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本体正反面检查用可调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7904发布日期:2019-11-19 20:45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活塞本体正反面检查用可调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查防错工装夹具,具体为一种活塞本体正反面检查用可调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减震器中的活塞由活塞本体1和活塞胶片2组成,活塞胶片2包附在活塞本体1外径沟槽外侧,如图1所示。活塞包胶前,要求所有活塞本体1(如图2所示)正反面朝向一致,否则不能保证活塞胶片2位置正确,影响活塞使用性能。

现有技术中,在自动包胶机的载物台上通过人工摆放活塞本体1,再通过传送带送入包胶机进行包胶工序,这就要求送入包胶机的活塞本体1正反面朝向一致,一般为反面朝上,即较大沟槽侧在上部,但由于活塞本体1两面极其相似,通过较大沟槽位置进行人工判断正反面是否放反,难免会有个别件疏漏放反的情况产生,这样就会影响包胶尺寸。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汽车减震器活塞在包胶由人工判断正反面易产生疏漏等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避免人工判断失误的活塞本体包胶前正反面检查用可调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活塞本体正反面检查用可调机构,包括检针、调节旋钮、框体、滑块以及弹簧,其中滑块与框体水平滑动连接,弹簧设于框体和滑块形成的凹槽中;调节旋钮大外径插入在框体和滑块形成的凹槽内,检针与调节旋钮螺纹连接,检针的针尖宽度与框体的豁口宽度间隙配合;调节旋钮的小外径为转动部分,带动检针在凹槽内上下移动。

框体为一平板结构,平板中部竖直方向设有内外通透的豁口,平板底部豁口一侧设有l形凸块,平板底部豁口另一侧水平方向设有燕尾槽。

所述滑块具有l形截面,l形截面的一个边两端向外延伸成与框体燕尾槽配合的燕尾状,另一边与框体l形凸块配合形成凹槽。

调节旋钮具有同轴设置的大外径和小外径,二者为一体结构,小外径具有内螺纹,与检针外螺纹啮合;大外径卡装在框体和滑块形成的凹槽内。

检针包括针把与针头,其中针把部分设有外螺纹,针头为笔状,针尖为平板形。

弹簧为两只,平行安装于框体豁口两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送带结构的侧壁上增加正反面检查机构,可将正面朝上的活塞本体禁止通过传送带,直观的反映出活塞本体正反面出现异常情况,排查出人工放件疏漏引起的正面朝上情况。

2.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活塞本体自动包胶前正反面易摆放错误并不易发现的困难,并且这种结构可满足不同尺寸(高度、外径)活塞本体包胶前正反面的检验工作,实用性强。可保证活塞包胶尺寸正确,减少人力排查活塞本体正反面是否正确的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塞总成图示;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塞本体反向放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塞本体正反面检查用可调机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框体主视图;

图4b为图4a的俯视图;

图4c为图4a的a-a剖视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滑块立体图;

图5b为图5a的俯视图;

图5c为图5a的后视图;

图5d为图5a的侧视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块与框体安装弹簧后的结构主视图;

图6b为图6a的俯视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旋钮结构主视图;

图7b为图7a的侧视图;

图7c为图7a的俯视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中检针结构示意图;

图8b为图8a的右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可调机构应用安装图;

图10a为可通过本实用新型检测的活塞示意图;

图10b为10a的i部放大图;

图10c为不可通过本实用新型检测的活塞示意图;

图10d为10c的ii部放大图。

其中,1为活塞本体,101为大沟槽,102为反面,103为正面,2为活塞胶片,3为检针,4为调节旋钮,401为螺纹孔,5为框体,501为豁口,502为l形凸块,503为燕尾槽,504为内侧,505为外侧,6为滑块,7为弹簧,8为检针伸出量,9为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3所示,一种活塞本体正反面检查用可调机构,包括检针3、调节旋钮4、框体5、滑块6以及弹簧7,其中滑块6与框体5水平滑动连接,弹簧7设于框体5和滑块6形成的凹槽中;调节旋钮4大外径插入在框体5和滑块6形成的凹槽内,检针3与调节旋钮4螺纹连接;检针3的针尖宽度与框体5的豁口501宽度间隙配合;调节旋钮4的小外径为转动部分,带动检针3在凹槽内上下移动。

豁口501用于检针3由外侧伸入内侧。

如图4a~4c所示,框体5为一平板结构,平板中部竖直方向设有内外通透的豁口501,豁口501一侧设有l形凸块502,豁口另一侧水设有平方向的燕尾槽503,即图4c所示的滑块滑道。

如图5a~5d所示,滑块6具有l形截面,l形截面的一个边两端向外延伸成与框体燕尾槽配合的燕尾状,另一边与框体l形凸块503配合形成凹槽。燕尾状下尖角部分与燕尾槽503状的滑块滑道相互配合,使滑块可在滑道范围内左右滑动。滑块与框架之间通过两只拉伸弹簧连接,连接方式如图6a~6b所示,弹簧为两只,平行安装于框体豁口两端。

如图7a~7c所示,调节旋钮4具有同轴设置的大外径和小外径,二者为一体结构,小外径具有内螺纹,与检针外螺纹啮合;大外径卡装在框体5和滑块6形成的凹槽内。

如图8a~8b所示,检针3包括针把与针头,其中针把部分设有外螺纹,针头为笔状,针尖为平板形。

检针3外螺纹与调节旋钮4内孔螺纹相互配合,检针3尖部宽h与框体豁501口宽h间隙配合,检针3相对框体5不发生转动。调节旋钮4大外径部分插入在框体5和滑块6之间的凹槽内,调节旋钮4可带动检针3在凹槽内上下移动,通过框体5和滑块6之间的拉伸弹簧7的拉紧作用,夹在其中的调节旋钮4可保持在一定高度位置固定不动。当调节旋钮4旋转时,由于框体豁口501对检针3旋转的限制作用,检针3只能相对调节旋钮4轴向运动,这样就可以调整检针3的伸出量。这种结构可满足不同尺寸活塞本体包胶前正反面的检验工作,

如图9、10a~10d所示,为检验机构工作示意图。将本活塞本体正反面检查用可调机构安装于传送带结构的侧壁上,可将正面朝上的活塞本体禁止通过传送带,直观的反映出活塞本体正反面出现异常情况,排查出人工放件疏漏引起的正面朝上情况,具体为:当活塞本体1较大槽口在上部,即活塞本体1反面朝上时,调节检针3相应位置及伸出量,活塞可随传送带9通过检针3;然后用滑块6夹紧调节旋钮4使其固定;当活塞本体1正面朝上时,检针3位置的槽口较小或没有槽口,由于检针3的阻挡作用,活塞本体1不能随传送带9继续运动,可有效检验出传送带上活塞本体1正反面差异产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