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温度调节装置及模具温度调节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08107阅读:1660来源:国知局
模具温度调节装置及模具温度调节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向模具供给温调媒介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及模具温度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将调节至预设温度的温调媒介向设置于模具的媒介流通路循环供给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

例如,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模具温度调节装置,具备:储备媒介的储备箱;加热该储备箱中所储备的媒介的加热器,冷却该储备箱中所储备的媒介的冷却路;以及向模具的媒介流通路循环供给媒介的循环泵。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81595号公报。

在上述专利文献1这样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中,通过循环泵,向与模具的媒介流通路和储备箱连接的媒介的送媒路和回媒路,以及模具的媒介流通路内,循环供给媒介。若在像这样的循环路线内存在滞留的空气或气泡,亦或是在配管的关节部分发生液漏等情况时,可能会发生循环气泡的情况。如果有这样的循环气泡时,泵内很容易产生气蚀现象,或者在泵密封处采用机械密封时,很容易产生磨损,又或者在储存箱内设置有加热器时,也容易产生局部加热器箱过热的情况,因此希望做进一步改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去除循环路线中的气泡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及模具温度调节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具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储存部,其通过送媒路和回媒路与设置于模具上的媒介流通路相连接,并储存温调媒介;泵,其将温调媒介供给至所述媒介流通路使得温调媒介在该媒介流通路中循环;以及控制部,其当所述储存部的媒介液位低于规定液位时,让所述泵停止,并在能够从所述储存部的上端侧排出温调媒介的状态下,实行将温调媒介补给至所述储存部的补给模式,使得所述媒介液位达到满液位;而当达到满液位时,实行使所述泵的启动与停止缓动地反复多次的去泡模式。

另外,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模具温度调节方法,通过送媒路和回媒路,将设置于模具上的媒介流通路与储存温调媒介的储存部相连接,通过泵将温调媒介供给至该媒介流通路使得温调媒介在该媒介流通路中循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储存部的媒介液位低于规定液位时,让所述泵停止,并在能够从所述储存部的上端侧排出温调媒介的状态下,将温调媒介补给至所述储存部来使得所述媒介液位达到满液位;而当达到满液位时,使所述泵的启动与停止缓动地反复多次。

本发明所提供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及模具温度调节方法,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及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循环路线内的气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组装有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的模具温度调节系统的概略系统结构图。

图2是表示采用该模具温度调节装置所实施的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模具温度调节方法的概略时序图。

图3是表示组装有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的模具温度调节系统的概略系统结构图。

图4是表示采用该模具温度调节装置所实施的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模具温度调节方法的概略时序图。

图5是表示组装有本发明另一其他实施方式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的模具温度调节系统的概略系统结构图。

图6是表示采用该模具温度调节装置所实施的本发明另一其他实施方式的模具温度调节方法的概略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1、图3及图5中,用实线及虚线示意地示出作为媒介通过路线的管路(配管)等。

另外,图2、图4及图6的概略时序图中,示意地示出各机器的on/off运行或开闭运行等。

图1及图2是示意地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及采用该装置所实施的模具温度调节方法的一个示例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1,如图1所示,具备:储存部10,其通过送媒路13和回媒路17与设置于模具3上的媒介流通路4相连接,并储存温调媒介;以及泵14,其将温调媒介供给至所述媒介流通路4使得温调媒介在该媒介流通路中循环。另外,模具温度调节装置1还具备:具有控制各部件的控制部27的控制面板26。该模具温度调节装置1,将在储存部10中调节至预设温度的温调媒介供给至媒介流通路4。

模具3,例如形成为具有固定模和可动模的结构,这些固定模及可动模中,分别设置有流通温调媒介的媒介流通路4、4。这些媒介流通路4、4的入口(送媒连接口)侧与送媒路13连接,媒介流通路4、4的出口(回媒连接口)侧与回媒路17连接。

送媒路13与媒介流通路4、4的入口,也可通过胶管或软管等易弯曲的配管材进行连接,所述胶管或软管与将单一的送媒路13分岔而成的多个支管部或该支管部的多个连接口相连接。另外,还示出在支管部或管路等的适当位置处设有送媒阀的例子,该送媒阀用于允许或切断向媒介流通路4输送的温调媒介的通过。

