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涡轮机匣组件用工位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1936发布日期:2019-09-20 22:08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动力涡轮机匣组件用工位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位器具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动力涡轮机匣组件用工位器具。



背景技术:

动力涡轮机匣组件由机匣和分段的蜂窝段组成,如图1和图2所示,零件加工过程中,有的工序中机匣和蜂窝段是分开放置的,有的工序中蜂窝段已组装入机匣中。

现有技术中,常采用通用型塑料箱(长×宽×高=460mm×360mm×120mm)转运零件。零件摆放不平稳,且机匣和蜂窝段没有有效的分开摆放,从而转运过程中常发生机匣与塑料箱、蜂窝段与机匣、蜂窝段与蜂窝段之间的碰撞,进而导致机匣和/或蜂窝段产生碰划伤,甚至引起机匣和/或蜂窝段的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涡轮机匣组件用工位器具,以解决采用现有的工位器具转运动力涡轮机匣组件时导致机匣和/或蜂窝段产生碰划伤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动力涡轮机匣组件用工位器具,用于转运动力涡轮机匣组件,动力涡轮机匣组件包括机匣及用于装设于机匣上的两个结构不同的蜂窝,每个蜂窝包括多段蜂窝段,工位器具包括:用于容置动力涡轮机匣组件的容置箱,容置箱的容置腔内可拆卸地安装有用于支承、定位动力涡轮机匣组件的安装底板,安装底板的上表面上设有至少一套安装定位槽,每套安装定位槽包括:内凹且呈环形的安装环槽,安装环槽用于卡装机匣的缩口端以对机匣进行定位、安装;内凹且呈弧形的第一弧形槽组和第二弧形槽组,第一弧形槽组对应第一个蜂窝中各蜂窝段设置,第二弧形槽组对应第二个蜂窝中各蜂窝段设置,第一弧形槽组和第二弧形槽组用于容置对应设置的蜂窝中各蜂窝段,以对各蜂窝段分别进行定位、安装。

进一步地,第一弧形槽组包括多条第一安装弧槽,多条第一安装弧槽与第一个蜂窝中各蜂窝段一一对应设置,多条第一安装弧槽位于安装环槽的内圆中,且沿安装环槽的径向依次间隔布设;第二弧形槽组包括多条第二安装弧槽,多条第二安装弧槽与第二个蜂窝中各蜂窝段一一对应设置,且多条第二安装弧槽沿安装环槽的周向依次间隔布设于安装环槽外,或多条第二安装弧槽间隔布设于安装环槽外。

进一步地,安装底板的上表面上还设有内凹的第一取放槽,第一取放槽分别与各第一安装弧槽相交,以便于将蜂窝段由第一安装弧槽中取出;安装底板的上表面上还设有与多条第二安装弧槽一一对应的多条第二取放槽,各第二取放槽与对应设置的第二安装弧槽相交。

进一步地,安装底板由45度EVA材料制备形成;安装环槽、第一安装弧槽及第二安装弧槽的侧壁上均涂覆有防止油污沾染在安装底板上的防沾油涂层。

进一步地,容置箱为无上盖的方型箱;安装底板与方型箱的方型容置腔配合设置;方型箱底部的外周面设有呈方型的方型卡口,上下两个方型箱通过位于上方的方型箱的方型卡口与位于下方的方型箱的上端口的配合而上下依次叠置。

进一步地,容置箱为无上盖的环形箱;安装底板与环形箱的圆形容置腔配合设置;环形箱底部的外环面设有圆形的圆形卡口,上下两个环形箱通过位于上方的环形箱的圆形卡口与位于下方的环形箱的上端口的配合而上下依次叠置。

进一步地,工位器具还包括环形的防护囊,防护囊用于套装于机匣的外圆上后顶抵容置箱的容置腔,以防机匣与容置箱碰撞。

进一步地,容置箱为无上盖的环形箱;安装底板与环形箱的圆形容置腔配合设置;环形箱上端的内环面为上大下小且呈锥形的内锥面,环形箱下端的外环面为与内锥面匹配的外锥面,上下两个环形箱通过位于上方的环形箱的外锥面与位于下方的环形箱的内锥面的配合而上下依次叠置。

