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油墨罐包装生产线上的落罐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08465发布日期:2019-08-10 00:4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油墨罐包装生产线上的落罐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油墨灌装包装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油墨罐包装生产线上的落罐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盛装油墨的油墨罐有两片罐和真空罐。为了节省运输空间,提高运输效率。油墨罐的生产厂商往往将罐体层叠摞在一起进行打包,墨罐盖子层叠打包。在人工灌装油墨时,需要生产工人再将墨罐一一分离。在自动灌装油墨生产线上,目前所采用的落罐机构有时会造成没有将墨罐完全分离,导致两个或以上的墨罐叠在一起同时下落,从而造成成本上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油墨罐包装生产线上的落罐机构,该落罐机构能够有效保证墨罐分离,保证每次下落的墨罐不会出现层叠现象。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油墨罐包装生产线上的落罐机构,包括机座,机座上方设有输送架,输送架正上方并排设有一公斤落罐架和二点五公斤落罐架,输送架上端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挡罐挡板,输送架上还设有输送带,输送带位于两个挡罐挡板之间。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一公斤落罐架包括一公斤落罐固定架,一公斤落罐固定架上设有一公斤置罐架,一公斤置罐架的下端与机座固定;

一公斤落罐固定架的上方分别安装有传感器a、一公斤落罐气缸a及一公斤落罐气缸b,一公斤落罐固定架的正下方设有环形的一公斤墨罐托盘,一公斤落罐气缸a的气缸杆和一公斤落罐气缸b的气缸杆端部均连接在一公斤墨罐托盘,一公斤墨罐托盘可随着一公斤落罐气缸a和一公斤落罐气缸b的气缸杆伸缩而上下移动,一公斤墨罐托盘上均匀分布有一公斤下装气缸a、一公斤下装气缸b、一公斤下装气缸c、一公斤下装气缸d,一公斤落罐固定架的下方分别均匀分布有一公斤上装气缸a、一公斤上装气缸b、一公斤上装气缸c、一公斤上装气缸d。

一公斤置罐架上沿竖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至少两个导向环a。

二点五公斤落罐架包括二点五公斤落罐固定架,二点五公斤落罐固定架上设有二点五公斤置罐架,二点五公斤置罐架的下端与机座固定;

二点五公斤落罐固定架的上方分部安装有传感器b、二点五公斤落罐气缸a及二点五公斤落罐气缸b,二点五公斤落罐固定架的正下方设有环形的二点五公斤墨罐托盘,二点五公斤落罐气缸a的气缸杆和二点五公斤落罐气缸b的气缸杆端部均连接在二点五公斤墨罐托盘上,二点五公斤墨罐托盘可随着二点五公斤落罐气缸a的气缸杆和二点五公斤落罐气缸b的气缸杆伸缩而上下移动,二点五公斤墨罐托盘上均匀分布有二点五公斤下装气缸a、二点五公斤下装气缸b、二点五公斤下装气缸c及二点五公斤下装气缸d;二点五公斤落罐固定架的下方分别均匀分布有二点五公斤上装气缸a、二点五公斤上装气缸b、二点五公斤上装气缸c及二点五公斤上装气缸d。

二点五公斤置罐架上沿竖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至少两个导向环b。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与人工灌装对比,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与现有的自动落罐机构相对比,能够有效的保证墨罐能够分离,保证每次下落的墨罐不会出现层叠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用于油墨罐包装生产线上的落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用于油墨罐包装生产线上的落罐机构的一公斤落罐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用于油墨罐包装生产线上的落罐机构的二点五公斤落罐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座,2.输送架,3.输送带,4.控制面板,5.挡罐挡板;

6.一公斤落罐架,6-1.一公斤下装气缸a,6-2.一公斤下装气缸b,6-3.一公斤下装气缸c,6-4.一公斤下装气缸d,6-5.一公斤落罐气缸a,6-6.一公斤落罐气缸b,6-7.传感器a,6-8.一公斤置罐架,6-9.一公斤墨罐托盘,6-10.一公斤上装气缸a,6-11.一公斤上装气缸b,6-12.一公斤上装气缸c,6-13.一公斤上装气缸d,6-14.一公斤落罐固定架,6-15.导向环a;