另外,回媒路17与媒介流通路4、4的出口,同样也可通过胶管或软管等易弯曲的配管材进行连接,所述胶管或软管与将单一的回媒路17分岔而成的多个支管部或该支管部的多个连接口相连接。另外,还示出在支管部或管路等的适当位置处设有回媒阀的例子,该回媒阀用于允许或切断从媒介流通路4返回的温调媒介的通过。

另外,可以在适当的地方设置作为检测装置的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用来检测模具3的温度。例如,可以是将该温度传感器填埋设置于模具3内,也可以设置于媒介流通路4的出口侧部位或出口处附近的回媒路17中。

另外,作为使用该模具3的成形机,可以是在由模具3的固定模和可动模所形成的内腔等中,通过汽缸等将熔融的合成树脂材料从喷嘴处喷射填充来依次成形的射出成形机等,另外,也可采用压缩成形机等其他成形机。另外,作为成形材料,可以是,在合成树脂材料中含有碳素纤维或玻璃纤维等的强化纤维的纤维强化合成树脂材料等。

在送媒路13中连接有泵14的排出侧,泵14的吸入侧与储存部10的送媒侧(泵14侧)通过连接路相连接。另外,在该连接路或泵14或送媒路13等的适当位置处设置有用来检测供给至模具3的温调媒介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5或用来检测泵14的排出压的压力计等。另外,图示中,该送媒路13中的泵14的下游侧部位与储存部10,通过设置有分流阀的分流路16相连接。在分流阀成打开状态而上述送媒阀及回媒阀成关闭状态的情况下驱动泵14时,储存部10的温调媒介不被循环供给模具3,而是经由送媒路13及分流路16进行循环。另一方面,在分流阀成关闭状态(或把分流阀作为压力调整阀对其进行开合度控制的状态下)而送媒阀及回媒阀成打开状态的情况下驱动泵14时,储存部10的温调媒介被循环供给至模具3。另外,分流路16的下游侧端部,也可以与下述第二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地与回媒路17连接,从而代替与储存部10连接的状态。

储存部10是储存温调媒介的媒介箱,在该模具温度调节装置1运行中,原则上处于由温调媒介灌满的满液位。该储存部10中,设置有:作为加热温调媒介的加热装置的加热器11;以及作为冷却温调媒介的冷却装置的冷却路22。图示中,加热器11具有插入储存部10内的筒状加热部,冷却路22形成为螺旋状以围住该加热器11的外周侧。

该模具温度调节装置1,基于检测温调媒介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5的检测温度,下述控制部27,通过对加热器11的通电控制进行加热及向冷却路22供给冷却媒介进行冷却的形式,使温调媒介达到预设规定的预设温度。该温调媒介的设定温度,可以根据熔融并填充至模具3空腔的树脂温度或模具3的设定温度等来设定,例如可设定在40℃-200℃,也可以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能够密封状态下进行间接冷却的情况下,设定在60℃-120℃。

另外,储存部10中设置有液位计12,其用来检测该储存部10内的温调媒介的媒介液位的降低。当储存部10内的温调媒介的媒介液位从满液位变为低于规定液位(补给液位)时,该液位计12输出补给信号(空信号)。

该液位计12所检测的补给液位,应当对应于储存部10上端的形状或储存部10的容量,并考虑抑制加热器11的局部过热或抑制通过驱动泵14来循环供给的温调媒介中过度混入气泡等因素,进行适当设定。例如,补给液位可以设定在位于相当于储存部10的容量的1/20-1/100左右的液位降低位置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液位计12设置成其检测部靠近储存部10内的上端侧空间处。图示中示出了液位仪12以贯穿储存部10的上板部进行设置的例子。作为这种液位计12,可以是通过检测多个电极棒的电极间有无微小电流来检测液面液位的电极式液位计(液位开关、水位传感器)。另外,液位计12不限于这种电极式液位计或下述浮标式液位计,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静电容量式等的非接触型传感器。

