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摩托车悬挂装配线的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75533发布日期:2019-07-27 10:06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摩托车悬挂装配线的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摩托车生产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摩托车悬挂装配线的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动摩托车组装车间内,需要将小的零配件组装成部件,之后将部件组装成整车。而现有的整车组装输送线,通常采用布置于地面的链板式输送带,该输送带的布置对生产车间的场地尺寸和平整度要求高;同时,在装配时沿水平方向前进,工人执行不同部位的装配需要弯腰、蹲下或者垫脚完成操作,甚至于跨越输送线,围着工件转圈以完成部分工序的装配,使得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摩托车悬挂装配线的悬挂装置,使得装配线不受场地环境约束,布置成本低,同时装配时可根据工艺要求升降或手动转动,工人可在较舒适的姿势下进行装配工作,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动摩托车悬挂装配线的悬挂装置,包括滑轨和若干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小车和承载机构;

所述滑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滑槽a,所述滑槽a包括立板和横板,所述立板和横板呈L形固定连接,所述立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挡板;

所述小车包括车身、电动推杆、电液推杆、安装板、电机、行走车轮、车轮轴、支架和四个从动车轮,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车身的顶部中心连接,其伸缩杆的端部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设置有所述电机和支架,所述车轮轴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架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车轮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行走车轮活动套接在所述车轮轴上,所述电液推杆与所述车身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四个所述从动车轮分别设置于所述车身的底面四角上,所述从动车轮设置于所述滑槽a内;

所述承载机构包括顶板、底板和若干连接杆,所述顶板和底板平行设置,若干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顶板和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中心与所述电液推杆的伸缩杆端部铰接;

还包括控制器和手持式遥控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机、电液推杆、电动推杆和手持式遥控器电联。

进一步的,所述手持式遥控器上设置有快走键、慢走键、停止键、上升键和下降键。

进一步的,所述车身靠近滑槽a两个立板的侧面两端均设置有导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从动车轮选用万向车轮。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车身的顶部中心铰接或电动推杆的伸缩杆端部与所述安装板的底部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a的立板可以是平面板,也可以是曲面板,还包括若干滑轨,若干所述滑轨首尾相接呈环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的底面固定设置有弹性软垫。

进一步的,还包括快拆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电液推杆的伸缩杆端部铰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顶板的顶面中心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底面四角位置均设置有万向轮。

进一步的,还包括夹具,所述夹具设置于所述底板的顶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动摩托车悬挂装配线的悬挂装置于厂房顶部设置滑轨,滑轨内设置输送装置对装配工件进行运输,可不受场地环境约束,根据生产需要自由布置,减少土建费用,节约布置本低;滑轨设置呈环状,行走小车可在滑轨内循环走动,确保了装配线的连续性,使用方便;设置电液推杆控制承载机构的上升和下降,工人可通过遥控器按照实际需要调节工件的高度,在较舒适的姿势下进行装配,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承载装置可在轴线上转动,工人在装配过程中不用再绕电动摩托车转动,仅转动承载装置即可完成装配,继而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率;小车设置有快走、慢走和停止功能,工人可根据需要通过遥控器进行控制选择慢走和停止功能进行装配,装配完成后选择快走功能让其进入下一道工序,可在不减缓生产节奏的前提下,使装配更为方便,减小装配时操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设置快拆连接件,实现承载装置和小车的快速脱开,避免某一工件的装配出现问题,影响整线生产节奏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摩托车悬挂装配线的悬挂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小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承载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电动摩托车悬挂装配线的悬挂装置,包括设置于厂房顶部的滑轨1和若干输送装置2,输送装置2包括小车21和承载机构22。在对电动摩托车进行装配时,将摩托车车身放置于承载机构22上,通过该输送装置2将其运输至各工位完成不同部位的装配工作。具体实施方式和工作过程如下:

滑轨1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滑槽a11,滑槽a11包括立板和横板,立板和横板呈L形固定连接,立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挡板12。

