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连续化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2456发布日期:2019-05-07 22:20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纤维连续化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纤维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纤维连续化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动植物体内,纤维在维系组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纤维用途广泛,可织成细线、线头和麻绳,造纸或织毡时还可以织成纤维层;同时也常用来制造其他物料,及与其他物料共同组成复合材料。

在制作加工纤维时,越来越多的使用到流水线自动化设备,但是从流水线输送装置上卸料较为麻烦,这类工作一般还是依靠人工进行,不能满足现在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纤维连续化卸料装置,能够连续,快捷的将纤维从输送装置上卸载。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纤维连续化卸料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输送装置,输送装置用于输送纤维,纤维中部搭设在输送装置上,两端向下呈悬吊状布置;机架上设置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连接托载面,移动机构能够驱动托载面从输送装置下方运动到输送装置上方,托载面在从输送装置下方到输送装置上方的运动过程中,托载面接触并托起纤维的悬吊段,将纤维从输送装置上取出,托载面上设置有用于输送装置通过的区域。

优选地:托载面上下间隔布置。

优选地:移动机构包括立状布置的环形输送带,托载面在输送带上间隔布置。

优选地:托载面由两托载件上表面组成,两托载件分别布置在输送装置两外侧。

优选地:移动机构设置有两组,两组移动机构分别布置在输送装置两外侧,输送装置两外侧的托载件分别安装在对应侧的移动机构。

优选地:托载件在输送带上呈两种状态布置,其一:托载件在靠近输送装置一侧的输送带上,托载件的托载面呈现水平或倾斜状布置的工作位状态,其二:托载件在远离输送装置一侧的输送带上,托载件的托载面呈立状的非工作位状态。

优选地:输送带上布置有限位件,限位件包括连接部和限位部,托载件靠近输送带一端转动安装在连接部上,托载件在靠近输送带一侧时,限位部与托载件接触,防止托载件转动到非工作状态。

优选地:托载件为网板状结构。

优选地:托载件远离输送带的侧边经过圆角处理。

优选地:托载面前侧布置有展开件,展开件位于输送装置输送面下侧,展开件前端插设在纤维两悬吊段之间,展开件前端沿输送装置输送方向的宽度不超过输送装置输送面的宽度,展开件后端宽度大于输送装置输送面的宽度,展开件后端向输送装置两外侧延伸布置,展开件前端到后端沿输送装置输送方向的宽度逐步增大。

优选地:展开件和托载面之间设置有梳分装置,梳分装置用于将输送装置上输送的纤维与托载面取出的纤维梳分开,梳分装置包括梳针,梳针布置在输送装置输送面上侧,梳针通过驱动机构驱动,驱动机构驱动梳针向输送装置两侧运动,将纤维梳分开。

优选地:梳针包括公针和母针,公针和母针的针尖向下呈立状并排布置,公针和母针的针尖贴合。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本发明通过输送装置的设置,用于输送纤维,通过托载面的设置,托载面在从下到上的运动过程中,通过与纤维悬吊段的接触和托起,实现将纤维从输送装置上取出,通过托载面的上下间隔布置,能够实现将输送装置不断输送的纤维取出,通过托载件和移动机构的设置,便于实现,通过托载件在输送带上不同状态的布置,节省了托载件占据的空间,托载件通过网板结构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减轻自身重量,托载件远离输送带的侧边经过圆角处理,有效的避免了侧边割断割伤纤维的问题,通过展开件的设置,实现将纤维悬吊段托起展开,并导向托载件,使得托载件更好的托起纤维,保证运行的稳定,通过梳分装置的设置,能够输送装置上的纤维和托载件上的纤维梳分开来,避免了纤维之间者粘连,导致纤维脱落等问题,有效的保证了运行过程的稳定和顺利进行。

本发明结构紧凑,运行稳定,能够实现将输送装置不断输送的纤维取出,卸料方便快捷,满足了现在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纤维连续化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纤维连续化卸料装置中移动机构和托载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纤维连续化卸料装置中梳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连续化卸料装置后侧的转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连续化卸料装置后侧的转料装置的斜二测视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连续化卸料装置后侧的转料装置中转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连续化卸料装置后侧的转料装置中承载件和夹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各附图标号对应关系如下:100-机架、130-输送装置、200-卸料装置、210-展开件、220-梳分装置、221-梳针、221a-公针、221b-母针、230-移动机构、231-托载件、232-输送带、233a-连接部、233b-限位部、231a-托载面、310-转移机构、311-环形输送带、320-脱离组件、330-提升机构、331-活动托载件、332-伸缩组件、333-升降组件、340-承载件、350-转送机构、351-顶出部、351a-顶杆、352-输送部、352a-输送带、352b-挡板、353-收纳部、353a-放置槽、353b-驱动部件、353c-活动推板、360-卡扣件、370-夹紧组件、381-夹紧件、382-支架、383-扭簧、384-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实施例1