另外,储存部10上连接有供给路18和排出路24,该供给路18将来自温调媒介供给源2的温调媒介供给至该储存部10,该排出路24将温调媒介从储存部10排出(溢出)。本实施方式中,温调媒介供给源2是供给作为温调媒介的水(清水)的水管(工业用水管、上水管)。像这样将水(清水)作为温调媒介的情况下,当需要加热至常压沸点以上的高温时,可以配合该温度将系统内的压力维持在不会使温调媒介沸腾的压力。

供给路18及排出路24中分别设置有容许或切断温调媒介通过的供给阀19及排出阀25。该供给阀19和排出阀25可以是通过下述控制部27进行开闭控制的电磁阀。

另外,排出路24是连通储存部10的上端侧的管路,并在储存部10内的上端侧空间以开口形式设置,将从储存部10溢出的温调媒介排出,并具有作为去除空气的管道的功能。若打开供给阀19及排出阀25,即可进行温调媒介(水)的供给(补给)直至储存罐10达到满液位。

另外,储存部10的冷却路22上连接有供给冷却媒介的冷却媒介供给路20。本实施方式中,冷却媒介是来自温调媒介供给源2的水,冷却媒介供给路20从与温调媒介供给源2相连的供给路18的供给阀19的上游侧部位处分支而成。另外,冷却媒介供给路20中设置有容许或切断冷却媒介通过的冷却阀21。该冷却阀21可以是与上述相同的、通过控制部27进行开闭控制的电磁阀。另外,图示中,示出了该冷却媒介供给路20与供给路18的分支部的上游侧(温调媒介供给源2侧)处设置有滤网的示例。

另外,冷却路22的排出侧连接在排出阀25的下游侧的排出路24上。

冷却阀21打开时,向冷却路22供给冷却媒介(水),从而间接冷却储存部10内的温调媒介。

另,冷却媒介为水的情况下,该供给源(2)可以是设置于工厂等的冷却塔等。另外,作为冷却媒介,可以通过合适的冷却机等的冷却器进行温度控制,另外,若是上述那样的间接冷却(热交换)方式,只要管路的构成不会让其与温调媒介混一起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乙醇、乙二醇或其他醇作为冷却媒介。

另外,储存部10中设置有将储存部10内的温调媒介排出的排出管(排放阀)或防止温度过高的恒温器等。另外,图示中示出了,储存部10上连接了设有开放式泄压阀(安全阀)的管路,该开放式泄压阀用于防止包括该储存部10在内的系统内的压力异常上升。

控制面板26,具备:控制部27,其由cpu等组成;显示操作部29,其包括有通过信号线等分别与该控制部27连接的、用于设定、输入或表示各种设定的显示部及操作部;以及由各种内存构成的记忆部28,其储存有根据该显示操作部29的操作所设定及输入的设定条件及输入值、实施下述各种运行的控制程序等的各种程序、预设的各种运行条件以及各种数据表等。上述温调媒介的设定温度,可以通过显示操作部29进行输入或设定。

控制部27,具备时钟定时器等的计时工具及运算处理部等,通过信号线与上述加热器11、泵14、及各个阀19、21、25等的该模具温度调节装置1的各机器连接并对该模具温度调节装置1的各机器进行控制。另外,该控制部27还通过信号线与液位计12和温度传感器15等相连接。

该控制部27如图2所示,若储存部10的媒介液位低于规定液位(补给液位)时,则实行补给模式,即让泵14停止,在温调媒介能够从储存部10的上端侧排出的状态下,将温调媒介补给至储存部10,使得媒介液位达到满液位;而当达到满液位时,则实行去泡模式,即让泵14的启动与停止缓动地反复多次进行微调。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向该模具温度调节装置1的运行初期时的空状态的储存部10供给温调媒介至达到满液位时,也实行去泡模式,让泵14的启动与停止缓动地反复多次。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去泡模式中泵的启动与停止的反复次数为预设的规定次数。该泵14的启动及停止的反复次数,可以预先储存于记忆部28,也可以通过显示操作部29进行变更。本实施方式中,该反复次数设定为5次,但也可以在例如0次-60次的范围内任意设定。

