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布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4918发布日期:2019-05-17 20:25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移动布料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药药渣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布料机。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中药的重视和发展,市场上出现大量的中药制剂。但是在中药厂的生产过程中,在中药成分提取后,会产生大量中药药渣,而且这种中药药渣如果随意丢弃或者掩埋,将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但是,中药厂所产生的药渣均含有大量的水分,即使经过螺旋脱水机之后,也需要进行晾晒才能够用于燃烧发电,因此,如果将中药料渣铺设于地面或者太阳能棚的混凝土地面上,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布料机,其能均匀地将物料铺设于太阳能棚的混凝土地面上,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布料机,其包括左纵向导轨、右纵向导轨、X轴运动平台、移动小车和横向轨道;

所述左纵向导轨和右纵向导轨平行设置;

所述X轴运动平台可移动地设置于左纵向导轨和右纵向导轨上;所述X轴运动平台包括左支腿和右支腿;

所述左纵向导轨和右纵向导轨的上表面上均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凹槽,所述左纵向导轨的侧表面上设置有左纵向齿条;所述左支腿的下端设置有左纵梁,所述左纵梁的前后两端均可转动地设置有左滚轮,所述左滚轮位于左纵向导轨的凹槽内;

所述右支腿的下端设置有右纵梁,所述右纵梁的前后两端均可转动地设置有右滚轮,所述右滚轮位于所述右纵向导轨的凹槽内;

所述左支腿上安装有左电机,所述左电机的输出轴的轴心线竖直设置,所述左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左齿轮,所述左齿轮与位于左侧的轨道的纵向齿条啮合;

所述右支腿上安装有右电机,所述右电机的输出轴的轴心线竖直设置,所述右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右齿轮,所述右齿轮与位于右侧的轨道的纵向齿条啮合;

所述横向轨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左支腿和右支腿的上端;且所述横向轨道的数量为两根;

所述横向轨道的左右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有驱动辊轮和从动辊轮,所述驱动辊轮和从动辊轮之间通过第一输送带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横向轨道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输送带位于两个横向轨道之间;

所述横向轨道的左端设置有竖直支架,在所述竖直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挡料板,所述第一挡料板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正上方;

所述移动小车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横向轨道上;所述移动小车上设置有第二挡料板,所述第二挡料板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挡料板横跨所述第一输送带并且与所述第一输送带之间的角度为45°。

可选的,所述移动小车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小车的车轮转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挡料板与所述第一输送带之间的角度为45°或者小于45°。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布料机,通过第一挡料板将第二输送带(其他输送带)所传输的物料转移至第一输送带,由此实现移动布料机的X方向的布料,并且随着移动小车的运动,能够实现Y方向的布料,由此实现了两个纵向导轨之间的区域的布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布料机的X轴运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布料机的移动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示意为:401-左纵向导轨;402-右纵向导轨;403-左支腿;404-右支腿;406-左齿条;407-右齿条;408-左纵梁;409-左滚轮;410-右纵梁;411-右滚轮;412-左电机;413-左齿轮;414-右电机;415-右齿轮;416-竖直支架;417-第一挡料板;418-横向轨道;419-移动小车;420-第二挡料板;421-第一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布料机,包括左纵向导轨、右纵向导轨、X轴运动平台、移动小车和横向轨道。

所述太阳能棚内通过多个平行的纵向导轨将混凝土地面划分为多个晾晒区域,其中,两个纵向导轨之间的区域即为晾晒区域,本实施例中,所述纵向导轨为左纵向导轨和右纵向导轨,所述左纵向导轨位于所述右纵向导轨的左侧。

所述X轴运动平台可移动地设置于两个相邻的纵向导轨上;本实施例中,所述X轴运动平台包括左支腿和右支腿;

所述左纵向导轨和右纵向导轨的上表面上均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凹槽,所述左纵向导轨的侧表面上设置有左纵向齿条;所述左支腿的下端设置有左纵梁,所述左纵梁的前后两端均可转动地设置有左滚轮,所述左滚轮位于左纵向导轨的凹槽内。

相似地,所述右支腿的下端设置有右纵梁,所述右纵梁的前后两端均可转动地设置有右滚轮,所述右滚轮位于所述右纵向导轨的凹槽内。

并且,所述左支腿上安装有左电机,所述左电机的输出轴的轴心线竖直设置,所述左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左齿轮,所述左齿轮与位于左侧的轨道的纵向齿条啮合。

相似地,所述右支腿上安装有右电机,所述右电机的输出轴的轴心线竖直设置,所述右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右齿轮,所述右齿轮与位于右侧的轨道的纵向齿条啮合。

当所述左电机和右电机转动时,通过齿轮和齿条结构的啮合,使得X轴运动平台沿所述纵向导轨平移。

所述横向轨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左支腿和右支腿的上端,以使得所述X轴运动平台形成为一个整体。

所述横向轨道的左右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有驱动辊轮和从动辊轮,所述驱动辊轮和从动辊轮之间通过第一输送带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输送带与所述横向轨道的长度方向平行,而且,所述驱动辊轮和从动辊轮在同一水平面上,且所述驱动辊轮和从动辊轮的轴心线垂直于所述横向轨道的长度方向。

所述横向轨道的左端设置有竖直支架,在所述竖直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挡料板,所述第一挡料板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正上方,且所述第一挡料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输送带接触,以通过所述第一挡料板将沿纵向导轨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二输送带上的药渣阻挡至所述第一输送带,从而实现料渣在不同的传送带上的传输。

更优选地,所述竖直支架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至少一个长条形槽,当第一挡料板固定于所述竖直支架上时,螺钉穿过所述长条形槽,对所述第一挡料板进行固定,以使得所述第一挡料板的高度可调。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料板与所述第一输送带之间的角度为45°或者小于45°。

所述横向轨道的数量为两根,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送带位于两个横向轨道之间,尤其是,所述驱动辊、从动辊和第一输送带与现有技术中的带式输送机的结构相同,在此对其结构不再一一详述。

所述移动小车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横向轨道上,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轨道可以采用铁路轨道式的型材,所述移动小车的四个车轮采用类似于火车车轮式的轮毂,以使得所述移动小车可以稳定地沿所述横向轨道移动。

所述移动小车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移动小车的车轮转动,并且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可以驱动所述移动小车的两个左侧的车轮或者两个右侧的车轮运动。

所述移动小车上设置有第二挡料板,所述第二挡料板位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挡料板横跨所述第一输送带并且与所述第一输送带之间的角度为45°,且所述第二挡料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输送带的上表面接触。

本实施例的移动布料机,通过第一挡料板将第二输送带(其他输送带)所传输的物料转移至第一输送带,由此实现移动布料机的X方向的布料,并且随着移动小车的运动,能够实现Y方向的布料,由此实现了两个纵向导轨之间的区域的布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以上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