参照图1-3,本实施中所提出的一种纤维连续化卸料装置,包括机架100,机架100上设置有输送装置130,输送装置130用于输送纤维,纤维中部搭设在输送装置130上,两端向下呈悬吊状布置;机架100上设置有移动机构230,移动机构230连接托载面,移动机构230能够驱动托载面从输送装置130下方运动到输送装置130上方,托载面在从输送装置130下方到输送装置130上方的运动过程中,托载面接触并托起纤维的悬吊段,将纤维从输送装置130上取出,托载面上设置有用于输送装置130通过的区域。

托载面上下间隔布置。

移动机构230包括立状布置的环形输送带232,托载面在输送带232上间隔布置。

托载面由两托载件231上表面组成,两托载件231分别布置在输送装置130两外侧。

移动机构230设置有两组,两组移动机构230分别布置在输送装置130两外侧,输送装置130两外侧的托载件231分别安装在对应侧的移动机构230。

托载件231在输送带232上呈两种状态布置,其一:托载件231在靠近输送装置130一侧的输送带232上,托载件231的托载面呈现水平或倾斜状布置的工作位状态,其二:托载件231在远离输送装置130一侧的输送带232上,托载件231的托载面呈立状的非工作位状态。

输送带232上布置有限位件233,限位件233包括连接部233a和限位部233b,托载件231靠近输送带232一端转动安装在连接部233a上,托载件231在靠近输送带232一侧时,限位部233b与托载件231接触,防止托载件231转动到非工作状态。

托载件231为网板状结构。

托载件231远离输送带232的侧边经过圆角处理。

托载面前侧布置有展开件210,展开件210位于输送装置130输送面下侧,展开件210前端插设在纤维两悬吊段之间,展开件210前端沿输送装置130输送方向的宽度不超过输送装置130输送面的宽度,展开件210后端宽度大于输送装置130输送面的宽度,展开件210后端向输送装置两外侧延伸布置,展开件210前端到后端沿输送装置130输送方向的宽度逐步增大。

展开件210和托载面之间设置有梳分装置130,梳分装置130用于将输送装置130上输送的纤维与托载面取出的纤维梳分开,梳分装置130包括梳针221,梳针221布置在输送装置130输送面上侧,梳针221通过驱动机构222驱动,驱动机构222驱动梳针221向输送装置130两侧运动,将纤维梳分开。

梳针221包括公针221a和母针221b,公针221a和母针221b的针尖向下呈立状并排布置,公针221a和母针221b的针尖贴合。

本实施中提出的纤维连续化卸料装置工作时,输送装置130输送纤维向纤维连续化卸料装置行进,输送装置130输送纤维首先通过展开件210,展开件210将纤维悬吊段向上撑起展开,输送装置130继续输送展开的纤维,并将展开的纤维输送到托载件231上,展开的纤维将托载件231上托载面铺满时,输送装置130暂停,输送带232启动,将托载件231向上提升,在托载件231向上提升的同时,梳分装置220启动,驱动机构222驱动公针221a和母针221b向输送装置130两侧运动,将输送装置130上的纤维与托载面上的纤维梳分开,当下一个托载面上升到展开件后侧时,输送带232暂停,输送装置130启动,继续输送纤维,将展开的纤维输送到托载件231上,输送带232将托载件231提升到最高位时,通过转料装置托起提升纤维中部悬空料身将纤维取走,托载件231经过最高位,转动成立状的非工作位状态,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对纤维两段料身进行捋顺。