另外,去泡模式中的泵14的启动时间与停止时间也同样地可以预先储存于记忆部28,也可以通过显示操作部29进行变更。该启动时间与停止时间,不需要是相同的时间。另外,也可以是例如数秒的时间,或在0秒-60秒的范围内任意设定。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实行去泡模式时,若储存部10的媒介液位低于补给液位,则切换为补给模式,且在反复次数的计数值归零后再次实行去泡模式。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实行完去泡模式后,在能够从储存部10的上端侧排出温调媒介的状态下,实行向储存部10供给温调媒介的吹塑模式(ブローモード)。

以下,作为上述结构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1的基本运行的一种示例的温度调节方法,基于图2对其进行说明。

首先,在使送媒路13及回媒路17连通于模具3的媒介流通路4的状态下,启动该模具温度调节装置1,实行初期准备工序(初期准备模式)。该初期准备工序中,若储存部10中温调媒介为满液位,则实行去泡模式,若在该去泡模式实行中储存部10的媒介液位低于补给液位时,则让泵14停止,并实行将温调媒介补给至储存部10的补给模式,然后再次实行去泡模式。另一方面,若储存部10中媒介液位没有低于补给液位时,实行完去泡模式后,实行向储存部10供给温调媒介的吹塑模式。

即,在使送媒路13及回媒路17连通于模具3的媒介流通路4的状态下,启动(电源on)该模具温度调节装置1,若液位计12输出补给(空)信号,则开放供给阀19及排出阀25,向储存部10供给(补给)温调媒介至满液位。从而,通过来自温调媒介供给源2的供给压(给水压),使储存部10、送媒路13、媒介流通路4及回媒路17内处于大致填满温调媒介的状态。然后,若液位计12输出满信号,则关闭供给阀19,并实行去泡模式。即,让泵14的启动(on)和停止(off)缓动地反复多次。另外,该初期准备工序中的去泡模式,在开放排出阀25的状态下进行。

在实行这样的去泡模式时,若液位计12输出补给(空)信号,则切换至补给模式。即,通过缓动地运行泵14,脉动地循环供给温调媒介,从而使送媒路13、媒介流通路4及回媒路17内滞留的空气向储存部10移动。然而,若储存部10的媒介液位过低,低至补给液位时,则让泵14停止,打开供给阀19实行补给温调媒介的补给模式。特别是,在该模具温度调节装置1的运行初期,根据送媒路13和回媒路17的配设形式以及媒介流通路4的形状等,构成循环路线的送媒路13、回媒路17及媒介流通路4内往往都滞留有空气。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实行去泡模式,能够将这些循环路线中送媒路13、回媒路17及媒介流通路4内残存的滞留空气向储存部10移送,此时,若储存部10的媒介液位低于补给液位时,实行上述补给模式。随着该温调媒介的补给,移送至储存部10的空气通过排出路24排出,使储存部10中温调媒介达到满液位状态。

然后,当达到满液位状态时,关闭供给阀19,再次实行去泡模式。此时,预设反复次数的计数值回到零状态,即,归零后,再次实行去泡模式。图示中,示出运行初期的去泡模式实行中泵14启动3次后切换至补给模式的示例,并示出了实行该3次后先回到零,然后再次实行了去泡模式的示例。该初期准备工序中的第二次的去泡模式的实行中,若再次切换到了补给模式,则反复的计数值还需归零后再实行去泡模式。图示中,该初期准备工序中的第二次的去泡模式的实行中,没有切换至补给模式,而是让泵14的启动与停止以预设的次数(图示中为5次)反复。

然后,实行完初期准备工序中的去泡模式后,在开放排气阀25的状态下,打开供给阀19,实行向储存部10供给温调媒介的吹塑模式。因此,若在储存部10的上端侧存在滞留空气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排出路24排出。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实行该吹塑模式时,泵14成启动状态。像这样,一边供给和排出温调媒介的同时一边启动泵14,能够将循环路线13、4、17内残留的气泡向存储部10移动,并通过排出路24排出。另外,实行该吹塑模式的时间,可以与上述相同地预先储存于记忆部28,也可以通过显示操作部29进行变更。该吹塑模式的时间,可以是数秒左右,也可以在0秒-60秒的范围内任意设定。另外,在实行吹塑模式时,也可以是泵14成停止状态。

