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44063发布日期:2019-06-11 21:32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力铁塔架设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铁塔是输电用的塔状建筑物。它们的结构特点是各种塔型均属空间桁架结构,杆件主要由单根等边角钢或组合角钢组成,材料一般使用q235(a3f)和q345(16mn)两种,杆件间连接采用粗制螺栓,靠螺栓受剪力连接,整个塔由角钢、连接钢板和螺栓组成,个别部件如塔脚等由几块钢板焊接成一个组合件,因此热镀锌防腐、运输和施工架设极为方便。

目前在铁塔架设过程中,一般会先在要架设的位置进行焊接组装,然后再整体吊装安装,在吊装安装时一般都靠吊装驾驶员的经验和感觉进行感性控制,因此对于吊装驾驶员的技术要求较高,且吊装安装精度难以有效保证,使得整个吊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现有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吊装装置,为了方便起重机械驾驶员调整吊装铁塔的位置,由于铁塔的塔腿下端之间间距较大,采用当前精度较高的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能够较为准确地定位到四个塔腿的位置,随着铁塔吊装移动而使得定位数据不断变化,在上卫星导航定位仪的x轴坐标数据和y轴坐标数据约等于下卫星导航定位仪的x轴坐标数据和y轴坐标数据时,通过降低铁塔高度,调整z轴坐标数据,即可辅助铁塔吊装完成,此过程中斜置角钢的上端相对其下端的偏移量就是铁塔向下放置时的定位冗余量,使得铁塔的塔腿下端沿着斜置角钢滑落到四个底板上,在卫星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吊装精度,且效率较高,能够有效降低对吊装驾驶员的技术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于: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吊装装置,包括吊装机械和铁塔,所述吊装机械吊起铁塔,所述铁塔的四个塔腿上可拆卸地卡套有套合连接架,所述套合连接架的悬臂端嵌入有上卫星导航定位仪;

对应所述上卫星导航定位仪的正下方,在所述铁塔的塔腿的下端设置有下卫星导航接合座,使得铁塔的四个塔腿依靠上卫星导航定位仪与下卫星导航接合座一一对应的空间坐标关系,完成铁塔的塔腿与下卫星导航接合座的对应接合。

进一步地,所述吊装机械为地面起重机或起重直升机。

进一步地,所述套合连接架包括固定套筒、悬臂连杆、卡扣抓和侧顶螺栓,所述卡扣抓呈向倾斜竖向延伸的角钢的脊背嵌套的四板结构且嵌套在铁塔的塔腿角钢上,所述卡扣抓靠近铁塔竖直中心线的端部两侧分别嵌入并螺纹连接有侧顶螺栓,通过侧顶螺栓使得卡扣抓卡扣在铁塔的塔腿角钢上;

所述卡扣抓的脊背上固定设置有悬臂连杆,所述悬臂连杆远离卡扣抓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内嵌入有上卫星导航定位仪。

进一步地,所述下卫星导航接合座包括斜置角钢、竖直槽、下卫星导航定位仪、圈围弧板、竖直角钢和底板,所述斜置角钢套合在铁塔的塔腿下端且向远离铁塔的塔腿的斜上方延伸,使得斜置角钢与铁塔的塔腿下端存在焊接间隙;

所述斜置角钢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的竖直角钢,所述斜置角钢和竖直角钢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底板;

所述竖直角钢的脊背上设置有竖直延伸的竖直槽,所述竖直槽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圈围弧板,所述圈围弧板将竖直槽的下端圈围出套合孔,所述套合孔内自上而下嵌入有下卫星导航定位仪,所述下卫星导航定位仪处于上卫星导航定位仪的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呈正方形状,且四个角处分别贯通设置有地拴孔,使得底板通过穿过地拴孔的地栓固定在地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卫星导航定位仪和下卫星导航定位仪通过蓝牙连接与设置在吊装机械驾驶舱内的主机控制器相连,实现八个卫星定位数据向主机控制器的传输,所述主机控制器通过显示八个卫星定位数据中,四个下卫星导航定位仪的数据值固定,而对应下卫星导航定位仪正上方的上卫星导航定位仪的x轴坐标数据和y轴坐标数据约等于下卫星导航定位仪的x轴坐标数据和y轴坐标数据时,通过降低铁塔高度,调整z轴坐标数据,即可辅助铁塔吊装完成。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的积极有益效果为:采用当前精度较高的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能够较为准确地定位到四个塔腿的位置,随着铁塔吊装移动而使得定位数据不断变化,在上卫星导航定位仪的x轴坐标数据和y轴坐标数据约等于下卫星导航定位仪的x轴坐标数据和y轴坐标数据时,通过降低铁塔高度,调整z轴坐标数据,即可辅助铁塔吊装完成,此过程中斜置角钢的上端相对其下端的偏移量就是铁塔向下放置时的定位冗余量,使得铁塔的塔腿下端沿着斜置角钢滑落到四个底板上,在卫星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吊装精度,且效率较高,能够有效降低对吊装驾驶员的技术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采用起重直升机吊装铁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下卫星导航接合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套合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电器控制框架图。

