈且高度略低外吸盘441,所述内吸盘443的下端与外吸盘441胶连接,外吸盘441与内吸盘443配合使整个结构形状两个独立的吸附腔室,进一步提高该结构的吸附能力,所述钢制连接头444焊接在外吸盘441的下端。

请参阅图5,所述单向通道结构41由右压缩弹簧411、管壁412、第一半圆板413、第二半圆板414、左压缩弹簧415组成,所述右压缩弹簧411与左压缩弹簧415互相对称,所述第一半圆板413与第二半圆板414形状大小相同,所述右压缩弹簧411的上端与第一半圆板413胶连接,所述第一半圆板413活动连接在管壁412内圈的右端,所述第二半圆板414机械连接在管壁412内圈的左端,所述左压缩弹簧415的上端与第二半圆板414胶连接,第一半圆板413与第二半圆板414均为半圆形,便于对管壁412进行密封,且两者下端紧密贴合,形成一定角度,使气体只能向下排出,不能向上吸入气体,便于管壁412内部形成负压。

使用时,将塑料袋放置在防脱落式分口装置4的上表面,然后通过控制面板7使减速电机9转动,然后减速电机9通过同步带12带动螺纹杆6使防脱落式分口装置4向上移动,在上顶板3的下表面也有一个吸盘,与外吸盘441的位置相对应,在防脱落式分口装置4与上顶板3接触后,钢柱42将塑料袋的静电导走,复合式吸附结构44受到挤压,第一半圆板413与第二半圆板414打开,使复合式吸附结构44内的空气从单向通道结构41排出,形成负压,然后吸盘吸住塑料袋分口的上表面,外吸盘441与内吸盘443吸住塑料袋分口的下表面,且此时复合式吸附结构44内形成两个独立的负压腔室,将塑料袋吸住,然后控制减速电机9反转,防脱落式分口装置4下降,将塑料袋的分口打开。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在将塑料袋夹紧时,钢柱42导走静电,复合式吸附结构44内的空气从单向通道结构41排走,单向通道结构41只能单向通气,出气不进气,使复合式吸附结构44与单向通道结构41内部形成负压区域,且有两个独立的腔室,可以更好地吸住塑料袋,不易脱落,然后防脱落式分口装置4下降,将塑料袋分口。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作举例说明。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