完成如上所述的初期准备工序后,切换至温度控制工序(温度控制模式)。

即,在启动泵14的状态下,在循环温调媒介的同时,基于温度传感器15的检测温度,通过控制部27进行加热装置11和冷却装置19、21等的pid控制,将从储存部10向模具3侧供给的温调媒介的温度调整至预设的设定温度。即,启动加热器11,基于温度传感器15的检测温度,进行加热器11的pid控制等的通电控制,从而使温调媒介的温度变成设定温度。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温度传感器15的检测温度或设定温度在到达预设的温调媒介的沸点附近温度的85℃为止前,进行直接冷却,温度传感器15的检测温度或设定温度至85℃以上时,进行间接冷却。即,85℃为止前,在开放排气阀25的状态下,进行供给阀19的pid控制等的开闭控制,85℃以上,在关闭排气阀25及供给阀19的状态下,进行冷却阀21的pid控制等的开闭控制。

在实行该温度控制工序时,若储存部10的媒介液位低于补给液位,即,自液位计12输出补给(空)信号时,让泵14停止,并切换至补给模式。图示中示出了在85℃以上的间接冷却控制中切换至补给模式的示例。像这样在间接冷却控制中切换至补给模式时,在本实施方式中,间歇性开放排出阀25的同时打开供给阀19,从而向储存部10补给温调媒介。该排出阀25的间接开放时间或各开放的间隔等,可从抑制包括储存部10在内的系统内的压力下降等观点出发,进行适当的设定。

然后,若自液位计12输出满信号时,则关闭供给阀19,与上述大致相同地实行去泡模式。像这样在间接冷却控制中切换至补给模式及去泡模式时,从抑制包括储存部10在内的系统内的压力下降等观点出发,可以是在关闭(或间歇性开放)排出阀25的状态下实行去泡模式。

该去泡模式的实行中,若储存部10的媒介液位低于补给液位时,与上述相同地可以再次切换至补给模式及去泡模式,此处省略具体说明。

另外,图示中示出了在85℃以上的间接冷却控制中切换至补给模式的示例,当然也可以是在85℃未满的直接冷却控制中切换至补给模式。这种情况下,以维持排出阀25开放的状态,实行补给模式及去泡模式。

另外,像这样的温度控制工序中,实行补给模式及去泡模式时,加热器11成停止状态,且冷却阀21成关闭状态。另外,在直接冷却控制中切换至补给模式时,可以在切换为去泡模式时关闭供给阀19,或者也可以在初期准备工序及直接冷却控制中实行去泡模式时,开放(或间歇地开放)供给阀19。即,一边供给和排出温调媒介一边实行去泡模式。

另外,温度控制工序中,切换至补给模式与去泡模式后,不实行吹塑模式,而直接切换至温度控制工序。即,当完成去泡模式后,启动泵14,与上述相同地基于温度传感器15的检测温度通过控制部27对加热器11及冷却阀21(或供给阀19)进行pid控制。

如上所述,在该模具温度调节装置1中通过进行温度调节使温调媒介的温度稳定,成待机状态,在采用模具3的成形机中经过试验运行后便可实行一系列成形工序(未图示)。另外,在该模具3的媒介流通路4中,通过循环供给调节为模具温度调节装置1所规定的设定温度的温调媒介,从而进行模具3的温度调节。

另外,为了替换模具3等,会在储存部10、送媒路13及回媒路17等内存在温调媒介的状态下,暂时停止该模具温度调节装置1,对此,再次启动时,温调媒介的温度或媒介液位等也可以进行上述相同的各种模式的实行。

另外,上述基本动作,仅是一种示例,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1及使用该装置进行模具温度调节的方法,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及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循环路线13、4、17内的气泡。

