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压式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9784发布日期:2019-06-22 00:01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按压式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型真空泵,是一种按压式真空泵。



背景技术:

微型真空泵是一种把封闭空间内乳液或乳霜抽出的容器瓶,其通过一进一出的抽气,将封闭空间内持续形成真空或负压,出口处形成微正压,容器瓶内的乳液或乳霜被挤出。此类真空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0920119212.6,授权公告日2010.01.27,实用新型名称“一种能将其内容装物喷出的真空泵”;该包括有瓶体、下活塞、阀结构,阀结构包括泵体、阀杆、阀针、弹簧以及活塞和阀片;其中,泵体安装在瓶体的上部开口处,泵体内具有上端开口的凹腔,凹腔的底壁开有孔;阀杆设置头帽下部,阀针设置在阀杆下部,弹簧套设在阀杆上并使阀杆始终保持向上趋势,阀针的下部周壁上开有侧孔;活塞套设并下限位在阀针上,阀杆下部具有推动部;阀片的四周限位在泵体的凹腔的底壁上,阀片的中部将该底壁上的孔封堵住,阀片上还开有阀孔。其工作原理与现有同类按压式微型喷雾器的原理相似,此类喷雾器或称为乳液泵,此类乳液泵通过斜向滑槽实现头帽的伸缩,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420614068.4,授权公告日2015.03.18,实用新型名称“旋转伸缩式真空头帽”。但上述真空头帽结构较难直接应用于同类真空泵产品,同类真空泵中头帽在包装或意外跌落过程中,容易对头帽造成破损和漏液,头帽与旋转保护罩之间缺少限位和保护结构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设有内外瓶的按压式真空泵,使其主要解决现有同类产品中头帽保护结构设计欠佳,以及同类产品中通过胶体制备的内瓶底盖制备方法和性能欠佳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按压式真空泵,该真空泵的内瓶底部设有内瓶底盖,内瓶内设有大活塞,内瓶底盖和活塞设有相通的通孔,内瓶设置于外瓶内,内瓶和外瓶的瓶口同时设有螺纹大圈,外瓶的瓶口与螺纹大圈的圈口扣合,内瓶的瓶口螺纹与螺纹大圈的中心螺纹口连接,泵芯组件通过螺纹大圈固定于内瓶的瓶口,伸出螺纹大圈的泵芯组件的阀杆设有头帽,头帽内的出液孔与阀杆的杆孔相通;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螺纹大圈的外径设有外罩,外罩内螺纹大圈的内径设有旋转圈,旋转圈位于头帽的外径,旋转圈的底部圈口外径设有凸起的带动支撑点,螺纹大圈的外圈径内径设有内圈径,旋转圈的带动支撑点套入螺纹大圈上斜方向的滑动槽,滑动槽的两端分别设有平行的档位槽,档位槽与滑动槽之间的拐弯处设有凸起的档位筋,滑动槽设置于螺纹大圈的外圈径,螺纹大圈的内圈径套入头帽的底部圈径,螺纹大圈的内圈径圈口设有开口的形变缩口,螺纹大圈的形变缩口与头帽内的底部相抵,头帽内的底部中心设有凸起的套管,螺纹大圈的外圈径顶部滑动槽设有沿口开口,头帽的套管与泵芯组件的阀杆套合,螺纹大圈的内圈径高于外圈径;头帽静止状态时,头帽和旋转圈伸出外罩和螺纹大圈,头帽下压状态时,头帽伸出旋转圈、外罩和螺纹大圈。从而当头帽通过旋转圈的带动支撑点与螺纹大圈的滑动槽之间的作用带出外罩时,头帽依然受到旋转圈的保护,对于头帽起到保护防止破损与漏液作用,旋转圈通过旋转圈的带动支撑点与螺纹大圈的滑动槽之间的作用收回外罩内时,头帽即可按压使用。

所述旋转圈的带动支撑点和螺纹大圈的滑动槽呈三等分排布。上述为较为稳定的对称点结构方式,便于旋转圈的带动支撑点与螺纹大圈的滑动槽之间相互作用的稳定。

所述旋转圈的带动支撑点处内径设有阻挡筋,头帽的底部圈径与旋转圈的阻挡筋相抵。上述结构用于进一步控制头帽按压过程中在旋转圈内的位置和行程,防止头帽卡嵌于旋转圈内。

所述螺纹大圈的下部设有凸起的装饰圈,装饰圈上方的外圈径底部外径设有扣合圈,外罩的底部罩口内径设有内圈槽,外罩的内圈槽与螺纹大圈的扣合圈扣合;外罩的顶部罩口内径设有向内延展的限位圈口,螺纹大圈的外圈径圈口位于外罩的限位圈口下方,螺纹大圈的内壁一侧设有竖直的导入槽。上述结构便于螺纹大圈与外罩之间的扣合固定,螺纹大圈的外圈径圈口限位于外罩的限位圈口内,旋转圈的带动支撑点通过螺纹大圈的导入槽扣入螺纹大圈的滑动槽内。