本实施例中通过输送装置130的设置,用于输送纤维,通过托载面的设置,托载面在从下到上的运动过程中,通过与纤维悬吊段的接触和托起,实现将纤维从输送装置130上取出,通过托载面的上下间隔布置,能够实现将输送装置130不断输送的纤维取出,通过托载件231和移动机构230的设置,便于实现,通过托载件231在输送带232上不同状态的布置,节省了托载件231占据的空间,托载件231通过网板结构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减轻自身重量,托载件231远离输送带232的侧边经过圆角处理,有效的避免了侧边割断割伤纤维的问题,通过展开件210的设置,实现将纤维悬吊段托起展开,并导向托载件231,使得托载件231更好的托起纤维,保证运行的稳定,通过梳分装置130的设置,能够输送装置130上的纤维和托载件231上的纤维梳分开来,避免了纤维之间者粘连,导致纤维脱落等问题,有效的保证了运行过程的稳定和顺利进行。

本发明结构紧凑,运行稳定,能够实现将输送装置不断输送的纤维取出,卸料方便快捷,满足了现在的使用要求。

实施例2

参照图1-7,一种纤维连续化卸料装置,包括机架100,机架100上设置有输送装置130,输送装置130用于输送纤维,纤维中部搭设在输送装置130上,两端向下呈悬吊状布置;机架100上设置有移动机构230,移动机构230连接托载面,移动机构230能够驱动托载面从输送装置130下方运动到输送装置130上方,托载面在从输送装置130下方到输送装置130上方的运动过程中,托载面接触并托起纤维的悬吊段,将纤维从输送装置130上取出,托载面上设置有用于输送装置130通过的区域。

托载面上下间隔布置。

移动机构230包括立状布置的环形输送带232,托载面在输送带232上间隔布置。

托载面由两托载件231上表面组成,两托载件231分别布置在输送装置130两外侧。

移动机构230设置有两组,两组移动机构230分别布置在输送装置130两外侧,输送装置130两外侧的托载件231分别安装在对应侧的移动机构230。

托载件231在输送带232上呈两种状态布置,其一:托载件231在靠近输送装置130一侧的输送带232上,托载件231的托载面呈现水平或倾斜状布置的工作位状态,其二:托载件231在远离输送装置130一侧的输送带232上,托载件231的托载面呈立状的非工作位状态。

输送带232上布置有限位件233,限位件233包括连接部233a和限位部233b,托载件231靠近输送带232一端转动安装在连接部233a上,托载件231在靠近输送带232一侧时,限位部233b与托载件231接触,防止托载件231转动到非工作状态。

托载件231为网板状结构。

托载件231远离输送带232的侧边经过圆角处理。

托载面前侧布置有展开件210,展开件210位于输送装置130输送面下侧,展开件210前端插设在纤维两悬吊段之间,展开件210前端沿输送装置130输送方向的宽度不超过输送装置130输送面的宽度,展开件210后端宽度大于输送装置130输送面的宽度,展开件210后端向输送装置两外侧延伸布置,展开件210前端到后端沿输送装置130输送方向的宽度逐步增大。

展开件210和托载面之间设置有梳分装置220,梳分装置220用于将输送装置130上输送的纤维与托载面取出的纤维梳分开,梳分装置220包括梳针221,梳针221布置在输送装置130输送面上侧,梳针221通过驱动机构222驱动,驱动机构222驱动梳针221向输送装置130两侧运动,将纤维梳分开。

梳针221包括公针221a和母针221b,公针221a和母针221b的针尖向下呈立状并排布置,公针221a和母针221b的针尖贴合。

一种纤维连续化转料装置,包括机架100,机架100上装有提升机构330和转移机构310,提升机构330用于提升承载件340,承载件340从下到上运动过程中,托起纤维中部悬空料身,承载件340能够穿过纤维料身悬空的区域,转移机构310驱动承载件340远离卸料装置200并将其转移到下一工序中。

承载件340在水平面的投影长度大于纤维中部悬空区域在水平面的投影长度,承载件340在水平面的投影的两端伸出纤维中部悬空区域在水平面的投影。

承载件340依序从下到上运动,托起纤维中部悬空料身。

提升机构330包括升降组件333和托载组件,托载组件用于托载承载件340,升降组件333用于驱动托载组件升降。

托载组件布置在卸料装置200旁侧,托载组件包括伸缩组件332和活动托载件331,活动托载件331安装在伸缩组件332的活动端,伸缩组件332的固定端安装在升降组件333的活动端,伸缩组件332用于驱动活动托载件331横向运动,活动托载件331处于两种状态,其一:托载面231a提升纤维从活动托载件331下方运动到活动托载件331上方时,活动托载件331离开纤维料身悬空区域的避让状态,其二:托载面231a位于活动托载件331上方时,活动托载件331进入纤维料身悬空区域下方的工作状态。

