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面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7347发布日期:2019-06-19 00:56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挂面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包装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挂面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挂面是一种细若发丝、洁白光韧,并且耐存、耐煮的面食,有圆而细的,也有宽而扁的,品种繁多。挂面因口感好、食用方便、价格低、易于贮存,一直是人们喜爱的主要面食之一。然而在生产过程中,挂面的输送工作只能由普通的流水线完成,在装箱时需要通过人工将由流水线传送过来的整包的挂面装入包装箱中,人工装箱易造成产品受损,且效率低、成本高、工人劳动强度大。装入包装箱的挂面一般是多层和多列的,而现有的包装机械无法完成这些动作,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能实现自动装箱的机器,设计自动装箱机器时需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将挂面分层和分列整齐排布,分层的问题可以在堆垛时解决,分列的问题需要在挂面输送的时候就解决,而现有技术的输送过程都是连续的,不能解决分列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挂面输送装置,解决挂面在装箱时不能分列排布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包装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挂面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两个以上的输送支撑块,在输送支撑块上设有输送主支架,在输送主支架上设有平移装置,在平移装置上滑动地设有输送副支架,在输送主支架和输送副支架上设有输送带装置,在输送主支架上设有驱动输送带装置的第一输送驱动装置;在输送主支架上还设有驱动输送副支架的第二输送驱动装置。

以上结构,输送副支架通过平移装置滑动地设置在输送主支架上,第一输送驱动装置驱动输送带装置运转,为挂面的输送提供动力,第二输送驱动装置驱动输送副支架沿平移装置作往复运动,输送带装置每输送完一包挂面,输送副支架就往挂面输送的反方向运动一包挂面宽度的距离,从而将连续输送的挂面依次整齐排列成一排且挂面堆的每列挂面整齐排成一列,以备下道工序使用,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包装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带装置包括在输送主支架的出料端设置的第一输送滚轮,在输送主支架的进料端设置的第二输送滚轮和第三输送滚轮,第二输送滚轮和第三输送滚轮沿竖直方向设置;在输送副支架的出料端设置的第一随动滚轮和在输送副支架的进料端设置的第二随动滚轮;在第一输送滚轮、第二输送滚轮、第三输送滚轮、第一随动滚轮和第二随动滚轮之间设置输送带。第二输送滚轮、第三输送滚轮、第一随动滚轮和第二随动滚轮的设置能将滑动摩擦转变成滚动摩擦,减小滚轮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输送带绕过第一输送滚轮、第二输送滚轮、第三输送滚轮、第一随动滚轮和第二随动滚轮形成一个回路,为挂面的移动提供持续的动力,第一随动滚轮和第二随动滚轮设置在输送副支架上,输送带的落料端能随输送副支架的平移而改变位置,通过驱动装置的驱动,输送副支架能通过输送带将挂面输送到指定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送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输送驱动马达和第一输送驱动减速器,第一输送驱动减速器与第一输送滚轮相连,第一输送驱动马达与第一输送驱动减速器相连。输送带输送挂面需要连续不断的动力,第一输送驱动装置采用马达搭配减速器的动力输出方式,这种动力输出方式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且制造成本低。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送驱动装置包括设在输送主支架一端并贯穿输送主支架两侧的第二输送驱动轴,在第二输送驱动轴上设有一个以上的输送主动同步轮,在输送主支架的另一端设有与输送主动同步轮对应的输送从动同步轮,在输送主动同步轮和输送从动同步轮之间设有输送同步带;在输送副支架上设有与输送同步带对应的输送同步带固定座,在输送同步带固定座上设有输送同步带固定座压板,输送同步带穿过输送同步带固定座与输送同步带固定座压板之间;在第二输送驱动轴的一端设有第二输送驱动减速器,在第二输送驱动减速器的输入轴上设有第二输送驱动马达。由于输送副支架输送挂面需要断续的定位,因此第二输送驱动装置采用同步轮和同步带作为传动元件,同步轮和同步带传动结构简单,传动精确;输送同步带直接与输送同步带固定座连接,输送同步带的动力能直接传递给输送副支架,驱动输送副支架做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平移装置包括相对于输送主支架沿挂面输送方向的中心对称设置的两个平移支架,平移支架包括一根以上的平移支撑块,在平移支撑块上设有平移滑轨座,在平移滑轨上设有平移滑轨;在输送副支架的侧面设有一个以上的平移滑块,平移滑块与平移滑轨配合。输送副支架的平移运动通过滑轨和滑块来实现,这种方式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运行可靠。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副支架上设有支撑输送带的一根以上的输送带副支撑条。输送带副支撑条间隔排列支撑输送带,可以减轻输送副支架的重量,减轻第二输送驱动装置的负载。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主支架上设有支撑输送带的一根以上的输送带主支撑条,输送带主支撑条与输送带副支撑条交错排列。输送带主支撑条在当输送副支架移动到挂面的出料端时支撑输送带;输送带主支撑条与输送带副支撑条交错排列可以相互限位,保证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带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挂面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和输送副支架4,在机架上设有四个输送支撑块1,在输送支撑块1上设有输送主支架2,在输送主支架2上相对于输送主支架2沿挂面输送方向的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平移支撑块31,图1中A向表示挂面输送方向,在平移支撑块31上设有平移滑轨座32,在平移滑轨座32上设有平移滑轨33,输送副支架4的两侧各设有两个平移滑块43,平移滑块43与平移滑轨33配合。

