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具旋转回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24947发布日期:2019-10-09 01:25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治具旋转回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具运动控制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治具旋转回流装置。



背景技术:

保险丝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涉及较多加工工序,在保险丝产生的加工工序中,需要保险丝产品需要利用不同设备进行加工处理,因此保险丝产品需要在不同的设备之间进行转移,保险丝在不同的设备之间进行转移的过程中,可能需要在小范围内移动以及进行移动后的旋转,例如需要将保险丝产品移动一定距离后垂直调整其角度,以方便另一设备装载保险丝产品;现在技术在处理保险丝产品的移动及旋转的过程中,利用了多个电机或气缸等驱动装置进行驱动,造成了转移装置的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需要多个电机或气缸等驱动装置进行移动及旋转过程驱动的问题,提供一种治具旋转回流装置。

一种治具旋转回流装置,包括:承载组件、连接所述承载组件的推出机构、连接所述推出机构的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承载组件的转动机构、及连接所述转动机构的面板;所述承载组件包括基板、及连接所述基板的推板;所述推出机构包括与所述基板滑动连接的滑台、连接所述滑台的载架、安装在所述载架上的第一齿轮组、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组的推出凸轮、及连接所述推出凸轮的推出轴;所述推出凸轮与所述推板对应设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接所述载架的底座、连接所述底座的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主动凸轮;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一齿轮组驱动所述推出凸轮、所述推出轴转动;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设在所述底座上的槽轮、连接所述槽轮的第二齿轮组、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组的转盘、及连接所述转盘的外轴;所述槽轮与所述主动凸轮之间配合设置;所述转盘及所述外轴套设在所述推出轴上;所述槽轮与所述转盘间通过所述第二齿轮组产生传动;所述面板与所述外轴连接。

上述治具旋转回流装置,通过槽轮与主动凸轮之间的配合设置,在预定角度关系下,槽轮为与主动凸轮之间停止传动,驱动电机通过第一齿轮组驱动推出凸轮相对推出轴发生转动,通过推出凸轮对推板的推挤,从而令滑台及面板相对承载组件发生平行移动;当槽轮为与主动凸轮之间发生传动时,槽轮通过第二齿轮组驱动转盘及外轴发生转动,从而令面板发生转动,由于治具安装在面板上,从而利用了单个动力源实现治具的移动及旋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凸轮上设有若干联动件,所述联动件以所述主动凸轮的轴心为中心均匀分布;所述槽轮上设有与所述联动件对应的卡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动件为随动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连接所述面板的支座、滑动设置在所述支座两侧的侧移板、及容置在所述支座中的定位凸轮;所述定位凸轮与所述侧移板对应设置,所述定位凸轮连接所述推出轴的上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停转机构,停转机构包括连接滑台的刹车盘、连接转盘的刹车片、及与转盘对应设置的刹车轮;转盘上设有与刹车轮对应的凹槽;刹车盘与刹车片之间通过拉伸弹性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基板上的支轴、及连接所述支轴的承接块;所述承接块与所述基板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承接块与所述转盘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齿轮组包括连接所述主动凸轮的轴心部的第一轮片、及连接所述推出凸轮的第二轮片;所述第一轮片与所述第二轮片啮合;所述第二轮片与所述推出轴同轴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齿轮组包括连接所述槽轮轴心部的第三轮片、及连接所述转盘第四轮片;所述第三轮片与所述第四轮片啮合;所述第四轮片套设在所述推出轴上,且所述第四轮片与所述推出轴之间设有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基板的固定座,所述推板通过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基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基板上的导轨,所述滑台通过所述导轨与所述基板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治具旋转回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治具旋转回流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治具旋转回流装置在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槽轮与转盘之间的传动关系图;

图5为槽轮与转盘之间在另一角度的传动关系图;

图6为主动凸轮与推出凸轮之间的传动关系图;