7.二点五公斤落罐架;7-1.二点五公斤下装气缸a,7-2.二点五公斤下装气缸b,7-3.二点五公斤下装气缸c,7-4.二点五公斤下装气缸d,7-5.二点五公斤落罐气缸a,7-6.二点五公斤落罐气缸b,7-7.传感器b,7-8.二点五公斤置罐架,7-9.二点五公斤墨罐托盘,7-10.二点五公斤上装气缸a,7-11.二点五公斤上装气缸b,7-12.二点五公斤上装气缸c,7-13.二点五公斤上装气缸d,7-14.二点五公斤落罐固定架,7-15.导向环b。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用于油墨罐包装生产线上的落罐机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机座1,机座1上方设有输送架2,输送架2正上方并排设有一公斤落罐架6和二点五公斤落罐架7,输送架2上端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挡罐挡板5,用以限制墨罐的路径;输送架2上还设有输送带3,输送带3位于两个挡罐挡板5之间,输送带3通过电机提供动力,输送带3通过控制面板4控制启停;

如图2所示,一公斤落罐架6包括一公斤落罐固定架6-14,一公斤落罐固定架6-14上设有一公斤置罐架6-8,一公斤置罐架6-8的下端与机座1固定,一公斤置罐架6-8上沿竖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至少两个导向环a6-15,导向环a6-15的内径应满足能够使一公斤的墨罐轻松通过;

一公斤落罐固定架6-14的上方分别安装有传感器a6-7、一公斤落罐气缸a6-5及一公斤落罐气缸b6-6,一公斤落罐固定架6-14的正下方设有环形的一公斤墨罐托盘6-9,一公斤落罐气缸a6-5的气缸杆和一公斤落罐气缸b6-6的气缸杆端部均连接在一公斤墨罐托盘6-9,一公斤墨罐托盘6-9可随着一公斤落罐气缸a6-5和一公斤落罐气缸b6-6的气缸杆伸缩而上下移动,一公斤墨罐托盘6-9上均匀分布有一公斤下装气缸a6-1、一公斤下装气缸b6-2、一公斤下装气缸c6-3、一公斤下装气缸d6-4,一公斤落罐固定架6-14的下方分别均匀分布有一公斤上装气缸a6-10、一公斤上装气缸b6-11、一公斤上装气缸c6-12、一公斤上装气缸d6-13。

一公斤落罐架6的工作过程为,将堆码整齐的墨罐从一公斤置罐架6-8的顶端放入,当最底下的墨罐边缘同时与一公斤下装气缸a6-1、一公斤下装气缸b6-2、一公斤下装气缸c6-3、一公斤下装气缸d6-4对齐时,正好保证倒数第二个墨罐的边缘同时与一公斤上装气缸a6-10、一公斤上装气缸b6-11、一公斤上装气缸c6-12、一公斤上装气缸d6-13对齐,此时传感器a6-7感应到墨罐,驱动一公斤上装气缸a6-10、一公斤上装气缸b6-11、一公斤上装气缸c6-12、一公斤上装气缸d6-13和一公斤下装气缸a6-1、一公斤下装气缸b6-2、一公斤下装气缸c6-3、一公斤下装气缸d6-4动作,夹住它们分别对齐的墨罐边缘使墨罐不会发生下沉。接着一公斤落罐气缸a6-5和一公斤落罐气缸b6-6的气缸杆开始伸长,处于最下方的墨罐在一公斤落罐气缸a6-5和一公斤落罐气缸b6-6的气缸杆的带动下,随着一公斤墨罐托盘6-9一起下移,当下降到一定高度时,一公斤下装气缸a6-1、一公斤下装气缸b6-2、一公斤下装气缸c6-3、一公斤下装气缸d6-4的气缸杆回缩,松开墨罐,使墨罐落到输送带3上。

一公斤落罐气缸a6-5和一公斤落罐气缸b6-6的气缸杆回缩至初始位置,此时一公斤上装气缸a6-10、一公斤上装气缸b6-11、一公斤上装气缸c6-12、一公斤上装气缸d6-13的气缸杆回缩,一公斤置罐架6-8中的墨罐开始下落。当传感器a6-7感应到最底端墨罐的边缘与四个上装气缸平齐时,控制四个上装气缸与四个下装气缸伸长。分别夹住最底端和倒数第二个墨罐。此动作为一个循环,完成一个一公斤装墨罐的落罐动作。

如图3所示,二点五公斤落罐架7包括二点五公斤落罐固定架7-14,二点五公斤落罐固定架7-14上设有二点五公斤置罐架7-8,二点五公斤置罐架7-8的下端与机座1固定,二点五公斤置罐架7-8上沿竖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设有至少两个导向环b7-15,导向环b7-15的内径恰好能够保证二点五公斤的墨罐轻松通过;