即,若储存部10的媒介液位低于规定(补给)液位,则让泵14停止,并在能够从储存部10的上端侧排出温调媒介的状态下,向储存部10补给温调媒介至媒介液位达到满液位,达到满液位后,让泵14的启动与停止缓动地反复多次。因此,在该模具温度调节装置1的运行中,若模具3的媒介流通路4和送媒路13与回媒路17等的循环路线内存在滞留空气或气泡等,以及配管的接头部分等发生液漏的话,可以慢慢地将该气泡移送至储存部10,使储存部10的媒介液位下降。当该媒介液位低于规定的补给液位时,可以通过补给温调媒介,从而将滞留于储存部10的上端侧的空气排出并达到满液位。另外,像这样储存部10的媒介液位下降的情况,即使经过补给后仍然有可能在循环路线13、4、17内残存滞留空气或气泡等,也可以通过让泵14的启动与停止缓动地反复多次,有效地将循环路线13、4、17内的空气向储存部10的上端侧移送。另外,通过这样移动空气,若再次低于补给液位,可以与上述相同地进行温调媒介的补给,将储存部10的上端侧滞留的空气排出。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向运行初期时的空状态的储存部10供给温调媒介至达到满液位时,也让泵14的启动与停止缓动地反复多次。因此,能够在该模具温度调节装置1的启动时有效地将循环路线13、4、17内存在的滞留空气或气泡等向储存部10侧移动。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实行完初期准备工序的去泡模式后,在能够从储存部10的上端侧排出温调媒介的状态下,实行向储存部10供给温调媒介的吹塑模式。因此,去泡模式中的从循环路线13、4、17向储存部10移动的空气或气泡等,通过吹塑模式的实行,可以有效地向储存部10外排出。另外,温度控制工序中,切换至补给模式及去泡模式时,可以实行吹塑模式,也可以不实行这样的吹塑模式。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去泡模式中的泵14的启动与停止的反复次数为预设的规定次数,实行去泡模式时,若储存部10的媒介液位低于补给液位,则切换至补给模式,且在反复次数的计数值归零后再实行去泡模式。因此,在实行去泡模式过程中,媒介液位即便已经低于补给液位时,不会继续实行去泡模式直至完成预设的反复次数,以及进行补给后将反复次数归零等工序,与仍然进行反复次数继续完成去泡模式的装置相比,能够快速地向储存部10补给温调媒介,另外,能够有效地将补给后的循环路线13、4、17中存在的空气或气泡向储存部10侧移动。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补给模式中,作为与储存部10的上端侧连接的管路的排出路24上所设的排出阀25成间歇性的开放的状态。该模具温度调节装置1的温调媒介的设定温度为相对较高的高温区域(例如,85℃以上),在温调媒介大致温调至设定温度的状态下,实行补给模式时,若储存部10的排出侧开放大气,则由于压力下降容易产生温调媒介的沸腾。若成上述结构,则在补给模式中,通过间歇地开放排出阀25,可以不易产生急速压力下降的情况,并抑制温调媒介的沸腾。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水作为温调媒介的例子,但不限于水,也可以采用油类、酒精类等其他的温调媒介。这种情况下,可以将设置有配置供给阀19的供给路18的形式,替换为设置有油的供给口的形式。另外,该供给口也可以设置在自储存部10的上端侧向上方竖起的管路的上端,该管路可以设计成作为液位计12的浮球式液位计的结构。另外,该管路也可形成为与排出路相连接的结构。另外,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进行油的补给,可以形成为该管道通过供给阀与补给箱连接的结构。构成本实施方式中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1的各机器或配管状态等,不限于图示范围,可以做其他的、多样的变形。

以下,对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的示例及采用该装置所实施的模具温度调节方法的示例进行说明。

图3及图4是示意地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及采用该装置所实施的模具温度调节方法的一种示例的图。

