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带专用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75395发布日期:2019-07-27 10:06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带专用吊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运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带专用吊具。



背景技术:

在钢制产品生产中,上料(钢带)是一个必要的环节,通常由叉车用单叉挑起钢带卷然后上到料台,然而,由于叉车运行会产生大量尾气,对生产车间内部工作人员身体健康造成较大影响,目前逐渐改用起重机进行上料,传统起重机上料方式为用吊索穿过钢带卷内芯吊在起重机的挂钩,吊起上料。这种方式由于钢带卷码放在一起,钢带卷与钢带卷之间没有缝隙,钢丝绳很难穿过钢带卷内芯,因此需用人力或机械撬缝、垫楞撬开钢带卷间的缝隙,再进行串入吊索起吊钢带卷,该作业方式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从而严重制约了高效流程化工业生产的实现。此外,由于每卷钢带重量约在500kg左右,在取用或移动过程中所取用的宽形钢带或者与之相邻的宽形钢带输运过程中一旦出现工具断裂或钢带卷滑落砸到操作人员必将造成重大工伤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牢固、起吊平稳、操作方便、安全系数高的钢带专用吊具,以解决起重机进行钢带上料时起吊作业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安全可靠性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带专用吊具,包括依次相连的起吊环、连接本体和吊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环、所述连接本体和所述吊钩之间一体成型,所述起吊环上开设有吊环孔;所述钢带专用吊具还包括导向手柄,所述导向手柄设置在所述连接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起吊环、连接本体和吊钩之间采用一体加工成型,且起吊环与连接本体之间、连接本体与吊钩之间呈平滑圆角过渡,一体成型有利于减小整体结构的内应力,提高钢带专用吊具的整体结构强度,以确保吊运过程的安全可靠性。相比于组装式结构的起吊工具,避免了起吊环、连接本体和吊钩之间因连接部位出现局部应力集中或连接不牢靠,导致起吊货物脱落或断裂等意外事故发生。

同时,连接本体上设有导向手柄,操作人员通过操作导向手柄可轻松控制吊钩的运动方向,方便吊钩快速串入钢带卷,继而通过手简单把持导向手柄即可维持钢带卷平稳起吊,从而解决了传统起吊作业过程中拆装钢带卷效率低且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导向手柄与所述吊钩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本体的两侧,且所述导向手柄靠近所述吊钩。

导向手柄与吊钩分别位于连接本体的两侧,且导向手柄位于连接本体的下端,使导向手柄的高度靠近吊钩的底壁的承载面,即导向手柄沿吊钩长度方向前后移动吊钩时产生的导向作用力中心更靠近吊钩,从而使操作人员前后移动吊钩时更加轻松省力,进而使控制吊钩串入或串出钢带卷动作更加灵活便捷,以提高起吊作业效率。

可选地,所述导向手柄包括第一把持部、第二把持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一把持部、所述第二把持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本体固定连接。

导向手柄中,第一把持部和第二把持部分别与连接本体相平行,连接部与连接本体相垂直,第一把持部、第二把持部通过连接部与连接本体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把持部与第二把持部分别与操作者的大拇指和四指配合,使操作者抓取方便,施力容易。

可选地,所述第二把持部上设有防滑结构。

该防滑结构有利于增大第一把持部、第二把持部与手之间的摩擦力,便于操作导向手柄时操作者抓握牢靠,使导向手柄不易滑脱,防止吊钩运动失控导致意外事故,进而提高吊运作业的安全系数。

可选地,所述连接本体与所述起吊环相连接的部位为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加强筋。

可选地,所述连接本体与所述吊钩相连接的部位为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二加强筋。

由于吊具重载条件下,起吊环、连接本体、吊钩之间的弯角连接处通常是高应力部位,通过将第一连接部设置为平滑圆弧形,将第二连接部设置为圆角处理的“L形”,使得该钢带专用吊具在承载条件下受力更加均匀,连接处基本不存在局部应力集中;同时,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设置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进一步提高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结构强度和耐疲劳性,以确保该钢带专用吊具的使用安全性。

可选地,所述连接本体包括与所述吊钩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设置为焊接成型的加强板。