转移机构310包括环形输送带311,承载件340可拆卸安装在环形输送带311上,承载件340在环形输送带上间隔布置。

各承载件340分别通过卡扣件360可拆卸式安装在环形输送带311上。

承载件340为杆状件,卡扣件360的卡口指向背离环形输送带311一侧,卡扣件360的卡口呈收口状。

环形输送带311一侧设置有脱离组件320,脱离组件320和托载面231a沿环形输送带311输送方向依次布置,脱离组件320用于对承载件340施加向卡扣件360卡口方向的力,使得承载件340与卡扣件360脱离。

脱离组件320包括伸缩件和顶杆,伸缩件驱动顶杆做与卡扣件卡口方向一致的伸缩运动,顶杆处于两种状态,其一:顶杆抵靠承载件340并把承载顶出卡扣件的工作状态,其二:顶杆远离承载件340的避让状态。

承载件340用于承载纤维,纤维中部搭设在承载件340上,纤维两端向下呈悬吊状布置。

环形输送带311包括两组环形输送部,承载件340两端分别通过卡扣件360可拆卸式安装在两组环形输送部上。

两组环形输送部之间设置有夹紧组件370,夹紧组件370用于夹紧承载件340上的纤维。

环形输送部上各承载件340分别对应设置一组夹紧组件370。

夹紧组件370包括驱动组件和夹紧件381,驱动组件驱动夹紧件381运动,夹紧件381在环形输送带311上处于两种状态,其一:夹紧件381贴靠在承载件340上压紧纤维的工作状态,其二:夹紧件381脱离承载件340便于取下纤维的避让状态。

夹紧件381为板状件,夹紧件381长度方向与承载件340长度方向一致,夹紧件381的长度与承载件340两端上的卡扣件360之间的间距相同。

夹紧件设置有两组,驱动组件安装在环形输送带311上,驱动组件驱动两组夹紧件381转动。

驱动组件包括扭簧383,扭簧383两端支脚分别固定在两夹紧件381上,扭簧383套接在固定轴384上,固定轴384固结在环形输送带311上,扭簧383对两夹紧件381施加围绕扭簧383转动的力,使得夹紧件381能够贴靠在承载件340上压紧纤维。

驱动组件还包括支架382,支架382布置在夹紧件381远离承载件340一侧,支架382设置有两根,两根支架中382部铰接在一起,两支架382一端分别安装在两夹紧件381上,对两支架382另一端施加一个相互远离的力时,两夹紧件381围绕扭簧383转动并离开承载件340。

驱动组件还包括压力件,压力件布置在环形输送带311的出料端,环形输送带311输送承载件340经过压力件下方时,压力件挤压两支架远离承载件的一端,使得两支架382转动进而带动夹紧件381转动脱离承载件340。

环形输送带311下方设置有转送机构350,转送机构350用于把卡扣件中脱落的承载件340转送到活动托载件331上。

转送机构350包括收纳部353、输送部352、和顶出部351,收纳部353用于收纳从卡扣件360上脱落的承载件340,输送部352用于将承载件340输送到与活动承载件331的对应位置,顶出部351用于将输送部352上的承载件340顶出使其落入活动托载件331中。

收纳部353布置在环形输送带311的进料侧,收纳部353上端呈喇叭形开口,收纳部353的开口布置在脱离组件320下方,收纳部320下端设置有盛放承载件340的放置槽353a,放置槽353a一端开口,放置槽353a另一端装有活动推板353c,活动推板353c通过驱动部件353b驱动用于将承载件340推出放置槽353a。

输送部352包括输送带352b,输送带352b进料端布置在放置槽353a开口端下侧,输送带353b上间隔布置有挡板352a,从收纳部353上推出的承载件340落到输送带352b上并通过挡板352a限位。

顶出部351包括顶杆351a,顶杆351a与活动托载件331顺延布置,顶杆351a和活动托载件331分置于输送带352b两侧,顶杆351a通过驱动件驱动呈两种状态,其一:顶杆351a将输送带352b上的承载件340顶出的工作状态,其二:顶杆351a从挡板352a和输送带352b之间脱离的避让状态。