进一步地,工位器具还包括锥环,锥环的外环面与环形箱的内锥面配合设置,锥环用于套装于机匣安装边的外圆上后支承于环形箱的内锥面上,以防机匣与环形箱碰撞。

进一步地,容置箱为由木板拼装形成的木箱;和/或容置箱的转角处设有用于对转角处的连接进行加固的加固片;和/或容置箱的侧壁上设有对应设置的多个通口,以供搬运人员抓握容置箱以对容置箱进行搬运;和/或容置箱的侧壁上还连接有对应设置的多个吊装环,吊装环用于供吊装设备的吊绳穿设后起吊容置箱;和/或容置箱的外表面喷涂用用于防护的防护漆。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涡轮机匣组件用工位器具包括用于容置动力涡轮机匣组件的容置箱,容置箱的容置腔内设有安装底板,安装底板上设有内凹且呈环形的安装环槽,安装环槽用于卡装机匣的缩口端以对机匣进行定位、安装;安装底板上还设有内凹且呈弧形的第一弧形槽组和第二弧形槽组,第一弧形槽组和第二弧形槽组用于容置对应设置的蜂窝中各蜂窝段,以对各蜂窝段分别进行定位、安装,从而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涡轮机匣组件用工位器具不仅可安装动力涡轮机匣组件,同时可对动力涡轮机匣组件中的机匣和各蜂窝段分别进行定位和安装,进而防止机加转运过程中机匣与容置箱、蜂窝段与机匣、蜂窝段与蜂窝段之间的碰撞,避免机匣和/或蜂窝段产生碰划伤,最终提高动力涡轮机匣组件的转运质量。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工位器具的设计方案可以推广应用至其它零件的保护、转运工位器具中,特别是多个单件组合加工的零件,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动力涡轮机匣组件的剖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蜂窝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动力涡轮机匣组件用工位器具的空间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0、动力涡轮机匣组件;11、机匣;12、蜂窝;120、蜂窝段;20、容置箱;201、通口;202、方型卡口;30、安装底板;301、安装环槽;302、第一弧形槽组;303、第二弧形槽组;304、第一取放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涡轮机匣组件用工位器具,用于转运动力涡轮机匣组件,动力涡轮机匣组件10包括机匣11及用于装设于机匣11上的两个结构不同的蜂窝12,每个蜂窝12包括多段蜂窝段120,工位器具包括:用于容置动力涡轮机匣组件10的容置箱20,容置箱20的容置腔内可拆卸地安装有用于支承、定位动力涡轮机匣组件10的安装底板30,安装底板30的上表面上设有至少一套安装定位槽,每套安装定位槽包括:内凹且呈环形的安装环槽301,安装环槽301用于卡装机匣11的缩口端以对机匣11进行定位、安装。每套安装定位槽还包括内凹且呈弧形的第一弧形槽组302和第二弧形槽组303,第一弧形槽组302对应第一个蜂窝12中各蜂窝段120设置,第二弧形槽组303对应第二个蜂窝12中各蜂窝段120设置,第一弧形槽组302和第二弧形槽组303用于容置对应设置的蜂窝12中各蜂窝段120,以对各蜂窝段120分别进行定位、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涡轮机匣组件用工位器具包括用于容置动力涡轮机匣组件10的容置箱20,容置箱20的容置腔内设有安装底板30,安装底板30上设有内凹且呈环形的安装环槽301,安装环槽301用于卡装机匣11的缩口端以对机匣11进行定位、安装;安装底板30上还设有内凹且呈弧形的第一弧形槽组302和第二弧形槽组303,第一弧形槽组302和第二弧形槽组303用于容置对应设置的蜂窝12中各蜂窝段120,以对各蜂窝段120分别进行定位、安装,从而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涡轮机匣组件用工位器具不仅可安装动力涡轮机匣组件10,同时可对动力涡轮机匣组件10中的机匣11和各蜂窝段120分别进行定位和安装,进而防止机加转运过程中机匣11与容置箱20、蜂窝段120与机匣11、蜂窝段120与蜂窝段120之间的碰撞,避免机匣11和/或蜂窝段120产生碰划伤,最终提高动力涡轮机匣组件10的转运质量。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工位器具的设计方案可以推广应用至其它零件的保护、转运工位器具中,特别是多个单件组合加工的零件,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可选地,图未示,安装底板30的上表面上设有多套安装定位槽,多套安装定位槽依次间隔布设,且相邻两套安装定位槽间设有用于将两者隔离以避免相互干扰的隔板,隔板的底端与安装底板30固定。

可选地,如图4所示,第一弧形槽组302包括多条第一安装弧槽,多条第一安装弧槽与第一个蜂窝12中各蜂窝段120一一对应设置,多条第一安装弧槽位于安装环槽301的内圆中,且沿安装环槽301的径向依次间隔布设,或多条第一安装弧槽间隔布设于安装环槽301内。第二弧形槽组303包括多条第二安装弧槽,多条第二安装弧槽与第二个蜂窝12中各蜂窝段120一一对应设置,且多条第二安装弧槽沿安装环槽301的周向依次间隔布设于安装环槽301外,或多条第二安装弧槽间隔布设于安装环槽301外。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个蜂窝12由6段蜂窝段120围设而成,第二个蜂窝12同样由6段蜂窝段120围设而成。安装动力涡轮机匣组件10时,若动力涡轮机匣组件10中的蜂窝12已装入机匣11中,则直接把机匣11放入安装底板30的安装环槽301中即可;若蜂窝12没有装入机匣11中,则先把第一个蜂窝12的蜂窝段120依次放入1-1、1-2、1-3、1-4、1-5及1-6的第一安装弧槽中,再把第二个蜂窝12的蜂窝段120依次放入2-1、2-2、2-3、2-4、2-5及2-6的的第二安装弧槽中,接着再把机匣11放入安装底板30的安装环槽301中。

