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车身总成吊装防护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6762发布日期:2019-08-07 02:11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白车身总成吊装防护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车身总成吊装防护组件。



背景技术:

在装配汽车时,白车身总成生产完成后普遍采用吊装的方式下线big输送至涂装区域进行涂装。

在吊装过程中,吊具仅仅与左右车门的上边框相接触,在白车身重量的作用下,驾驶室总成相对于车门位置会有一定程度的下沉,导致车门的DTS(设计公差规范)发生偏差,偏差严重的会导致车门漏雨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车身总成吊装防护组件,以解决上述问题,保证吊装过程中,驾驶室总成和车门相对位置的稳定性,避免车门的DTS发生偏差,避免车门漏雨等问题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白车身总成吊装防护组件,包括:

第一防护条,所述第一防护条包括上连接条和下连接条,所述上连接条和所述下连接条一体成型,所述上连接条上设置有吸附磁铁;

第二防护条,所述第二防护条与所述下连接条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白车身总成吊装防护组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上连接条上设置有斜贴合面,所述吸附磁铁设置于所述斜贴合面上。

如上所述的白车身总成吊装防护组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吸附磁铁的数量为六个,六个吸附磁铁等间距分布在所述斜贴合面上。

如上所述的白车身总成吊装防护组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防护条靠近所述上连接条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避让间隙。

如上所述的白车身总成吊装防护组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防护条和所述下连接条通过四组螺栓组件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白车身总成吊装防护组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防护条和所述下连接条上均开设有减重孔。

如上所述的白车身总成吊装防护组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防护条和所述下连接条上的减重孔的数量均为九个,每两组螺栓组件之间分布有三个减重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白车身总成吊装防护组件,包括第一防护条和第二防护条;第一防护条包括上连接条和下连接条,上连接条和下连接条一体成型,上连接条上设置有吸附磁铁;第二防护条与下连接条固定连接。使用时,将上连接条通过吸附磁铁吸附在侧围门框上,此时,第二防护条和下连接条的最下端低于车门门框的上端;吊具起吊白车身总成时,吊具吊住第二防护条和下连接条的下端,也即吊具通过第二防护条和下连接条间接与侧围门框连接,吊具与车门门框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车门处于不受力状态,白车身总成的重量全部作用在左右侧围门框上,由于侧围门框的焊接强度较高,吊具吊在此处,避免车门的DTS发生偏差,避免车门漏雨等问题的发生;另外,吸附磁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吸附车门,从而防止吊装过程中出现车门打开与吊具发生干涉的问题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白车身总成吊装防护组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白车身总成吊装防护组件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白车身总成吊装防护组件的第一防护条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白车身总成吊装防护组件的第一防护条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白车身总成吊装防护组件的第二防护条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白车身总成吊装防护组件的第二防护条的右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白车身总成吊装防护组件与白车身总成配合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白车身总成吊装防护组件与白车身总成和吊具配合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白车身总成吊装防护组件与白车身总成和吊具配合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白车身总成吊装防护组件,110-第一防护条,111-上连接条,1111-斜贴合面,112-下连接条,113-吸附磁铁,120-第二防护条,121-避让间隙,130-减重孔,140-螺栓组件,200-白车身总成,300-吊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白车身总成吊装防护组件100,包括第一防护条110和第二防护条120。

其中,请参考图3和图4,第一防护条110包括上连接条111和下连接条112,上连接条111和下连接条112一体成型,上连接条111上设置有吸附磁铁113;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可见,第二防护条120与下连接条112固定连接。

请参考图7,使用时,将上连接条111通过吸附磁铁113吸附在侧围门框上,此时,第二防护条120和下连接条112的最下端低于车门门框的上端;请参考图8和图9,吊具300起吊白车身总成200时,吊具300吊住第二防护条120和下连接条112的下端,也即吊具300通过第二防护条120和下连接条112间接与侧围门框连接,从而使得吊具300与车门门框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确保车门处于不受力状态,并且白车身总成200的重量全部作用在左右侧围门框上,由于侧围门框的焊接强度较高,吊具300吊在此处,因此避免了车门的DTS发生偏差,避免了车门漏雨等问题的发生;另外,吸附磁铁113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吸附车门,从而防止吊装过程中出现车门打开与吊具300发生干涉的问题出现。

优选地,请继续参考图4,上连接条111上设置有斜贴合面1111,吸附磁铁113设置于斜贴合面1111上。该斜贴合面1111可以保证上连接条111与侧围门框处于面面接触状态,从而增强上连接条111与侧围门框的连接强度。

优选地,请继续参考图3和图4,吸附磁铁113的数量为六个,六个吸附磁铁113等间距分布在斜贴合面1111上。经过试验确定,设置六个吸附磁铁113,可以确保第一防护条110与侧围门框连接可靠,同时,等间距分布的吸附磁铁113,有利于保证侧围门框受力均衡。

优选地,请参考图6,第二防护条120靠近上连接条111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避让间隙121。请参考图8和图9,可见,上连接条111连接在侧围门框上时,第二防护条120朝向侧围门框一侧,此时,避让间隙121可以避免第二防护条120与侧围门框、车门门框等部件发生干涉。

优选地,请继续参考图1,第二防护条120和下连接条112通过四组螺栓组件140固定连接。四组螺栓等间距分布,四组螺栓可以保证第一防护条110和第二防护条120可靠连接,同时又能够便于拆卸。

优选地,请参考图3和图5,第二防护条120和下连接条112上均开设有减重孔130。减重孔130有利于降低白车身总成吊装防护组件100的重量,从而减轻吊具300起吊时的负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防护条120和下连接条112的长度和宽度基本相同,因此其上设置的减重孔130的数量、形状和大小也均相同。

优选地,请继续参考图1,减重孔130的数量为九个,每两组螺栓组件140之间分布有三个减重孔130。减重孔130的数量设置为九个,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白车身总成吊装防护组件100的重量,另外一方面,也不影响白车身总成吊装防护组件100的整体强度,而每两组螺栓组件140之间设置三个减重孔130,减重孔130分布均匀,可以保证白车身总成吊装防护组件100强度均匀。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