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座可拆洗的真空封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2538发布日期:2019-05-17 20:03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座可拆洗的真空封口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真空封口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下座可拆洗的真空封口机。



背景技术:

家用真空封口机设置有上盖和下座,在下座设置有真空槽,在抽真空时间真空包装袋等袋子的袋口插入真空槽处,在连通真空槽的真空泵启动后通过真空槽对真空包装袋等袋子抽真空,最后通过下座的热封条将袋口热封,完成封口动作。

在真空封口机对含有液体的真空包装袋进行真空封口时,真空包装袋内的液体容易溢出。现有真空包装机的下座设置有加热条、真空泵或线路板等电子部件,当有液体溢出时,液体残留在真空包装机上,由于真空包装机不能直接冲水清洗,导致清洗不方便,若液体溢出过多时,液体甚至损坏下座中的电子部件,导致真空包装机报废,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座可拆洗的真空封口机,下座方便拆洗,便于清理污垢,同时更为安全,更耐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座可拆洗的真空封口机,包括下座和上盖,上盖的底面设置有加热条和上真空槽,下座的顶面设置有下真空槽,上真空槽与下真空槽组成一抽真空室,下座活动组装于上盖的下方,上盖内部设置有电器安装室,电器安装室内安装有电路板和真空泵,真空泵与加热条分别电连接电路板,真空泵与上真空槽连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下座与所述上盖活动组装的连接方式包括螺纹连接、卡扣连接或铰链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下座的后端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卡接部,所述上盖的后端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能够拆卸的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活动卡接配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下座的后端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凹槽,两个凹槽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设置有凸块,凸块与第二侧壁之间具有插入间隙,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凹槽及凸块;所述上盖的后端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一卡接部,两个卡接部分别突出在上盖的底面,两个卡接部的内侧分别开设有一卡口,开口向下穿透卡接部的底面,所述的第二卡接部包括卡接部及卡口。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卡口为一C型卡口,卡口的内部设置有一限位处,所述凸块限位活动卡接于限位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真空封口机包括至少一卸压装置,卸压装置设置在真空封口机的侧端,所述抽真空室设有至少一卸压孔,卸压装置与卸压孔连通,卸压装置包括复位部和卸压部,复位部滑动安装于所述上盖或所述下座的一内侧,卸压部设置在卸压部的一侧,复位部的一端设置有一卸压键,卸压键延伸安装至上盖或下座的外表面,复位部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固定于安装的上盖或下座,卸压部的中部设置有一通气孔,卸压部的一端与卸压孔连接,卸压部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密封块,密封块与卸压部抵顶配合,或密封块与卸压部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真空槽包括有一密封条,密封条围绕设置在上真空槽的外缘,所述下真空槽向下凹陷形成一腔室,腔室的外缘围绕设置有一密封槽,密封槽与密封条的位置相对应,密封槽与密封条的形状配合密封连接,上真空槽内设置至少一个抽气孔,抽气孔与所述真空泵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下座的上部设置有胶条,胶条与所述加热条的位置对应配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按键,控制按键电连接所述电路板,所述下座前端的上部开设有拉手槽。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真空封口机的下座不设置有电器部件,下座能拆下直接冲洗,更便于部件的清洗,同时也避免因电器部件湿水短路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2.本实用新型真空封口机的卸压装置与开合部联动连接,在卸压的同时,开合部与卡合部也同时解除卡扣连接,用户按压卸压键,真空封口机内的卸压与真空封口机上盖与下座的分离能一步完成,结构简单,用户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上盖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下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卸压装置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下座、11-胶条、12-上盖、13-电路板、14-真空泵、16-加热条;

20-凹槽、21-凸块、22-卡口、23-限位处、24-开合部、25-卡合部;

30-卸压装置、31-复位部、32-复位弹簧、33-卸压键、34-卸压部、35-通气孔、36-密封块;

40-抽真空室、41-上真空槽、42-密封条、43-抽气孔、44-卸压孔、45-下真空槽、46-密封槽;

50-控制按键、51-拉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下座可拆洗的真空封口机,图1-6所示,包括下座10和上盖12,上盖12的底面设置有加热条16和上真空槽41,下座10的顶面设置有下真空槽45,上真空槽41与下真空槽45组成一抽真空室40,下座10活动组装于上盖12的下方,上盖12内部设置有电器安装室,电器安装室内安装有电路板13和真空泵14,真空泵14与加热条16分别电连接电路板13,真空泵14与上真空槽41连通。下座10与上盖12活动组装的连接方式包括螺纹连接、卡扣连接或铰链连接。

下座10的后端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卡接部,上盖12的后端部设置有至少一个能够拆卸的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活动卡接配合。

具体地,下座10的后端部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凹槽20,两个凹槽20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设置有凸块21,凸块21与第二侧壁之间具有插入间隙,第一卡接部包括凹槽20及凸块21;上盖12的后端部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一卡接部,两个卡接部分别突出在上盖12的底面,两个卡接部的内侧分别开设有一卡口22,开口向下穿透卡接部的底面,的第二卡接部包括卡接部及卡口22。卡口22为一C型卡口22,卡口22的内部设置有一限位处23,凸块21限位活动卡接于限位处23。凸块21从卡口22伸入至卡接部后,通过限位处23将凸块21固定,凸块21在卡接部内活动旋转,完成上盖12与下座10的连接。凸块21在卡接部内旋转至一定的角度,从卡口22滑出,完成上盖12与下座10的拆卸。