纤维连续化卸料装置和转料装置在工作时,输送装置130输送纤维向纤维连续化卸料装置行进,输送装置130输送纤维首先通过展开件210,展开件210将纤维悬吊段向上撑起展开,输送装置130继续输送展开的纤维,并将展开的纤维输送到托载件231上,展开的纤维将托载件231上托载面铺满时,输送装置130暂停,输送带232启动,将托载件231向上提升,在托载件231向上提升的同时,梳分装置220启动,驱动机构222驱动公针221a和母针221b向输送装置130两侧运动,将输送装置130上的纤维与托载面上的纤维梳分开,当下一个托载面上升到展开件后侧时,输送带232暂停,输送装置130启动,继续输送纤维,将展开的纤维输送到托载件231上,输送带232将托载件231提升到最高位时,通过转料装置托起提升纤维中部悬空料身将纤维取走,托载件231经过最高位,转动成立状的非工作位状态,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对纤维两段料身进行捋顺。

托载面231a在将纤维从活动托载件331下方提升到活动托载件上方时,伸缩组件332驱动活动托载件331离开纤维料身悬空的区域,避免活动托载件331干涉阻碍托载面231a提升托起纤维。托载面231a将纤维提升到活动托载件上方时停住,伸缩组件332驱动活动托载件331进入到纤维料身悬空区域的下方。

此时,转送机构350中的输送部352将承载件340输送到活动托载件331前,顶出部351中的顶杆351a将承载件340顶到活动托载件331中。

承载件340进入到活动托载件331中之后,升降组件333驱动活动托载件331和承载件340升起,在此过程中,承载件340托起位于其上方的纤维,承载件340并从纤维中部悬空区域穿过,输送带232将托载件231提升经过最高位,对承载件340两悬吊段纤维料身进行捋顺。

纤维中部搭设在承载件340上,纤维两端向下呈悬吊状布置,然后将通过升降组件333将承载件340顶起,承载件340两端卡接到环形输送带311上的卡扣件360内,同时承载有纤维的承载件卡入到两板状夹紧件381内,通过扭簧383对两板状夹紧件381施加压力使得夹紧件381贴靠在承载件340上压紧纤维,然后环形输送带311将承载有纤维的承载件340输送走,输送到下一工序中对纤维进行加工,加工完成之后的纤维,环形输送带311继续输送,输送到卸料端时,经过压力件,压力件为一斜面构件,当支架382经过斜面时,斜面对支架382施加一个使得支架382两端相互远离的力,支架382另一端与夹紧件381连接,并取得夹紧件381转动,使得夹紧件381离开承载件340,这时取下纤维即可完成卸料取出的工作,支架382经过斜面之后,支架382复位,环形输送带311输送承载件340和夹紧组件循环运动,运动到托载面231a上方之前,通过脱离组件320将承载件340取下,运动到托载面上方时,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完成连续化循环转料输送工作,环形输送带311运行,将承载件340和纤维输送到下一工序中去,在下一工序中,纤维被取下,环形输送带311再带动承载件340循环运动,在运动到卸料装置上方之前,运动到脱离组件320下侧。

脱离组件320中顶杆向承载件340施加向卡扣件360卡口方向的力,使得承载件340与卡扣件360脱离,与卡扣件360脱离之后的承载件340下落,落入到收纳部上端的开口中,然后落入到收纳部中的放置槽353a中。

放置槽353a一端的活动推板353c通过驱动部件353b的驱动,将承载件340推出放置槽353a,承载件340落入到输送带352b上,并通过挡板352a限位,输送带352b输送承载件340运动到与活动承载件331对应的位置暂停,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实现自动化连续化的卸料和循环转料工作。

通过输送装置130的设置,用于输送纤维,通过托载面的设置,托载面在从下到上的运动过程中,通过与纤维悬吊段的接触和托起,实现将纤维从输送装置130上取出,通过托载面的上下间隔布置,能够实现将输送装置130不断输送的纤维取出,通过托载件231和移动机构230的设置,便于实现,通过托载件231在输送带232上不同状态的布置,节省了托载件231占据的空间,托载件231通过网板结构的设计,能够有效的减轻自身重量,托载件231远离输送带232的侧边经过圆角处理,有效的避免了侧边割断割伤纤维的问题,通过展开件210的设置,实现将纤维悬吊段托起展开,并导向托载件231,使得托载件231更好的托起纤维,保证运行的稳定,通过梳分装置220的设置,能够输送装置130上的纤维和托载件231上的纤维梳分开来,避免了纤维之间者粘连,导致纤维脱落等问题,有效的保证了运行过程的稳定和顺利进行。