另外,主要针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点进行说明,关于同样的结构,标示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或简略其说明。另外,与上述运行例相同的运行,也省略或简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1a,如图3所示,在与储存部10a相连的供给路18a上不设置供给阀。另外,与储存部10a的上端侧相连的排出路24a设置有收容浮标式的液位计12a的筒状壳体。另外,与收容该液位计12a的壳体的上端相连接的下游侧的排出路24a上,与上述相同地设置有排出阀25。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储存部10a内不设置构成冷却装置的冷却路,而是通过将来自温调媒介供给源2的温调媒介(水)介由供给路18a向储存部10a内直接供给,从而对储存部10a内的温调媒介进行冷却控制。该冷却控制,是通过对构成冷却装置的排出阀25进行开闭控制,从而将作为冷却媒介的温调媒介介由供给路18a向储存部10a直接供给进行冷却。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介由供给路18a向该系统内施加来自温调媒介供给源2的温调媒介的供给压(给水压)的状态下,即、该系统内原则上形成为加压至规定压力的状态,从而,与上述大致相同地可以将设定温度设定为比常压状态下的温调媒介的沸点高的温度。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分流路16的下游侧端部与回媒路17相连接,但也可以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与储存部10a相连接。另外,图例中示出了在供给路18a上设置有开放泄压阀(安全阀),另外,设有通过孔口等进行流量调整的分流路从而使得供给路18a与排出路24a连通。

形成为这种结构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1a中,如图4所示,作为与上述大致相同的基本运行的一例能够实行模具温度调节方法。

即,与上述一样,在使送媒路13及回媒路17连通于模具3的媒介流通路4的状态下,启动(电源on)该模具温度调节装置1a,若液位计12a输出补给(空)信号,则开放排出阀25,向储存部10a供给(补给)温调媒介至满液位。然后,若液位计12a输出满信号,则关闭排出阀25,实行让泵14的启动(on)和停止(off)缓动地反复多次的去泡模式。另外,初期准备工序中的去泡模式,可以是在排出阀25打开的状态下(或间歇性地开放的同时)实行。

实行这样的去泡模式时,若液位计12a输出补给(空)信号,则与上述一样,让泵14停止,开放排出阀25并实行补给模式。另外,此时,与上述大致一样,将预设的反复次数的计数值归零后,再次实行去泡模式。

然后,实行完初期准备工序中的去泡模式后,与上述大致相同地,开放排出阀25,并实行向储存部10a供给温调媒介的吹塑模式。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相同地,实行该吹塑模式时,泵14成启动状态。

然后,初期准备工序结束后,与上述大致相同地,在泵14成启动的状态下,即,一边循环温调媒介的同时,一边切换至基于温度传感器15的检测温度通过控制部27实行加热器11及排出阀25进行pid控制等的温度控制工序(温度控制模式),从而使自储存部10a向模具3侧供给的温调媒介的温度达到预设的设定温度。实行该温度控制工序时,若储存部10a的媒介液位低于补给液位,则与上述大致相同地,让泵14停止,通过间歇性地开放排出阀25,实行向储存部10a补给温调媒介的补给模式,若形成为满液位,则关闭排出阀25,与上述大致相同地,实行去泡模式。该去泡模式实行中,若储存部10a的媒介液位低于补给液位时,与上述相同地,再次切换至补给模式与去泡模式,此处省略具体的说明。

另外,在这样的温度控制工序中,实行补给模式及去泡模式时,与上述大致相同地,加热器11成停止状态,切换至去泡模式时排出阀25成关闭状态。另外,作为这种结构的替代方案,与上述大致相同地,实行去泡模式时,也可以是在排出阀25成开放状态下(或在间歇性地开放的同时)实行。另外,与上述相同地,在温度控制工序中,切换至补给模式和去泡模式后,不实行吹塑模式,而直接切换至温度控制工序。即,去泡模式结束后,启动泵14,与上述相同地,基于温度传感器15的检测温度,通过控制部27对加热器11及排出阀25进行pid控制等。

另外,与上述相同地,本基本动作,仅作为一种示例,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1a及采用该装置所实施的模具温度调节方法中,也能够获得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及其运行例大致相同的效果。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通过供给路18a向该系统内施加来自温调媒介供给源2的温调媒介的供给压(给水压)的示例,但也可以在供给路18a上设置向该系统内施加压力的加压泵,从而能够将温度设置在比设定温度高的温域。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加压至规定压力,也可以设置有与加压泵的吸入侧和排出侧连通的分流路、压力计、压力调整泵等。另外,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成加压/直接冷却型,而设置间接冷却温调媒介的热交换器等。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向该系统内施加压力的状态下,通过对排出路24a上的排出阀25的开闭控制,从而进行温调媒介的供给(补给)或冷却的加压/直接冷却型的示例,但不限于这种结构。例如,可以是与下述第三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地,在供给路18a上设置具备冷却阀功能的供给阀的直接冷却型。这种情况下,排出路24a的排出阀25可以成常时开放的状态,甚至于可以不设置这样的排出阀25。另外,作为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1a的各种机器与配管结构,不限于图中所示那样,可以进行其他的、各种各样的变形。