沿挂面输送方向,在输送主支架2的出料端设有第一输送滚轮51,在输送主支架2的进料端设有第二输送滚轮52和第三输送滚轮53,第三输送滚轮53设置在第二输送滚轮52的正上方;在输送副支架4的出料端设有第一随动滚轮41,在输送副支架4的进料端设有第二随动滚轮42;在第一输送滚轮51、第二输送滚轮52、第三输送滚轮53、第一随动滚轮41和第二随动滚轮42之间设有输送带6,见图3所示。

在输送主支架2上设有驱动第一输送滚轮51的第一输送驱动装置,第一输送滚轮51为主动滚轮,第一输送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输送驱动马达71和第一输送驱动减速器72,第一输送驱动减速器72的输出轴与第一输送滚轮51相连,第一输送驱动马达71的输出轴与第一输送驱动减速器72的输入轴相连。

在输送主支架2靠近第二输送滚轮52的一端设有贯穿输送主支架2两侧的第二输送驱动轴21,在第二输送驱动轴21的两端各设有一个输送主动同步轮22,在输送主支架2的另一端设有与输送主动同步轮22对应的输送从动同步轮23,在输送主动同步轮22和输送从动同步轮23之间设有输送同步带24;在输送副支架4上设有与输送同步带24对应的输送同步带固定座44,在输送同步带固定座44上设有输送同步带固定座压板45,输送同步带24穿过输送同步带固定座压板45与输送同步带固定座44之间,输送同步带24被输送同步带固定座压板45压紧在输送同步带固定座44上;在输送主支架2上设有驱动第二输送驱动轴21的第二输送驱动装置,第二输送驱动装置包括第二输送驱动马达81和第二输送驱动减速器82,第二输送驱动减速器82的输出轴与第二输送驱动轴21相连,第二输送驱动马达81的输出轴与第二输送驱动减速器82的输入轴相连;第二输送驱动装置还可以直接采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以精确控制输送副支架4的位移量。

在输送副支架4上设有支撑输送带6的一根以上的输送带副支撑条46,在输送主支架2上设有支撑输送带6的一根以上的输送带主支撑条26,输送带主支撑条26与输送带副支撑条46交错排列。

工作时,启动第一输送驱动马达71,第一输送滚轮51在第一输送驱动马达71的驱动下旋转,第二随动滚轮42、第一随动滚轮41、第三输送滚轮53和第二输送滚轮52在输送带6的带动下旋转,使得输送带6能持续运行,启动第二输送驱动马达81,第二输送驱动轴21旋转带动输送主动同步轮22旋转,通过输送同步带24,输送从动同步轮23与输送主动同步轮22同步旋转,由于输送同步带24通过输送同步带固定座44与输送副支架4相连,所以输送副支架4能被输送同步带24驱动着沿平移滑轨33运动,当挂面被送到输送带6上后,输送同步带24驱动输送副支架4带动输送带6沿着挂面输送方向往前运动,到达预定位置后,输送副支架4停止前进,第一包挂面在输送带6的输送下落下,随后输送同步带24驱动输送副支架4往挂面输送方向的反方向移动一包挂面宽度的距离,本实施例中一包挂面宽度指沿着挂面输送方向从一包挂面的一端到一包挂面的另一端的距离,第二包挂面落下,由于输送同步带24驱动输送副支架4往挂面输送方向的反方向移动的是一包挂面宽度的距离,所以第二包挂面会正好落在第一包挂面的旁边并紧密排列,第二包挂面落下后,输送同步带24驱动输送副支架4继续往挂面输送方向的反方向移动一包挂面宽度的距离,第三包挂面落下,达到预设的数量后,输送同步带24驱动输送副支架4往挂面输送方向运动到预定位置,继续下一层挂面的输送,解决挂面在装箱时分列的问题。本实施例中输送带输送完一包挂面驱动输送副支架向反向移动具体是通过控制器实现的,具体的控制器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累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结构紧凑,运行可靠,搭配挂面堆垛装置和装箱装置能实现挂面包装的自动化,能极大提高挂面包装的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