小车21包括车身211、电动推杆212、电液推杆213、安装板214、电机215、行走车轮216、车轮轴217、支架218和四个从动车轮219。四个从动车轮219分别设置于车身211的底面四角上,从动车轮219设置于滑槽a11内。电动推杆212与车身211的顶部中心连接,其伸缩杆的端部与安装板214连接,安装板214上固定设置有电机215和支架218,车轮轴217活动设置在支架218内,电机215的输出轴与车轮轴217的一端固定连接,行走车轮216活动套接在车轮轴217上。行走车轮216会随着电机215的旋转而转动。当电动推杆212的伸缩杆伸出时,会带动安装板214上升,从而行走车轮216会升起直至与挡板12的底部接触,行走车轮216与挡板12之间产生摩擦力从而带动小车21在滑轨1内行走;当电动推杆212的伸缩杆缩回时,行走车轮216与挡板12分离,此时小车21失去行走动力,将停止运动。优选的,挡板12的底面固定设置有弹性软垫,一方面增大行走车轮216与挡板12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行走更为顺利;另一方面,因为软垫为弹性材质,可适应一定变形,减少了该机构安装精度的要求,亦避免电动推杆212在伸出时产生过大的压力造成设备的损坏。

承载机构22包括顶板221、底板222和若干连接杆223,顶板221和底板222平行设置,若干连接杆223的两端分别与顶板221和底板222固定连接。

电液推杆213与车身211的底部中心固定连接,顶板221的中心与电液推杆213的伸缩杆端部铰接。承载机构22可随着电液推杆213的伸缩杆缩回或伸出执行上升或下降的功能,方便于不同部件装配时对操作高度进行调节,使得装配位置合适,减少劳动强度,提高效率。设置为铰接使得承载机构22可绕电液推杆213伸缩杆轴心转动,亦使得装配时可以调节工件的方位,不用人绕着工件跑,使得装配操作更为方便。

还设置有控制器和手持式遥控器,控制器分别与电机215、电液推杆213、电动推杆212和手持式遥控器电联。进一步的,手持式遥控器上设置有快走键、慢走键、停止键、上升键和下降键。具体实施时,当人按动快走键或慢走键时,遥控器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在控制器的控制下调节电机215的转速,从而实现行走的快慢控制;当按动停止键时,控制器发出指令,液压推杆212的伸缩杆缩回,使行走车轮216与挡板12脱离,从而使小车停止;当按动上升键和下降键时,由控制器控制电液推杆213的伸缩杆缩回或者伸出,承载机构22完成其上升或下降的动作。

进一步的,车身211靠近滑槽a11两个立板的侧面两端均设置有导向轮210。导向轮210可对小车21的行走起到导向作用,同时因导向轮接触立板,亦使得从动车轮219与立板之间有一定间隙,避免了从动轮219行走时的磨损。

进一步的,从动车轮219选用万向车轮,电动推杆212与车身211的顶部中心铰接或电动推杆212的伸缩杆端部与安装板214的底部铰接,使得安装板214能与车身211之间相对转动。该可实现该小车21在滑轨不为直线时依旧能在滑轨内行进。当小车21需要经过曲线滑轨段时,其导向轮210先接触立板产生压力,在反作用力下,车身211会发生偏转从而完成曲线段的偏转,此时因从动车轮219为万向车轮,且安装板214与车身211之间可转动一定角度,故车身211转弯不存在阻力,能使得转弯顺畅。

进一步的,滑槽a11的立板可以是平面板,也可以是曲面板,还包括若干滑轨1,若干滑轨1首尾相接呈环形设置。输送装置2在环形设置的滑轨1内行走,可实现其循环运行,组成完整的悬挂装配线。该装配线可根据车间场地需要任意设置,克服了现有的底面输送带式装配线对场地要求高的问题。

进一步的,还包括快拆连接件225,连接件225的一端与电液推杆213的伸缩杆端部铰接,其另一端与顶板221的顶面中心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当装配线中某一产品的装配出现问题,将影响整线的生产节奏时,可降下承载装置22,并拆开螺钉快速将承载机构22与小车21脱开,装配线继续前行,避免影响生产节奏。

进一步的,底板222的底面四角位置均设置有万向轮226。拆下的承载装置22可通过万向轮226推出至生产线外离线处理,避免其影响生产节奏。

进一步的,还包括夹具224,夹具224设置于底板222的顶面上,用于对电动摩托车车身进行夹紧,保障其在装配线上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