可选地,所述连接本体与所述吊钩相连接的部位为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第二加强板。

采用焊接的方式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加工加强板,不仅加工方便,同时加强板成型性好,加强板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结合紧密牢固,尤其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两侧分别对称加工加强板时,加强板可有效覆盖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强化,从而充分保证了钢带专用吊具使用安全性。

可选地,所述吊环孔为圆形孔,所述吊环孔的圆心在所述吊钩的底壁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吊钩的底壁的中心线的远离所述连接本体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结合吊具结构受力分析,吊环孔的圆心在吊钩的底壁上的投影位于吊钩的底壁的中心线的远离连接本体的一侧,由此,当吊具重载条件下,吊钩上钢带卷的重力中心线(近似认为吊具重载时吊钩上钢带卷的重力中心线与吊具的底壁的中心线重合)位于吊环孔的圆心在吊钩的底壁上的投影线远离连接本体的一侧,从而使得该钢带专用吊具的起吊过程更加平稳,降低吊钩偏斜的几率,进而减少因吊钩偏斜引起重物滑脱导致人员损伤或经济损失的几率。

可选地,所述吊钩的一端设有止挡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止挡部设置为竖直向上凸起的止挡钩,吊钩装卸钢带卷时,止挡钩的尖部便于快速插入码放在一起的钢带卷之间,并分离钢带卷;在吊运过程中,向上凸出于吊钩底壁的止挡钩可对钢带卷起阻挡作用,防止钢带卷滑出吊钩带来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起吊环、连接本体和吊钩之间一体加工成型,使整体结构内应力小,结构强度高,避免连接部位引起的局部应力集中或连接不牢靠的问题;

2、通过设置导向手柄,使利用导向手柄控制吊钩串入或串出钢带卷动作灵活便捷,省时省力,有效提高起吊作业效率;

3、起吊环、连接本体和吊钩之间圆滑连接,两连接部结构强度和耐疲劳性好,提高吊具的使用安全性,使用寿命更长;

4、通过采用优化吊具结构设计,使吊具受力更加均匀,起吊平稳;

5、通过设置止挡部,方便钩取并分离钢带卷,同时起到阻挡载物,防止重物滑脱,提高吊具作业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钢带专用吊具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关系为:

1起吊环,11吊环孔,2第一连接部,3连接本体,4第二连接部,5吊钩,51止挡部,6导向手柄,61第一把持部,62第二把持部,63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为了解决起重机进行钢带上料时起吊作业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安全可靠性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牢固、起吊平稳、操作方便、安全系数高的钢带专用吊具,该钢带专用吊具包括起吊环1、连接本体3和吊钩5,起吊环1、连接本体3和吊钩5三者依次相连,起吊环1、连接本体3和吊钩5之间一体成型,起吊环1上开设有吊环孔11,吊环孔11用于与吊索固定,通过起重机控制吊索可完成钢带卷吊运;钢带专用吊具还包括导向手柄6,导向手柄6设置在连接本体3上。

本实施例中,起吊环1、连接本体3和吊钩5之间采用一体加工成型,且起吊环1与连接本体3之间、连接本体3与吊钩5之间呈平滑圆角过渡,一体成型有利于减小整体结构的内应力,提高钢带专用吊具的整体结构强度,以确保吊运过程的安全可靠性。相比于组装式结构的起吊工具,避免了起吊环1、连接本体3和吊钩5之间因连接部位出现局部应力集中或连接不牢靠,导致起吊货物脱落或断裂等意外事故发生。

同时,连接本体3上设有导向手柄6,操作人员通过操作导向手柄6可轻松控制吊钩5的运动方向,方便吊钩5快速串入钢带卷,继而通过手简单把持导向手柄6即可维持钢带卷平稳起吊,从而解决了传统起吊作业过程中拆装钢带卷效率低且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

