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超长钢结构桅杆提升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6749发布日期:2019-08-07 02:11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超长钢结构桅杆提升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桅杆安装架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超长钢结构桅杆提升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钢结构桅杆也出现在高层甚至超高层结构的屋顶,这些钢结构桅杆在增加建筑高度的同时,也使建筑整体显得气势磅礴,同样也承担起避雷针、发射塔等任务,一般也会成为区域甚至城市地标,为人们提供观光旅游的新景点。

考虑现场塔吊的起重性能、场地条件及安装成本影响,整个钢桅杆采用正倒混合吊装整体提升的方法,但是这种提升方式需要一种支撑装置才能完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超长钢结构桅杆提升的支撑装置,其

可以代替塔吊,再配合其他机构,可以对钢结构桅杆从下到上依次吊装的问题,保证了桅杆的顺利安装。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超长钢结构桅杆提升的支撑装置,包括:

至少四个立柱,所述立柱竖直设置;

第一提升钢梁,每相邻两个立柱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提升钢梁,所述第一提升钢梁水平设置;

提升吊耳,所述提升钢梁上设置有所述提升吊耳;

斜支撑,其中两个所述立柱为第一立柱,且这两个立柱相邻设置,其余的立柱为第二立柱,相邻的两个第二立柱之间连接有所述斜支撑,所述第一立柱和与该第一立柱相邻的第二立柱之间连接有所述斜支撑,所述斜支撑相对于所述立柱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立柱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立柱的材质为H型钢。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提升钢梁,相邻的两个第二立柱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二提升钢梁,所述第一立柱和与该第一立柱相邻的第二立柱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二提升钢梁,所述第二提升钢梁水平设置,且位于所述立柱的中部。

优选地,还包括提升钢梁加劲梁,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提升钢梁的端部之间连接有所述提升钢梁加劲梁。

优选地,还包括手拉葫芦,所述提升吊耳上悬挂有所述手拉葫芦。

优选地,相邻的两个第二立柱之间的所述斜支撑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斜支撑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提升钢梁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立柱和与该第一立柱相邻的第二立柱之间的所述斜支撑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斜支撑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提升钢梁的上下两侧。

优选地,相邻的两个第二立柱之间的两个所述斜支撑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立柱和与该第一立柱相邻的第二立柱之间的两个所述斜支撑的倾斜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第一提升钢梁、所述斜支撑和所述第二提升钢梁的材料均为H 型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此支撑装置,可以代替塔吊,再配合其他机构,可以对钢结构桅杆从下到上依次吊装的问题,保证了桅杆的顺利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第一立柱;12、第二立柱;21、第一提升钢梁;22、第二提升钢梁;3、提升吊耳;4、斜支撑;5、提升钢梁加劲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述,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超长钢结构桅杆提升的支撑装置,包括至少四个立柱、第一提升钢梁21、第二提升钢梁22、提升吊耳3、斜支撑 4、提升钢梁加劲梁5和手拉葫芦。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的立柱的数量为四个,立柱竖直设置于需要安装桅杆的屋顶或地面。可以将立柱焊接在预埋件上。立柱选用H型钢,型号为 H250*250*12*12、Q345B,每根立柱长度为4500mm。

每相邻两个立柱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提升钢梁21,第一提升钢梁21水平设置,第一提升钢梁21焊接于立柱的顶端。相邻两个第一提升钢梁21的端部之间连接有提升钢梁加劲梁5,提升钢梁加劲梁5的两端分别焊接于两个第一提升钢梁21上。第一提升钢梁21的材料与立柱相同,规格型号都相同,只是长度不同。提升钢梁加劲梁5采用的也是H型钢。

第一提升钢梁21上焊接有提升吊耳3,提升吊耳3上悬挂有手拉葫芦,手拉葫芦的型号根据需要提升的桅杆的重量来选择,提升吊耳3上开设的悬挂手拉葫芦的通孔的孔径根据手拉葫芦进行设计。

四个立柱,其中两个立柱为第一立柱11,且这两个立柱相邻设置,其余的立柱为第二立柱12。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第二提升钢梁22的材料与立柱相同,规格和型号也相同,只是尺寸不同。相邻的两个第二立柱12之间连接有第二提升钢梁22,第一立柱11和与该第一立柱11相邻的第二立柱12之间连接有第二提升钢梁22,第二提升钢梁22水平设置,且位于立柱的中部。

相邻的两个第二立柱12之间连接有斜支撑4,斜支撑4相对于立柱倾斜设置,相邻的两个第二立柱12之间的斜支撑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斜支撑4分别位于第二提升钢梁22的上下两侧,两个斜支撑4的倾斜方向相反。

第一立柱11和与该第一立柱11相邻的第二立柱12之间连接有斜支撑4,斜支撑4相对于立柱倾斜设置,第一立柱11和与该第一立柱11相邻的第二立柱12之间的斜支撑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斜支撑4分别位于第二提升钢梁22 的上下两侧,两个斜支撑4的倾斜方向相反。

斜支撑4的两端焊接于与之相邻的两个立柱上。斜支撑4和立柱的连接处、第一提升钢梁21和立柱的连接处以及第二提升钢梁22和立柱的连接处都设置有加劲板,加劲板焊接在斜支撑4、第一提升钢梁21或第二提升钢梁22与立柱上,能够加强连接强度。

安装桅杆时,利用钢桅杆外部支撑钢架和钢套筒作为钢桅杆吊装时的支撑系统,上部变径钢桅杆和徽标根据分段,从下到上依次吊装并焊接就位,然后利用制作的钢桅杆提升支撑装置对上部钢桅杆进行整体提升提升高度根据下部钢桅杆分段长度进行确定,下部等径钢桅杆由上到下依次吊装就位焊接直至整个钢桅杆成型。本发明解决了塔吊起重性能受限,无法对钢结构桅杆从下到上依次吊装的问题,保证了钢桅杆的顺利提升安装,加快了钢桅杆的施工速度和成型质量。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