图中:1-直升机,2-铁塔,3-套合连接架,4-上卫星导航定位仪,5-下卫星导航接合座,6-主机控制器,31-固定套筒,32-悬臂连杆,33-卡扣抓,34-侧顶螺栓,51-斜置角钢,52-竖直槽,53-下卫星导航定位仪,54-圈围弧板,55-竖直角钢,56-底板,57-地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吊装装置,包括起重直升机1和铁塔2,起重直升机1吊起铁塔2,铁塔2的四个塔腿上可拆卸地卡套有套合连接架3,套合连接架3的悬臂端嵌入有上卫星导航定位仪4;

对应上卫星导航定位仪4的正下方,在铁塔2的塔腿的下端设置有下卫星导航接合座5,使得铁塔2的四个塔腿依靠上卫星导航定位仪4与下卫星导航接合座5一一对应的空间坐标关系,完成铁塔2的塔腿与下卫星导航接合座5的对应接合。

套合连接架3包括固定套筒31、悬臂连杆32、卡扣抓33和侧顶螺栓34,卡扣抓33呈向倾斜竖向延伸的角钢的脊背嵌套的四板结构且嵌套在铁塔2的塔腿角钢上,卡扣抓33靠近铁塔2竖直中心线的端部两侧分别嵌入并螺纹连接有侧顶螺栓34,通过侧顶螺栓34,使得卡扣抓33卡扣在铁塔2的塔腿角钢上;

卡扣抓33的脊背上固定设置有悬臂连杆32,悬臂连杆32远离卡扣抓33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套筒31,固定套筒31内嵌入有上卫星导航定位仪4。

下卫星导航接合座5包括斜置角钢51、竖直槽52、下卫星导航定位仪53、圈围弧板54、竖直角钢55和底板56,斜置角钢51套合在铁塔2的塔腿下端且向远离铁塔2的塔腿的斜上方延伸,使得斜置角钢51与铁塔2的塔腿下端存在焊接间隙,且斜置角钢51的作用是起到为定位精度提供一定的冗余量,也就是说,斜置角钢51的上端相对其下端的偏移量就是铁塔2向下放置时的定位冗余量,使得铁塔2的塔腿下端沿着斜置角钢51滑落到四个底板56上;

斜置角钢5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竖直向下延伸的竖直角钢55,斜置角钢51和竖直角钢55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底板56;

竖直角钢55的脊背上设置有竖直延伸的竖直槽52,竖直槽52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圈围弧板54,圈围弧板54将竖直槽52的下端圈围出套合孔,套合孔内自上而下嵌入有下卫星导航定位仪53,下卫星导航定位仪53处于上卫星导航定位仪4的正下方。

底板56呈正方形状,且四个角处分别贯通设置有地拴孔57,使得底板56通过穿过地拴孔57的地栓固定在地面上。

上卫星导航定位仪4和下卫星导航定位仪53通过蓝牙连接与设置在吊装机械驾驶舱内的主机控制器6相连,实现八个卫星定位数据向主机控制器6的传输,主机控制器6通过显示八个卫星定位数据中,四个下卫星导航定位仪53的数据值固定,而上卫星导航定位仪4的x轴坐标数据和y轴坐标数据约等于下卫星导航定位仪53的x轴坐标数据和y轴坐标数据时,通过降低铁塔2高度,调整z轴坐标数据,即可辅助铁塔2吊装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个底板56通过地栓固定在固定的位置上,为了方便飞行员调整直升机1的位置,进而调整铁塔2的位置,通过采用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进行辅助铁塔2吊装定位,具体地说,由于铁塔2的塔腿下端之间间距较大,采用当前精度较高的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能够较为准确地定位到四个塔腿的位置,驾驶员通过主机控制器6上的屏幕观察定位数据变化,其中,随着铁塔2吊装移动而使得定位数据不断变化,在上卫星导航定位仪4的x轴坐标数据和y轴坐标数据约等于下卫星导航定位仪53的x轴坐标数据和y轴坐标数据时,通过降低铁塔2高度,调整z轴坐标数据,即可辅助铁塔2吊装完成,此过程中斜置角钢51的上端相对其下端的偏移量就是铁塔2向下放置时的定位冗余量,使得铁塔2的塔腿下端沿着斜置角钢51滑落到四个底板56上,在卫星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吊装精度。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类似,将起重直升机1替换为重型起重机,通过重型起重机将铁塔2整体悬吊起来,此时主机控制器6放置在重型起重机的驾驶舱内,同样是在上卫星导航定位仪4的x轴坐标数据和y轴坐标数据约等于下卫星导航定位仪53的x轴坐标数据和y轴坐标数据时,通过降低铁塔2高度,调整z轴坐标数据,即可辅助铁塔2吊装完成。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