进一步地,导向手柄6与吊钩5分别位于连接本体3的两侧,且导向手柄6靠近吊钩5。导向手柄6与吊钩5分别位于连接本体3的两侧,且导向手柄6位于连接本体3的下端,使导向手柄6的高度靠近吊钩5的底壁的承载面,即导向手柄6沿吊钩5长度方向前后移动吊钩5时产生的导向作用力中心更靠近吊钩5,从而使操作人员前后移动吊钩5时更加轻松省力,进而使控制吊钩5串入或串出钢带卷动作更加灵活便捷,以提高起吊作业效率。

进一步地,导向手柄6包括第一把持部61、第二把持部62和连接杆63,第一把持部61、第二把持部62通过连接杆63与连接本体3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把持部62上设有防滑结构。

导向手柄6中,第一把持部61和第二把持部62分别与连接本体3相平行,连接杆63与连接本体3相垂直,第一把持部61、第二把持部62通过连接杆63与连接本体3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把持部61与第二把持部62分别与操作者的大拇指和四指配合,使操作者抓取方便,施力容易;容易理解的是,第一把持部61和第二把持部62可以设置为并列排布的导杆结构,也可以设置为连成一整体的板状,第二把持部62上可设置方便四指插入的插孔,当然,导向手柄6的结构并不仅限于上述几种情况,在此不再赘述。

更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把持部61或第二把持部62上设有防滑结构,该防滑结构有利于增大第一把持部61、第二把持部62与手之间的摩擦力,便于操作导向手柄6时操作者抓握牢靠,使导向手柄6不易滑脱,防止吊钩5运动失控导致意外事故,进而提高吊运作业的安全系数。容易理解的是,防滑结构可设置为凸筋、凸点、防滑垫等。

进一步地,连接本体3与起吊环1相连接的部位为第一连接部2,第一连接部2上设有第一加强筋。

进一步地,连接本体3与吊钩5相连接的部位为第二连接部4,第二连接部4上设有第二加强筋。

由于吊具重载条件下,起吊环1、连接本体3、吊钩5之间的弯角连接处通常是高应力部位,通过将第一连接部2设置为平滑圆弧形,将第二连接部4设置为圆角处理的“L形”,使得该钢带专用吊具在承载条件下受力更加均匀,连接处基本不存在局部应力集中,并通过在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4上设置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进一步提高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4的结构强度和耐疲劳性,以确保该钢带专用吊具的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设置为焊接成型的加强板。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2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加强板,第二连接部4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二加强板。

采用焊接的方式在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4上加工加强板,不仅加工方便,同时加强板成型性好,加强板与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4之间结合紧密牢固,尤其当第一连接部2的两侧分别对称加工两第一加强板,第二连接部4的两侧分别对称加工两第二加强板时,加强板有效覆盖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4,使第一连接部2和第二连接部4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强化,从而充分保证了钢带专用吊具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地,吊环孔11为圆形孔,吊环孔11的圆心在吊钩5的底壁上的投影位于吊钩5的底壁的中心线的远离连接本体3的一侧。

结合吊具结构受力分析,吊环孔11的圆心在吊钩5的底壁上的投影设置为与吊钩5的底壁的中心重合,或者吊环孔11的圆心在吊钩5的底壁上的投影位于吊钩5的底壁的中心线的远离连接本体3的一侧,由此,当吊具重载条件下,吊钩5上钢带的重力中心线(近似认为吊具重载时吊钩5上钢带的重力中心线与吊具的底壁的中心线重合)与吊环孔11圆心在吊钩5底壁上的投影线重合,或者吊钩5上钢带的重力中心线位于吊环孔11的圆心在吊钩5的底壁上的投影线远离连接本体3的一侧,从而使得该钢带专用吊具的起吊过程更加平稳,减少吊钩5重载条件下发生偏斜,进而避免因吊钩5偏斜引起重物滑脱导致人员损伤或经济损失的情况发生。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吊具结构和尺寸关系如图所示,从图1中可看出,第一连接部2具有上端面和下端面,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呈连续的弧形,上端面的延伸线与下端面的延伸线相交且夹角r2为60度,吊环孔11的圆心的沿竖直方向的中心线与第一连接部2的下端面之间的夹角r1为90°,并且下端面的中心点延伸至吊环孔11的圆形孔的圆心形成一四分之一圆弧,即吊环孔11的圆心与下端面之间的距离等于吊环孔11的圆心与连接本体3轴心线之间的距离,这样可尽可能地消除连接处的局部应力集中,提高钢带专用吊具在承载条件下的受力均匀性和均衡性,从而减少吊钩5偏斜,提高起吊作业安全性。

