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具下料装置及餐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7673发布日期:2019-05-31 21:59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餐具下料装置及餐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具下料装置及餐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餐具(如勺子、叉子)通常是横向叠置地存放的,而筒状容器(如杯子)的开口是朝上的,因而在将餐具放进筒状容器的过程中,需要先将餐具从水平朝向调整至竖直朝向。目前市场上并没有用于将餐具调整至竖直,继而放进筒状容器的设备,因而该操作只能通过人工进行,使得该操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餐具下料装置,其能将横向放置的餐具自动放进筒状容器内。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餐具,其能够沿储料筒顺畅地下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餐具下料装置,包括储料筒和换向通道,所述储料筒的内腔用于存放餐具,餐具横向地叠置在所述储料筒内,所述储料筒的侧壁底部设有横向通过口,所述换向通道的上端与所述横向通过口连通,所述换向通道的下端设有竖向出料口,所述储料筒设有推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用于将处于所述储料筒内腔底部的餐具经所述横向通过口推进所述换向通道内,餐具沿所述换向通道的侧壁轮廓滑动而变向,继而经所述竖向出料口排出。

具体地,所述换向通道由一个导向侧壁和三个竖向侧壁共同围成,所述导向侧壁呈弧面状,所述弧面的导线朝所述换向通道内侧凹入。

具体地,所述导向侧壁呈圆弧面状,所述圆弧面的导线的长度与所述导线所对应的圆周周长之比的比值为a,0.2≤a≤0.3。

具体地,所述储料筒的侧壁底部设有推料开口,所述推料开口与所述横向通过口相对而设,所述推料机构包括电机,曲柄和滑动推块,所述滑动推块与所述储料筒可滑动地连接,所述滑动推块开设有传动滑槽,所述曲柄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的转动轴固接,所述曲柄的另一端设有拨动部,所述拨动部与所述传动滑槽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电机能带动所述曲柄转动,从而使拨动部带动所述滑动推块往返穿过所述推料开口。

具体地,所述传动滑槽沿横向设置,所述拨动部呈朝上延伸的杆状。

具体地,所述换向通道内设有感触式传感器,所述感触式传感器与所述推料机构电连接,每经所述竖向出料口排出一个所述餐具,所述感触式传感器被触发一次,所述感触式传感器每被触发一次,所述推料机构执行推动动作一次。

具体地,所述导向侧壁的外侧设有光传感器,所述导向侧壁设有透光开口,所述光传感器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均对准所述透光开口,所述光传感器与所述推料机构电连接,所述光传感器每被触发一次,所述推料机构执行推动动作一次,每经所述竖向出料口排出一个所述餐具,所述光传感器被触发一次。

具体地,所述储料筒设有两条滑轨,所述滑轨自所述储料筒外壁起朝外延伸,所述滑动推块与两条所述滑轨可滑动地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餐具的尾端设有导向片,当各餐具头尾交错地叠置于所述储料筒内时,每个所述导向片均沿竖直朝向,每个所述导向片均靠着所述储料筒的内壁,所述导向片用于引导餐具下落,所述储料筒的内腔宽度与单个所述餐具的宽度尺寸相应,所述滑动推块的厚度小于单个所述餐具的高度尺寸。

具体地,所述餐具包括头段和尾段,所述头段设有滑槽,所述尾段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槽设有伸出极位凸起和收缩极位凸起,所述尾段的头端设于卡紧缺口,所述伸出极位凸起和收缩极位凸起用于卡住所述卡紧缺口。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餐具下料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推料机构自动地将横向放置的餐具推进换向通道内,餐具沿换向通道的底壁轮廓滑动而变成竖向,继而经竖向出料口排出,使餐具从横向状态变为竖向状态。使用本餐具下料装置时,可在竖向出料口的下方依次输送多个筒状容器(如杯子),每当推料机构执行推送动作一次,就会有一个横向的餐具被调整至竖向状态,继而经竖向出料口进入一个筒状容器中。在上述过程中,餐具的换向以及出料步骤均无需人工参与,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餐具有益效果在于:

餐具包括头部和尾端,尾端设有导向片,当各餐具头尾交错地叠置于储料筒内时,每个导向片均沿竖直朝向,导向片靠着储料筒的内壁,导向片用于引导餐具下落,使餐具能够沿储料筒顺畅地下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餐具下料装置的内部结构视图,其中局部示出杯子;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餐具下料装置的内部结构视图的局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储料筒的内部结构视图,其中示出推料机构;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中换向通道的外部视图,其中示出推料机构;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其中储料筒的内部结构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餐具的分解结构视图,餐具为勺子;

图7为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8本实用新型的餐具下料装置的立体式图,其中示出杯子。