通过承载件340承载纤维,通过提升机构330驱动,将承载件340和纤维向上提升,使得纤维离开卸料装置200,通过转移机构310的驱动,使得承载件340和纤维远离卸料装置200,并转移到下一工序中;通过承载件340在水平面的投影长度大于纤维中部悬空区域在水平面的投影长度,承载件340在水平面的投影的两端伸出纤维中部悬空区域在水平面的投影的设置,使得承载件340能够将托载面231a上的纤维全部托起,避免遗漏;承载件依序从下到上运动,能够实现连续化托起纤维;通过升降组件333的设置,用于升降托载组件,通过托载件组件的设置,用于托载承载件340;通过伸缩组件332的设置,用于驱动活动托载件331的伸缩运动,用于将活动托载件331驱动到避让状态和工作状态,通过活动托载件331的设置,用于托载承载件340;通过环形输送带311的设置,用于驱动承载件340循环往复运动,承载件340可拆卸安装在环形输送带311上,能够实现承载件311的拆卸,使得承载件340在提出机构330和转移机构310之间转接快捷,同时也便于承载件340的重复循环使用,通过承载件340在环形输送带上间隔布置,能够实现连续化转移纤维;通过卡扣件360的设置,使得承载件340与环形输送带311的可拆卸式连接便于实现;通过承载件340为杆状件的设置,以及卡扣件360的卡口指向背环形输送带311一侧,卡扣件360的卡口呈收口状的设置,使得承载件340拆装快捷方便,拆装动作简单,便于实现;通过脱离组件320的设置,使得托载件340能够从卡扣件360中向着卡口方向脱离,脱离快捷,同时脱离组件320通过顶杆和伸缩件组成,便于实现,实施容易。

通过承载件340的设置,用于承载纤维,承载件340通过卡扣件360可拆卸式安装在环形输送带311上,使得承载件340能够从环形输送带311上拆卸,便于承载件340的重复利用,也便于实现承载件340在不同机构上的转接;通过承载件340两端与卡扣件360的可拆卸连接,一者承载件340位于卡扣件360之间的位置能够用于承载纤维,同时卡扣件360还能够避免纤维从承载件340两端滑出,二者通过此种方式设置,能够保证承载件340在环形输送带311上的稳定输送,防止承载件340脱落;通过夹紧组件370的设置,使得夹紧承载件340上的纤维,避免纤维容易脱落的问题,同时也便于对纤维进行加工;通过每个承载件340分别对应一组夹紧组件370的设置,实现承载件340和夹紧组件370成组独立设置,彼此之间互不干扰,同时便于后续工序以及卸料工作的进行;通过驱动组件和夹紧件381的设置,能够实现夹紧件的夹紧的工作状态和松开的避让状态,工作状态时,便于加工工序的进行,避免纤维脱落,避让状态时,便于卸料取出工作的进行,便于纤维从承载件340上取下;通过板状件的设置,便于实现,同时板状夹紧件381两端与承载件340两端的卡扣件360抵靠,能够将承载件340上承载的纤维全部夹紧,避免遗落;通过设置两组夹紧件381,一方面有效的提升了夹紧效果,再通过驱动组件驱动两组夹紧件转动,使得夹紧件工作状态和避让状态之间转换快捷方便;通过扭簧383的设置,实现容易,能够有效的实现夹紧件的工作状态,无需提供外在动力,即可实现将夹紧件381贴靠在承载件340上压紧纤维;通过支架382的设置,并通过两支架382之间的铰接,以及支架382与夹紧件381之间的连接,能够通过向支架382施加相互远离的力,即可将夹紧件381转动,使其离开承载件340,便于纤维取出;通过压力件的设置,用于对支架382施加相互远离的力,使得夹紧件381转动,实现方便,实施容易。

通过转送机构350的设计,能够实现将脱落的承载件340转送到活动托载件331上,便于承载件340的重复循环使用;通过收纳部353的设置,从卡扣件360中脱落的承载件340首先落入到收纳部353上端的开口中,然后落入到收纳部353的放置槽353a中,放置槽353a一端的活动推板353c通过驱动部件353b驱动将托载件340从另一端的开口推出;通过输送部352的设置,从放置槽353a内推出的承载件340落入到输送带352b上,通过挡板352a限位;通过顶出部351的设置,顶出部351中的顶杆351a将输送部输送到其前端的承载件340顶出,顶到活动托载件331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