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侧偏皮带传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3749发布日期:2019-07-27 11:41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侧偏皮带传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防侧偏皮带传送结构。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生产中皮带传送的方式很常见,由首位相接的皮带紧绷地绕在辊筒的圆周表面构成,辊筒转动带动传送带转动。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皮带会产生跑偏现象,所谓跑偏现象即皮带侧向偏移,甚至会造成皮带脱离辊筒的问题而严重影响生产。若只在辊筒两侧设计阻挡结构来阻挡,当皮带发生跑偏时,顶靠在阻挡结构上的皮带边缘会承受皮带自身的内应力以及挤压向阻挡结构的巨大压力,从而加速皮带的磨损,当挤压力足够大时同有可能发生皮带折叠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侧偏皮带传送结构,包括辊筒和皮带,所述辊筒的圆周表面排列有若干环形槽,若干所述环形槽两两平行设置,所述皮带绕设于所述辊筒的圆周表面,所述皮带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凸棱,若干所述凸棱两两平行设置,若干所述凸棱与若干所述环形槽一一对应配合。

进一步的,每一根所述凸棱嵌入位置对应的每一个所述环形槽中。

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所述环形槽与所述辊筒的端面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辊筒的两个端面均延伸出有轮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在辊筒的圆周表面设置多道环形槽,配以同样设置有多条凸棱的皮带,使得凸棱与环形槽一一对应嵌合。将皮带在传送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侧向挤压力均匀地通过各条凸棱施加在多道环形槽内,减少皮带局部承受的压力,即减少皮带与辊筒间的摩擦损耗,延长寿命。同时还能够保证皮带的传送平面不起皱、不跑偏。为避免长时间使用的皮带弹性下降尺寸延长导致凸棱和环形槽无法贴紧影响阻挡效果,辊筒的两端面向外延伸形成有轮缘,轮缘构成对皮带两侧的阻挡结构,能够作为备用方案防止皮带松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辊筒的圆周表面设置多道环形槽,配以同样设置有多条凸棱的皮带,使得凸棱与环形槽一一对应嵌合。将皮带在传送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侧向挤压力均匀地通过各条凸棱施加在多道环形槽内,减少皮带局部承受的压力,即减少皮带与辊筒间的摩擦损耗,延长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侧偏皮带传送结构的辊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侧偏皮带传送结构的皮带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侧偏皮带传送结构的皮带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侧偏皮带传送结构,包括辊筒1和皮带2,所述辊筒1的圆周表面排列有若干环形槽11,若干所述环形槽11两两平行设置,所述皮带2绕设于所述辊筒1的圆周表面,所述皮带2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凸棱21,若干所述凸棱21两两平行设置,若干所述凸棱21与若干所述环形槽11一一对应配合。

进一步的,每一根所述凸棱21嵌入位置对应的每一个所述环形槽11中。

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所述环形槽11与所述辊筒1的端面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辊筒1的两个端面均延伸出有轮缘1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在辊筒1的圆周表面设置多道环形槽11,配以同样设置有多条凸棱21的皮带2,使得凸棱21与环形槽11一一对应嵌合。将皮带2在传送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侧向挤压力均匀地通过各条凸棱21施加在多道环形槽11内,减少皮带2局部承受的压力,即减少皮带2与辊筒1间的摩擦损耗,延长寿命。同时还能够保证皮带2的传送平面不起皱、不跑偏。为避免长时间使用的皮带2弹性下降尺寸延长导致凸棱21和环形槽11无法贴紧影响阻挡效果,辊筒1的两端面向外延伸形成有轮缘12,轮缘12构成对皮带2两侧的阻挡结构,能够作为备用方案防止皮带2松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辊筒1的圆周表面设置多道环形槽11,配以同样设置有多条凸棱21的皮带2,使得凸棱21与环形槽11一一对应嵌合。将皮带2在传送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侧向挤压力均匀地通过各条凸棱21施加在多道环形槽11内,减少皮带2局部承受的压力,即减少皮带2与辊筒1间的摩擦损耗,延长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