图中:1、储料筒;11、横向通过口;12、推料开口;13、滑轨;2、换向通道;21、导向侧壁;211、透光开口;23、竖向出料口;31、电机;32、曲柄;321、拨动部;33、滑动推块;331、传动滑槽;4、光传感器;5、餐具;51、导向片;52、头段;521、伸缩滑槽;5211、伸出极位凸起;5212、收缩极位凸起;53、尾段;531、卡紧缺口;6、杯子;61、竖向容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结合图1、图2和图8,一种餐具下料装置,包括储料筒1和换向通道2。储料筒1的内腔用于存放餐具5,餐具5横向地叠置在储料筒1内,储料筒1的侧壁底部设有横向通过口11。

结合图3、图4,储料筒1设有推料机构,储料筒1的侧壁底部设有推料开口12,推料开口12与横向通过口11相对而设(见图3)。推料机构包括电机31,曲柄32和滑动推块33。滑动推块33与储料筒1可滑动地连接。具体地,储料筒1设有两条滑轨13(见图4),滑轨13自储料筒1外壁起朝外延伸,滑动推块33与两条滑轨13可滑动地配合。滑动推块33开设有传动滑槽331,传动滑槽331沿横向设置。曲柄32的一端与电机31的转动轴固接,曲柄32的另一端设有拨动部321,具体地,拨动部321呈朝上延伸的杆状。拨动部321与传动滑槽331可滑动地连接,电机31能带动曲柄32转动,从而使拨动部321带动滑动推块33往返穿过推料开口12(对比图3、图4)。推料机构用于将位于储料筒1内腔底部的餐具5经横向通过口11推进换向通道2内。

结合图1、图2,换向通道2由一个导向侧壁21和三个竖向侧壁共同围成。导向侧壁21呈弧面状,弧面的导线朝换向通道2内侧凹入,所述“弧面的导线”引用自立体几何概念:空间曲面由一条母线沿一条导线运而形成,所述弧面的导线为弧线。换向通道2的上端与横向通过口11连通,换向通道2的下端设有竖向出料口23。当滑动推块33将位于储料筒1内腔底部的餐具5经横向通过口11推进换向通道2内后,餐具5沿导向侧壁21朝下滑动而变向,继而从竖向出料口23排出。从竖向出料口23排出的餐具5已变成竖向(见图2),因而能够顺利地进入开口朝上的筒状容器,如杯子6的竖向容置槽61。

具体地,导向侧壁21呈圆弧面状,圆弧面的导线的长度与导线所对应的圆周周长之比的比值为a,a=0.25,使得圆弧面的导线约为四分之一圆周,使餐具5更顺滑地从横向转换成竖向。作为替代实施方式,弧面可被替代为斜面,同样能够起到将餐具5引导成竖向的作用。

参考图2,换向通道2内设有感触式传感器(图未示)。感触式传感器与推料机构电连接。每经竖向出料口23排出一个餐具5,感触式传感器被触发一次。感触式传感器每被触发一次,推料机构执行推动动作一次,以将一个餐具5推进换向通道2内,从而实现持续的出料。作为替代实施方式,见图2,导向侧壁21的外侧设有光传感器4,导向侧壁21设有透光开口211,光传感器4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均对准透光开口211。光传感器4与推料机构电连接,每经竖向出料口23排出一个餐具5,光传感器4被触发一次。光传感器4每被触发一次,推料机构执行推动动作一次,从而实现持续的出料。

结合图5,本实用新型的餐具5包括尾端,尾端设有导向片51。当各餐具5头尾交错地叠置于储料筒1内时(如图5所示),每个导向片51均沿竖直朝向,导向片51靠着储料筒1的内壁,导向片51用于引导餐具5下落。储料筒1的内腔宽度与单个餐具5的宽度尺寸相应(见图1),使得各个餐具5在储料筒1内腔隔壁的约束作用下形成有序的单排叠置。滑动推块33的厚度小于单个餐具5的高度尺寸,使得推料机构每执行推动动作一次,只会从储料筒1内推出一个餐具5。

见图6、图7,餐具5包括头段52和尾段53,头段52设有伸缩滑槽521,尾段53可滑动地设于伸缩滑槽521内。伸缩滑槽521设有一对伸出极位凸起5211和一对收缩极位凸起5212。伸缩滑槽521的两个相对侧壁分别设有一个伸出极位凸起5211(图中只示出一个伸出极位凸起5211),两个伸出极位凸起5211彼此相对。伸缩滑槽521的两个相对侧壁分别设有一个收缩极位凸起5212(图7中只示出一个收缩极位凸起5212),两个收缩极位凸起5212彼此相对。尾段53的头端设于卡紧缺口531。伸出极位凸起5211和收缩极位凸起5212用于卡住卡紧缺口531,使餐具5能保持在伸出状态或收缩状态。餐具5可以为勺子、叉子和刀的其中一种,在本实施例中,餐具5为勺子。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