图7为主动凸轮与推出凸轮之间在另一角度的传动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治具旋转回流装置100,用于实现治具的移动及旋转。该治具旋转回流装置100包括承载组件20、连接承载组件20的推出机构30、连接推出机构30的驱动机构40、连接承载组件20的转动机构50、及连接转动机构50的面板60;承载组件20包括基板21、及连接基板21的推板22;推出机构30包括与基板21滑动连接的滑台31、连接滑台31的载架32、安装在载架32上的第一齿轮组33、连接第一齿轮组33的推出凸轮34、及连接推出凸轮34的推出轴35;推出凸轮34与推板22对应设置;驱动机构40包括连接载架32的底座41、连接底座41的驱动电机42、连接驱动电机42输出轴的主动凸轮43;驱动电机42通过第一齿轮组33驱动推出凸轮34、推出轴35转动;转动机构50包括转动设在底座41上的槽轮51、连接槽轮51的第二齿轮组52、连接第二齿轮组52的转盘53、及连接转盘53的外轴54;槽轮51与主动凸轮43之间配合设置;转盘53及外轴54套设在推出轴35上;槽轮51与转盘53间通过第二齿轮组52产生传动;面板60与外轴54连接。

通过槽轮51与主动凸轮43之间的配合设置,在预定角度关系下,槽轮51与主动凸轮43之间停止传动,驱动电机42通过第一齿轮组33驱动推出凸轮34相对推出轴35发生转动,通过推出凸轮34对推板22的推挤,从而令滑台31及面板60相对承载组件20发生平行移动;当槽轮51为与主动凸轮43之间发生传动时,槽轮51通过第二齿轮组52驱动转盘53及外轴54发生转动,从而令面板60发生转动,由于治具安装在面板60上,从而利用了单个动力源实现治具的移动及旋转。

请参阅图2及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实现主动凸轮43与槽轮51之间的间歇性传动,主动凸轮43上设有若干联动件431,联动件431以主动凸轮43的轴心为中心均匀分布;槽轮51上设有与联动件431对应的卡槽510;在本实施方式中,联动件431的数量为二,卡槽510的数量为四,从而令主动凸轮43在每个转动周期中,在两个相对的直角范围内,联动件431脱离槽轮51的卡槽510,令主动凸轮43与槽轮51之间停止传动关系;在另外两个相对的直角范围内,联动件431嵌入卡槽510中,从而使主动凸轮43推动槽轮51转动;通过主动凸轮43与槽轮51的配合,实现了主动凸轮43与槽轮51之间的间歇传动;在主动凸轮43与槽轮51发生传动前,主动凸轮43的轴心部通过第一齿轮组33的传递,令推出凸轮34转动,令转盘53及滑台31按远离或接近推板22的方向移动,然后主动凸轮43与槽轮51发生传动,槽轮51通过第二齿轮组52令外轴54、面板60相对承载组件20转动,从而实现了治具的移动及在移动后的旋转;具体地,主动凸轮43呈菱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减少联动件431与槽轮51之间的摩擦,联动件431为随动器。

请参阅图1及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对滑动安装在面板60上的治具进行定位,治具旋转回流装置100还包括定位机构70,定位机构70包括连接面板60的支座71、滑动设置在支座71两侧的侧移板72、及容置在支座71中的定位凸轮73;定位凸轮73与侧移板72对应设置,定位凸轮73连接推出轴35的上端;治具滑动安装在面板60上,在预定位置上,需要对治具进行定位,由于治具底部设有与侧移板72对应的定位槽,当定位凸轮73转动至使侧移板72外凸的位置时,支座71两侧的侧移板72向外移动,从而与治具底部的定位槽产生配合,对治具产生定位作用;具体地,支座71与侧移板72通过弹簧连接,令侧移板72可自动收缩到支座71侧面。