实际设置时,第一安装弧槽和第二安装弧槽的槽深可小于、等于或大于对应设置的蜂窝段120的高度,当第一安装弧槽和第二安装弧槽的槽深等于或大于对应设置的蜂窝段120的高度时,如图5所示,为方便将蜂窝段120装入对应设置的弧槽或由弧槽中取出时,优选地,安装底板30的上表面上还设有内凹的第一取放槽304,第一取放槽304分别与各第一安装弧槽相交,以便于轻松将蜂窝段120由第一安装弧槽中取出。同样的,安装底板30的上表面上还设有与多条第二安装弧槽一一对应的多条第二取放槽,各第二取放槽与对应设置的第二安装弧槽相交,以便轻松将蜂窝段120由第二安装弧槽中取出或装入第二安装弧槽中。

可选地,安装底板30由45度EVA材料制备形成。45度EVA材料材质较软,使安装底板30定位、安装动力涡轮机匣组件10的同时,可避免损伤机匣11和蜂窝段120。

优选地,由于机匣11和蜂窝段120需浸泡于防锈油或冷却油中,为避免转运机匣11和蜂窝段120时油污沾在安装底板30上后污染安装底板30,本优选实施例中,安装环槽301、第一安装弧槽及第二安装弧槽的侧壁上均涂覆有防止油污沾染在安装底板30上的防沾油涂层。本具体实施例中,防沾油涂层为油漆。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容置箱20为无上盖的方型箱。安装底板30与方型箱的方型容置腔配合设置。方型箱底部的外周面设有呈方型的方型卡口202,上下两个方型箱通过位于上方的方型箱的方型卡口202与位于下方的方型箱的上端口的配合而上下依次叠置。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图未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容置箱20为无上盖的环形箱。安装底板30与环形箱的圆形容置腔配合设置。环形箱底部的外环面设有圆形的圆形卡口,上下两个环形箱通过位于上方的环形箱的圆形卡口与位于下方的环形箱的上端口的配合而上下依次叠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工位器具还包括环形的防护囊,防护囊用于套装于机匣11的外圆上后顶抵容置箱20的容置腔,以防机匣11与容置箱20碰撞,增强机匣11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与容置箱20碰撞。具体地,防护囊为充气的薄膜囊。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图未示,容置箱20为无上盖的环形箱。安装底板30与环形箱的圆形容置腔配合设置。环形箱上端的内环面为上大下小且呈锥形的内锥面,环形箱下端的外环面为与内锥面匹配的外锥面,上下两个环形箱通过位于上方的环形箱的外锥面与位于下方的环形箱的内锥面的配合而上下依次叠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图未示,工位器具还包括锥环,锥环的外环面与环形箱的内锥面配合设置,锥环用于套装于机匣11安装边的外圆上后支承于环形箱的内锥面上,以防机匣11与环形箱碰撞,增强机匣11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与容置箱20碰撞。

无论是第一实施例、还是第二实施例、抑或是第三实施例,实际叠置容置箱20时,为保证转运安全,容置箱20依次叠放的数量不大于3个;若是叠放存放容置箱20,则容置箱20叠放的数量不大于5个。

可选地,容置箱20为由木板拼装形成的木箱。具体地,容置箱20由杉木板拼装形成,杉木板制造成本低、轻便并牢固度高。

可选地,容置箱20的转角处设有用于对转角处的连接进行加固的加固片,该加固片还可用于防止方型的容置箱20划伤搬运人员。

可选地,如图3和图5所示,容置箱20的侧壁上设有对应设置的多个通口201,以供搬运人员抓握容置箱20以对容置箱20进行搬运。

可选地,当容置箱20内同时盛装有多组动力涡轮机匣组件10时,容置箱20的侧壁上还连接有对应设置的多个吊装环,吊装环用于供吊装设备的吊绳穿设后起吊容置箱20。

可选地,容置箱20的外表面喷涂用用于防护的防护漆。

可选地,如图3所示,容置箱20的外侧壁上喷涂有用于标明容置箱20内盛装物件的名称、型号及容置箱20编号的标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