二点五公斤落罐固定架7-14的上方分部安装有传感器b7-7、二点五公斤落罐气缸a7-5及二点五公斤落罐气缸b7-6,二点五公斤落罐固定架7-14的正下方设有环形的二点五公斤墨罐托盘7-9,二点五公斤落罐气缸a7-5的气缸杆和二点五公斤落罐气缸b7-6的气缸杆端部均连接在二点五公斤墨罐托盘7-9上,二点五公斤墨罐托盘7-9可随着二点五公斤落罐气缸a7-5的气缸杆和二点五公斤落罐气缸b7-6的气缸杆伸缩而上下移动,二点五公斤墨罐托盘7-9上均匀分布有二点五公斤下装气缸a7-1、二点五公斤下装气缸b7-2、二点五公斤下装气缸c7-3及二点五公斤下装气缸d7-4;二点五公斤落罐固定架7-14的下方分别均匀分布有二点五公斤上装气缸a7-10、二点五公斤上装气缸b7-11、二点五公斤上装气缸c7-12及二点五公斤上装气缸d7-13。

二点五公斤落罐架7的工作过程为:将堆码整齐的墨罐从二点五公斤置罐架7-8的顶端放入,当最底下的墨罐边缘与四个下装气缸(二点五公斤下装气缸a7-1、二点五公斤下装气缸b7-2、二点五公斤下装气缸c7-3及二点五公斤下装气缸d7-4)对齐时,正好保证倒数第二个墨罐的边缘与四个上装气缸(二点五公斤上装气缸a7-10、二点五公斤上装气缸b7-11、二点五公斤上装气缸c7-12及二点五公斤上装气缸d7-13)对齐。此时传感器b7-7感应到墨罐,驱动四个上装气缸(二点五公斤上装气缸a7-10、二点五公斤上装气缸b7-11、二点五公斤上装气缸c7-12及二点五公斤上装气缸d7-13)和四个下装气缸(二点五公斤下装气缸a7-1、二点五公斤下装气缸b7-2、二点五公斤下装气缸c7-3及二点五公斤下装气缸d7-4),夹住它们分别对齐的墨罐边缘使墨罐不会发生下沉。接着二点五公斤落罐气缸a7-5和二点五公斤落罐气缸b7-6开始伸长,处于最下方的墨罐在二点五公斤落罐气缸a7-5和二点五公斤落罐气缸b7-6的带动下,随着二点五公斤墨罐托盘7-9一起下移,当下降到一定高度时,二点五公斤下装气缸a7-1、二点五公斤下装气缸b7-2、二点五公斤下装气缸c7-3、二点五公斤下装气缸d7-4的气缸杆回缩,松开墨罐,使墨罐落到输送带3上。

二点五公斤落罐气缸a7-5和二点五公斤落罐气缸b7-6的气缸杆回缩至初始位置,此时二点五公斤上装气缸a7-10、二点五公斤上装气缸b7-11、二点五公斤上装气缸c7-12、二点五公斤上装气缸d7-13的气缸杆回缩,二点五公斤置罐架7-8中的墨罐开始下落,当传感器b7-7感应到最底端墨罐的边缘与四个上装气缸平齐时,控制四个上装气缸与四个下装气缸伸长。分别夹住最底端和倒数第二个墨罐。此动作为一个循环,完成一个二点五公斤装墨罐的落罐动作。

本发明一种用于油墨罐包装生产线上的落罐机构的工作过程为:在一公斤置罐架6-8内放置瓶口朝上堆叠起来的一公斤空墨罐,在二点五公斤置罐架7-8内放置瓶口朝上堆叠起来的二点五公斤空墨罐。若需要灌装1公斤装油墨,那么二点五公斤置罐架7-8不会工作。若需要灌装二点五公斤油墨,那么一公斤置罐架6-8不会工作,且一公斤置罐架6-8和二点五公斤置罐架7-8的工作原理相同。

以一公斤墨罐进行描述:一公斤下装气缸a6-1、一公斤下装气缸b6-2、一公斤下装气缸c6-3、一公斤下装气缸d6-4和一公斤上装气缸a6-10、一公斤上装气缸b6-11、一公斤上装气缸c6-12、一公斤上装气缸d6-13同时打开,成摞的墨罐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落。传感器a6-7检测到最底层的墨罐边缘到达一公斤下装气缸a6-1、一公斤下装气缸b6-2、一公斤下装气缸c6-3、一公斤下装气缸d6-4可以夹住的位置时,控制4个下装气缸和4个上装气缸同时伸长,分别夹住最底层墨罐和从低向上数第二个墨罐。此时一公斤落罐气缸a6-5和一公斤落罐气缸b6-6伸长,一公斤墨罐托盘6-9带着最底层墨罐下落至输送带3上,四个下装气缸同时松开最底层墨罐,一公斤落罐气缸a6-5和一公斤落罐气缸b6-6缩短回到初始位置,完成一次落罐动作。空墨罐下落至罐部输送带3落,随着输送带进入下一工作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