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ML生产线下料排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7887发布日期:2019-11-19 20:44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IML生产线下料排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iml生产线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iml生产线下料排布装置。



背景技术:

iml生产工艺从传统半自动化逐渐发展到全自动化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目前iml生产线设计中,大多关注的是前部分的注塑成型技术,即如何精准贴标及取成品的问题,通常会由此出现结构设计复杂、步骤繁琐不灵活、效率不足等问题。更关键是,针对取完成品后如何有效输送及整理的问题较少涉及,而实际中经常出现后部分的输送整理设备与前部分的注塑成型在效率上不相匹配,存在生产线整体结构复杂、生产线冗长、故障率高、生产效率不足等问题。鉴于此,本申请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一种iml全自动生产线,并由此提出一种iml生产线下料排布装置,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ml生产线下料排布装置,整个操作过程中下料的同时完成错位排布,转运输送同时完成合并操作,操作模式十分新颖、灵活且高效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iml生产线下料排布装置,包括上下设置的移物组件和翻转组件;移物组件设有平行并排的两排工位组,移物组件上设有错位机构,通过错位机构将两排工位组作平齐并排和错位并排的调换;翻转组件设有错位并排设置的两组夹具组,该两组夹具组的错位并排与两排工位组的错位并排相匹配对应;翻转组件还设有两组翻转机构,通过该两组翻转机构分别带动两组夹具组往内翻转呈交错合并排布。

所述移物组件具有移物主板,错位机构包括错位连接板、斜置导轨及错位驱动单元;两排工位组分别设在移物主板和错位连接板上,以工位组的排列方向为基准向;斜置导轨安装在移物主板与错位连接板间,并且导轨向与基准向呈斜交叉设置;错位驱动单元连接在移物主板与错位连接板之间并且驱动向与导轨向相平行设置。

所述错位机构还配设有错位调节单元,该错位调节单元包括调节条形孔、调节块及限位块;调节条形孔开设在移物主板上并且沿导轨向延伸设置,调节块可拆解地锁设在调节条形孔内,限位块锁设在错位连接板上并且与调节块作能够相互挡限的配合设置。

所述两排工位组的各工位上均设有工位吸盘单元。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杆、齿轮和齿排;夹具组锁设在翻转杆上,齿轮安装在翻转杆上,齿轮与齿排相互啮合设置,齿排连接有齿排驱动单元。

所述两组翻转机构的各自齿排锁设在同一齿排连接板上,两组翻转机构共用一齿排驱动单元,该齿排驱动单元作驱动齿排连接板移动的设置。

所述齿排连接板上配置有齿排导轨单元。

所述夹具组的各夹具设有夹具座,该夹具座上设有夹具吸盘单元。

所述夹具座包括夹具连接板和夹具底板,夹具连接板锁设在翻转杆上,夹具底板通过底板气缸单元可调地安装在夹具连接板上。

所述翻转组件还包括设在两组翻转机构中间的输送带机构,该输送带机构包括有输送带和驱动该输送带传动的输送带驱动单元,该输送带上通过均匀间隔设置的隔块构成有均匀排布的复数个输送卡槽。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新型一种iml生产线下料排布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iml生产线中,制作完成的产品通过本案下料排布装置实现从贴标机至输送线总成的合并转送作用。为了提升iml产品生产效率,一模具模板通常会设置两排模腔组,对应成型有两排产品组,该两排产品组如何进行合理又高效的输送十分关键。于此本案提出一种新颖的下料排布装置,由移物组件承接制得的两排产品组,并通过错位机构将两排产品组作相互错位排列(该动作过程可以在移物组件的承接移动过程中进行),之后将错位的两排产品组一一对应下料至翻转组件的两组夹具上,两组翻转机构均往内作翻转动作,即实现两排产品组合并成一排。整个操作过程中,下料的同时完成错位排布,转运输送同时完成倒扣合并操作,操作模式十分新颖、灵活且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下料排布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移物组件的立体图;

图3是移物组件的分解图;

图4是移物组件的另一立体图;

图5是本新型翻转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图5中局部示意图;

图7是图5中局部a的放大图。

标号说明

移物组件33:

工位组331,移物主板332,错位连接板333,斜置导轨334,

错位驱动单元335,错位调节单元336,调节条形孔3361,

调节块3362,限位块3363;

翻转组件41:

翻转杆411,夹具组412,夹具连接板4121,夹具底板4122,

底板气缸单元4123,齿轮413,齿排414,齿排驱动单元415,

齿排连接板416,上限位件4161,下限位件4161,

输送带417,隔块4171,输送卡槽4172,输送带驱动单元4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案涉及一种iml生产线下料排布装置,如图1-7所示,包括上下设置的移物组件33和翻转组件41。

移物组件33设有平行并排的两排工位组331,工位组331用来承载产品作用,具体地,两排工位组的各工位上均设有工位吸盘单元,通过吸盘吸持产品的方式来实现灵活转移。移物组件33上设有错位机构,通过错位机构将两排工位组331作平齐并排和错位并排的调换。如具体实施例中,每排工位组331设有间隔设置的三个工位,间隔的距离为至少能容纳一个工位的间距。两排工位组331平齐并排指的是各自的三个工位相互一一对应对齐设置,错位并排指的是各自的三个工位相互一一错开设置。

翻转组件41设有错位并排设置的两组夹具组412,该两组夹具组412的错位并排与两排工位组331的错位并排相匹配对应。对应具体实施例,每夹具组412间隔并排设有三个夹具,两组的各自三个夹具呈一一交错设置。翻转组件41还设有两组翻转机构,通过该两组翻转机构分别带动两组夹具组412往内翻转呈交错合并排布。