此外,第一连接部2的高度、第一连接部2与第二连接部4之间的间隔部的高度、第二连接部4的高度相等,该尺寸设计可满足最大外径尺寸的钢带卷的安装要求,同时,通过连接本体3与吊钩5之间结构尺寸相配合,使各部分在起吊过程中受力更加均衡,使钢带专用吊具的耐损伤性增强,从而提高该钢带专用吊具的使用寿命。容易理解的是,吊具结构和尺寸设计并不仅限于上述几种形式,满足加工方便、使用安全可靠的要求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吊钩5的一端设有止挡部51。

本实施例中,止挡部51设置为竖直向上凸起的止挡钩,止挡钩顶端具有尖部,止挡部51的尖角与吊钩5后端(吊钩5的后端指吊钩的位于止挡部与连接本体之间的位置)底壁之间衔接形成尖角斜面。吊钩5装卸钢带卷时,止挡钩的尖部便于快速插入码放在一起的钢带卷中并分离钢带卷,进而在吊钩5继续水平移动时,吊钩最外侧的钢带卷可沿止挡部的尖角斜面顺势滑入吊钩的后端,完成钢带卷串入;在吊运过程中,向上凸出于吊钩5底壁的止挡钩可对钢带卷起阻挡作用,防止钢带卷滑出吊钩5带来安全隐患。容易理解的是,止挡部51还可以设置为其他形式,例如,止挡部51的朝向可设置为靠近或远离连接本体等任意方向,可实现止挡部便于插取、分离、阻挡防滑即可,止挡部51结构并不仅限于上述几种形式,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由于吊钩5的底壁和止挡部51长期与钢带卷等高硬结构接触碰撞,吊钩5的底壁和止挡部51的表面极易受损,因此,吊钩5的底壁和/或止挡部51的表面可设置耐磨层,例如焊接耐磨金属焊层,从而增强吊钩5的底壁和/或止挡部51的耐磨性,以提高钢带专用吊具的使用寿命。

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带专用吊具进行上料时,操作过程如下:

1、将起重机上的吊索与吊环孔固定连接,启动起重机控制钢带专用吊具移动到钢带卷取放地点;

2、手握导向手柄控制吊钩运动,将吊钩前端插入到需要取出的钢带卷(一个或多个钢带卷)的内圆中,使吊钩前端的止挡部的尖角正好卡在所取钢带卷与其相邻一备用钢带卷之间的边缘位置处;接着,手握导向手柄控制吊钩水平向外拖出所取钢带卷,使所取钢带卷与其相邻一备用钢带卷之间分离开一段距离;

2、操作起重机吊起吊具,将所取钢带卷稍微吊起一定高度,使所取钢带卷中位于最外侧的一钢带卷与备用钢带卷完全分离;接着,将吊起的所取钢带卷再次落靠地面或台面,继而手握导向手柄控制吊钩继续朝向所取钢带卷内圆移动,使位于吊钩最外侧的钢带卷沿止挡部的尖角斜面顺势滑入吊钩的后端(吊钩的后端指吊钩的位于止挡部与连接本体之间的位置),完成钢带卷串入;

2、操作起重机将第一批钢带卷吊运至指定上料地点。在此吊运过程中,操作人员可通过手扶导向手柄维持钢带卷平稳起吊和移动。

3、到达指定上料地点后,起重机控制吊具及钢带卷停靠上料平台上,进而,手握导向手柄控制吊钩的止挡部朝向远离起吊环的斜下方向移动,使钢带卷逐个从止挡部的尖角处滑出吊钩,完成钢带卷拆卸。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端”、“后端”、“外侧壁”、“侧壁”、“底壁”、“尖部”、斜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连接”、“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术语“安装”、“连接”、“固定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应当理解,本实施例提供的造斜工具还可以应用于该造斜率要求外的其他的钻井造斜工具中。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