现有真空封口机的下座10会安装有电器部件,如电路板13,加热元件等,需要对内含有液体的真空包装袋进行封装时,液体容易溢出,真空封口机的下座10被污染,含有电器部件的下座10是不能直接冲洗,只能通过抹布等反复擦拭进行清洁,清洗不方便。当液体溢出较多时,下座10中的电器元件接触液体造成短路,甚至引起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封口机的电器部件都安装于上盖12中,下座10不安装任何电器部件,下座10与上盖12可拆卸连接,真空封口机的下座10拆卸后,可进行单独直接冲洗,清洁更方便,下座10不安装电器部件,在使用过程中遇到液体溢出时,能有效避免由于液体接触电器部件而引起短路等方面的安全隐患,使用更为安全。

真空封口机包括至少一卸压装置30,卸压装置30设置在真空封口机的侧端,抽真空室40设有至少一卸压孔44,卸压装置30与卸压孔44连通,卸压装置30包括复位部31和卸压部34,复位部31滑动安装于上盖12或下座10的一内侧,卸压部34设置在卸压部34的一侧,复位部31的一端设置有一卸压键33,卸压键33延伸安装至上盖12或下座10的外表面,复位部31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复位弹簧32,复位弹簧32固定于安装的上盖12或下座10,卸压部34的中部设置有一通气孔35,卸压部34的一端与卸压孔44连接,卸压部34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密封块36,密封块36与卸压部34抵顶配合,或密封块36与卸压部34间隙配合。

复位部31的一侧设置有一开合部24,开合部24延伸至上盖12底部或下座10上部,与开合部24对应的下座10上部或上盖12底部对应位置设置有一卡合部25,开合部24与卡合部25卡扣连接。

具体的,卸压装置30可设置为多个,卸压装置30可设置在上盖12或下座10,若卸压装置30设置在上盖12,卸压孔44则设置在上盖12,开合部24则设置在上盖12,卡合部25则设置在下座10对应卡合的位置,若卸压装置30设置在下座10,卸压孔44则设置在下座10,开合部24则设置在下座10,卡合部25设置在上盖12对应卡合的位置,若卸压装置30分别设置在上盖12和下座10,则卸压孔44分别设置在上盖12和下座10,则开合部24与卡合部25分别设置在上盖12和下座10,开合部24和卡合部25对应位置卡合连接。

卸压装置30处于常态时,复位弹簧32抵顶复位部31,卸压部34抵顶密封块36,上盖12与下座10闭合,开合部24与卡合部25处于卡接状态,抽真空室40内形成一密封腔室,真空封口机对真空包装袋抽真空并热封;当抽真空与热封完成时,用户按压卸压键33,对复位弹簧32进一步进行挤压,复位部31带动卸压部34移动,卸压部34与密封块36间隙配合,卸压部34离开密封块36,从而使卸压部34钟的通气孔35接通大气压,空气从通气孔35与卸压孔44后,空气进入抽真空室40,从而达到卸压效果,开合部24也随着卸压键33的移动进行反向移动,开合部24离开卡合部25的卡接位置,从而解开开合部24与卡合部25的卡合连接,上盖12与下座10分离,从而实现一键卸压与开盖的功能。

上真空槽41包括有一密封条42,密封条42围绕设置在上真空槽41的外缘,密封条42凸出安装于上盖12的下底面,下真空槽45向下凹陷形成一腔室,腔室的外缘围绕设置有一密封槽46,密封槽46与密封条42的位置相对应,密封槽46与密封条42的形状配合密封连接。密封槽46与密封条42配合使用,抽真空室40的密封效果较好,密封槽46可采用弹性材料,密封槽46采用弹性材料与密封槽46配合使用,密封效果更好。

上真空槽41内设置至少一个抽气孔43,抽气孔43与真空泵14连接。真空泵14的抽气端口通过软管与抽气孔43连接。

加热条16优选为电热丝,下座10的上部设置有胶条11,胶条11与加热条16的位置对应配合。具体地,下座10的顶面设置有向下凹陷放置胶条11的凹槽20,胶条11放置于凹槽20内,胶条11的形状与加热条16的形状凹凸配合。胶条11优选软胶材料,胶条11选用软胶材料能有效解决真空包装袋热熔问题,真空包装袋的袋口放置抽真空室40内,上盖12与下座10合盖时,加热条16将真空包装袋压入凹槽20内,真空封口机对真空包装袋完成抽真空时,加热条16对真空包装袋进行热压,热压后,对卸压键33按压,对抽真空室40进行卸压并打开上盖12与下座10,完成真空封口。

上盖12的上表面设置有一控制按键50,控制按键50电连接电路板13,用户通过控制按键50对真空包装机在工作过程中的参数进行设置,从而实现对真空封口机工作的控制,下座10前端的上部开设有一拉手槽51,拉手槽51使上盖12与下座10的前端有一落差空间,在开盖时,用户可通过拉手槽51,推开上盖12,使用方便。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