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谐振导流板的皮带机二级清扫器刮刀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4134发布日期:2019-08-31 01:37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谐振导流板的皮带机二级清扫器刮刀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谐振导流板的皮带机二级清扫器刮刀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皮带机二级清扫器刮刀机构通常由刀架、固定在刀架上的橡胶减震座和固定在橡胶减震座上的刀片构成,实际使用时刀片置于皮带下方用于同皮带接触,随着皮带的运动而与皮带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将皮带上粘附的物料刮下。

已有的上述传统的皮带机二级清扫器也被称之为二级橡胶减震清扫器,因为其设计中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采用橡胶减震座来减弱刀片与皮带接触而产生的抖动,以便能够减弱噪音。但在实际使用中这种清扫器暴露出下述问题:

从皮带上刮落的物料往往会堆积在刀片表面,而已有的刀片抖动较弱,无法正常排料,随着刀片表面物料越积越多,将大大降低清扫器的清扫效率和清扫效果。尤其对于粘度和湿度大的物料,在刀片表面堆积的更快,更难清理,对于清扫器清扫效率和效果的影响也就越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谐振导流板的皮带机二级清扫器刮刀机构,其刀片在与皮带接触摩擦时能产生高频振动,加快刀片表面的排料,防止物料在刀片表面堆积,以此提高清扫器的清扫效率和清扫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谐振导流板的皮带机二级清扫器刮刀机构,包括刀架、固定在刀架上的橡胶减震座和固定在橡胶减震座上的刀片,刀片置于皮带机的皮带下方,并与皮带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减震座上固定有倾斜向下设置的谐振导流板。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谐振导流板逆向皮带的运动方向设置,相比顺着皮带运动方向设置的形式,这样设置使得刮下的物料能顺畅的沿谐振导流板排离,更能发挥谐振导流板“导流”的作用。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谐振导流板的一边延伸至刀片上并折弯后与刀片相贴。将谐振导流板一边设计的与刀片相贴,能够加强谐振导流板与刀片间的振动传递,增强谐振效果,使得振动频率达到最佳。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谐振导流板的底面上固定有若干倾斜设置的谐振增强片,并且每个谐振增强片的设置方向均逆向谐振导流板的设置方向。谐振增强片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强谐振效果,提高振动频率,加速物料抖落。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刀架包括圆管支撑件和成型于圆管支撑件径向上的定位插板,所述橡胶减震座上设有布置在同一纵轴线上的上定位槽和下定位槽,下定位槽与定位插板配合固定,而上定位槽与刀片配合固定。同常规技术一样,皮带机二级清扫器都配备有从两端夹紧固定圆管支撑件的夹紧座,通常情况下定位插板都是垂直设置的,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也能够通过旋转调节圆管支撑件而使得定位插板相对于垂直方向偏转一定角度。

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橡胶减震座是以所述纵轴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形状,橡胶减震座的顶部具有对称位于上定位槽两侧的向下斜面,所述谐振导流板贴靠其中一个向下斜面设置,并且通过螺钉或者胶水固定在该向下斜面上。橡胶减震座对称的形状设计有利于其平稳振动,增强谐振效果。而将谐振导流板贴靠橡胶减震座上的向下斜面设置目的是提高谐振导流板与橡胶减震座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强两者间的谐振传递效果,加快物料抖落;同时也给予谐振导流板更强的定位稳固性。

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橡胶减震座上位于上定位槽和下定位槽之间的部位两侧设有对称内凹的腰部。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刮刀机构实际应用时需要依靠具有弹性的橡胶减震座的摆动而与谐振导流板共同完成谐振,故橡胶减震座上两侧对称内凹的腰部设计有利于橡胶减震座的摆动,能够提高谐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皮带运动过程中,刀片与皮带表面接触将其上粘附的物料刮落,由于刀片与皮带表面摩擦力的变化而使得刀片及其下方的橡胶减震座产生振动,该振动传递至谐振导流板上而形成谐振,反过来进一步增强了刀片与橡胶减震座之间的振动,这样就加速了掉落在刀片表面的物料的脱落,避免物料堆积,并且这些物料能够沿谐振导流板下落,排料极为顺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由于设计有谐振导流板,其使得刀片在与运动的皮带接触摩擦时能产生高频振动,加快刀片表面物料的脱落,避免物料在刀片表面堆积,以此提高了清扫器的清扫效率和清扫效果。尤其是对于湿度和粘度大的物料,传统刮刀机构的刀片表面粘附后很难去除,而本实用新型则能够轻易去除,故其清扫效果远远优越于传统的刮刀机构。