上述内瓶底盖采用高弹性抗老化材料制成,其制备方法具体如下:将重量份数的天然橡胶35份、异戊橡胶15份、顺丁橡胶20份,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0份在室温条件下配置好,放入密炼机中密炼,得到初级橡胶;初级橡胶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在转矩流变仪中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炼胶,按顺序依次加入补强剂8份、软化剂5份、增塑剂4份、架桥剂1份与其他助剂2份在捏炼机中捏炼均匀,得到第二混炼胶;将第二混炼胶在开炼机中经过开炼,即可挤出成型为橡胶颗粒;接着,调节橡胶开炼机的辊筒温度在30-60℃,依次将橡胶颗粒、石墨烯2份、促进剂1份、加工助剂1份、抗氧剂0.5份投入开炼机中混炼23-29min;调整开炼机的辊距到0.6-1.4mm,加入防老剂0.5份,捣胶,混炼6-13min;再调整开炼机的辊距到3-5mm,继续混炼,直至形成光滑无隙的胶料;将所得胶料辊压出片,待胶片在室温下自然冷却后,再次投入开炼机中,加入N,N’-间苯撑双马来酰亚胺,进行硫化、出料,制得抗老化橡胶;将抗老化橡胶加热至230-250℃,成熔融状态,将熔体注入内瓶底盖制备模具中,待在室温下自然冷却固化后,制得内瓶底盖。所述补强剂是超细二氧化硅凝胶,所述软化剂是硅油,所述增塑剂是白矿油,所述架桥剂是可水分散性多异氰酸酯;所述促进剂为三乙烯二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或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加工助剂为偏苯三酸酯和碳酸氢铵的复配物,抗氧剂为二氢喹啉或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防老剂为N-苯基-N’-环己基对苯二胺或N-苯基-α-苯胺。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生产、装配、使用方便,密封性和稳定性好,头帽安全性较好,高弹性抗老化内瓶底盖制备方法可行;其适合作为按压式真空泵使用,高弹性抗老化胶体材料的制备,以及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头帽静止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头帽下压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状态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螺纹大圈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框定部分进行了放大。

附图序号及名称:1、旋转圈,101、带动支撑点,102、阻挡筋,2、头帽,3、泵芯组件,4、外罩,401、内圈槽,402、限位圈口,403、导入槽,5、硅胶垫片,6、螺纹大圈,601、滑动槽,602、内圈径,603、扣合圈,604、卡位筋,7、内瓶,8、外瓶,9、大活塞,10、内瓶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和使用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5所示,该真空泵的内瓶7底部设有内瓶底盖10,内瓶内设有大活塞9,内瓶底盖和活塞设有相通的通孔,内瓶设置于外瓶8内,内瓶和外瓶的瓶口同时设有螺纹大圈6,外瓶的瓶口与螺纹大圈的圈口扣合,内瓶的瓶口螺纹与螺纹大圈的中心螺纹口连接,泵芯组件3通过螺纹大圈固定于内瓶的瓶口,伸出螺纹大圈的泵芯组件的阀杆设有头帽,头帽内的出液孔与阀杆的杆孔相通。其具体结构如下:螺纹大圈的外径设有外罩4,外罩内螺纹大圈的内径设有旋转圈1,旋转圈位于头帽2的外径,旋转圈的底部圈口外径设有凸起的带动支撑点101,螺纹大圈的外圈径内径设有内圈径,旋转圈的带动支撑点套入螺纹大圈上斜方向的滑动槽601,滑动槽的两端分别设有平行的档位槽,档位槽与滑动槽之间的拐弯处设有凸起的档位筋,滑动槽设置于螺纹大圈的外圈径,螺纹大圈的内圈径套入头帽的底部圈径,螺纹大圈的内圈径圈口设有开口的形变缩口,螺纹大圈的形变缩口与头帽内的底部相抵,头帽内的底部中心设有凸起的套管,头帽的套管与泵芯组件3的阀杆套合,螺纹大圈的内圈径高于外圈径;头帽静止状态时,头帽和旋转圈伸出外罩和螺纹大圈,头帽下压状态时,头帽伸出旋转圈、外罩和螺纹大圈。上述旋转圈的带动支撑点和螺纹大圈的滑动槽呈三等分排布,旋转圈的带动支撑点处内径设有阻挡筋102,头帽的底部圈径与旋转圈的阻挡筋相抵。螺纹大圈的下部设有凸起的装饰圈,装饰圈上方的外圈径底部外径设有扣合圈603,外罩的底部罩口内径设有内圈槽401,外罩的内圈槽与螺纹大圈的扣合圈扣合;外罩的顶部罩口内径设有向内延展的限位圈口402,螺纹大圈的外圈径圈口位于外罩的限位圈口下方,螺纹大圈的内壁一侧设有竖直的导入槽403。

