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翻转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2142发布日期:2019-12-03 18:29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翻转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智能制造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业化制造过程中,会使用到大量的机械抓手,机械抓手在工作过程中,有些机械抓手不仅要完成平移,同时还需要完成翻转。这就对平移或翻转后的定位提出了高的要求。

公告号为:cn206578849u,发明名称为:一种可翻转的机械抓手,该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翻转的机械抓手,包括机架,转盘通过转轴与机架活动连接,转盘同轴固定有轮齿;连杆通过曲柄圆盘与电机输出轴连接,连杆另一端开设腰形孔;摆杆一端与转轴连接,摆杆另一端设有滑块与腰形孔滑动连接;摆杆上固定有弹簧拨片,弹簧拨片与轮齿相抵触;在转盘上安装有与轮齿数量相应的夹取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摆杆上的弹簧拨片和轮齿的配合,实现转盘的单向转动,完成了材料夹取后的翻转。同时利用材料自身的重力实现夹取,夹取速度快。但也存在一个缺点:虽然该抓取装置灵活且抓取效率高,但其结构较为复杂,装配精度要求高,自动检测精度要求高,不适用于非标项目中要求有翻转功能的工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在抓取和翻转过程中自动检测,稳定性高的自动翻转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翻转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抓取组件、翻转机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的一端与翻转机构的一端连接,翻转机构上设置抓取组件。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抓取组件包括抓取气缸、夹爪、支撑板、检测传感器,支撑板与翻转机构连接,支撑板上设置若干个抓取气缸,每个抓取气缸的端部连接夹爪,每个夹爪上设置检测传感器。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过渡板,翻转机构与过渡板的一端连接,过渡板的另一端与固定板连接。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翻转机构包括第一翻转连接板、第二翻转连接板、第三翻转连接板、翻转气缸、挡片、轴承座、销轴,第二翻转连接板的一端连接第一翻转连接板,第二翻转连接板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翻转连接板,第一翻转连接板与翻转气缸,第三翻转连接板通过相互配合的轴承座、销轴与挡片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抓取组件、翻转机构、固定组件实行了自动翻转,适用于非标项目中有翻转功能要求的工位。

2、本实用新型的翻转机构,通过翻转气缸自带的限位功能保证了动作的稳定性;采用销轴及轴承座,保证翻转动作的流畅性。

3、本实用新型采用翻转气缸带动连接板,通过销轴和轴承座实现翻转的功能。

4、本实用新型采用传感器自动检测工件,保证抓取的稳定性;同时自动反馈给系统抓取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抓取组件与固定组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自动翻转组件,包括抓取组件1、翻转机构2、固定组件3,固定组件1的一端与翻转机构2的一端连接,翻转机构2上设置抓取组件1,适用于非标项目中有翻转功能要求的工位。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抓取组件1包括抓取气缸1-1、夹爪1-2、支撑板1-3、检测传感器1-4,支撑板1-3与翻转机构2连接,支撑板1-3上设置若干个抓取气缸1-1,每个抓取气缸1-1的端部连接夹爪1-2,每个夹爪1-2上设置检测传感器1-4,检测传感器1-4用于自动检测工件,保证抓取的稳定性;同时自动反馈给系统抓取的情况。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组件3包括固定板3-1、过渡板3-2,翻转机构2与过渡板3-2的一端连接,过渡板3-2的另一端与固定板3-1连接。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翻转机构2包括第一翻转连接板2-1-1、第二翻转连接板2-1-2、第三翻转连接板2-1-3、翻转气缸2-5、挡片2-2、轴承座2-3、销轴2-4,第二翻转连接板2-1-2的一端连接第一翻转连接板2-1-1,第二翻转连接板2-1-2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翻转连接板2-1-3,第一翻转连接板2-1-1与翻转气缸2-5,翻转气缸自带的限位功能保证了动作的稳定性。第三翻转连接板2-1-3通过相互配合的轴承座2-3、销轴2-4与挡片2-2连接,实现翻转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翻转气缸2-5带动抓取组件旋转到合适的位置,翻转气缸自带的限位功能保证了动作的稳定性。抓取气缸上的检测传感器自动动作,夹爪闭合,自动抓取工件,保证抓取的稳定性;同时自动反馈给系统抓取的情况。当传感器自动检测工件到位后,翻转气缸自动恢复初始位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