本实用新型中的谐振导流板同时具有“导流”的作用,物料能够沿谐振导流板下落使得排料极为顺畅,进一步避免刀片表面的物料堆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谐振导流板逆向皮带的运动方向设置,相比顺着皮带运动方向设置的形式,这样设置使得刮下的物料能顺畅的沿谐振导流板排离,更能发挥谐振导流板“导流”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将谐振导流板一边设计的与刀片相抵,同时对相抵点与刀片顶端的距离进行优化限定,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谐振效果,使得刀片振动频率达到最佳。

本实用新型中在谐振导流板的底面上进一步设计了谐振增强片,谐振增强片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强谐振效果,提高振动频率,加速物料抖落。

本实用新型中将谐振导流板贴靠橡胶减震座上的向下斜面设置目的是提高谐振导流板与橡胶减震座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强两者间的谐振传递效果,加快物料抖落;同时也给予谐振导流板更强的定位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中橡胶减震座上两侧对称内凹的腰部设计有利于橡胶减震座的摆动,能够提高谐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对于橡胶减震座的形状采用对称设计,并且将其与刀架和刀片的连接方式也采用了有利于增强其摆动谐振的优化设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箭头所指为皮带运动方向);

图2为图1实施例高频振动状态示意图(A为初始状态,B的虚线为振动状态);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刀架;1a、圆管支撑件;1b、定位插板;2、橡胶减震座;2a、上定位槽;2b、下定位槽;2c、腰部;3、刀片;4、皮带;5、谐振导流板;6、谐振增强片;7、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谐振导流板的皮带机二级清扫器刮刀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具有刀架1、固定在刀架1上的橡胶减震座2和固定在橡胶减震座2上的刀片3,刀片3置于皮带机的皮带4下方,并与皮带4接触;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改进就是在所述橡胶减震座2上固定有倾斜向下设置的谐振导流板5。

本实施例中所述谐振导流板5逆向皮带4的运动方向设置,如图1所示,皮带4是向左运动,谐振导流板5就是朝右延伸设置。这样设置使得刮下的物料7能顺畅的沿谐振导流板5排离,更能发挥谐振导流板5“导流”的作用。

并且所述谐振导流板5的一边延伸至刀片3上并向上折弯后与刀片3相贴。这样设计能够加强谐振导流板5与刀片3间的振动传递,增强谐振效果,使得振动频率达到最佳。

依旧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刀架1具体由圆管支撑件1a和成型于圆管支撑件1a径向上的定位插板1b构成,所述橡胶减震座2上设有布置在同一纵轴线L上的上定位槽2a和下定位槽2b。刀架1的定位插板1b插入下定位槽2b内从而固定橡胶减震座2。而刀片3则插入上定位槽2a内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减震座2是以所述纵轴线L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形状,橡胶减震座2的顶部具有对称位于上定位槽2a左右两侧的向下斜面(图中未标出),所述谐振导流板5贴靠右侧的向下斜面设置,并且通过胶水固定在该向下斜面上。同时所述橡胶减震座2上位于上定位槽2a和下定位槽2b之间的部位两侧设有对称内凹的腰部2c。

橡胶减震座2对称的形状设计有利于其平稳振动,增强谐振效果。而将谐振导流板5贴靠橡胶减震座2上的向下斜面设置目的是提高谐振导流板5与橡胶减震座2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强两者间的谐振传递效果,加快物料7抖落;同时也给予谐振导流板5更强的定位稳固性。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刮刀机构实际应用时需要依靠具有弹性的橡胶减震座2的摆动而与谐振导流板5共同完成谐振,故橡胶减震座2上两侧对称内凹的腰部2c设计有利于橡胶减震座2的摆动,能够提高谐振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同常规技术一样,皮带机二级清扫器都配备有从两端夹紧固定圆管支撑件1a的夹紧座,且通常情况下定位插板1b都是垂直设置的,这样就使得刀片3垂直位于皮带4的下方,并与皮带4接触。

具体结合图2所示,皮带4运动过程中,刀片3与皮带4表面接触将其上粘附的物料7刮落,由于刀片3与皮带4表面摩擦力的变化而使得刀片3及其下方的橡胶减震座2产生振动(左右高频摆幅,即从A标示的初始状态变为B标示的振动状态),该振动传递至谐振导流板5上而形成谐振,反过来进一步增强了刀片3与橡胶减震座2之间的振动,这样就加速了掉落在刀片3表面的物料7的脱落,避免物料7堆积,并且这些物料7能够沿谐振导流板5下落,排料极为顺畅。

实施例2: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其整体结构同实施例1,可参考其描述,唯一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对谐振导流板5有所改进,即在其底面上固定有若干倾斜设置的谐振增强片6,并且每个谐振增强片6的设置方向均逆向谐振导流板5的设置方向。谐振增强片6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强谐振效果,提高振动频率,加速物料7抖落。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