请参阅图2及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二齿轮组52的设置,槽轮51每转九十度,则转盘53转一百八十度,为使转盘53在转动结束时能及时停止转动,治具旋转回流装置100还包括停转机构80,停转机构80包括连接滑台31的刹车盘81、连接转盘53的刹车片82、及与转盘53对应设置的刹车轮83;转盘53上设有与刹车轮83对应的凹槽531;刹车盘81与刹车片82之间通过拉伸弹性件连接;具体地,转盘53上的凹槽531与转盘53转动结束时的位置对应,当转盘53或面板60转动至停止位置时,刹车轮83嵌入凹槽531中,刹车盘81与刹车片82在拉伸弹性件的拉力作用下贴合,并产生相互摩擦,从而使转盘53相对滑台31停止转动;当刹车轮83离开凹槽531时,在刹车轮83与转盘53之间的抵靠作用下,刹车片82离开刹车盘81;在本实施方式中,刹车轮83安装在载架32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避免转盘53在移动过程中与基板21发生碰撞,治具旋转回流装置100还包括缓冲组件90,缓冲组件90包括安装在基板21上的支轴91、及连接支轴91的承接块92;承接块92与基板21之间设有弹性件;承接块92与转盘53对应设置;具体地,在推出轴35的带动下,转盘53按远离推板22移动的过程中,由于转盘53受到了承接块92的弹压,从而避免了转盘53与基板21之间发生碰撞。

请参阅图6及图7,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实现主动凸轮43的轴心部与推出凸轮34之间的传动,第一齿轮组33包括连接主动凸轮43的轴心部的第一轮片331、及连接推出凸轮34的第二轮片332;第一轮片331与第二轮片332啮合;第二轮片332与推出轴35同轴设置;通过设置第一轮片331与第二轮片332之间的齿数比,从而可对主动凸轮43与推出凸轮34、推出轴35之间的传动关系进行调整。

请参阅图4及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实现槽轮51与转盘53之间的传动,第二齿轮组52包括连接槽轮51轴心部的第三轮片521、及连接转盘53第四轮片522;第三轮片521与第四轮片522啮合;第四轮片522套设在推出轴35上,且第四轮片522与推出轴35之间设有间隙;具体地,转盘53通过轴承件与推出轴35同轴连接,第四轮片522设置在转盘53下侧。

请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方便调节推板22的位置,令推板22能与推出凸轮34准确对应,承载组件20还包括连接基板21的固定座23,推板22通过固定座23与基板21连接。

请参阅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使滑台31可相对基板21平滑移动,减少滑台31移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承载组件20还包括安装在基板21上的导轨24,滑台31通过导轨24与基板21连接。

若治具旋转回流装置100的循环过程从滑台31刚复位至靠近推板22的位置开始,治具靠近至推板22一侧,此时面板60的方向与基板21平行,驱动电机42通过主动凸轮43的轴心部、第一齿轮组33与推出凸轮34保持传动;由于推出凸轮34的边缘与推出轴35的距离不完全一致,当推出凸轮34距离推出轴35较远的部位运动至与推板22对应的位置时,推出轴35、转盘53、滑台31、及面板60按远离推板22的方向移动,同时治具也按远离推板22的方向移动;当治具远离推板22后,恰好联动件431卡入至槽轮51中,通过第二齿轮组52、及转盘53的传动,面板60开始转动,从而使治具及治具上的产品发生方向调整,在面板60恢复至靠近推板22的位置时,通过第二齿轮组52、及转盘53的传动,治具的方向重新调整;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治具的移动可避免不同取料夹具之间发生碰撞,通过面板60及治具的转动,能使产品在转移时,能适应不同摆放角度的需求;具体地,为减少推板22与推出凸轮34之间的摩擦力,推板22与推出凸轮34对应的部位上安装有弹性轴承25。

本实施例中,通过槽轮与主动凸轮之间的配合设置,在预定角度关系下,槽轮为与主动凸轮之间停止传动,驱动电机通过第一齿轮组驱动推出凸轮相对推出轴发生转动,通过推出凸轮对推板的推挤,从而令滑台及面板相对承载组件发生平行移动;当槽轮为与主动凸轮之间发生传动时,槽轮通过第二齿轮组驱动转盘及外轴发生转动,从而令面板发生转动,由于治具安装在面板上,从而利用了单个动力源实现治具的移动及旋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