以下,对本发明的其他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的一例及采用该装置所实施的模具温度调节方法的一例进行说明。

图5及图6是示意地示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及采用该装置所实施的模具温度调节方法的一例的图。

另外,主要针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点进行说明,关于同样的结构,标示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或简略其说明。另外,与上述运行例相同的运行,也省略或简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1b,如图5所示,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大致一样,在储存部10b内,不设置构成冷却装置的冷却路,而是通过将来自温调媒介供给源2的温调媒介(水)介由供给路18直接供给至储存部10b内,从而对储存部10b内的温调媒介进行冷却控制。另外,供给路18上设置有具备冷却阀功能的供给阀19,排出路24b上不设置排出阀成开放状态。即,一边通过排出路24b进行排出的同时,一边通过对构成冷却装置的供给阀19进行开闭控制,从而介由供给路18将作为冷却媒介的温调媒介直接供给至储存部10b进行冷却。另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大致一样,设置有液位计12b,其检测部靠近储存部10b内的上端侧空间。图示中示出了以贯穿储存部10b的上端部侧壁的形式设置液位计12b的示例。

形成这种结构的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1b,如图6所示,也可以实施与上述大致相同的基本运行的模具温度调节方法。

即,与上述大致一样,在使送媒路13及回媒路17连通于模具3的媒介流通路4的状态下,启动(电源on)该模具温度调节装置1b,若液位计12b输出补给(空)信号,则开放供给阀19,向储存部10b供给(补给)温调媒介至满液位。然后,若液位计12b输出满信号,则关闭供给阀19,实行让泵14的启动(on)和关闭(off)缓动地反复多次的去泡模式。实行这样的去泡模式时,若液位计12b输出补给(空)信号,则与上述大致相同地,让泵14停止,开放供给阀19进行补给,将反复次数的计数值归零,再次实行去泡模式。

然后,在实行完初期准备工序中的去泡模式后,与上述大致相同地,启动泵14,开放供给阀19,并实行向储存部10b供给温调媒介的吹塑模式。

然后,在初期准备工序结束后,与上述相同地,在泵14成启动的状态下,即,一边循环温调媒介的同时,一边切换至基于温度传感器15的检测温度通过控制部27对加热器11及供给阀(冷却阀)19进行pid控制等的温度控制工序(温度控制模式),从而使自储存部10b向模具3侧供给的温调媒介的温度达到预设的设定温度。实行该温度控制工序时,若储存部10b的媒介液位低于补给液位,则与上述大致相同地,让泵14停止,开放供给阀19并向储存部10b供给温调媒介,若形成为满液位,则关闭供给阀19,实行去泡模式。该去泡模式实行中,若储存部10b的媒介液位低于补给液位时,与上述相同地,再次切换至补给模式与去泡模式,这里省略具体说明。

另外,这样的温度控制工序中,在实行补给模式及去泡模式时,与上述大致相同地,加热器11成停止状态,另外,补给后,切换至去泡模式时供给阀19成关闭状态。另外,作为这种结构的替代方案,与上述相同地,实行去泡模式时,也可以是在供给阀19成开放的状态下(或者间歇性地开放的同时)实行。另外,与上述大致相同地,温度控制工序中,切换至补给模式和去泡模式后,不实行吹塑模式,而直接切换至温度控制工序。即,去泡模式结束后,启动泵14,与上述相同地,基于温度传感器15的检测温度,通过控制部27对加热器11及供给阀19进行pid控制等。

另外,与上述相同地,本基本运行,仅作为一种示例,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1b及采用该装置所实施的模具温度调节方法,也能获得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及其运行例大致相同的效果。

另外,作为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模具温度调节装置1b的各机器及配管结构等,不限于图示内容,也可以进行其他的,各种各样的变形。

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互相有区别的结构和运行等,可以进行适当的替换、组合、适用等。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