所述错位机构一较佳实施例,包括错位连接板333、斜置导轨334及错位驱动单元335。移物组件33具有移物主板332,两排工位组331分别设在移物主板332和错位连接板333上,以工位组331(三个工位)的排列方向为基准向;斜置导轨334安装在移物主板332与错位连接板333间,并且斜置导轨334的导轨向与基准向呈斜交叉设置。错位驱动单元335连接在移物主板332与错位连接板333之间,并且错位驱动单元335的驱动向与导轨向相平行设置。所述斜交叉设置指二者间非平行且非垂直(大于0度且小于90度)设置。错位驱动单元335可以采用驱动气缸。于此,两排工位组331从平齐并排调换为错位并排时,通过错位驱动单元335伸展动作,带动错位连接板333沿导轨向作斜向移动,错位连接板333上的一工位组331始终保持基准向延伸的前提下,相对另一工位组331作远离且错开移动。同理,两排工位组331从错位并排调换为平齐并排时,通过错位驱动单元335收缩动作,带动错位连接板333沿导轨向斜向移动,错位连接板333上的一工位组331始终保持基准向延伸的前提下,相对另一工位组331作靠近且平齐移动。错位机构实现两排工位组331齐平/错位调换的同时还作间距上的变化,变化幅度可以通过改变斜交叉的角度值来调节,于此十分利于不同产品错位下料的机械设计,提升装置通用性和灵活变化特性。

优选的,所述错位机构还配设有错位调节单元336,该错位调节单元336包括调节条形孔3361、调节块3362及限位块3363;调节条形孔3361开设在移物主板332上并且沿导轨向延伸设置,调节块3362可拆解地锁设在调节条形孔3361内,限位块3363锁设在错位连接板333上并且与调节块3362作能够相互挡限的配合设置。通过调节块3362与限位块3363配合,实现错位并排调换的定点限位作用,通过变换不同调节块3362,即可实现定点限位其限位位置的调节变化。

所述每组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杆411、齿轮413和齿排414。两组翻转杆411相互平行设置,二者之间构成为产品(包装盒)p翻转后的放置区,该放置区具体为生产线流水输送带417。两组翻转杆411活动安装在相关框架上,具体的可通过轴承件作活动安装,利于翻转杆411进行自转动作。所述两组夹具组412分别锁设在两组翻转杆41上。

齿轮413安装在翻转杆411的端部,齿轮413与齿排414相互啮合设置,齿排414连接有齿排驱动单元415。于此通过齿排驱动单元415驱动,带动齿排414来回移动,最终通过齿轮413传动,即可带动翻转杆411作正反翻转动作。优选的,两组翻转机构设计为共用一齿排驱动单元415,如此即简化了结构,更关键是实现两组翻转机构的动作同步作用。具体设计,将两组翻转杆411的各自齿排414锁设在同一齿排连接板416上,齿排驱动单元415连接齿排连接板416,以驱动齿排连接板416移动,从而带动两组齿排414同步来回移动。进一步,齿排连接板416的背面还配置有齿排导轨单元(图中未示意出),确保齿排连接板416移动稳定性。

所述夹具组412用来承载产品p并带动其翻转,以及翻转后分离,由此夹具组412采用吸盘式结构,即夹具组412的各夹具均设有夹具座,该夹具座上设有夹具吸盘单元(图中未示意出)。所述夹具座一具体结构设计,包括夹具连接板4121和夹具底板4122,夹具连接板4121的上端锁设在翻转杆411上,夹具底板4122设在夹具连接板4121的外板面,以此构成夹具座的底部,用来承载产品p。夹具吸盘单元设在该夹具底板4122上,以此对所承载的产品p进行有效吸持定位作用。优选的,夹具底板4122通过底板气缸单元4123可调地安装在夹具连接板4122上,于此通过调节夹具底板4122相对翻转杆411的距离,适用于不同款式产品p的翻转操作。而且翻转后,亦可通过适当上提夹具底板4122,来确保翻转后分离的可靠稳定性。

如上所述,所述两组翻转机构中间设有输送带机构,该输送带机构包括有输送带417和驱动该输送带417传动的输送带驱动单元418(具体为驱动电机)。输送带417上通过均匀间隔设置的隔块4171构成有均匀排布的复数个输送卡槽4172,每个产品p翻转后恰好置于相对应的输送卡槽4172内,实现对翻转后产品p的有序又平稳的定位作用。

iml生产线中,制作完成的产品通过本案下料排布装置实现从贴标机至输送线总成的合并转送作用。为了提升iml产品生产效率,一模具模板通常会设置两排模腔组,对应成型有两排产品组,该两排产品组如何进行合理又高效的输送十分关键。于此本案提出一种新颖的下料排布装置,由移物组件33承接制得的两排产品组,并通过错位机构将两排产品组作相互错位排列(该动作过程可以在移物组件33的承接移动过程中同步进行),之后将错位的两排产品组一一对应下料至翻转组件41的两组夹具上,两组夹具组412上,之后通过两组翻转机构将两组夹具组412同步往内作翻转动作,即实现两排产品组合并成一排。整个操作过程中,实现从移物组件33至翻转组件41下料的同时完成错位排布,实现从翻转组件41至输送带417上的转运输送同时,还完成产品p倒扣且合并操作,于此利于后序流水输送及堆叠作业,整个作业模式十分新颖、灵活且高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凡跟本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和修饰,均应属于本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