该真空泵的装配步骤如下:螺纹大圈6的滑动槽601顶部沿口开口处与旋转圈1的带动支撑点101进行槽位配对,进入槽位后顺时针转动旋转圈使其经过滑动槽滑入滑动槽的底部扣位,其过程中要求滑动槽的滑轨滑动顺畅不得卡死,上下扣位要求有档位感,并有明显阻尼感,上下扣位即可反复利用多次不变形;接着,再将外罩4的内圈槽401与螺纹大圈的扣合圈603进行扣位配合,其过程中要求在逆时针旋转使其旋转上升或顺时针旋转下降时滑动槽上下不得卡死,运行顺畅不脱轨,扣位配合不得有窜动及松脱;泵芯组件3的卡口座设有扣位圈槽,泵芯组件的卡口座通过扣位圈槽与螺纹大圈的中心螺纹口进行扣位配合,其过程中扣位要求部件之间紧密不得有窜动;头帽2内的底部与螺纹大圈的形变缩口进行定向配合,再由头帽的套管与泵芯组件的阀杆杆口内径圈进行扣位配合,阀杆的外径设有定向导向槽,其过程中要求阀杆的定向导向槽在头帽按下时滑动运行顺畅无干扰,扣位配合紧密不得有窜动;硅胶垫片5与泵芯组件的卡口座上底部座口贴合接触面配合,其过程中要求不得有凸起不平;内瓶7的瓶体内径与大活塞9的塞体外径进行密封配合,其过程中要求不得液体流壁或是液体泄漏,不得使活塞上下活动时卡死;内瓶的底部瓶口与内瓶底盖10进行扣位配合,其过程中要求不得窜动或脱落;大活塞的底部活塞叶圈口与内瓶底盖的顶部盖口进行贴合接触配合归位;内瓶的瓶口螺纹与螺纹大圈的中心螺纹口进行螺纹紧密配合,其过程中要求不得松动不得卡滞,即可反复旋转装配;内瓶的瓶口螺纹口与硅胶垫片进行密封配合,其过程中要求不得有液体渗漏;外瓶8的瓶口对称设有卡位槽,螺纹大圈的装饰圈底部内壁设有卡位筋604,外瓶的卡位槽与螺纹大圈的卡位筋进行定位配合,再由外瓶的瓶口外圈筋与螺纹大圈的装饰圈底部内壁圈槽进行扣位配合,其过程中要求不得有窜动扣位配合紧密,该真空泵即可组装完成。

其使用原理如下:如图1所示,归位静止状态时,旋转圈外露并遮挡住头帽的出液口,头帽在静止状态时处于旋转圈设定保护状态,无法下压出液,旋转圈主要起到保护头部的作用。如图2所示,解除静止状态时,旋转圈经外罩与旋转圈三处带动支撑点带动顺时针旋转后,旋转圈由起始状态从扣位中被带出,带出过程中启始扣位因与旋转圈的三处圆柱型带动支撑点表面与扣位槽表面存在上下落差而产生阻挡摩擦力形成档位感。被带出扣位的三处带动支撑点与斜方向的滑动槽下滑至底部档位筋,因档位筋与三处带动支撑点表面底部存在上下落差而产生阻挡摩擦力形成档位感。经过下端档位筋进入底部档位槽,此时头帽处于解除旋转圈保护设定状态,即可下压头帽进行出液。使用完成之后,逆时针旋转外罩,旋转圈经三处带动支撑点带动脱离底部档位槽,进入滑动槽上升滑动,最后再经过上端档位筋进入上端档位筋回归静止状态。旋转圈内部因有一圈阻挡筋阻挡头帽下压,形成设定保护机制,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该真空泵的结构设计特点及理念如下:1、该真空泵的设计大方、简洁、美观,主体的外观结构分为四部分,结构简洁,使用方便快捷。2、该真空泵的内部结构采用三组滑动组同步运行,使其在上下旋转滑动时提高结构同步率,整体稳定性更高。3、该真空泵的头帽与旋转保护罩之间设有限位和保护机制,使产品在产品携带,包装或意外跌落过程中对于头帽起到保护功能不易破损与漏液。从而提高了该真空泵在使用携带,生产包装运输或产品意外跌落过程中的整体稳定性,减少了产品生产包装运输和日常使用中意外产生的伤损,同时,该真空泵符合节能环保,符合可持续设计初衷与理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